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6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204篇
安全科学   21篇
废物处理   21篇
环保管理   38篇
综合类   256篇
基础理论   83篇
污染及防治   181篇
评价与监测   25篇
社会与环境   8篇
灾害及防治   18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71.
蚕豆SCE检测环境诱变剂的方法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大量探索性试验,对蚕豆根尖细胞SCE的Brdu-Feulgen法的试验条件,如Brdu浓度、Brdu标记时间及其长短、稀酸水解浓度、时间和温度等对分色的影响进行了详尽的研究,获得了最佳的实验条件及程序、克服了SCE研究沿用的FPG法程序复杂,难以普及的缺点。此外,还用其他遗传毒理学民本方法进行了比较研究,探索利用该技术检测环境诱变因素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72.
为了全面定量地考察沉积物中各种金属结合形态对不同水生生物富集的影响,运用重金属逐级提取法及采用人工半合成方法,对长江南京段沉积物中铜、镉形态分布不同的情况下鲤鱼和螺蛳对这两种重金属的富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沉积物通过对溶解态的贡献间接影响鲤鱼对铜、镉的富集,对螺蛳富集铜、镉同时有直接和间接影响,大小顺序为:阳离子可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有机物和硫化物结合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残渣态。并得出了溶解态和沉积物各态对螺蛳富集铜、镉影响的贡献方程式,指出离子可交换态对富集的贡献比残渣态大105倍。据此可以认为,为了减少受重金属污染河流中水生生物体内的富集量,对生活在水上、中层的鱼类来说,主要应控制水中的重金属浓度;对底栖生物来说,水和沉积物中重金属浓度都应受到控制。  相似文献   
173.
二氧化硫甲醛吸收液动态稳定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测定大气中二氧化硫甲醛吸收液动态稳定性的研究,探讨了稳定性对24小时连续监测(手工采样)结果的影响及采样时间、流量和吸收液用量因素对监测结果影响的理论揭示。  相似文献   
174.
短链氯化石蜡(short-chain chlorinated paraffins, SCCPs)是《斯德哥尔摩公约》增列的一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搜集筛选出SCCPs对8种淡水生物的慢性毒性数据,构建了物种敏感度分布曲线(SSD),推导出SCCPs的淡水预测无效应浓度(PNECwater)为0.425μg·L~(-1),淡水沉积物预测无效应浓度(PNECsed)为992.5μg·kg-1。搜集了国内外部分淡水河流水体及沉积物中SCCPs环境暴露数据,运用商值法,评估SCCPs的生态风险。结果表明,长江中游和白洋淀水体风险商范围为2.6~154.4和3.7~132.5,处于高风险;国外河流SCCPs污染水平较低,北美地区与日本淡水河流SCCPs风险商小于1,处于低风险。长江中游沉积物的SCCPs的风险商高达400.6,呈现显著风险,欧洲工业区域淡水沉积物中SCCPs存在潜在风险。本研究为SCCPs水质标准制定与环境风险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5.
以可溶性淀粉为原料,在反相悬浮体系中合成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交联淀粉微球为载体,研究了新型吸附材料淀粉微球(cross-linked starch microsphere,CSMs)对Mn+(Cu2+、Cr3+、Pb2+)的静态吸附行为。利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和红外光谱仪对微球及其吸附产物进行表征,分析讨论了3种金属原子结构,研究了吸附机理。结果表明:308K时,Cu2+、Pb2+和Cr3+的饱和吸附量分别是2.43、0.30和0.27 mmol/g,CSMs对Cu2+离子吸附能力最强,并且其通过物理吸附、配位吸附方式吸附Mn+,并得出引起微球吸附能力大小可能与金属离子电荷、离子半径和外层电子排布的差异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76.
光合细菌(PSB)处理明胶废水中填料挂膜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以纤维填料和毛刷填料为载体,采用优势菌种挂膜法,利用光合细菌处理明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磷钙废水。两种填料表现出不同的挂膜效果,综合比较二者的挂膜时间、最终COD去除率和TP含量后得出毛刷填料挂膜性能优于纤维填料,其挂膜时间为23 d,最终COD去除率和TP含量分别达到93%,2.8 mg/L,在磷钙水处理中有适应性。通过对2种填料的电镜分析,发现纤维填料表面挂膜前后没有变化且十分光滑,而毛刷填料挂膜前表面粗糙,挂膜后表面有鳞片状突起,粗糙的表面状况有利于光合细菌的附着,最终促进生物膜功效的发挥。废水中Ca2+和pH是影响填料挂膜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7.
Annually, sawmills and other wood-processing factories generate a significant amount of scrap materials which are sent to landfills or incinerated. The amount of residue generated in Australia annually is estimated at 200,000 tonnes. A research project conducted at RMIT University explored utilizing these waste materials as particleboard furnish. The research team has now established a methodology for making particleboard in the laboratory using 100% hardwood sawmill residues, developing a particleboard product made in the laboratory which has acceptable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density profile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Australian Standards. However, this board product has some perceived issues which have been hindering ready commercial uptake. The current product requires a 10% higher resin load, has a 10% higher board density, and requires 10% longer pressing times compared to normal softwood particleboard. The paper presents an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production process of particleboard to investigate the economic feasibility of particleboard production using hardwood sawmill residues. A major challenge in the analysis is converting the environmental benefit of utilizing large quantities of sawmill residue to a monetary term. Investigation of the global impact of particleboard by considering emission of carbon dioxide to the atmosphere is also included. A comparison is presented between different methods of disposing wood residues to understand the environmental benefit of using hardwood residue in particleboard.  相似文献   
178.
荔枝皮对重金属Ni~(2+)的吸附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批量实验研究了荔枝皮对水中重金属Ni2+吸附的影响因素(如接触时间、pH和吸附剂量)、吸附等温线、吸附动力学和吸附热力学等,并讨论了其吸附机理。结果表明,未改性荔枝皮和改性荔枝皮对Ni2+的吸附平衡时间均为30min;最适pH为6.0~7.0;最佳吸附剂量均为20 g/L。吸附过程均能用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线模型来很好地描述,且均符合假二次动力学模型。改性荔枝皮和未改性荔枝皮对Ni2+的最大比吸附量分别为11.88和5.19 mg/g。此外,热力学研究结果表明,未改性荔枝皮和改性荔枝皮吸附Ni2+均属于非自发的放热过程。  相似文献   
179.
采用水热晶化法合成了不同含铜量的Cu—SBA-15介孔分子筛,并且用XRD、N2吸附、TEM以及uV—vis对所合成的样品进行表征。以Cu—SBA-15为催化剂,H2O2为氧化剂,催化湿式过氧化水溶液中的罗丹明B,主要考察H2O2浓度、催化剂用量、处理温度、初始pH等因素对罗丹明B氧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同样的处理条件下罗丹明的脱色率明显高于TOC去除率,处理温度、初始pH对罗丹明B的脱色与氧化有重要影响。在罗丹明B初始浓度100mg/L,H2O2初始浓度1.8g/L,催化剂量0.3g/L,温度60℃,pH为7.0,处理时间100min时,罗丹明B的脱色率为98.6%,TOC去除率为62.8%。  相似文献   
180.
从高硫污染的活性污泥中富集培养,分离纯化得到一株可以降解噻吩的菌株S-4,并对该菌株的形态特征进行观察。应用Design-Expert8.0.5b软件进行响应面优化实验,研究了反应时间、噻吩浓度、微生物浓度3个因素的组合对菌株S-4脱硫效果的影响,并拟合得到多元二次回归方程,得出最佳实验条件。拟合结果表明,当反应时间27.46 h,噻吩浓度为1.04%,微生物浓度4.04%时,预测噻吩降解率为14.8%,通过验证得最佳条件下的降解率为14.3%,与预测值相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