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22篇
  免费   611篇
  国内免费   2365篇
安全科学   579篇
废物处理   289篇
环保管理   568篇
综合类   4562篇
基础理论   1132篇
污染及防治   1354篇
评价与监测   519篇
社会与环境   484篇
灾害及防治   311篇
  2024年   52篇
  2023年   166篇
  2022年   448篇
  2021年   393篇
  2020年   400篇
  2019年   315篇
  2018年   360篇
  2017年   416篇
  2016年   406篇
  2015年   460篇
  2014年   545篇
  2013年   600篇
  2012年   588篇
  2011年   609篇
  2010年   553篇
  2009年   533篇
  2008年   447篇
  2007年   431篇
  2006年   390篇
  2005年   243篇
  2004年   203篇
  2003年   208篇
  2002年   221篇
  2001年   194篇
  2000年   161篇
  1999年   124篇
  1998年   67篇
  1997年   52篇
  1996年   59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形成较高的职业能力既是高职高专的教学目标 ,也是评估的依据和标准。本文报告了在实训课教学中组织、实施以“能力本位”为核心的考核改革实践 ,即采用“自评式”、“他评式”和“互评式”等考核形式组织学生进行“阶段性模块验收”、“综合考核检测”和“礼仪情景剧表演”等多种方法的考核。这种既重视总结性评价又重视形成性评价的考核方式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 ,是对传统考核方式的一种补充和完善。  相似文献   
62.
近年来,紫外线消毒技术在水处理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它主要是利用短波紫外对微生物的伤害作用,通过在DNA中形成环丁烷嘧啶二聚体,阻碍基因的正常复制,从而导致细菌失活。但是细菌体内的光裂解酶在远紫外光和可见光作用下能够使失活的细菌重新获得活性,这就是光复活作用。低压消毒设备处理后大肠杆菌表现出了一定的光复活能力,但中压消毒设备能够有效的抑制其光复活作用;而噬肺军团菌在低压和中压设备处理后都表现出了很强的光复活能力。在应用紫外线消毒技术时光复活作用的影响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63.
论中国资源环境产权制度的架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政府是资源环境的供给者而不是资源环境的生产者,厂商才是资源环境的生产者,产权交易是厂商显示意愿的动力源泉。中国资源环境的改善最终取决于资源环境产权交易制度的创新,为此现行资源环境法律制度必须作出抉择。  相似文献   
64.
煤中易挥发有毒痕量元素及其在燃烧过程中的行为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本文综述了煤中易挥发有毒痕量元素汞、砷、硒在煤中的赋存形式 ,在燃烧过程中的蒸发和化学反应等行为 ,指出了在目前研究燃煤过程中有毒痕量元素所存在的问题和需要努力加强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5.
该文系统地介绍了草原生态环境监测数据库的一般方法,在建立图像,图形,多媒体及数据子库的前提下,同时提出了宏观遥感监测数据与地面定位监测数据的结合方式,可操作性较强。  相似文献   
66.
海南万泉河水资源保护规划研究宗子就,荆帆,沙平(北京有色冶金设计研究总院北京100038)谢宁,蔡小平(琼海市环境资源局海南571400)关键词水资源,水质控制目标,保护规划ASTADYONTHEWATERRESOURCEPROTECTIONPROG...  相似文献   
67.
大庆油田落地原油对土壤污染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庆油田是中国最重要的原油生产基地,开发建设50多年来,已累计生产原油18.2亿吨.不可避免地在油田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落地原油,对土壤造成了严重的污染.落地原油在土壤中的迁移主要有横向迁移和纵向迁移:横向迁移对土壤的污染成辐射状分布,污染强度随污染源的距离增加而迅速降低,污染源周围污染最重的区域在0 m~40 m范围内,占总量90%以上,横向迁移范围确定在150 m以内;落地原油纵向迁移绝大部分集中在距土壤表面0 cm~10 cm范围内,竖向迁移一般不超过70 cm.落地原油污染土壤中主要污染物包括总烃、芳烃、酚、苯并[a]芘和硫化物,通过落地原油污染土壤的模拟实验可知总烃、芳烃、苯并[a]芘和硫化物含量,随原油浓度增加而明显增加,呈明显正相关性;其一元线性回归方程分别为Y=0.470X-17.88、Y=0.119X-6.13、Y=0.0076X-0.30、Y=0.000055X 0.089.  相似文献   
68.
通过对城市污水处理工艺评价指标的定量化处理,并根据奖优罚劣的原则对初始指标集进行[-1,1]区间线性规范化处理,确定理想最优方案(A^*)和理想最劣方案(A-),以此计算出各待选方案与它们的相关系数(ζ)。采用变异系数法计算各指标权重(ω),并计算各候选方案相对最优方案的灰色关联度,进而确定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69.
几种海洋微藻对水中三丁基锡化合物的迁移和转化作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实验表明,在半抑制效应浓度下纤弱角毛藻,扁藻,三角褐指藻对三丁基锡均有瞬时强吸附作用,其后,微藻对三丁基锡的吸收可单室生物积累模型描述,根据模型曲线拟合求出其总吸收饱和浓度和生物排出速常数,微藻对三丁基锡的生物富集因子高达10^4-10^5,主要取决于高比表面,高分配比和高摄取速率,72h纤弱角毛藻对三丁基锡的生物降解率在5%左右。  相似文献   
70.
Ambient particulate matter (PM) can cause adverse health effects via their ability to produce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 Water-Soluble Organic Compounds (WSOCs), a complex mixture of organic compounds which usually coexist with Transition Metals (TMs) in PM, have been found to contribute to ROS formation. However,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WSOCs and TMs and its effect on ROS generation are still unknown. In this study, we examined the ROS concentrations of V, Zn, Suwannee River Fulvic Acid (SRFA), Suwannee River Humic Acid (SRHA) and the mixtures of V/Zn and SRFA/SRHA by using a cell-free 2′,7′-Dichlorodihydrofluorescein (DCFH) assa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V or Zn synergistically promoted ROS generated by SRFA, but had an antagonistic effect on ROS generated by SRHA. Fluorescence quenching experiments indicated that V and Zn were more prone to form stable complexes with aromatic humic acid-like component (C1) and fulvic acid-like component (C3) in SRFA and SRHA. Results suggested that the underlying mechanism involving the fulvic acid-like component in SRFA more tending to complex with TMs to facilitate ROS generation through π electron transfer. Our work showed that the complexing ability and complexing stability of atmospheric PM organics with metals could significantly affect ROS generation. It is recommended that the research deploying multiple analytical methods to quantify the impact of PM components on public health and environment is needed in the futur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