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1篇
  免费   134篇
  国内免费   547篇
安全科学   147篇
废物处理   57篇
环保管理   118篇
综合类   957篇
基础理论   193篇
污染及防治   285篇
评价与监测   66篇
社会与环境   73篇
灾害及防治   7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97篇
  2021年   81篇
  2020年   74篇
  2019年   58篇
  2018年   95篇
  2017年   80篇
  2016年   78篇
  2015年   107篇
  2014年   95篇
  2013年   137篇
  2012年   134篇
  2011年   119篇
  2010年   110篇
  2009年   81篇
  2008年   71篇
  2007年   86篇
  2006年   68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莱州湾表层沉积物中多环芳烃(PAHs)来源及生态风险评价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调查分析了莱州湾表层沉积物中16种优先控制多环芳烃(PAHs)含量以及来源,发现PAHs含量在239.2510-9~697.06 10-9之间,平均为499.9 10-9,其中芴、菲含量最高,分别为191.04 10-9、167.60 10-9.通过主成分分析,发现PAHs主要来源于木柴、煤炭、油类的燃烧以及油类泄露.并通过平均效应区间中值商法评价了PAHs污染的生态风险,发现莱州湾内面临PAHs污染的生态风险较小.莱州湾表层沉积物PAHs含量以及生态风险在近几年内呈现急速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972.
药品及个人护理用品(pharmaceutical and personal care products,PPCPs)在污水中广泛检出,低浓度的PPCPs即可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污水处理厂出水排放是水环境PPCPs的重要源.活性污泥和生物膜工艺是目前最常用的污水生物处理工艺,这两种工艺涉及的生化过程复杂,影...  相似文献   
973.
利用固态法和溶胶-凝胶法分别制备了钙钛矿(LaMnO3)和八面体分子筛(OMS)两种锰基催化剂,在不同工况(输入电压、初始浓度、停留时间和催化剂放置量)条件下考察了等离子体催化对乙酸乙酯的降解特性.结果发现,锰基催化剂的加入显著提高了乙酸乙酯的去除率,减少了副产物的生成,并且OMS的催化活性高于LaMnO3;此外,乙酸乙酯去除率随着电压的升高而增加,随着污染物初始浓度的增大而减少,并随停留时间的增长而变大;催化剂放置量为0.2 g时催化效果最佳.OMS催化剂在等离子体催化长期运行过程中表现出较好的稳定性.基于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H2程序升温还原(H2-TPR)、比表面积测试(BET)、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手段对锰基催化剂物理化学性质的分析表明,OMS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主要归功于其拥有更高比例的Mn4+/(Mn3++Mn4+)和吸附氧(Oads)/晶格氧(Olatt).  相似文献   
974.
研究增塑剂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diisononyl phthalate,DINP)对雄性小鼠生殖毒性的氧化损伤机制,以昆明雄性小鼠为受试动物,随机分为7组,包括空白对照组(生理盐水),4个DINP暴露组(0.2、2、20和200 mg·kg~(-1))和褪黑素(melatonin,Mel)对照组50 mg·kg~(-1)、Mel处理组(200 mg·kg~(-1)DINP+50 mg·kg~(-1)Mel),灌胃14 d。以睾丸组织匀浆测定活性氧(ROS)、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和8-羟基脱氧鸟苷(8-OHdG)含量;以睾丸组织细胞测定DNA-蛋白交联(DPC)系数。随着DINP暴露剂量的增加,DINP暴露组睾丸组织ROS、8-OHdG含量和DPC系数逐渐上升,GSH含量逐渐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 Mel处理组ROS、8-OHdG含量和DPC系数相应降低,GSH含量逐渐上升。雄性小鼠睾丸组织形态观察结果表明,随着DINP暴露剂量的增加,小鼠睾丸组织的病理损伤程度呈上升趋势。实验结果表明,较高剂量(≥20 mg·kg~(-1))的DINP能造成小鼠睾丸组织的病理损伤和氧化损伤,50 mg·kg~(-1)Mel的抗氧化能力可以有效对小鼠睾丸组织起保护作用,使组织损伤减轻,即生殖毒性减弱。  相似文献   
975.
针对直流闭锁将给送端系统造成很大冲击!很可能导致送端互联系统失稳的问题!通过分析直流闭锁后送端互联系统失稳机理!并在此基础上对比分析切机与直流紧急功率支援改善送端互联系统暂态稳定性的实质与区别!又从抑制联络线功率波动峰值的角度对比分析了二者的区别!并搭建测试算例进行了验证" 分析结果表明#切机和直流紧急功率支援都能改善送端互联系统的暂态稳定!但直流紧急功率支援要优于切机"  相似文献   
976.
为解决高压电压互感器现场校验耗时耗力,且易受停电计划影响和无法带实际二次负荷的问题,提出一种对不同绕组数均适用的电磁式电压互感器通用误差间接推算方法。该方法基于互感器误差基本原理,只需测量较少物理量就可得到实际运行条件下互感器误差。应用结果表明:推算法检测结果准确,大大减少了传统直接检测方法所需仪器设备数量,提高了互感器误差检测效率。  相似文献   
977.
钙质砂是我国南海岛礁建设的主要材料,因其特殊的生物成因和独特的颗粒结构,其工程力学特性与常见陆源砂有较大差异。通过自行设计的高强加载压力室在三轴固液耦合试验机下对钙质砂进行终止应力在2~100 MPa间的侧限压缩试验,研究了钙质砂在高应力水平下的压缩和颗粒破碎特性,并通过相同试验工况下的石英砂单向压缩试验来进行对比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高应力作用下,钙质砂比石英砂的压缩变形量大,钙质砂的压缩屈服应力在2 MPa左右,远小于石英砂。钙质砂和石英砂在高应力作用下均会产生明显颗粒破碎,但钙质砂在应力作用下先于石英砂产生颗粒破碎。通过对颗粒破碎进行量化分析发现,两种砂样的颗粒破碎程度均先随应力的增大而增大,随后出现趋于稳定的趋势。  相似文献   
978.
针对微污染水水质不稳定,CODMn波动较大的问题,本研究构建了3套中试规模的以"前置生态氧化塘、两级水平潜流湿地和表流湿地为核心、后置沉水植物塘"为工艺的多级人工湿地-塘组合系统(处理水量230 L·d-1,分别命名为S1、S2和S3).在3种进水浓度条件下(原水、稀释2倍和稀释1.3倍后的水体,分别作为S1、S2和S3系统的进水),考察了3套湿地-塘系统各单元对实际微污染河水中CODMn的处理效果,并采用高通量测序等方法解析了S1系统湿地单元微生物群落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3套系统的平均出水COD较进水有着非显著的升高,从升高的程度来看,S2>S3>S1.污染浓度相对最高、运行时间最长的S1系统对COD有着更好的净化效果.相较于S2系统,S3系统更高的进水浓度有利于COD去除.S1和S2系统的二级水平潜流湿地较其他单元有着较好的COD去除作用,平均去除率分别为18.60%和26.52%.S3系统的表流湿地较其他单元有着较好的COD去除作用,平均去除率为8.92%.微生物群落分析结果表明,S1系统的一级、二级水平潜流湿地中细菌丰度和多样性沿程提高,两个单元所富集的相同优势菌群包括α-变形菌纲、γ-变形菌纲和拟杆菌纲,与COD降解有关的菌属分别包括unclassified_f__Burkholderiaceae、unclassified_c__Alphaproteobacteria、norank_f__Blastocatellaceae和norank_f__Saprospiraceae、红细菌属.表流湿地中细菌丰富度进一步升高,但生物多样性有所减少,其中蓝菌属和norank_c__Actinobacteria可能与表流湿地出水COD升高有关.本研究为大型河口湿地-塘复合生态系统处理微污染地表水时工作重心由浓度削减向污染物释放控制的转移提供了宝贵的工程经验.  相似文献   
979.
• UV-vis absorption analyzer was applied in drainage type online recognition. • The UV-vis spectrum of four drainage types were collected and evaluated. • A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with multiple derivative inputs was established. • Effects of different network structures and input contents were compared. Optimizing sewage collection is important for water pollution control and wastewater treatment plants quality and efficiency improvement. Currently, the urban drainage pipeline network is upgrading to improve its classification and collection ability. However, there is a lack of efficient online monitoring and identification technology. UV-visible absorption spectrum probe is considered as a potential monitoring method due to its small size, reagent-free and fast detection. Because the performance parameters of probe like optic resolution, dynamic interval and signal-to-noise ratio are weak and high turbidity of sewage raises the noise level, it is necessary to extract shape features from the turbidity disturbed drainage spectrum for classification purposes. In this study, drainage network samples were online collected and tested, and four types were labeled according to sample sites and environment situation. Derivative spectrum were adopted to amplify the shape features, while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algorithm was established to conduct nonlinear spectrum classification. Influence of input and network structure on classification accuracy was compared. Original spectrum, first-order derivative spectrum and a combination of both were set to be three different inputs.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with or without convolutional layer were set be two different network structures. The results revealed a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combined with inputs of first and zero-order derivatives was proposed to have the best classification effect on domestic sewage, mixed rainwater, rainwater and industrial sewage. The recognition rate of industrial wastewater was 100%, and the recognition rate of domestic sewage and rainwater mixing system were over 90%.  相似文献   
980.
随着一系列梯级水电站的建成运行,因上游电站泄水引起下游河道型水库水体中总溶解气体(TDG)过饱和,导致库区鱼类患气泡病甚至死亡的风险增加。针对河道型水库过饱和TDG释放预测问题,建立河道型水库的纵向一维过饱和TDG释放预测模型,研究不同洪水条件下河道型水库在变水位运行条件下的水动力学和过饱和TDG释放特性,分析了过饱和TDG沿程释放和代表性断面的TDG过程,探讨了横断面滩地区域的水深变化和鱼类补偿水深的满足性。结果表明降低来流的TDG水平是减小其不利影响的重要手段,在来流TDG饱和度一定时,河道型水库适当以高水位运行能够为滩地区域鱼类提供足够的躲避水深。本文结果对梯级电站优化调度以减缓TDG影响的研究和方案实施提供了技术支撑,在梯级水电开发河流的水生态保护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