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7篇
  免费   141篇
  国内免费   663篇
安全科学   160篇
废物处理   77篇
环保管理   138篇
综合类   1061篇
基础理论   221篇
污染及防治   462篇
评价与监测   74篇
社会与环境   86篇
灾害及防治   8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118篇
  2021年   91篇
  2020年   80篇
  2019年   68篇
  2018年   110篇
  2017年   106篇
  2016年   96篇
  2015年   134篇
  2014年   108篇
  2013年   165篇
  2012年   154篇
  2011年   135篇
  2010年   131篇
  2009年   92篇
  2008年   82篇
  2007年   93篇
  2006年   76篇
  2005年   71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41.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green composites were prepared by blending Wheat gluten (WG) as matrix, dialdehyde starch (DAS) as filler and glycerol as plasticizer followed by compression molding of the mixture at 110 °C. The properties of the WG/DAS composite are compared with those of the WG/native wheat starch (NWS) composites. While tensile strength and strain at break decrease with increasing NWS content in the WG/NWS composites, a small content of DAS could improve tensile strength and strain at break simultaneously in the WG/DAS composites. The WG/DAS composites exhibit reduced moisture absorption in comparison with the WG/NEW composites. Formation of chemical bonding between DAS and WG is beneficial for the dispersion of DAS in the WG matrix and WG/DAS composites exhibit improved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reduced moisture absorption over the WG/NWS composites.  相似文献   
842.
由于粗放的矿物采冶方式,矿区大量的砷扩散到周边农田中,会导致农田土壤砷污染问题。部分地区的砷背景值高,部分地区在农业生产活动中使用含砷化肥、农药等,均会加剧农田砷污染问题。植物提取修复是一种利用超富集植物将土壤污染物吸收并转移到植物地上部,待植物成熟收割以整体移除污染物的方法。与其他砷污染农田土壤的修复技术相比,植物提取修复技术具有无二次污染的特点。该技术辅以合理的农艺措施,可使土壤砷污染减量,并实现边生产边修复的目标,应用潜力广泛。分析了砷污染土壤植物提取修复技术的原理与现状;重点探讨了近年来强化砷植物提取修复的方法,包括修复植物的种质创新、超富集植物与根际微生物联合作用和农艺措施优化等几个方面;最后展望了农田土壤砷污染修复技术的未来研究方向,以期为该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43.
采用非平衡等离子体诱导γ-Al2O3催化剂吸附单质汞,分析了等离子体与催化剂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在放电区域填充催化剂和在气流中加入单质汞均可降低放电的起始放电电压,这是因为放电区域填充催化剂使气体空间放电转变成表面的微放电。催化剂表面可以被等离子放电直接活化,使本身不能吸附单质汞的催化剂产生很强的吸附单质汞的能力。在放电能量密度约为19 J·L-1时,等离子体诱导催化剂吸附单质汞的效率可达94.1%。O2对等离子体诱导催化剂吸附Hg0有促进作用,随着O2浓度的提高,吸附效率随之提高。当气流中含有5% O2时,单质汞的吸附效率可达到98.5%,这是因为气流中存在O2时,经放电生成的等离子体中含有活性氧物种O3和O等,这些活性物质因具有氧化单质汞的能力而增强了单质汞的吸附。此外,催化剂表面O3的分解过程也是强化单质汞的吸附的原因。  相似文献   
844.
不同碳硫比条件下底物类型对硫酸盐去除的差异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底物和碳硫比(CODCr/SO42-)对硫酸盐去除的影响,分别以乙醇、乳酸、丙酸、丁酸、乙酸为底物,采用静态试验考察了不同CODCr/SO42-条件下利用不同底物去除硫酸盐的差异性。结果表明,在35  ℃条件下,CODCr/SO42-为2.0时,硫酸盐还原菌(SRB)对乙醇的适应性最好;CODCr/SO42-为2.5时,以乳酸、乙醇、丙酸为底物的系统中硫酸盐去除率分别可达90.29%、81.27%和80.69%;CODCr/SO42-为3.0也可维持较高的硫酸盐去除率,以丁酸、乙酸为底物的系统中硫酸盐去除率分别可达88.78%和73.69%。研究表明,CODCr/SO42-对SRB可利用的底物类型影响较大,根据底物类型选择最优的CODCr/SO42-,能够显著提高硫酸盐的去除效果,可为缩短厌氧脱硫反应器的启动时间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45.
肖骧 《四川环境》1994,13(2):43-51
本文就生活污水的厌氧处理常见装置的原理、性能进行了简要介绍,并通过省内现正在运行的几种化粪池的处理效果和国外粪便污水处理装置试验结果比较,来论证化粪池设计的主要参数确定原则,在保证污水有效处理的前提下,控制“无效”地容,以降低成本。  相似文献   
846.
针对嘉兴市水环境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提出了以“区域协调、区内治理”为指导思想的水资源开发及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847.
由于海上废弃物排放法律法规非常严格,使得海上石油工业形势严峻。面对这一情况,美国和加拿大等国家纷纷制定出对石油生产的要求。为了保证其实施,钻井及钻井液公司采取了诸如研究和开发钻井液添加剂体系等各种环境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848.
唐奕  黄健盛  杨皓洁  李翔  杨平 《四川环境》2009,28(6):41-44,49
开发一种改进型生物转盘处理生活污水,将盘片改为转笼状,并向其中加入颗粒活性发作为载体,研究该系统对生活污水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在转盘转速为15rpm和HRT分别为10h、8h、6h、4.5h情况下,进水COD平均浓度约为223mg/L,出水COD平均浓度分别为15.6、17.9、23.4、28.2mg/L,平均去除率为93.0%、91.9%、89.5%、86.6%;进水NH3-N平均浓度约为22mg/L,出水NH3-N平均浓度分别为0.32、1.13、2.30、5.71mg/L,平均去除率为98.5%、94.8%、89.7%、74.6%。  相似文献   
849.
基于马尔科夫模型的芜湖市景观格局演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的支持下,利用1996年和2003年2个时期的Landsat—TM假彩色合成影像作为信息源,获取芜湖市景观类型的转化数据,并结合国土局的土地详查数据,确定相应的转移概率矩阵,应用马尔科夫过程模拟土地类型景观的动态演变情况和未来演变的趋势。结果表明,随着城市化过程的发展,研究区内各种土地类型不断地向城市用地转化。  相似文献   
850.
洞庭湖区城镇体系建设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洞庭湖区是国内重要的商品粮猪基地。从城市地理学和区域地理学的角度探讨洞庭湖区城镇体系的建设问题,就湖区城镇的规模体系,职能体系和空间体系3个方面展开了专门分析。在城镇等级体系建设方面,应着重加强其中心化趋势和有序性。强调中心城市对于中小城镇的带动作用,科学地确定在不同阶段较大城市的发展规模,形成大中小相结合,结构合理的城镇等级系统。在城市职能体系建设方面,应扬长避短,突出特色,强调产业结构的趋异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