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45篇
  免费   147篇
  国内免费   552篇
安全科学   198篇
废物处理   67篇
环保管理   164篇
综合类   1286篇
基础理论   558篇
污染及防治   420篇
评价与监测   143篇
社会与环境   179篇
灾害及防治   129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106篇
  2021年   79篇
  2020年   84篇
  2019年   59篇
  2018年   84篇
  2017年   90篇
  2016年   81篇
  2015年   100篇
  2014年   103篇
  2013年   159篇
  2012年   116篇
  2011年   220篇
  2010年   122篇
  2009年   145篇
  2008年   116篇
  2007年   105篇
  2006年   115篇
  2005年   66篇
  2004年   210篇
  2003年   203篇
  2002年   142篇
  2001年   89篇
  2000年   89篇
  1999年   75篇
  1998年   69篇
  1997年   82篇
  1996年   46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36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城市固体废物生物处理方法及其可行性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生物反应堆是通过强化微生物转化和降解有机废物的能力进行处理固体废物的一种方法。本文分别对好氧生物处理、厌氧生物处理和兼性生物处理的机理、影响因素以及各污染物质的迁移转化规律进行综合分析。研究表明生物反应堆具有明显的社会、环境、经济效益,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为以后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2.
铁合金电炉烟尘治理技术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文勇 《四川环境》2003,22(4):56-59
本文在分析了半封闭铁合金电炉产生的烟气、烟尘的特性和各种除尘设备性能的基础上,提出了净化铁合金电炉烟尘的三种技术:袋式除尘、强化湿式除尘和文丘里除尘器。并对袋式除尘工艺和Calvert洗涤器除尘工艺作了介绍,分析了它们的经济技术指标。半封闭铁合金电炉烟尘只能采用布袋除尘器净化,只有那些建在环境空气质量三类区的铁合金电炉,当资金非常紧缺时,才可采用Cavlert洗涤器除尘。  相似文献   
93.
在安全评价中,人因失误特别是事故后人因失误越来越受到重视;但相对而言,事故前人因失误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本通过对大量核电厂安全分析报告和运行事件报告的考察,系统地阐述了事故前人因失误对系统安全的显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归纳出在核电站开展事故前人因(失误)分析的程序。该程序主要包括系统熟悉,定性分析,筛选,定量计算,与故障树的集成,敏感性分析与不确定性分析,形成分析档等几个步骤。  相似文献   
94.
自动化技术在能源、电力、机械、环境等行业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也促使了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由于Synall2000强大的网络化功能,为将来系统在子网级和企业级实施基于Synall2000网络化数据监控系统打下了坚实、可靠的基础。在全面实施单个站点自动化监控的基础上,可方便地实现子网级的网络化数据自动采集与监控系统。  相似文献   
95.
钢厂热锯机噪声控制方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某钢厂热锯机的工作噪声问题严重影响附近居民的日常生活,急需解决。根据其发声机理,通过采取对圆盘锯边缘开槽,安装吸隔声罩,对锯片增加阻尼材料,夹紧工件等措施取得了较好的降噪效果。  相似文献   
96.
染料生物吸附影响因素与解吸条件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筛选出的一株丝状真菌(GX2)对活性、酸性、碱性和直接染料进行吸附及解吸的试验结果表明,该菌株对活性、酸性和直接染料有较高的吸附率,但碱性染料难被吸附;在多种有机溶剂中,丙酮是较好的解吸剂,碱性介质有利于染料的解吸;对菌体进行破碎及在解吸过程中加以搅拌有利于解吸过程的进行。  相似文献   
97.
Wang  Xu  Ma  Yu  Chen  Hongwu  Wen  Gang  Chen  Shoujun  Tao  Zuyu  Chung  Yong-Seung 《Water, Air, & Soil Pollution: Focus》2003,3(2):67-79
With observational data spanning 1961–1999 from 90 meteorological stations in Xinjiang, China,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characteristics of sandstorms and strong winds, and the contribution of strong winds to the occurrence of sandstormsare analyzed. Moreover, the dominant wind direction and minimumwind speeds during sandstorm periods are discussed. The research shows that although possessing similar climatic trends, sandstorms and strong winds in Xinjiang have opposite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s, i.e. places with more sandstorms show fewer strong winds. The contribution of strongwinds to sandstorms in northern Xinjiang is larger than that insouthern Xinjiang. The dominant wind directions clearly indicatethe paths of the weather systems that introduced the sandstorms.The minimum wind speeds in the sandstorms were over 10 ms-1in northern and eastern Xinjiang and in the Turpan and Yanqi Basins of southern Xinjiang. In Tarim Basin of southern Xinjiang,however, the minimum wind speed was about 6–8 ms-1, and even 6 ms-1 at its southern edge.  相似文献   
98.
土地利用变化驱动下的上海市区水灾灾情模拟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对上海市区近50年来的土地利用结构变化进行了重建,并计算了由土地利用变化引起的上海市区水位变化量。以特定的1962年水灾为参照,模拟在同等雨强情况下,由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和地面沉降引起的淹没范围的变化以及由此带来的水灾损失的变化。结果表明,在49mm/d降水条件下,由于土地利用的变化,使2001年的径流系数比1950年增大了34.0%,2001年的水位比1950年增高了45.9%;2001年的水灾灾情为1950年的1.0629倍;即使在目前千年一遇的防洪标准下,亦可造成相当于2001年地均GDP值0.088%(约为4.5亿元人民币)的损失,这是1991年相应数值的220倍。  相似文献   
99.
影响稻飞虱迁飞规律的气象环境成因   总被引:26,自引:2,他引:26  
稻飞虱的迁飞与气象环境因素的关系十分密切。对与稻飞虱的迁飞规律相关的国内外研究成果进行了归纳总结,综合评述了气候条件对中国稻飞虱迁飞规律的影响。稻飞虱绝大部分集中在黄昏时分起飞,90.5%的稻飞虱集中在黄昏日落前20分钟内起飞,地面温度达25℃时起飞频繁。温度的空间分布决定了稻飞虱可以迁飞的空问区域,迁飞的上限高度为15℃等温线,稻飞虱空中群集的最适宜温度为17℃左右,且在最大风速层中迁飞,高湿度有利于其迁飞。迁入时期的强下沉气流及降雨可迫使稻飞虱大量降落。空中的风速是稻飞虱迁飞的动力速度。在我国,西南风和东北风对稻飞虱的南北迁飞起运载作用,副热带高压在我国境内的北进南退,是稻飞虱完成一次往返迁飞的动力。我国稻飞虱发生较重的年份大多出现在3—5月副高较强的年份。气候变暖、海温异常等大尺度气象因子主要通过影响大范围的气候环境来间接影响稻飞虱的发生与消长。  相似文献   
100.
利用淮河流域旱涝易发区的安徽省寿县农田下垫面陆气相互作用观测试验资料,重点分析观测期内CO2通量、能量交换和水汽输送的季节变化,并讨论了与此有关的辐射分量通量、下垫面反射率、波恩比、能量闭合守恒、土壤温度和土壤湿度的季节变化.结果表明CO2通量、能量分配受地表农作物长势影响明显,其中,水稻灌浆、成熟期,被稻田吸收的CO2通量最大可超过2 mg·m-2·s-1,潜热通量达到正的极大值.稻田光合作用最旺盛时期吸收的CO2通量和释放的潜热通量均大于小麦田光合作用最旺盛时期的对应量.较大土壤热通量对应于较低的土壤水含量.试验观测期的下垫面平均反射率为0.14.作物生长期,稻田表面潜热是下垫面吸收能量的主要消费者,小麦田表面潜热和感热相当.能量闭合率ε的变化范围为0.4~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