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8篇
  免费   209篇
  国内免费   323篇
安全科学   153篇
废物处理   23篇
环保管理   81篇
综合类   880篇
基础理论   145篇
污染及防治   33篇
评价与监测   89篇
社会与环境   66篇
灾害及防治   50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102篇
  2021年   74篇
  2020年   134篇
  2019年   62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61篇
  2016年   53篇
  2015年   73篇
  2014年   65篇
  2013年   77篇
  2012年   85篇
  2011年   97篇
  2010年   88篇
  2009年   77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61篇
  2006年   72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81 毫秒
991.
为研究长江三角洲地区霾天水溶性离子的区域污染特征,于2013年1月18~24日使用Andersen气溶胶粒度分布采样器和离子色谱仪(850professional IC)对南京、苏州、杭州、宁波这4个城市和临安区域大气本底站的大气气溶胶质量浓度及水溶性离子进行了同期观测分析,并结合天气形势分析了长三角地区大范围霾天气的形成原因及水溶性离子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观测期间长三角处于高压以及高压前部,气压梯度较大时,低层大气有明显气流辐散,有利于污染物扩散;处于弱低压及弱高压的均压场形势下,并伴随有大气低层气流辐合现象时不利于污染物扩散.观测期间霾天气发展过程中,各监测点的大气颗粒物及其中水溶性离子(TWSS)增加显著;TWSS增加比例分别为杭州0.9%、临安4.2%、南京8.1%.二次离子SO2-4、NO3-、NH+4均为细模态(粒径2.1μm)分布,峰值有一个从0.43~0.65μm向0.65~1.1μm段迁移的过程,Ca2+、Mg2+在4.7~5.8μm出现峰值,Na+、Cl-、K+则呈双模态分布.各监测点TWSS中的二次无机离子SNA(NH+4、SO2-4和NO3-)浓度上升较快,上升百分比分别为杭州3%、临安55%、南京64.9%;SO2-4在SNA中所占比例最大,可达45%;各监测点NO3-/SO2-4的比值均大于固定源NO3-/SO2-4(0.5)比值,可能说明流动源在区域污染过程中对颗粒物的贡献相对较大.  相似文献   
992.
遗体火化和祭品焚烧过程会产生烟尘、CO、SO2、NOx等常规大气污染物及Hg、PCDD/Fs等有毒有害物质,且由于排放高度较低,对周边空气质量及人体健康造成影响,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本研究通过实地调研和资料收集,获取相关的活动水平;选择典型火化机进行污染物排放的实际监测,了解当前北京市火化机大气污染物排放水平;采用排放因子法核算了2012年北京市火葬场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并定量了其不确定性范围.利用大气扩散模型,评估火葬场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识别其大气污染特征.结果表明,北京市安装烟气净化系统的火化机烟尘排放浓度较低,CO排放浓度波动较大,火化机燃烧控制欠佳,导致PCDD/Fs排放浓度相对较高;北京市火葬场遗体火化产生的烟尘、CO、SO2、NOx、Hg和PCDD/Fs分别为11.5t、41.25 t、2.34 t、7.65 t、13.76 kg和0.88 g;根据模拟计算结果,12家火葬场对北京市整体环境空气质量影响较小,但对周边环境会产生一定的影响,烟尘、CO、SO2、NOx、Hg、PCDD/Fs最大浓度贡献为0.059 47μg·m-3、0.200 9μg·m-3、0.012 6μg·m-3、0.036 67μg·m-3、0.062 47 pg·m-3、0.004 213 pg·m-3.  相似文献   
993.
资源禀赋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源禀赋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环境系统稳态存在与发展的物质基础,在现今中国乃至世界得到了广泛关注。由于长期以来,资源禀赋受到人类经济活动的极大影响和干扰,资源禀赋的流动和利用受到市场运行机制的控制,这一现象已经成为影响和制约各个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首先基于对资源禀赋有关定义的理解,列举分析了资源禀赋消耗的时空差异,并且指出传统市场经济体制对资源禀赋的作用与影响以及其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关系。考虑到资源禀赋对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针对区域间经济活动影响资源分配、利用效率等问题,文章提出:1)运用系统生态学视角重新考虑与评估经济活动所造成的严峻生态环境形势;2)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多重发展目标,建立合理的资源开发与分配政策目标;3)实施循环经济促进可持续发展,提高资源禀赋合理利用效率;4)通过多角度、系统化评价方法,开展资源禀赋形成、组成及价值核算等相关研究;5)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建立资源禀赋消耗的约束性指标。从以上5个方面出发,提出了在生态文明的起点下有效促进资源禀赋合理开发利用与区域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94.
995.
介绍了彭城电厂回流式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的主要设计参数及工艺流程,并对运行中需注意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996.
在垃圾焚烧发电厂运行系统负荷特性统计指标和污染源监督性监测数据积累的大数据背景下,有效提取数据之间的关联特征对于垃圾焚烧系统规划运行和执法监管具有重大意义.首先,通过Pearson关联分析获得运行负荷特性指标和排放特征指标任意2因素之间的相关性特征;然后利用SPSS及Python软件,构建用以预测烟气污染因子排放量的多...  相似文献   
997.
火葬场遗体火化和祭品焚烧过程中会产生有害大气污染物,导致场所内PM_(2.5)和VOCs排放浓度较高,进而影响周边大气环境质量和人体健康.为探究火葬场场所PM_(2.5)和VOCs浓度水平及其化学组分特征,对国内11家火葬场场所的PM_(2.5)进行样品采集和监测,分析其浓度水平及组分,并对火化车间VOCs进行采样和分析,从而识别了火葬场场所PM_(2.5)和VOCs及其化学组分的排放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控制对策.结果表明:由于焚烧设备密闭性较差及污染控制程度低且废气低空排放,导致火葬场场所PM_(2.5)浓度较高,火化车间PM_(2.5)的平均排放浓度可达670μg·m~(-3),厂界PM_(2.5)的平均排放浓度为305μg·m~(-3),远高于环境空气浓度水平;火葬场场所PM_(2.5)化学组分中有机物占比较高,火化车间VOCs的主要化学组分为烯烃、烷烃、苯及苯系物.为降低火葬场场所的污染浓度,应加强焚烧设备的运行和维护,减少无组织排放,遗体火化机和祭品焚烧炉应安装高效的烟气净化装置,提升污染物的去除效率,保护周边环境和人体健康.  相似文献   
998.
为了解复杂地形-气象场条件下二噁英类污染物环境影响,选取我国西南某代表性山地,利用CALPUFF预测区域垃圾焚烧、医废与危废项目二噁英类污染物的环境影响,并通过土壤实测数据进行模型分析验证.结果显示:复杂地形-气象场条件下,同一区域不同空间下的风向与风速将会出现明显差异,CALMET气象模块可结合相关资料,模拟计算出可信较高的复杂气象场文件;模型预测显示,在复杂地形-气象场条件下,项目排放的二噁英在土壤中的沉降位置、方向与全年主导风向不完全一致.研究区域土壤沉降量为0.86×10-3~9.84×10-1ngTEQ/m2;模型模拟医废与垃圾焚烧、危废项目沉降数据与监测数据相关性R分别为0.854,0.287,说明CALPUFF模式在复杂地形-气象场条件下模拟周边土壤二噁英空间分布有一定可信度.  相似文献   
999.
许艳玲  薛文博  雷宇 《中国环境科学》2019,39(11):4546-4551
基于WRF-CMAQ模型系统定量分析了气象和排放因素对全国及重点区域PM2.5污染影响程度.从年度特征来看,与2015年相比,2016年、2017年全国空气质量明显改善,PM2.5年均浓度分别下降7%和14%;2016年气象条件总体转好,气象因素和排放因素变化导致全国PM2.5年均浓度下降幅度分别为4%和3%;2017年全国气象条件与2015年相比基本持平,大气污染物排放量下降是PM2.5污染减轻的决定因素.除汾渭平原外,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城市、长三角、成渝地区空气中的PM2.5年均浓度持续下降;珠三角气象条件变化对PM2.5影响较大,2017年导致PM2.5浓度上升了29%;除汾渭平原外,其他4个重点地区的污染物排放变化导致PM2.5年均浓度下降且2017年的下降幅度进一步加大,说明污染管控措施的环境效益明显.从季节特征来看,气象影响值的区域性差异明显.本文分析方法可用于制定空气质量目标或者评估污染控制方案的环境效果.  相似文献   
1000.
开展变化环境下新安江上游流域径流变化及其归因的研究,有助于理解湿润区水循环过程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响应机制。利用实测径流、气象资料和遥感植被指数(NDVI)数据,基于布迪克假设框架的弹性系数法,分析了新安江上游降水、潜在蒸散发(ET0)和植被变化对径流的影响。结果表明:(1)实测径流序列转折点发生在1999年左右。2000-2015年径流深较1983-1999年下降了281 mm,相对变化率为20.8%,且21世纪初期径流下降尤为显著。(2)2000-2015年下垫面参数n较1983-1999年增加了52.5%,植被变化对径流影响显著增强。径流对气候变化更加敏感,且对降水敏感性超过潜在蒸散发。(3)气候变化是径流变化的主导因素,其次为植被变化。气候变化和植被变化分别导致径流深下降了145.37 mm和140.96 mm,贡献率分别为50.77%和49.23%。NDVI在2000年后增加显著(P<0.001),植被变化的水文效应超过了降水和潜在蒸散发,未来长期的植被生态水文效应研究仍需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