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30篇
  免费   487篇
  国内免费   4058篇
安全科学   834篇
废物处理   671篇
环保管理   945篇
综合类   5934篇
基础理论   1785篇
环境理论   2篇
污染及防治   3813篇
评价与监测   455篇
社会与环境   392篇
灾害及防治   444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190篇
  2022年   548篇
  2021年   474篇
  2020年   346篇
  2019年   337篇
  2018年   428篇
  2017年   521篇
  2016年   468篇
  2015年   619篇
  2014年   877篇
  2013年   1139篇
  2012年   978篇
  2011年   965篇
  2010年   762篇
  2009年   730篇
  2008年   803篇
  2007年   656篇
  2006年   560篇
  2005年   401篇
  2004年   326篇
  2003年   381篇
  2002年   331篇
  2001年   294篇
  2000年   289篇
  1999年   270篇
  1998年   257篇
  1997年   256篇
  1996年   231篇
  1995年   183篇
  1994年   127篇
  1993年   127篇
  1992年   110篇
  1991年   82篇
  1990年   56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28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8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2篇
  1973年   1篇
  1972年   2篇
  1971年   1篇
  196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41.
汶川8.0级地震后咸阳市群众恐慌情绪行为与控制对策浅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汶川8.0级地震后,咸阳市出现比较严重的群众恐慌情绪,在查找引发群众恐慌情绪主要事件及行为反应的基础上,分析公众产生恐慌情绪的根源,反思稳定群众恐慌情绪行为的应对措施,对今后应对此类事件的工作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42.
传统的渗流分析主要考虑饱和区而忽略非饱和区内的渗流,本文基于饱和-非饱和渗流计算原理,采用有限元法考虑了非饱和区渗流的影响,并以各向同性均质坝和心墙土石坝为算例进行计算分析。算例表明,由于基质吸力产生的虹吸作用,使得浸润线上部的非饱和区内也存在着连续的水流,通过分析这种水流的特点,定性地得出其对土石坝渗流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43.
通过对植被混凝土室内试验结果的归纳和分析,研究了水泥掺入比、龄期和浸水条件对植被混凝土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944.
硅酸盐细菌解钾兼拮抗活性菌株的筛选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从紫色土壤中分离筛选出具有解钾拮抗双重活性的硅酸盐细菌CS1和CS29菌株。接菌处理,其水溶性钾分别增加75%和65%,转化率达0.82%和0.72%。两株菌对革兰氏阳性的蜡样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藤黄八叠球菌等和革兰氏阴性的大肠杆菌均有较强的抑菌活性。筛选菌株中91.2%具有解钾活性,但拮抗活性菌株只占总数的11.6%,表明二性状之间无相关关系。表4参7  相似文献   
945.
溶解氧及活性污泥浓度对同步硝化反硝化的影响   总被引:53,自引:1,他引:52  
文章研究溶解氧及活性污泥浓度对同步硝化反硝化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DO范围内,随着反应器内溶解氧浓度的降低,总氮去除率呈上升趋势,即好氧反硝化效率随溶解氧浓度的降低而提高;在一定MLSS范围内,反应器内混合液污泥浓度越高,出水总氮越低,反硝化现象越明显。  相似文献   
946.
合成制备了铝铁锡共聚物,测定分析了其水解共聚合和熟化过程中的pH变化,并通过扫描电镜和混凝实验对共聚物的晶形貌像和絮凝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Sn^4 具有比Fe^3 ,Al^3 更强的水解活性,它有使共聚物的分子趋于均一的作用;铝铁锡共聚物的最佳配比为:NAl∶NFe∶NSn=5∶5∶3,最佳水解度B^*=2.0,此共聚物具有比CPAFC更优良的絮凝性能。  相似文献   
947.
黄河水体沉积物对敌百虫和甲拌磷的吸附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李桂芝  刘永明 《环境化学》2001,20(3):244-248
对敌百虫和甲拌磷在黄河水体沉积物中的吸附特性进行了研究,观察了pH值和离子强度等因素对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敌百虫的吸附过程为一级动力学规律;敌百虫的吸附符合Langmuir等温式,甲拌磷的吸附可用Freundich等温式较好地描述.ph值降低或离子强度增加使敌百虫和甲拌磷在沉积物中的吸附程度明显减小.敌百虫在黄河水体沉积物中的吸附以表面吸附为主,而甲拌磷则表现为表面吸附和在有机碳中的分配作用两种吸附方式.  相似文献   
948.
大气光化学烟雾反应机理比较(Ⅰ)O3和NOx的比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相同初始和排放条件下,对四种应用较广的光化学烟雾反应机理(CB4-99,RADM2,RACM,SAPRC99)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对于O3,在低VOCs/NOx时,四种机理模拟结果相关较小,平均相对标准偏差为7%,在高VOCs/NOx时,平均相对标准偏差为26%,差距较大;对于NOx,多数情况下RACM和RADM2的模拟结果较高,CB4-99和SAPRC99的模拟值偏低,其原因主要来源于不同机理中O3的生成对NOx及VOCs的敏感性不同而造成的.在用模式模拟O3和NOx时,应特别注意机理不同而带来的模拟结果差异.  相似文献   
949.
根据217种化合物建立了估算有机化合物对水蚤EC50值(48h半数影响浓度)的片段常数模型,分析了模型的误差及稳健性。研究结果表明,有机化合物的片段常数和结构因子与水蚤的EC50值倒数的对数(lg1/EC50)显著相关,可以根据片段常数法估算有机化合物对水蚤的EC50。模型的可决系数为0.9687,平均绝对误差0.40个对数单位,其中68.7%化合物的误差小于0.5个对数单位。  相似文献   
950.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survey the response of the microbial community to crude oil and the diversity of alkane hydroxylase (alkB) genes in soil samples from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QTP). The enrichment cultures and clone libraries were used. Finally, 53 isolates and 94 alkB sequences were obtained from 10 pristine soil samples after enrichment at 10 °C with crude oil as sole carbon source. The isolates fell into the phyla Proteobacteria, Actinobacteria, and Bacteroidetes, with the dominance of Pseudomonas and Acinetobacter. The composition of degraders was different from polar habitats where Acinetobacter sp. is not a predominant responder of alkane degradative microbial communities. Phylogenetic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alkB genes from isolates and enrichment communities formed eight clusters and mainly related with alkB genes of Pseudomonas, Rhodococcus, and Acinetobacter. The alkB gene diversity in the QTP was lower than marine environments and polar soil samples. In particular, a total of 10 isolates exhibiting vigorous growth with crude oil could detect no crude oil degradation-related gene sequences, such as alkB, P450, almA, ndoB, and xylE genes. The Shannon-Wiener index of the alkB clone libraries from the QTP ranged from 1.00 to 2.24 which is similar with polar pristine soil samples but lower than that of contaminated soils. Thes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Pseudomonas, Acinetobacter, and Rhodococcus genera are the candidate for in situ bioremediation, and the environment of QTP may be still relatively uncontaminated by crude oi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