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3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89篇
安全科学   21篇
废物处理   17篇
环保管理   16篇
综合类   164篇
基础理论   42篇
污染及防治   53篇
评价与监测   22篇
社会与环境   8篇
灾害及防治   2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冒泡是甲烷排放的主要途径之一,为量化太湖藻型湖区CH4冒泡通量及其占总通量的比例,本研究采用静态箱-便携式温室气体自动分析仪方法对春、夏季太湖梅梁湾进行了多日连续观测.结果表明,太湖藻型湖区春、夏季CH4冒泡通量均存在白天高于夜间的日变化特征.春、夏季CH4冒泡通量分别为1.843、104.497nmol/(m2·s),占总通量的比例分别为31.2%和68.6%,即冒泡是夏季CH4排放的主要方式,而春季CH4排放则以扩散为主.在小时及日尺度上,CH4冒泡通量与温度(气温、表面水温和底泥温度)和气压显著相关,且随着温度升高、气压降低,CH4冒泡排放分别呈指数增加和线性增加趋势.本研究可为准确估算太湖流域CH4总排放量及明确我国湖泊对全球碳循环的贡献提供重要的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52.
为了解三峡库区腹地大气中活性氮的组成及干沉降通量,于2015年每个季节选取代表性月份在万州城区采集了气体和颗粒物样品.利用离子色谱法测定氮素浓度,同时结合大叶阻力模型模拟计算的干沉降速率值,估算了不同形态氮素的干沉降通量.结果表明,HNO3的干沉降速率值最大,年均值为0.39cm/s,约为其它氮素的3~8倍.NO2和NH3是大气活性氮的主要赋存形态,年均浓度值分别为(11.7±3.9)和(11.0±5.3)μg N/m3,两者之和约占总无机氮浓度的80%.万州城区总无机氮干沉降总量为8.5kg N/(hm2·a),其中氧化态氮(NO2、HNO3、颗粒态NO3-)和还原态氮(NH3、颗粒态NH4+)干沉降通量分别为3.5,5.0kg N/(hm2·a),占干沉降总量的41.4%和58.6%.因此,为有效控制三峡库区腹地的氮素污染,应重点关注NH3的减排.  相似文献   
53.
通过整理分析内蒙古矿区总体规划环评,分析生物多样性现状评价情况,提出发展内蒙古矿区规划环评巾生物多样性评价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4.
To understand potential ecotoxicological effects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waste (e-waste) recycling and polybrominated diphenyl ethers (PBDEs) bioaccumulation in loaches, a semi-field experiment using Chinese loach (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 as experimental fish was performed. Larval loaches were kept into net-cage for three months in an e-wastes recycling site and a reference site in Southeastern China.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f the survival rate between the loaches from the e-wastes recycling site (27%, 19/70) and from reference site (70%, 49/70). Histopathological responses were also found in all the livers examined in loaches from the e-wastes recycling site. These results showed that mixed pollutants resulted from e-wastes recycling led to ecotoxicological effects on loaches. The bioaccumulation of polybrominated diphenyl ethers (PBDEs), the main pollutants in e-waste, in loaches was also studied in this e-wastes recycling site, the mean concentrations of total PBDEs in sediment was 6726.17 ng/g wet weight and in water samples was 4.08 ng/L (dissolved phase). BDE209 was the dominant congener in sediment and with relatively high concentration in water. Relatively low concentration of BDE209 (less than 0.01% of total PBDEs) and high concentration of BDE47 (up to 39.34% of total PBDEs) were detected in loaches.  相似文献   
55.
高锰酸钾预氧化混凝去除水中颤藻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KMnO4对颤藻氧化,再接种到培养液中进行培养,根据达到对数生长期的时间,考察KMnO4预氧化对颤藻生长活性的影响,并通过显微镜观察藻细胞的破裂情况,同时采用聚合氯化铝(PAC)对KMnO4预氧化水体进行混凝处理,结果表明:KMnO4对颤藻有很好的氧化效果,不同浓度KMnO4对颤藻生长活性的抑制时间不同;在投加量为2 mg/L以下时,预氧化没有破坏颤藻的细胞结构;模拟含藻水在KMnO4预氧化后采用PAC混凝优于单加PAC的除藻效果.  相似文献   
56.
水热改性污泥的水分布特征与脱水性能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荀锐  王伟  乔玮 《环境科学》2009,30(3):851-856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考察了水热改性污泥束缚水含量及水热改性影响下的污泥固体颗粒对水的束缚强度,分析了水热改性污泥水分布特征与脱水性能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水热处理将污泥的束缚水含量由3.6 g/g降低至1.0 g/g以下,随着热处理时间的增加束缚水含量降低,在水热处理条件为170℃/90 min时束缚水含量降低至0.592 g/g.水热处理将污泥中大部分的束缚水转变为可被机械力去除的自由水,污泥中自由水、束缚水及固体含量发生变化.泥饼中自由水的含量基本不变,约为10%.对污泥中的水分进行热力学分析发现,污泥脱水泥饼的水分束缚强度约为65 kJ/kg,机械脱水不能再进行.在170℃下进行水热改性污泥压滤脱水的含水率从80%降低至50%左右.  相似文献   
57.
以地理信息系统(简称GIS)的技术特点为基础,结合应急指挥系统中的功能需求,探讨化学事故应急指挥系统GIS平台能够实现的功能,以及为实现这些功能而构建的数据库的建设。将GIS技术应用在化学事故应急指挥系统中,能够迅速、直观地了解事故装置和设备情况,获得有关信息,进行事故模拟。对提高事故处理速度,缩短反应时间,减少事故损失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8.
采用大流量气溶胶采样器采集了重庆市万州城区2013年夏季和冬季大气中PM_(2.5)样品,并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PM_(2.5)中22种(C12~C33)正构烷烃的含量进行了测定,进而对万州城区PM_(2.5)中正构烷烃的污染特征及来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万州城区夏、冬季大气PM_(2.5)中均检测出C12~C33正构烷烃,主峰碳均为C29和C31.夏、冬季PM_(2.5)中正构烷烃日均总浓度分别为158.70 ng·m-3和257.20 ng·m-3,碳优势指数CPI分别为1.63和1.82,CPI1分别为0.61和0.67,CPI2分别为1.83和1.96,植物蜡参数Wax C平均值分别为53.44%和55.53%.万州城区大气细颗粒物中n-alkanes受到来源于陆源高等植物蜡的排放等生物源及化石燃料燃烧等人为源的共同影响,且生物源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59.
饮用水中BDOC测定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1,自引:3,他引:18  
采用悬浮培养测定法,讨论了BDOC测定中动力学特性,得出在28d测定中BDOC的降解动力学满足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为BDOCt=BDOCu(1=10^-0.077t),降解常数k=0.077d^-1,通过比较实测的BDOC3和据公式计算出的BDOC3,证明这种动力学关系基本正确。  相似文献   
60.
为了研究江汉平原地下水中有机磷农药(OPPs)的分布特征,项目组依托该区域地下水监测场的13个监测点,于2015年6月采集了不同深度的38个地下水和4个地表水水样,通过分析其主要的水化学指标及OPPs的含量,研究江汉平原地下水中OPPs的分布特征及主要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区地下水水化学类型主要HCO3-Ca×Mg型,并处于强还原性环境.OPPs在研究区地下水中普遍存在,采样点整体含量范围为31.5~264.5ng/L,平均值是86.5ng/L,其中检出率最高的OPPs为二嗪农和氧化乐果,含量最高是氧化乐果、甲胺磷和二嗪农,分别为54.3、32.1和27.8ng/L,无论是单种和总的OPPs含量均低于欧盟《水中农药残留标准》(EEC80/778)规定的地下水农药含量MAC标准及部分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中的农药含量限值并且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小;其整体变化趋势为:垂直方向上随着深度的增加OPPs的含量逐渐增大,即:50m> 25m> 10m.水平方向上分布为:临河农田区> 中部农田区> 临河非农田区..研究区地下水中OPPs的分布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有:农业生产活动中使用OPPs的量、地表水与地下水的交互作用、地下水的水化学特性及生物与非生物的降解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