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60篇
  免费   1769篇
  国内免费   3839篇
安全科学   1855篇
废物处理   290篇
环保管理   944篇
综合类   8776篇
基础理论   1680篇
污染及防治   880篇
评价与监测   805篇
社会与环境   804篇
灾害及防治   534篇
  2024年   94篇
  2023年   300篇
  2022年   791篇
  2021年   799篇
  2020年   970篇
  2019年   635篇
  2018年   603篇
  2017年   709篇
  2016年   561篇
  2015年   742篇
  2014年   760篇
  2013年   951篇
  2012年   1140篇
  2011年   1048篇
  2010年   993篇
  2009年   865篇
  2008年   887篇
  2007年   836篇
  2006年   757篇
  2005年   545篇
  2004年   396篇
  2003年   233篇
  2002年   257篇
  2001年   221篇
  2000年   173篇
  1999年   99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91.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variations of daily average CO2 concentration above the wetland surface were studied in Xianghai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of China in August, 2000. The primary purpose was to study spati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CO2 concentration on the four levels of height(0.1 m, 0.6 m, 1.2 m and 2 m) and compare the differences of CO2 concentration under different land covers. Results showed that daily average CO2 concentration above wetland surface in Xianghai National Natural Reserve was lower than that above other wetlands in northeast China as well as the worldwide average, suggesting that Xianghai wetland absorbed CO2 in August and acted as“sink” of CO2. The horizontal variations on the four levels of height along the latitude were distinct, and had the changing tendency of“decreasing after increasing” with the increase of height. The areas with obvious variations were consistent on different levels of height,and those with the highest variations appeared above surface of shore, sloping field, Typha wetland and Phragmites wetland; the vertical variations were greatly different, with the higher variations in Phragmites wetland and Typha wetland, and the lands near the shore and the sloping field with the lower variations. Spatial variations of daily average CO2 concentrations above wet!and surface were affected by surface qualities and land covers.  相似文献   
192.
以江苏省为例,着重分析环保信访演变的特点和发展趋势以及产生的主要原因,提出了今后进一步加强环保信访工作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93.
生物传感器在渔业监测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论述了生物传感器在监测渔业环境中的BOD、N、P、病原体、农药和重金属等方面的国内外最新进展 ,分析了生物传感器在海洋渔业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同时阐述了利用基因工程微生物技术、分子烙印技术、多成分实时分析技术等先进技术提高生物传感器的性能并扩大其在海洋渔业领域中的应用范围 ,在海洋渔业环境中为实现生物传感器与计算机在线自动监测与控制 ,开拓新的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194.
分析了薄板拉延过程中应用固定压边间隙控制方式的成形特点,指出选择合理的压边间隙量是保证冲压件成形质量的关键。应用有限元数值仿真技术,以NUMISHEET'99圆柱杯深拉延——反向深拉延标准考题(Benchmark-C)为例,模拟了其成形过程,在仿真结果与KimHyungjong的实验结果较好地吻合的基础上,通过对大量仿真计算结果的分析.提出了薄板多工序拉延成形中采用压边间隙控制方式时合理选择间隙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5.
IntroductionThedyeingwastewaterofwoolenmillcontainsalotkindsofpollutants,suchasacidicdyes,dispersedyes,mordantdyes,auxiliaries,saltsandsoon .Theeffluentsfromwastewatertreatmentplantsfortreatmentofthedyeingwastewaterofwoolenmillswithnormalbiologicalproce…  相似文献   
196.
分析了舟山港潜在的溢油风险,建立了舟山港港口油污应急指挥机构、应急反应程序及应急设备配置。提供了溢油处置方案建议。  相似文献   
197.
以岩棉为载体制备一种新型负载型纳米TiO2,对有机污染物苯酚的降解效果较好。岩棉对苯酚有一定的吸附作用。经过120min的处理,苯酚基本上被完全降解。流速对降解率的影响较大,本试验选择流速为5mL/min。初始浓度越小,苯酚的降解效果越好。通入O2和加入适量H2O2均有利于苯酚的降解,且少量的H2O2可使苯酚的降解率大大提高。苯酚在pH=4.5时降解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98.
ODP 184航次 114 4孔位于南海北部陆缘 (2 0°3.18′N ,117°2 5 .14′E ,水深 2 0 37m) ,在岩心样品中发现的微玻璃陨石主要赋存于 386 .17~ 386 .2 7mcd处 ,这些玻璃陨石主要以球形和椭球形为主 ,可见泪滴状、马鞍形、扁豆形、圆盘形、哑铃形、翼形、异形等形态和不规则状碎片。通过微玻璃陨石主量元素电子探针分析 ,并用Harker图解讨论了主量元素氧化物之间的相关性 ,同时结合Niggli参数进一步深入探讨微玻璃陨石的母源物质特征。研究结果表明 ,ODP114 4孔微玻璃陨石属于澳亚散落区内的普通型微玻璃陨石 ,其母源物质成分复杂 ,可能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 ,一种可能是化学成分没有太大变化的碎屑沉积岩 ,另一种可能是粘土及杂砂岩等。  相似文献   
199.
关于既有民用建筑定期安全检测与维修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既有民用建筑的现状,论述了既有民用建筑进行定期安全检测与维修的重要性,建议国家应制定既有民用建筑定期安全检测与维修的相关法规,并加强管理,保证实现工程的设计使用年限及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最大程度地发挥投资效益。  相似文献   
200.
球形棕囊藻(Phaeocystis globosa Scherffel)赤潮成因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1997年冬季和1999年夏季发生于广东省饶平枯林湾海域的棕囊藻赤进行了现场调查和监测,结果表明,棕囊藻赤潮的爆发是海洋环境变化和棕囊藻自身特性共同决定的,长期集约化养殖引起枯林湾海域的N、P、Fe、Mn浓度较高,特别是Fe浓度明显高于广东沿海的其它海区,为赤潮的爆发提供了物质基础,棕囊藻增殖过程中对DIN(可溶性无机氮)的需求量较高,特别对NO3^--N有明显的主动吸收,与DIP(可溶性无机氮)相比,海水DIN浓度恢复速率较慢。可能成为限制棕囊藻赤潮的规模和持续时间的关键因子,海水温度的异常增高及降雨量偏少,与棕囊藻赤潮的发生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