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9篇
  免费   82篇
  国内免费   310篇
安全科学   107篇
废物处理   41篇
环保管理   97篇
综合类   611篇
基础理论   136篇
污染及防治   242篇
评价与监测   134篇
社会与环境   79篇
灾害及防治   3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68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51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52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80篇
  2013年   89篇
  2012年   96篇
  2011年   105篇
  2010年   75篇
  2009年   87篇
  2008年   83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68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以江苏省常州市城北污水算处理厂的进水、活性污泥处理系统的出水以及A^2O处理工艺的出水为研究对象,对进出水进行Daphnia magna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进水对Daphnia magna具有24h急性毒性,经过活性污泥处理工艺处理及A^2O处理工艺处理,两股出水均不显示24h急性毒性,采用毒性鉴别评价(Toxicity Identification Evaluation,TE)方法对进水进行监测和评价,发现曝气可去除进水的毒性,C18固相提取亦可去除进水毒性,进水中存在的主要毒物为易挥发的非极性有机化合物,进一步检测可知,进水中的关键毒物主要为邻丙基甲醛肟、1,1-甲基乙基-2-甲氧基苯酚、2-氮,氮二甲基苯甲醇等,此外,对2个处理系统出水进行GC/MS分析,可知出水中关键毒物基本被去除。  相似文献   
102.
对南京市1984—2015年Landsat 4/5/7/8卫星TM/ETM+/OLI传感器获取的遥感数据,利用ENVI遥感软件的FLAASH大气校正模块,进行了区域大气能见度( VIS)遥感反演。结果表明,时间跨度达30余年的Landsat卫星遥感数据影像序列反演的VIS呈明显的下降趋势,20世纪80年代数值较高,“差”能见度(<10 km)的观测率不到6%,21世纪以来VIS下降明显,“差”能见度的观测率为20%~25%。与2010—2015年南京市PM10、PM2.5监测数据进行了对比,在城市空气清洁及污染较轻时,星地监测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但中到重污染天气时FLAASH算法反演VIS偏高,侧重于代表离主城区距离远的偏远乡野山林地区的能见度状况。  相似文献   
103.
2015年11月1—4日,哈尔滨市及周边地区发生了连续的灰霾天气,颗粒物浓度急剧升高。污染发生时,监测仪器均布设在哈尔滨市区上风向30 km处(哈尔滨市双城区)并开展了连续96 h的监测分析。综合利用气象观测资料,3D可视激光雷达监测资料及地面空气污染监测资料分析了灰霾天气发生的气象条件和污染边界层特征,根据哈尔滨市双城区大气污染物排放源谱库对主要成分进行来源解析,结合颗粒物质量浓度和气象条件研究了秸秆焚烧对灰霾天气的影响。结果表明,灰霾天气持续期间,夜间生物质燃烧源成为该地区颗粒物的第二大源;秸秆焚烧产生的大气污染物,由于地面长时间静风,污染边界层降低等原因,致使本地污染物累积、不易扩散,加剧了本次污染。  相似文献   
104.
Polychlorinated dibenzo-p-dioxins and dibenzofurans (PCDD/Fs) and polybrominated dibenzo-p-dioxins and dibenzofurans (PBDD/Fs) in surface sediment samples from Taihu Lake--an important water supply of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China--were investigated in the present study. Concentrations of PCDD/Fs ranged from 0.91 to 4.8 pg TEQ g(-1) dw (mean: 2.9 pg TEQ g(-1) dw, TEQ: Toxic Equivalent), which were all higher than the threshold effect level established by interim sediment quality guidelines in Canada (0.85 pg TEQ g(-1) dw). The levels of PBDD/Fs ranged from 0.16 to 1.6 pg TEQ g(-1) dw (mean: 0.52 pg TEQ g(-1) dw) and accounted for 5-33% (mean: 14%) of the total PCDD/Fs and PBDD/Fs TEQ. Comparatively, the abundance of sedimentary PCDD/Fs in the three regions (Meiliang Bay, Gonghu Bay, and Xukou Bay) showed a decreasing trend from the inflow region to the outflow region, whil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observed among their 2,3,7,8-PBDD/Fs levels, which suggested that the sources of PCDD/Fs and PBDD/Fs differed in this area.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suggested that the historical production/usage of pentachlorophenol and sodium pentachlorophenate was the dominant source of PCDD/Fs in the sediment of these regions. Although the specific sources of PBDD/Fs in the sediment of Taihu Lake were unclear, it was suspected to be due to atmospheric deposition; however, an additional study is needed to confirm this.  相似文献   
105.
黄岛电厂温排水对大型底栖生物群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黄岛电厂温排水邻近海域为研究对象,2010年9月调查了电厂温排水对该海域大型底栖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在9个站点共采集到大型底栖生物76种,平均生物量5.79 g/m2,平均密度830 m-2。利用Bray-Curtis相似性聚类对各样本大型底栖生物分析得出,调查区域可划分为4个群落。各样点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在2.42~4.25之间,平均指数为3.67,其中靠近温排水区域站位的生物多样性呈现下降的趋势。丰度生物量比较(Abundance/biomass comparison, AB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靠近排水口处的大型底栖生物群落受到一定程度的干扰。冗余分析( RDA)结果表明,水温是影响底栖生物群落变化的最主要因子,对调查区域大型底栖生物群落变化的解释量达到60.5%,影响范围为排水口附近温升在3℃以上的区域。  相似文献   
106.
以江苏省连云港田湾核电站为主要研究区,通过热红外遥感技术研究温排水热污染现象,综合应用美国Landsat卫星热红外波段数据及地面气象测站资料,定量反演核电站建成前后附近海域水温分布与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遥感技术完全能够满足温排水监测要求,对于完善近岸海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7.
利用植物对生态环境进行监测能综合地判断生态环境变化情况。通过对黔北丹霞地貌区、香纸沟喀斯特地貌区及烂泥沟卡林型金矿区苔类、角苔类植物的比较研究,统计分析种群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角苔类植物主要生长于生态环境保护较好的区域,扁萼苔科、角苔科为生态环境保护较好区域监测指示科植物,蛇苔属为生态环境保护较好区域监测指示属植物,小蛇苔、蛇苔为生态环境保护较好区域监测指示种植物。  相似文献   
108.
国内外空气污染指数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针对中国目前使用的空气污染指数(Air Pollution Index,API)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比较国内外空气污染指数在基本概念、级别限值和等级划分等方面的区别,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增加监测指标、提高发布效率、优化统计模型等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09.
从霾污染遥感监测业务化流程出发,选取EOS/MODIS为主要数据源,MODIS气溶胶产品及气象数据为辅,在数据预处理的基础上,利用LM-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算法反演区域大气颗粒物浓度,分析了可获取的遥感监测指标及气象指标对霾污染的贡献率,筛选出可业务化的霾污染遥感评价指标。对2013年1月江苏省2次典型的霾污染进行了星地同步分析,从分析结果来看,霾污染遥感监测结果与地面实测结果基本一致,霾污染遥感监测可以作为地面监测的有效补充,宏观反映区域霾污染空间分布,为大气污染防治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10.
为研究我国典型滨海湿地环境评价方法,利用卫星遥感技术,结合地面生态调查,构建了以自然湿地面积比例、人工岸线比例等8项因子共同组成的指标体系,通过层次分析法和专家打分法进行权重赋值后,阐述了数据处理和计算的主要流程,提出了滨海湿地环境指数CWEI的概念和表征意义。应用上述方法对江苏盐城湿地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了典型示范评价,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较好地反映滨海湿地环境状况与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