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12篇
  免费   154篇
  国内免费   670篇
安全科学   226篇
废物处理   142篇
环保管理   185篇
综合类   1381篇
基础理论   342篇
污染及防治   470篇
评价与监测   166篇
社会与环境   177篇
灾害及防治   147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141篇
  2021年   109篇
  2020年   107篇
  2019年   94篇
  2018年   128篇
  2017年   104篇
  2016年   89篇
  2015年   128篇
  2014年   202篇
  2013年   192篇
  2012年   177篇
  2011年   173篇
  2010年   161篇
  2009年   156篇
  2008年   136篇
  2007年   141篇
  2006年   120篇
  2005年   67篇
  2004年   102篇
  2003年   98篇
  2002年   114篇
  2001年   115篇
  2000年   84篇
  1999年   72篇
  1998年   41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21.
采用序批式生物反应器(SBR)培养好氧颗粒污泥处理模拟废水,优化好氧颗粒污泥内部好氧-兼氧-厌氧微环境,在反应器的快速启动、稳定运行阶段分别考察不同优化条件下系统的脱氮除磷性能。提出了优化污泥沉降时间、调控曝气方式等好氧污泥快速颗粒化途径,并研究排泥方式对颗粒污泥反应器稳定性的影响,通过强化脱氮除磷功能菌富集,实现氮磷同步高效去除。  相似文献   
122.
水稻秸秆生物炭对水体中DDE的吸附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模拟实验,初步考察了一款水稻秸秆生物炭对水中滴滴涕农药的吸附效应。吸附动力学与吸附等温线的结果表明,水稻秸秆生物炭对水中滴滴涕具有吸附速度快、吸附容量高的特点,在水体有机污染物防治中具有较好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3.
大气降水稳定同位素受温度、雨量、海拔高程、水汽源等多种因素控制,进而影响洞穴水及沉积物的同位素变化.为了更好地认识我国南北交汇带季风敏感区洞穴水对降水的响应过程,本研究分析了2015年8月4~6日河南栾川县鸡冠洞强降雨和洞内4处地下水点样品,并结合2009~2015年栾川地区近6年大气降水氧氘同位素数据研究发现:1采用HYSPLIT模型可以将鸡冠洞强降雨划分为不同水汽来源的2个阶段:高空来自南中国海的水汽以及近地面来自内陆局地蒸发的水汽,并且可以记录在单场降雨期间雨水的δ~(18)O变化特征上.2近地面来自内陆局地蒸发水汽的蒸发过程一定程度上掩盖了温度效应,并使局地大气降水线的斜率、截距和雨水过量氘均减小.3此次降雨期间鸡冠洞洞穴滴水δ~(18)O特征主要响应夏季风海源水汽的降水;鸡冠洞洞穴滴水对降雨响应最快,间隔时间约为3 h,滴水δ~(18)O随滴率升高变重,之后缓慢变轻;地下河具有相似的模式,稍有滞后;靠近洞口的池水反映出不同阶段的雨水δ~(18)O变化的差异.  相似文献   
124.
云南地处亚欧大陆.受印度洋板块和横断山脉石灰岩层挤压.地震灾害十分频繁。据有关资料记载,仅清朝至民国三百多年间.就曾发生各种大、小地震100多次。由于震后没得到及时抢救,老百姓家破人亡,有的一个村子震后仅幸存几人.其景十分悲惨。  相似文献   
125.
肖华 《防灾博览》2007,(3):44-44
雷电是自然界中一种异常激烈的声、光、电现象。它产生于雷雨云中荷电中心与大地之间的放电过程,也可产生于云中或云际正负荷电中心之间的放电过程。前者是地闪,后者是云闪。雷电放电过程形成强大的闪电电流,其峰值通常为上万安培,有时高达20万安培,同时辐射强烈的电磁波和强光,震荡冲击波发出雷声。雷击,每年导致世界上成千上万人丧命,电力、建筑、森林、航空航天、电信通讯遭受严重破坏,导致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遭受重大损失。  相似文献   
126.
身体一旦酸碱不平衡,也就是说偏酸性时,会感到周身乏累、腰酸腿疼、头晕耳鸣、失眠健忘、便秘或腹泻等,久而久之就会形成疾病。  相似文献   
127.
鲁实  郭冰  晓萍 《防灾博览》2007,(5):40-43
2007年是历史上的灾难年。由于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我国多个省市发生了各种自然灾害,如干旱、洪水、泥石流、滑坡、飓风等,尤其是洪涝灾害,经济损失惨重。另有朝鲜、缅甸以及南亚的印度、孟加拉国、尼泊尔也成了一片泽国;就连美国也未幸免于洪灾。现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8.
肖荔人 《环境工程学报》2008,2(12):1724-1728
以硬脂酸共生稀土(RESt3)和二丁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镍(NiDBC)为复合光敏剂研制可环境消纳聚乙烯(PE)地膜,采用X-射线单晶衍射仪表征了NiDBC晶体结构,对其光敏调节机理作了初步探讨。将研制的PE地膜进行人工加速老化实验、户外曝晒实验及自然环境土壤填埋试验,以断裂伸长率保留率(F)和羰基指数(CI)作为评价PE地膜的光降解性能指标。结果表明:改变RESt3/NiDBC的用量能生产出不同光降解诱导期的PE地膜,可实现PE地膜降解的可控性;将经生物活性剂表面处理过的白云石粉,N、P、K肥料和RESt3/NiDBC复合光敏剂按一定比例添加到PE地膜中,既能有效提高其降解的彻底性,又可适当改良酸性土壤。  相似文献   
129.
滑坡勘查中的高密度电阻率法异常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某滑坡区为例,使用高密度电阻率法对滑坡区的异常特征进行了研究,并对获取的视电阻率断面进行了地形校正.结果表明,对于沉积岩地区滑坡,滑坡体与滑床间存在明显的电性差异,根据经过地形改正的滑坡区视电阻率异常特征和断面,更清晰和直观显示了滑坡体的纵横向展布、主滑动面的位置与埋深,进而可圈定滑坡体的规模,从而为滑坡治理提供可靠的地球物理依据.  相似文献   
130.
肖宏跃  雷行健  雷宛 《灾害学》2008,23(2):37-40
将高密度电阻率法延时性技术应用于地质灾害(堤坝渗漏及岩土体稳定性)监控与预警中是一种创新。结果表明,高密度电阻率法的延时性勘探能有效地划分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地段及位置;同时,还能为灾害治理提供区域性和地下结构方面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