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8篇
  免费   135篇
  国内免费   290篇
安全科学   129篇
废物处理   12篇
环保管理   74篇
综合类   723篇
基础理论   122篇
污染及防治   60篇
评价与监测   46篇
社会与环境   109篇
灾害及防治   48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85篇
  2021年   90篇
  2020年   80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55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73篇
  2012年   67篇
  2011年   72篇
  2010年   74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67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7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952.
熊欣  张力小  张鹏鹏  郝岩  常远  王灿 《自然资源学报》2018,33(11):1886-1896
食物代谢是城市物质能量代谢的基础性过程之一。论文系统分析了1978—2015年北京市城市食物代谢通量、结构和效率的动态变化过程,并核算其水-碳足迹,提出优化城市食物代谢的有效途径。结果表明: 1)2015年北京市食物代谢通量为881.4万t,比1978年增加了3.3倍,其中植物源食物增加了2.5倍,动物源食物增加了12.0倍,由此引发的水-碳足迹分别增加了6.1倍和4.4倍; 2)北京市食物代谢的通量结构和水-碳足迹结构均呈现出主食为主转向主副食替代、植物源食物为主转向动植物源食物并重的演变特征; 3)“过度饮食”特别是高比例肉类消费,不但影响了城市居民健康水平,也显著扩大了城市人均环境足迹,导致食物代谢的生态效率指标从1.27降低至0.32; 4)降低城市食物代谢的足迹影响需要优化产业链供应,倡导绿色健康消费模式。  相似文献   
953.
城市地震次生火灾研究综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地震次生火灾是最易发生、破坏性最大的地震次生灾害。详细分析了地震次生火灾起火、蔓延与震后消防扑救的特性,并据此提出了地震次生火灾研究的3个关键主题:震后起火、火灾蔓延和震后消防扑救。针对这3个主题,对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完整的介绍和深入的评论。通过评论,为进一步研究提出了地震次生火灾研究中的不足、难点、重点和思路。  相似文献   
954.
生态营区是军队营区建设的高级阶段,营区生态规划是生态营区建设的关键环节之一。介绍了营区生态规划的相关概念,并结合某营区生态环境现状,提出了该营区生态规划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955.
为了进一步认识白腐真菌发酵产酶机理并指导相关发酵工艺设计,在一系列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描述黄孢原毛平革菌批式发酵过程的动力学模型,并采用自由悬浮和固定化2种培养条件下的试验数据分别回归了模型各参数.模拟计算结果表明,生物量、葡萄糖、氨氮、木质素酶浓度的的计算值与实测值的偏差在15%以内.对比2种培养条件下的模型参数发现,二者得到的最大生物量浓度均为1.78 g/L;固定化培养菌体的比增长速率值(0.668 3 d-1)大于自由悬浮培养值(0.514 4d-1);自由悬浮培养中绝大部分葡萄糖消耗于非生长菌体代谢,固定化培养中则部分葡萄糖用于菌体生长,且氨氮消耗更快;菌体的产酶过程与生长无关;自由悬浮培养条件下,菌丝小球可合成MnP(231 U/L),其MnP合成能力为115.8 U·(g·d)-1,且高峰后依然可以保持26.1 U·(g·d)-1,适合采用补料-分批发酵的模式提高MnP的产量及其发酵效率;固定化培养条件下,菌体可同时合成MnP(410 U/L)和LiP(721 U/L),但其LiP和MnP合成能力在酶活高峰之后明显下降,分别由248.9 U·(g·d)-1和80.1 U·(g·d)-1下降到0 U·(g·d)-1和6.04 U·(g·d)-1,故而在考虑补料-分批发酵模式时,补料时机应选择在培养中期的LiP与MnP峰值之前.  相似文献   
956.
为了探究超高层核心筒对称结构风振响应特性,以标高596.5 m的天津高银117大厦为试验对象,在大厦核心筒顶层4个角处分别布设监测点,通过GNSS-RTK多星系实时坐标方位监测技术及基于自相关函数的EMD滤波去噪法,对风荷载作用下其相应测点处X及Y向的振动曲线规律、位移频谱特性等进行了现场实测分析,通过最小二乘法对各测点X及Y向振幅进行统计标点,得出各测点风致振动轨迹,并以原始信号与去噪处理后信号之间的标准差NSTD与相关系数r为评价指标,对比分析了 EMD信号去噪法与EMD滤波去噪法的作用特性.结果表明:GNSS-RTK多星系坐标监测技术针对超高层建筑风振特性实测研究数据监测精度较高,误差较小,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风荷载作用下,超高层核心筒对称结构不仅存在顺风向振动响应,还存在横风向振动响应;各测点X及Y向主频相差较小,风致振动轨迹为近椭圆形,且偏转角度有较大差异,即超高层核心筒对称结构在周围风载作用下存在扭转变形作用力;EMD滤波去噪法可以很好地处理风振特性等相关非线性信号,通过对监测数据局部去噪及重组处理得出利于分析的风振曲线,且标准差NsTD较小,相关系数r较大,较EMD信号去噪法具有更好的去噪效果.  相似文献   
957.
我国的能源资源分布和经济发展水平都存在着明显的地区差异。论文选取一次能源生产量和对外依存度两个解释变量作为资源丰裕度指标,用中国30个省区1997—2007年的数据建立面板回归模型(因资料限制,未计算西藏、香港、澳门和台湾),分析近10多年来我国能源资源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讨论"资源诅咒"假说在我国的适用性。结果表明,两个解释变量与经济发展速度的关系都说明了能源资源对经济增长的负效应,即存在"资源诅咒"现象。但回归系数的绝对值很小,说明"资源诅咒"的效应不明显。并且这种负效应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小,反映了"资源诅咒"现象不具有长期性,在我国已渐趋淡化。特别是一些能源资源大省如内蒙古和山东已经破解了"资源诅咒",经济增长呈快速上升趋势。这启示我们,只要通过有效的政策、技术手段,改善资源富集地区的发展基础和制度安排,可以避免"资源诅咒"效应的产生。  相似文献   
958.
吉松铅矿床位于喜马拉雅板片拉轨岗日陆隆壳片南部,属拉轨岗日成矿带.三年来的勘查成果显示,该矿床成矿地质条件较好,北东向断裂带及其次级断裂为主要的导矿和容矿构造,强蚀变中基性岩脉与炭质板岩的外接触带部位,特别是硅化和绿帘石化地带是矿体有利的富集部位,围岩蚀变强弱与矿化有着密切关系,矿床为硅化破碎带中低温热液交代型矿床,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959.
沈伯雄  刘亭  杨婷婷  熊丽仙  王静 《环境科学》2009,30(8):2204-2209
以浸渍法制备MnOx-CeOx/ACF催化剂.在110~230℃温度范围内,MnOx-CeOx/ACF催化剂具有较好地低温选择性催化还原脱除NOx的活性.结果表明,该催化剂在150℃和230℃的脱硝效率分别达到80%和90%.加入Fe、Cu和V等过渡金属氧化物对MnOx-CeOx/ACF催化剂进行改性.该类过渡金属氧化物的加入对MnOx-CeOx/ACF的活性具有抑制作用.相比于MnOx-CeOx/ACF以及Cu和V改性的催化剂,Fe改性催化剂在一定时期内具有良好的抗SO2性能.在SO2存在下,Fe改性催化剂在初始6h内其脱硝效率保持在75%以上.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傅立叶转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结果表明,催化剂失活包括两部分机制,一是形成硫酸铵盐,可粘附在催化剂表面使催化剂失活;另外一个机制是作为活性成分的锰铈等金属氧化物被SO2硫化形成金属硫酸盐.  相似文献   
960.
东江下游河网区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对水体的生态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论文以东莞市为研究区域,基于1990、2000、2009年3期遥感影像,采用土地利用变化速率、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及景观指标,分析了近20 a东莞市土地利用变化过程及其对水体的生态效应。研究结果表明:①近20 a东莞市土地利用结构由农业用地、林地为主向城市建设用地为主迅速转变,耕地、园地、林地比例由1990年的23.56%、13.39%和28.73%下降为2009年的11.35%、3.26%和17.39%,与此同时建设用地面积比例则由20.21%增加为53.62%,此外,2000—2009年土地利用变化程度较1990—2000年更为剧烈;②东莞市农业用地面积逐年降低,单位面积化肥施用量减少58.30%,单位面积农药施用减少32.35%,表明农业面源污染在过去一段时间内具有减弱趋势,与此同时城镇建设用地下垫面增加导致的城市非点源污染威胁则逐渐增强,这一情形将随着城市化用地的继续扩展和水体总面积的减少而愈加严重;③东莞市水体景观优势程度逐渐下降,水体受人为干扰强烈。水库、河流缓冲带内建设用地比例明显增加,河道被人工化、渠道化程度增强。综合以上研究结果,东莞在城市化建设中应加强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水污染防治中,在治理点源污染的基础上,加强城市下垫面非点源污染的防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