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45篇
  免费   1323篇
  国内免费   2861篇
安全科学   1375篇
废物处理   135篇
环保管理   613篇
综合类   6526篇
基础理论   1192篇
污染及防治   578篇
评价与监测   625篇
社会与环境   598篇
灾害及防治   387篇
  2024年   99篇
  2023年   274篇
  2022年   631篇
  2021年   631篇
  2020年   755篇
  2019年   496篇
  2018年   470篇
  2017年   584篇
  2016年   441篇
  2015年   487篇
  2014年   460篇
  2013年   635篇
  2012年   780篇
  2011年   701篇
  2010年   671篇
  2009年   597篇
  2008年   613篇
  2007年   589篇
  2006年   563篇
  2005年   429篇
  2004年   316篇
  2003年   189篇
  2002年   200篇
  2001年   170篇
  2000年   141篇
  1999年   6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71.
Microbial reduction of As(V) (i.e., arsenat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arsenic (As) mobilization in aqueous environment. In this study, we investigated As(Ⅴ) reduc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bacteria enriched from the arsenic-contaminated soil at an abandoned smelter site. It was found that As(Ⅴ) was completely reduced to As(Ⅲ) (i.e., arsenite) in 21 h. After 3-d incubation, a yellow solid was precipitated and the concentration of As(Ⅲ) decreased sharply. After 150 h incubation, ca. 65% of soluble arsenic was removed from the solution. The analysis of the precipitate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and energy dispersive spectrometer (SEM-EDS) and X-ray diffraction (XRD) revealed that the main component was crystalline arsenic sulfide (ASS). Microbial mediated reduction and mobilization of adsorbed As(Ⅴ) on ferric hydroxide was also examined. In the microcosm slurry experiment, ca. 53% of the adsorbed As(V) was reduced to As(Ⅲ) by the bacteria, which resulted in an appreciable release of arsenic into aqueous phase. The released arsenic was present predominantly as As(Ⅲ). The microbial diversity was analyzed by 16S rDNA-dependent molecular phylogeny. A near-full-length 16S rDNA gene clone library was constructed. The 197 clones were analyzed using RFLP (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and 72 OTUs were obtained, which contributed 51% of the content for total clone number in six OTUs. Six bacterial clones in these six OTUs were selected for sequencing and the sequenced clones were found to belong to the group Caloramator, Clostridium, and Bacillus.  相似文献   
872.
阐述了当前在型号中开展环境工程工作的紧迫性,并从认识角度、工作机制、数据应用、关键技术和标准支撑等方面提出了进一步推动环境工程在型号中应用的构想.  相似文献   
873.
幸鸿  徐伟嘉  蔡铭  刘永红 《环境科学学报》2011,31(10):2102-2108
耦合微观交通仿真和机动车尾气排放模型,分别对含信号控制人行横道和不含信号控制人行横道的街道峡谷污染物排放进行计算,并以此为排放源,采用k-ε两方程模型与组分输运方程对风向与街道垂直时的污染扩散情况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结果表明,k-ε两方程模型与组分输运方程可以较好地模拟风向与街道垂直时三维街道峡谷内的污染物扩散情况.峡...  相似文献   
874.
吉林西部农田生态系统氮平衡及其水环境影响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吉林省西部地区农田生态系统特点,以1997—2011年统计数据为基础,建立了基于物质守恒原理的氮平衡模型,估算了该地区农田生态系统的氮收支情况,并分析了其对水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近15年该区氮输入量平均值为56.98×104t·a-1,其中化肥输入氮占总氮的79.59%;氮输出量平均值为42.60×104t·a-1,以作物收获输出为主;氮平衡量变化范围为10.17×104~21.91×104t·a-1,均值为14.38×104t·a-1;氮平衡模型的各项呈增长趋势,受农业生产情况差异的影响,年际间时序变化较大,县市间空间分布差异明显.吉林西部农田生态系统氮平衡表现为盈余状态,氮素的盈余主要受氮肥施用和作物收获影响,农田生态系统氮素的持续盈余并累积对水环境构成一定程度的威胁,借助该区水环境监测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受盈余氮素的影响,该区地表水和地下水水质均体现出不同程度的氮超标.  相似文献   
875.
天津市公交站人群PM10暴露研究及PAHs健康风险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2年9月在天津市城市交通密集区(八里台、海光寺公交车站)采集可吸入颗粒物(PM10)样品,并对采集的样品进行有机分析.在此基础上,针对公交车站候车的成年人群,应用美国EPA开发的电子数据库IRIS(Integrated Risk Information System),对可吸入颗粒物中的多环芳烃(PAHs)成分进行了健康风险评估.暴露采样的分析结果表明,两车站的PM10暴露浓度均值分别为(279.0±63.7)μg·m-3和(335.0±60.0)μg·m-3,其中的总多环芳烃质量浓度分别为(219.0±98.5)ng·m-3、(171.0±52.7)ng·m-3.多环芳烃致癌健康风险评估结果显示,两站候车人群在候车过程中的致癌风险分别为2.47×10-7、1.75×10-7,低于美国EPA所认可的可接受风险范围(10-6~10-4).  相似文献   
876.
熊派派  曾未来  徐青 《环境技术》2022,40(1):134-136,146
模拟开关作为对模拟信号进行指定路径传输和控制的单片集成电路,其在整机集成系统的信号采集、过程控制等功能实现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传统模拟开关在产品的设计及应用过程当中通常都认为负载电流较小,文章运用实际案例,对大电流负载引起模拟开关器件使用异常现象进行了机理分析与定位,提出了可有效解决该异常现象的可行措施.  相似文献   
877.
张灿  刘文君  史云  安代志  白淼  徐稳 《环境科学》2015,36(5):1674-1677
本研究选取化学消毒的常用6种中和剂组氨酸、甘氨酸、抗坏血酸、吐温80、亚硫酸钠和硫代硫酸钠,采用动态浊度鲎试验定量检测样品中内毒素活性,研究中和剂在不同浓度范围内单独使用对内毒素活性检测的影响,旨在优选出适于鲎法检测细菌内毒素的中和剂种类,确定合适的浓度范围.结果表明在0~1.0%浓度范围内,除了甘氨酸和硫代硫酸钠之外,组氨酸、抗坏血酸、吐温80、亚硫酸钠(碱性和中性)均对鲎试验结果有不同程度的干扰,都不能在鲎试验之前作为化学消毒的中和剂.虽然0~1.0%浓度的甘氨酸对鲎试验结果基本无明显影响,但是甘氨酸和戊二醛的中和产物显黄色,所以不适于在光度法鲎试验中用作戊二醛的中和剂.0~1.0%浓度的硫代硫酸钠对鲎试验结果基本无明显干扰,但是当浓度升高至1.0%~5.0%时会对鲎试验结果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与组氨酸、甘氨酸、抗坏血酸、吐温80和亚硫酸钠相比,硫代硫酸钠更适于在内毒素活性检测之前用作消毒剂的中和剂,但是浓度应控制在0.5%范围以内.  相似文献   
878.
介绍了热混注塑法制备PP/PE复合体系,并将其用于红外光谱定性和定量分析。分析了聚乙烯PE在聚丙烯PP中的FTIR图谱,确定719 cm-1为PE在PP中的特征吸收峰。分析了PE含量对所测谱图和工作曲线的影响。由标准曲线可知,PE的含量与吸收强度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其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 2,回收率最低为96.50%,并将其用于再生料PP的检测,其准确性高,对分析PP/PE复合体系再生料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879.
锚索拉断火花引爆瓦斯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设计了锚索拉断火花引爆瓦斯实验装置 ,在瓦斯浓度为爆炸范围的环境中 ,对锚索拉断时产生火花规律及引起瓦斯爆炸的可能性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研究。结果表明 :锚索拉断产生火花的概率为 5 0 % ,锚索钢绞线破断产生的火花不能引起瓦斯爆炸。采用红外热成象仪对锚索拉断火花温度的测试表明 ,锚索拉断产生的火花最高温度远小于瓦斯爆炸所需的最低点燃温度 6 5 0℃。  相似文献   
880.
笔者结合对结构火灾损伤的分析 ,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火灾后CFRP加固钢筋混凝土梁荷载与应变、挠度的关系进行了数值分析 ,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 ,吻合良好。加固后的混凝土梁在钢筋屈服后 ,仍然有一定的荷载容量。这种荷载承受能力可一直持续到结构破坏 ,这主要是碳纤维布在后期发挥的作用 ,用碳纤维布加固受火后的混凝土梁 ,能明显地提高梁的极限承载力 ,在钢筋屈服后对梁的刚度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在挠度的计算中 ,在钢筋屈服后 ,有限元模型由于混凝土的裂缝快速发展 ,刚度下降很大 ,所以挠度在相同荷载下 ,稍大于试验值。这与笔者提出的扰度简化计算公式的计算结果与试验数据十分吻合。用ANSYS对CFRP加固梁进行分析能够达到比较精确的理论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