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936篇 |
免费 | 3215篇 |
国内免费 | 1757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1580篇 |
废物处理 | 135篇 |
环保管理 | 619篇 |
综合类 | 6740篇 |
基础理论 | 1540篇 |
污染及防治 | 665篇 |
评价与监测 | 634篇 |
社会与环境 | 599篇 |
灾害及防治 | 396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篇 |
2024年 | 312篇 |
2023年 | 398篇 |
2022年 | 721篇 |
2021年 | 705篇 |
2020年 | 784篇 |
2019年 | 561篇 |
2018年 | 545篇 |
2017年 | 678篇 |
2016年 | 493篇 |
2015年 | 504篇 |
2014年 | 471篇 |
2013年 | 647篇 |
2012年 | 785篇 |
2011年 | 712篇 |
2010年 | 672篇 |
2009年 | 598篇 |
2008年 | 614篇 |
2007年 | 589篇 |
2006年 | 564篇 |
2005年 | 430篇 |
2004年 | 316篇 |
2003年 | 189篇 |
2002年 | 200篇 |
2001年 | 170篇 |
2000年 | 141篇 |
1999年 | 68篇 |
1998年 | 3篇 |
1997年 | 13篇 |
1996年 | 7篇 |
1995年 | 5篇 |
1994年 | 4篇 |
1992年 | 7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41.
以不同质量浓度的三聚氰胺处理斜生栅藻、近头状伪蹄形藻和铜绿微囊藻,根据其叶绿素a质量浓度、丙二醛浓度和蛋白质质量浓度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氧酶活性的变化.探讨三聚氰胺对藻类的毒性效及其致毒机理.结果显示.三聚氰胺对3种藻叶绿素a质量浓度的增长均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抑制效应随处理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强.当处理质量浓度大于1 500mg/L时,叶绿索a质量浓度随处理时间的延长而降低;小于750 mg/L时,其叶绿素a质量浓度缓慢增加,但增加幅度低于对照组.3种藻的丙二醛浓度均随二聚氰胺处理质量浓度的增大而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氧酶活性随处理质量浓度的增大而降低,蛋白质的质量浓度没有明显变化.这些生理指标的变化表明,三聚氰胺可能会引起藻细胞中保护性酶活性降低,导致细胞生物膜的脂质过氧化作用增强,藻类载色体活色素体的结构和功能受到损伤,进而影响光合作用. 相似文献
442.
443.
陕西老厂铅锌矿床是一个与海相火山岩有关的块状硫化物矿床。老厂铅锌矿床石英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为93.3~396.5℃,平均值为235.9℃;盐度为0.4~22.5wt%NaCl,平均值为9.9wt%NaCl。原生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测定结果表明其具有近似正态分布的特点;石英流体包裹体的盐度表明,其不成正态分布,且盐度较低。老厂矿床δDV-SMOW‰和δ18 OH2O‰的组成关系反映了其成矿流体为混合热液来源。 相似文献
444.
钢绞线逐根张拉下锚墩基床沉陷所致锚索预应力损失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预应力锚索锚墩下部地基岩土的基床系数较低情况下,采用钢绞线逐根张拉来施加预应力会导致较大的预应力损失以及各钢绞线较显著的预应力不均。基于锚墩基床岩土体的弹性压缩模型,理论探讨了钢绞线逐根对称循环张拉下的锚索预应力损失,及钢绞线的预应力均匀性问题。分析表明,基床系数越低,逐根张拉下的锚索预应力损失越大,且其所含各钢绞线预应力的均匀性越差;而同样荷载和基床系数下,锚索所含钢绞线根数越多, 逐根张拉后的预应力损失和不均匀性也越大。但采用分级循环张拉、正序张拉及调整、锚墩下部一定扩散角填石等工序及措施有助于减轻预应力损失和解决不均匀性问题。 相似文献
445.
油田供电企业建立HSE管理体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中国石化HSE管理体系的基本要素和管理模型,通过对油田供电企业安全生产现状的分析,提出了油田供电企业建立HSE管理体系的方法和步骤. 相似文献
446.
吉林生态省建设规划背景评价的生态足迹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态足迹理论在应用于区域层次时,因为区域进出口数据的不健全,在计算净消费量的过程中往往误差较大,因此,很难真实反映区域环境的压力负荷.所以,本文以区域生产量取代消费量,并用生产性生态足迹作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对吉林省2002年的生产性生态足迹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吉林省2002年的生物生产发展模式处于一种不可持续的状态,并简要分析了存在生产性生态赤字的原因和消除生态赤字的途径和方法,将为更好的实施生态省建设规划提供一定的科学指导性意见. 相似文献
447.
卧龙巴郎山高山灌丛降雨和穿透水稳定性氢氧同位素特征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论文对巴郎山区夏季降雨和不同海拔样地穿透水的H、O同位素特征进行了研究。由于8月底9月初冷气团的到来较大地改变了降雨的同位素特征,该地区夏季大气降水线为δD=9.93δ18,/sup>O+26.07,偏离全球降水线(GMWL)较多。降雨的温度效应和雨量效应表现出相互交叉的现象,表明该地区温度和雨量是交替起主导作用而引起降雨同位素组成变化的。H的同位素效应比O明显,其原因是H同位素分馏比O剧烈,从而对环境因子的响应比O灵敏,因此H同位素在森林水文研究中比O更有用。H同位素值在不同样地穿透水间存在差异,这是由它们不同的植被结构及周边微环境因子引起的水分蒸发状况和对雾水截获能力差异导致的。穿透水和降雨同位素值间存在较强线性关系。穿透水的同位素值不一定大于降雨,表明影响穿透水同位素值的因素不仅仅是水分蒸发和植被对雾水的截获,而应是多种因素的综合效应,对这些因素的全面了解将对同位素技术在森林水文研究中的进一步应用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48.
449.
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