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19篇
  免费   258篇
  国内免费   1143篇
安全科学   255篇
废物处理   90篇
环保管理   206篇
综合类   1886篇
基础理论   351篇
污染及防治   528篇
评价与监测   131篇
社会与环境   147篇
灾害及防治   126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71篇
  2022年   172篇
  2021年   172篇
  2020年   141篇
  2019年   139篇
  2018年   177篇
  2017年   153篇
  2016年   142篇
  2015年   182篇
  2014年   175篇
  2013年   244篇
  2012年   228篇
  2011年   209篇
  2010年   188篇
  2009年   162篇
  2008年   153篇
  2007年   164篇
  2006年   136篇
  2005年   94篇
  2004年   86篇
  2003年   74篇
  2002年   72篇
  2001年   75篇
  2000年   68篇
  1999年   58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991.
汽车环境风洞试验能力综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环境适应性试验是车辆研发验证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而汽车环境风洞已经成为环境适应性开发验证的重要设施.简述了车辆环境适应性测试方法以及汽车环境风洞的发展历史;详细介绍了汽车环境风洞实验室的组成以及各个子系统的功能和参数;重点介绍了汽车环境风洞的试验能力,包括可以开展的试验车型和试验项目,特别是依托环境风洞才能完成的汽车极限气候性能模拟试验,以及达到这些能力所需要的设备指标.并结合目前行业现状,对汽车环境风洞的使用和发展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992.
Environmental impact of pollutants can be analyzed effectively by acquiring fish behavioral signals in water with biological behavior sensors. However, a variety of factors, such as the complexity of biological organisms themselves, the device error and the environmental noise, may compromise the accuracy and timeliness of model predictions. The current methods lack prior knowledge about the fish behavioral signals corresponding to characteristic pollutants, and in the event of a pollutant invasion, the fish behavioral signals are poorly discriminated. Therefore, we propose a novel method based on Bayesian sequential, which utilizes multi-channel prior knowledge to calculate the outlier sequence based on wavelet feature followed by calculating the anomaly probability of observed values. Furtherm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nomaly probability and toxicity is analyzed in order to achieve forewarning effectively. At last, our algorithm for fish toxicity detection is verified by integrating the data on laboratory acceptance of characteristic pollutants. The results show that only one false positive occurred in the six experiments, the present algorithm is effective in suppressing false positives and negatives, which increases the reliability of toxicity detections, and thereby has certain applicability and universality in engineering applications.  相似文献   
993.
社区配电网系统的安全分析和动态风险评估是配电网系统安全运行的关键环节。传统的可靠性指标无法反映社区配电网系统中物理元器件的状态和短路故障事件等本质安全问题对风险评估的影响。针对现有风险评估方法的局限性,提出一种基于贝叶斯网络的社区配电网系统安全分析与动态风险评估框架。首先,在标准可靠性指标的基础上,创新性地将社区配电网系统中物理元器件的故障率和短路故障事件引入到风险评估中,提出一种新的社区配电网停电风险评估指标体系,该评估指标体系综合考虑了社区配电网的可靠性指标和本质安全特性,能够全面反映社区配电网系统的动态风险;其次,提出一种基于故障树-贝叶斯网络的社区配电网系统动态风险评估方法;最后,以一个实际社区的配电网系统为案例,验证了该动态风险评估框架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案例分析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框架能够充分评估社区配电网系统的停电风险,并可以给出合理的安全措施,以有效降低社区配电网系统的动态风险。  相似文献   
994.
为了提升缺氧池的反硝化功能,对A/A/O系统的内回流硝化液进行电磁波加载.考察了加载时间(T)75s,加载功率(P)分别为100和400W的条件下,不同的硝化液加载百分比(L)(5%、10%、20%)对A/A/O系统功能的影响,优选出工况Ⅰ、工况Ⅲ和工况Ⅵ,分析3种工况下缺氧池混合液的微生物特性和群落结构变化.结果表明电磁波加载可致硝化液絮体结构破裂,有机物的溶出为缺氧池补充大量反硝化碳源,促进异养反硝化菌(DechloromonasAzospiraHaliangium)的富集,冗余分析(RDA)结果表明电磁波加载功率增大会使缺氧池中Dechloromonas大量富集.缺氧池的反硝化速率得到较大提高.电磁波加载条件为P=100W,T=75s,L=10%时,池内污泥的比亚硝酸盐还原速率(SNIRR)和比硝酸盐还原速率(SNRR)分别提升至(10.15±1.02)和(14.37±0.63) mg N/(g MLVSS·h),比未加载时分别提高了20.55%和46.63%;当电磁波加载条件为P=400W,T=75s,L=10%时,二者提高至(10.57±0.82)和(12.16±0.74) mg N/(g MLVSS·h),比未加载时分别提高了25.53%和28.03%,表明电磁波加载内回流硝化液能够提高A/A/O缺氧池的反硝化功能.  相似文献   
995.
采用UASB反应器在改变NO2--N/NH4+-N比条件下,考察厌氧氨氧化系统对NH4+-N的超量去除特征、相关酶的催化活性以及污泥菌群结构.结果表明,随着进水NO2--N浓度降低,反应器对NH4+-N的去除量相比理论较大,在停供NO2--N情况下,反应器内NH4+-N去除可达55 mg/L.反应器内NH4+-N的去除并不是是来自进水中SO42-和Fe3+/EDTA络合物,而是存在NH4+-N的好氧硝化.过氧化氢酶测定联合分子生物学技术分析显示,好氧硝化的所需氧量分别来自进水和过氧化氢酶产氧.反应器底部污泥层的氨氧化菌(AOB)、厌氧氨氧化菌(AnAOB)活性优于上部污泥层,相反,上部污泥层的异养反硝化菌(HDB)活性优于底部污泥层,二者协同将NH4+-N转化为N2.  相似文献   
996.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类工程活动日益强烈,地质环境问题已经成为阻碍绿色城市发展的关键因素。了解区域地质环境承载现状,有助于提出有效的地质环境调控手段,科学指导区域发展规划。以湖北省黄石市为研究区,基于地质环境、生态环境、社会环境三个方面共16个评价指标,构建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体系。采用模糊综合评价(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FCE)确定各因子的隶属度、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确定各因子权重,最后通过GIS空间分析对黄石地质环境承载力进行综合评价。研究表明:黄石市东北区域承载力较差,主要受地灾因子制约,建议对地质灾害问题进行修复治理;中西部陈贵镇附近因矿山开采导致其承载力较差,建议开展矿山环境恢复工程;南部阳新县承载力整体较好,可进行适度开发利用。不同区域地质环境承载力的短板要素不同,需要找到制约因子并对其进行改善来提高地质环境承载力。  相似文献   
997.
基于实验室模拟燃烧和稀释通道采样系统,采用荷电低压撞击采样器采集了6种典型木柴燃烧排放的14级粒径段颗粒物.采用离子色谱分析了8种水溶性离子,获得水溶性离子的分粒径排放因子和排放特征.结果表明,Ca2+的排放因子呈双峰分布,在0.25~0.38和2.5~3.6μm粒径段出现峰值,分别为0.14和0.16mg/kg.其余离子的排放因子为单峰分布.NH4+、NO3-和SO42-的排放因子在0.25~0.38μm粒径段出现峰值,分别为0.41、0.58和0.84mg/kg.K+和Cl-的排放因子在0.15~0.25μm内出现峰值,分别为0.89和0.99mg/kg.木柴燃烧排放总水溶性离子的质量中值粒径为(0.30±0.07)μm,各离子的质量中值粒径范围为0.24~0.44μm.PM0.094、PM0.94、PM2.5和PM10中水溶性离子的排放因子变化范围分别为1.04~9.33、5.00~48.87、5.46~52.00和6.14~53.68mg/kg.木柴燃烧排放颗粒物中K+/Cl-、K+/NO3-、K+/SO42-和SO42-/NO3-比值随粒径变化而变化,其排放初始值在应用于源解析和生物质燃烧排放气溶胶传输老化研究时需引起关注.木柴燃烧排放PM10中的阴阳离子当量比值为0.80±0.11,颗粒物的酸度随颗粒物粒径而改变,亚微米颗粒物和细颗粒物的酸度高于超细颗粒物和粗颗粒物的酸度.本研究对构建生物质燃烧排放分粒径水溶性离子清单,更新和改进相关气候和空气质量模型的参数设置,识别烟气传输过程中的老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8.
象豫  徐慧  李昆  王希  吴昊澜  樊华 《中国环境科学》2021,41(4):1900-1908
以铜绿微囊藻、氯化铝(AlCl3·6H2O)为研究对象,通过三维荧光、场发射扫描电镜等表征,探究了藻类对氟化物混凝去除机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值为7.0,8.0,9.0,Al投加量在20.0~80.0mg/L的条件下,铜绿微囊藻对混凝除氟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其促进作用主要在于藻絮体对氟的表面吸附.铜绿微囊藻与氯化铝水解产物通过吸附架桥和网捕卷扫作用,聚集成较大较多的絮体.絮体粒径越大,除氟率越高.pH值为7.0,Al投加量为40.0mg/L时,絮体粒径达到最大值500μm,此时氟去除率最高,为77.37%;当Al投加量为80.0mg/L时,藻细胞破损严重,有机物过多释放,对混凝除氟起阻碍作用.絮体破碎吸附实验结果表明,对絮体进行一定强度破碎可以增加吸附位点,从而提高氟的去除率;但破碎强度过大,絮体粒径过小,对氟的吸附效率亦会降低.  相似文献   
999.
基于InVEST和MCR模型的南方山地丘陵区生态保护红线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优化生态保护红线,是顺应新时代多规融合趋势、推进国土空间高效管理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以南方山地丘陵区典型县奉新县为例,基于InVEST模型进行生境质量评价以识别生态源地及其缓冲区,采用水土流失敏感性修正基本阻力面,运用MCR模型构建奉新县生态安全格局,定量衡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对生态安全格局进行有效性评价,继而提出奉新县生态保护红线优化方案。结果表明:(1)生态源地及生态源地缓冲区面积分别为144.42 km2、354.01 km2,分别占研究区总面积的8.76%与21.47%,并识别出19个生态节点;(2)识别出关键生态廊道76 km,一般生态廊道315 km,与生态节点、生态源地、生态源地缓冲区共同构成研究区生态安全格局,面积共498.43 km2,占奉新县总面积的30.23%,集中分布于研究区西部山地丘陵区;(3)经有效性评价证实生态安全格局较生态保护红线更具生态优化意义;(4)划定生态保护红线补划区与生态保护红线储备区,共为生态保护红线调整优化预留了199.34 km2的高质量后备资源,形成研究区生态保护红线优化方案。研究成果可为南方山地丘陵区生态保护红线的评估优化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000.
李赓  李海波  李英华  陈熙 《环境工程》2022,40(3):118-125
砷(As)在土壤中的赋存形态复杂, 常规固化稳定化材料处理不同形态As时存在局限。针对该问题,通过整合生物炭(bio-char, BC)表面吸附-静电引力-络合螯合与铁锰双氧化物(ferric manganese binary oxides, FMBO)共沉淀-氧化还原作用, 制得负载了FMBO的BC新功能材料BCFM, 并与硅酸盐水泥复配固化稳定化As, 利用响应面法探讨影响因素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BCFM与硅酸盐水泥配比为9.88%和8.80%、养护20.53 d条件下, As浸出浓度最低为0.055 mg/L, 可交换态含量占比从4%降至0.5%, 残渣态含量占比从77%升至87%, 无侧限抗压强度>50 kPa。推测BCFM固化稳定化机制为Fe-O(H)-As共沉淀、Mn-O(H)-As氧化和BC功能的联合作用。该研究结果可为长效固化稳定化As提供新的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