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4篇
  免费   71篇
  国内免费   348篇
安全科学   80篇
废物处理   34篇
环保管理   46篇
综合类   608篇
基础理论   126篇
污染及防治   202篇
评价与监测   35篇
社会与环境   43篇
灾害及防治   29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61篇
  2021年   49篇
  2020年   59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54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65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67篇
  2012年   93篇
  2011年   79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对本文结合实际工作,从仪器建档、日常维护使用、人员职责等方面进行阐述,总结出一套具有可操作性的环境监测仪器管理程序。  相似文献   
162.
Ground observation data from 8 meteorological stations in Xi'an, air mass concentration data from 13 environmental quality monitoring sites in Xi'an, as well as radiosonde observation and wind profile radar data, were used in this study. Thereby, the process, causes and boundary layer meteor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a heavy haze episode occurring from 16 to 25 December 2013 in Xi'an were analyzed.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showed that this haze pollution was mainly caused by the high-intensity emission and formation of gaseous pollutants (NO2, CO and SO2) and atmospheric particles (PM2.5 (fine particles) and PM10 (respirable suspended particle). The second cause was the relative humidity and continuous low temperature. The third cause was the allocation of the surface pressure field. The presence of a near-surface temperature inversion at the boundary layer formed favorable stratification conditions for the formation and maintenance of heavy haze pollution. The persistent thick haze layer weakened the solar radiation. Meanwhile, a warming effect in the urban canopy layer and in the transition zone from the urban friction sublayer to the urban canopy was indicated. All these conditions facilitated the maintenance and reinforcement of temperature inversion. The stable atmospheric stratification finally acted on the wind field in the boundary layer, and further weakened the exchange capacity of vertical turbulence. The superposition of a wind field with the horizontal gentle wind induced the typical air stagnation and finally caused the deterioration of air quality during this haze event.  相似文献   
163.
粉煤灰负载壳聚糖去除水中低浓度磷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磷是富营养化限制因子,同时,中国主要能源是煤,每年会产生大量的粉煤灰废弃物;壳聚糖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在水处理中的应用前景广阔。利用粉煤灰负载壳聚糖处理水中的磷既可以减少水中的污染物质,成本低,耗能少,又可以使固体废物得到有效的利用。实验中,以粉煤灰负载壳聚糖作为吸附剂,对磷酸盐的吸附进行了实验研究。讨论了废水的pH值、吸附平衡时间、吸附剂的投加量和吸附温度等各个因素对磷酸盐去除率的影响。研究表明:在粉煤灰负载壳聚糖的投加量为6 g/L、废水浓度为3 mg/L、吸附温度为30℃、吸附时间为30 min的条件下,P的去除率可达90%左右。  相似文献   
164.
采用己内酰胺-四丁基溴化铵为原料,按摩尔配比为2∶1配制成[CPL][TBAB]类离子液体,制备的离子液体与乙醇溶液按体积比为1.5∶1混合以降低其粘度,利用筛板塔进行吸收实验,考察最佳吸收条件及最大吸收效率。结果表明,在实验条件下,最大的吸收效率条件为:离子液体的流量为60 L/h,SO2的流量为0.2 L/min,SO2为30℃,最大吸收效率为47.6%。  相似文献   
165.
珠江三角洲的经济快速发展,导致了城市用地的迅速扩张以及生态用地的快速减少.如此的生态赤字将会成为珠三角长期发展的瓶颈.通过分析生态用地萎缩的现状和成因,提出了相应的生态补偿对策.  相似文献   
166.
西南涌是广东佛山一条重要的纳污河流,其水质长期未能稳定达标。与大部分的城市被污染的内河涌不同,西南涌的主要污染来自于农业生产。本文对西南涌污粢的成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西南涌治污的短期策略和长期策略。  相似文献   
167.
中国东北区域本底大气中酸性气体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龙凤山是我国区域本底站之一,NOX和SO2浓度远低于我国空气质量Ⅰ级标准。从1994年8月15日到1995年7月31日首次在龙凤山(127°36′E,44°44′N,330.5m)测得空气中NOX和SO2。观测到很强的季节变化,其夏季值最低,冬季值最高。NOS和SO2浓度和气象要素密切相关,例如风速、温度和相对湿度。基于排放源以及风频的不均一,不同扇区来的空气质量能有很大变化。在SSE-SW扇区出现高浓度SO2、较高浓度NOX和高〔SO2〕/〔NOX〕,表明该扇区有城市污染物的输送。SW-NNE扇区有高NOX、低SO2及低的〔SO2/〔NOX〕,表明该方向城市烟羽难以直接影响测点,在这个扇区高NOX来源于当地农民做饭、取暖时秸杆焚烧。低NOX、SO2观测在NNE-SSE扇区,这意味着这是最清洁扇区。  相似文献   
168.
分析了野风阀的降温原理及其影响因素,并对其使用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69.
废催化剂浸出规律的静态实验方法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利用静态浸出实验方法对废催化剂中重金属在不同固水比和浸出次数条件下的浸出规律进行了系统研究。实验发现浸出次数大于3次后,重金属的浸出浓度和浸出速率趋于稳定,同时固水比的增加也没有明显改变废催化剂中重金属的浸出。认为在浸取次数大于3次以后,随着表面溶质的溶解,浸出过程主要为内扩散所控制。  相似文献   
170.
粉煤灰--Fenton法处理酸性红印染废水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以美尔雅酸性红废水为研究对象 ,采用粉煤灰—Fenton法进行处理研究。确定了絮凝剂及其最佳浓度、粉煤灰和Fenton试剂处理的最佳条件。经处理后废水COD的去除率达 97%以上 ,色度去除率达 99%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