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593篇 |
免费 | 1483篇 |
国内免费 | 203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529篇 |
废物处理 | 173篇 |
环保管理 | 402篇 |
综合类 | 2793篇 |
基础理论 | 794篇 |
环境理论 | 1篇 |
污染及防治 | 925篇 |
评价与监测 | 235篇 |
社会与环境 | 239篇 |
灾害及防治 | 188篇 |
出版年
2025年 | 41篇 |
2024年 | 94篇 |
2023年 | 149篇 |
2022年 | 291篇 |
2021年 | 283篇 |
2020年 | 265篇 |
2019年 | 213篇 |
2018年 | 212篇 |
2017年 | 231篇 |
2016年 | 238篇 |
2015年 | 267篇 |
2014年 | 302篇 |
2013年 | 373篇 |
2012年 | 384篇 |
2011年 | 405篇 |
2010年 | 290篇 |
2009年 | 279篇 |
2008年 | 314篇 |
2007年 | 300篇 |
2006年 | 250篇 |
2005年 | 188篇 |
2004年 | 149篇 |
2003年 | 142篇 |
2002年 | 106篇 |
2001年 | 87篇 |
2000年 | 82篇 |
1999年 | 59篇 |
1998年 | 42篇 |
1997年 | 45篇 |
1996年 | 59篇 |
1995年 | 40篇 |
1994年 | 27篇 |
1993年 | 19篇 |
1992年 | 15篇 |
1991年 | 14篇 |
1990年 | 8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4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3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2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71.
重组荧光假单胞菌BioP8在环境中消长动态与安全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选择分离培养和PCR鉴定,对转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Bt)杀虫蛋白基因荧光假单胞菌BioP8及其天然受体菌P303在温室自然土壤和田间大白菜根际、叶面的环境生存竞争能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温室自然土壤中,可培养细菌总量在108 CFU/g土(湿重)左右,40 d内P303和BioP8群落总量分别能维持在105 CFU/g土(湿重)和104 CFU/g土(湿重)左右,100 d后检测不到残留; 在大白菜根际,可培养细菌总量在1010 CFU/g根(湿重)左右,30 d内P303和BioP8可维持在106 CFU/g根(湿重)和105 CFU/g根(湿重),75 d后检测不到残留; 在大白菜叶面,可培养细菌总量在103~106 CFU/ cm2叶片之间波动,处理后3 d的供试菌菌量迅速由105 CFU/ cm2叶片降至最低(103 CFU/cm2叶片和102 CFU/cm2叶片左右),之后回升并以(104和103)CFU/ cm2叶片维持一段时间(第5-15 d),30 d检测不到残留.P303及其工程菌株在温室自然土壤、田间大白菜根际和叶面的定殖时间至少分别为60 d、50 d和15 d,它们的消长动态相似,在温室自然土壤、田间大白菜根际的定殖能力明显强于叶面,BioP8定殖能力弱于出发菌P303. 相似文献
472.
473.
通过现场调查和实验室分析方法对杞麓湖水体及表层底质各形态营养盐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冬季和夏季杞麓湖底质及水体各营养盐浓度及分布具有较大差异。底质及水体中总氮浓度表现出湖周高、湖心低,且西南比东北高的分布特征;总磷浓度呈现出由西南向东北递增的趋势;无机磷浓度高于有机磷;无机磷中各形态磷的浓度由高到低依次是Ca-P>Fe/Al-P>NH4Cl-P。底质有机质浓度非常丰富,呈现出由湖周向湖心逐渐降低的趋势。有机指数和有机氮评价结果显示,杞麓湖各采样点有机指数相当高,全湖都处于严重污染状态,且整个湖体有机氮污染严重,西部湖湾为污染最严重的区域。杞麓湖底质营养盐浓度的控制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474.
1969年。经由瑞典政府提议.联合国大会决定1972年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这是联合国历史上首次以环保为主题的会议.是人类环境意识觉醒的标志.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1972年6月5日,会议在斯德哥尔摩隆重开幕。133个国家的1300多名代表出席了这次会议。会议通过了《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宣言》和《行动计划》。宣告了人类环境新观念的诞生,达成了“只有一个地球”.人类与环境是不可分割的“共同体”的共识。1972年6月5日。全球环境保护的航船从斯德哥尔摩启航。33年过去了,让我们重回斯德哥尔摩,去寻找历史的轨迹.去了解这座环保之都的未来航向。[编者按] 相似文献
475.
贵州省煤中挥发性和半挥发性微量元素分布规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研究了贵州省四大煤田不同层位、不同煤种中Hg,As,Se,Pb,Cd,Tl,Zn,Sb等挥发性和半挥发性微量元素的分布规律。贵州省原煤中Hg,As,Se,Pb,Cd,Sb等元素的含量高于地壳克拉克值;Tl,Zn等的含量低于地壳克拉克值;另外,除了Pb,Zn外,贵州省原煤中Hg,As,Se,Cd的含量远远高于东北和内蒙古东部地区。微量元素聚类分析结果表明,Hg,As,Sb可能主要分布于煤的黄铁矿中;Zn和Se可能主要赋存于闪锌矿中;Cd可能部分存在于硫化物中,部分存在于硅酸盐矿物相中;Pb可能主要存在于硅酸盐矿物相中;而Tl在煤中的赋存形式较复杂。 相似文献
476.
为揭示滇池主要入湖河流沉积物重金属含量空间分布特征和污染状况,本研究在宝象河流域10个关键监测位点采集河流表层沉积物,运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对其Zn、Cu、Cr、Pb、Ni含量进行测试,并使用地累积指数法、富集系数法、潜在生态风险评价法对该流域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研究区Zn、Cu、Cr、Pb、Ni的含量分别为70-253、68-274、0-151、0-110、62-94 mg·kg-1,其含量均值分别是区域背景值的1.97、4.24、2.17、2.41、2.36倍.(2)3种评价结果表明,Zn在河流下游达到中等污染水平,富集程度也为中度;Cu在河流上游达到较强污染水平,并出现显著富集的情况;Cr、Pb、Ni在宝象河大部分河段为中等污染水平,富集程度也为中度.单一重金属污染程度依次为:Cu > Ni > Pb > Cr > Zn,其中Cu在个别样点的生态危害系数超过40,属于中等生态危害,其余样点各种重金属生态危害系数都小于40,为轻微生态危害;各样点多种重金属潜在生态危害指数RI值均小于150,表现为轻微生态危害.从生态风险贡献率来看,Cu是宝象河重金属污染的主要贡献元素,应加以防范. 相似文献
477.
UV/H2O2光催化氧化法处理表面活性剂废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UV/H2O2光催化氧化法处理含表面活性剂废水,考察了反应时间、体系pH值、表面活性剂初始浓度、H2O2投加量、表面活性剂的种类等因素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并初步探讨了表面活性剂降解的反应动力学.结果表明,当初始pH值为4、H2O2投加量为1mL/L,反应时间为20min时,表面活性剂DBS的去除率为96%,AOS的去除率为93%,且UV/H2O2体系中,表面活性剂DBS和AOS的降解反应均符合表观拟一级反应动力学特征. 相似文献
478.
组合生态浮床对富营养化水体水质改善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生态工程中的“食物链物质循环原理”和“生物强化理论”,对传统浮床进行改进,构建了集水生植物、水生动物及微生物于一体的新型组合生态浮床,并研究较低温度条件下对富营养化水体水质的改善效果.结果表明,日平均温度4~ 14℃,7d水力停留时间下,组合生态浮床对TN,TP,NHr-N,CODMn及Chl-a的平均去除率分别可达32.64%,63.90%,73.66%,17.70%和31.76%,较传统浮床的24.11%,54.53%,47.42%,7.13%和-3.11%,均有大幅度提高,可见,组合生态浮床在富营养化水体水质改善方面可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79.
480.
Bin MA Shuying WANG Guibing ZHU Shijian GE Junmin WANG Nanqi Ren Yongzhen PENG 《Frontiers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 Engineering》2013,7(2):267-272
Denitrifying phosphorus accumulating organisms (DPAOs) using nitrite as an electron acceptor can reduce more energy. However, nitrite has been reported to have an inhibition on denitrifying phosphorus removal. In this study, the step-feed strategy was proposed to achieve low nitrite concentration, which can avoid or relieve nitrite inhibiti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denitrification rate, phosphorus uptake rate and the ratio of the phosphorus uptaken to nitrite denitrified (anoxic P/N ratio) increased when the nitrite concentration was 15 mg·L-1 after step-feeding nitrite. The maximum denitrification rate and phosphorus uptake rate was 12.73 mg N O 2 - – N · g M L S S -1 ? h - 1 and 18.75 mg P O 4 3 - –P · g M L S S - 1 ? h - 1 , respectively. These rates were higher than that using nitrate (15 mg·L-1) as an electron acceptor. The maximum anoxic P/N ratio was 1.55 mg P O 4 3 - - P ? m g N O 2 - - N - 1 . When the nitrite concentration increased from 15 to 20 mg N O 2 - - N ? L - 1 after addition of nitrite, the anoxic phosphorus uptake was inhibited by 64.85%, and the denitrification by DPAOs was inhibited by 61.25%. Denitrification rate by DPAOs decreased gradually when nitrite (about 20 mg·L-1) was added in the step-feed SBR. Thes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step-feed strategy can be used to achieve denitrifying phosphorus removal using nitrite as an electron acceptor, and nitrite concentration should be maintained at low level (<15 mg·L-1 in this study).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