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19篇
  免费   258篇
  国内免费   1143篇
安全科学   255篇
废物处理   90篇
环保管理   206篇
综合类   1886篇
基础理论   351篇
污染及防治   528篇
评价与监测   131篇
社会与环境   147篇
灾害及防治   126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71篇
  2022年   172篇
  2021年   172篇
  2020年   141篇
  2019年   139篇
  2018年   177篇
  2017年   153篇
  2016年   142篇
  2015年   182篇
  2014年   175篇
  2013年   244篇
  2012年   228篇
  2011年   209篇
  2010年   188篇
  2009年   162篇
  2008年   153篇
  2007年   164篇
  2006年   136篇
  2005年   94篇
  2004年   86篇
  2003年   74篇
  2002年   72篇
  2001年   75篇
  2000年   68篇
  1999年   58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1959~ 2018年淮河流域水热格局差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淮河流域27个气象站点1959~2018年气象观测数据,通过FAO-PM56计算出蒸散量的基础上,构建以气温、降水、蒸散等9种要素在内的水热指标体系,运用气候倾向斜率、Mann-Kendall(M-K)检验和地理空间插值等方法,揭示淮河流域近60年水热格局特征.结果 表明:60年来,淮河流域总体呈湿热趋势,表现为气温、最低气温、年降水量呈波动上升,最高气温、日照时数、相对湿度和蒸散量下降趋势;年内分布表现为水热变化同期,高值集中分布在6~7月,呈单峰型分布;年代际分析表明近60年来研究区暖湿趋势显著,呈现出年均气温,最高温、最低温均先下降后上升,而日照时数变化趋势与之相反,降水要素均是先上升后下降,之后再次上升的趋势;从突变特征来看,热量要素突变稳定性高于水分要素;淮河流域热量因子空间分布呈现较为明显的对角(西南-东北)变化趋势,是南北交错带带来的经纬度地带性以及地形作用的综合结果,水分要素空间分布格局体现出较强的纬度地带性与垂直地带性.  相似文献   
942.
Environment, Development and Sustainability - In the new situation of Chinese economic development, how to achiev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s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issue concerned by...  相似文献   
943.
冷成型薄壁C型钢构件压弯滞回性能的数值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应用大型有限元软件ABAQU S,采用考虑几何和材料非线性的S4R 5壳单元和线性随动强化模型,考虑角部冷成型强化效应的影响,建立了常轴力、循环弯矩荷载作用下的C型钢构件有限元模型,分析了构件宽厚比和轴压比对冷成型薄壁C型钢构件滞回性能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宽厚比和轴压比对构件滞回性能影响显著,随着宽厚比的增加,构件承载、转动以及塑性变形能力降低;随着轴压比增加,构件的最大承载力降低,承载力退化。  相似文献   
944.
为探究城郊细颗粒物(PM2.5)污染特征的差异及其成因,利用2022年盐都区城区和郊区ρ(PM2.5)数据,分析了城郊站点ρ(PM2.5)水平和日变化特征的差异,并从污染来源和传输影响两方面进行了成因初探。结果显示:2022年盐都郊区ρ(PM2.5)年均值较城区高23.1%;郊区站点ρ(PM2.5)日变化峰值更突出,春、夏、秋三季早晨峰值出现在06:00左右,明显早于城区站点。PM2.5特征组分质量浓度比值和化学质量平衡(CMB)模型模拟结果表明,城郊站点PM2.5的主要贡献源为移动源、燃煤源等,城区的餐饮源和郊区的生物质燃烧源也有贡献;此外,郊区站点受二次生成的影响要远大于城区站点。ρ(PM2.5)与城市热岛效应强度(UHII)间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郊区受热岛效应影响的程度相对城区更强;各季节郊区ρ(PM2.5)与UHII均呈负响应,UHII越强,郊区PM2.5的水平扩散能力越强,城郊PM2.5的垂直扩散能力差别越明显。后向气流轨迹分析结果表明:郊区受到来自西南(安徽中部、江苏中部)方向、东部(黄海、东海)方向以及高空下沉污染气团的影响明显强于城区,外来污染气团的输送也是郊区ρ(PM2.5)高于城区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45.
LCA中清单分析数据的获得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清单分析是LCA继目标界定后的一步重要操作,工业量极大,本文从我国具体情况出发,开发了一套获取产品LCA清单数据的方法,介绍了通过行业污染系数获取产品的社会数据以及借助企业生产的质量流程图收集和检验企业数据的具体步骤。  相似文献   
946.
本研究进行了乐安江沉积物不同溶解氧浓度条件下的重金属释放实验和沉积物样品酸可挥发硫化物(AVS)及同时可提取金属浓度(SEM)的测定。结果表明,乐安江沉积物中AVS含量较低,沉积物中重金属在存在再释放的可能性,铁锰氧化和可能是乐安江沉积结合重金属的主要成分。  相似文献   
947.
席德立 《环境科学》1990,11(4):75-80,74
本文根据工业本身的功能从工业生产和环境关系的角度考察了自产业革命以来工业发展的三种模式。指出采用无废工艺乃是工业发展的最新模式,是谋求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有效保护环境的根本措施。介绍了无废工艺概念的形成和发展,举例论述了其实施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948.
本研究采用化繁为简的模型图式、质量平衡原理和实验中的经验数据进行了厌氧流化床消化有机废液过程稳态机理模型的推理,继而对机理模型作了线性化处理,得到厌氧流化床运行的稳态参数估计模型。这些模型可用于厌氧流化床运行的在线控制,具有理论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49.
固定化细胞技术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49,自引:1,他引:48  
黄霞  俞毓馨  王蕾 《环境科学》1993,14(1):41-48
固定化细胞处理废水是近年发展起来的废水处理新技术,其优点是:①能在生物处理装置内维持高浓度的生物量,提高处理负荷,减少处理装置容积;②污泥产量低,固定化活性污泥的剩余污泥产量仅为普通活性污泥法的1/4—1/5;③可选择性地固定优势菌种,提高难降解有机物的降解效率;④抗有毒物毒性能力强,在废水处理中显示出极大潜力。本文主要介绍国内外有关固定化细胞技术及其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50.
本文报导了珠江广州河段水体中有机污染物的GC/ITD/COM联用法全分析。110升水样被XAD-2树脂柱富集,用有机溶剂洗脱,并浓缩至1ml。浓缩的提取液注入GC/ITD,鉴别了272个化合物,14种是美国环保局规定的优先考虑污染物。根据有效碳数计算校正因子,定量了216个化合物,某浓度范围为0.01~46μg/l。文中也提出了31优先考虑有机污染物的候选名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