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207篇 |
免费 | 351篇 |
国内免费 | 1418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342篇 |
废物处理 | 208篇 |
环保管理 | 394篇 |
综合类 | 2410篇 |
基础理论 | 740篇 |
污染及防治 | 1295篇 |
评价与监测 | 276篇 |
社会与环境 | 178篇 |
灾害及防治 | 13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8篇 |
2023年 | 104篇 |
2022年 | 207篇 |
2021年 | 201篇 |
2020年 | 199篇 |
2019年 | 162篇 |
2018年 | 186篇 |
2017年 | 227篇 |
2016年 | 231篇 |
2015年 | 223篇 |
2014年 | 302篇 |
2013年 | 427篇 |
2012年 | 380篇 |
2011年 | 370篇 |
2010年 | 313篇 |
2009年 | 319篇 |
2008年 | 303篇 |
2007年 | 272篇 |
2006年 | 238篇 |
2005年 | 189篇 |
2004年 | 125篇 |
2003年 | 158篇 |
2002年 | 114篇 |
2001年 | 99篇 |
2000年 | 100篇 |
1999年 | 78篇 |
1998年 | 80篇 |
1997年 | 61篇 |
1996年 | 67篇 |
1995年 | 46篇 |
1994年 | 34篇 |
1993年 | 28篇 |
1992年 | 36篇 |
1991年 | 11篇 |
1990年 | 18篇 |
1989年 | 9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5篇 |
1986年 | 4篇 |
1985年 | 7篇 |
1984年 | 4篇 |
1983年 | 3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4篇 |
1980年 | 1篇 |
1979年 | 2篇 |
1976年 | 1篇 |
1974年 | 1篇 |
1973年 | 4篇 |
197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9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挥发性有机物污染土壤样品采样方法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苯系物污染土壤样品的采集为例,比较了4种不同采样方法导致样品检测结果的差异。其中,方法 1将样品装填至广口瓶内并压实密封,方法2采用非扰动采样器采集10 g样品后转移至加有10 mL甲醇保护剂的Vial瓶中密封,方法 3用非扰动采样器采集10 g样品后直接将其密封于采样器内,方法 4用Encore采样器采样后将其密封于采样器内。结果表明,方法 2采集样品的检出率最高,其余3种方法的差异不明显,方法 2采集样品的检出结果 71%以上都大于其余3种方法。而且,对于挥发性较强的苯与甲苯,以方法 2采集的样品91%以上都大于其余3种方法,最大及平均检出浓度高出2~3个数量级。5种不同土质样品检测结果表明,对于有机质含量较低的细砂,方法2的最高及平均检出浓度均高于其余3种方法 1~3个数量级,差异随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升高而降低。可见,对于苯系物及挥发性强于苯系物的其他挥发性有机物污染土壤样品的采集,方法 2效果最优,可指定为VOCs污染场地土壤样品的采样方法。 相似文献
72.
RBCA、CLEA及CalTOX模型在苯并[a]芘污染场地健康风险评估中的应用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讨不同模型对污染场地健康风险评估结果的影响,以苯并[a]芘为例,采用RBCA、CLEA和CalTOX模型对某工业污染场地表层土壤进行健康风险评估,分析了评估结果的差异和原因,同时对模型的主要暴露参数进行了敏感性分析,并推导出基于风险概率分布的土壤修复限值.结果表明,RBCA、CLEA和CalTOX模型计算的苯并[a]芘致癌总风险分别为2.40×10-4、632×10-4和7.04×10-6,且经口摄入和皮肤接触2个途径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最大.降解作用是影响CalTOX模型风险评估结果不同于RBCA和CLEA模型的重要因素,3个模型间参数取值及方法学的差异也会导致风险评估结果不同.各模型暴 相似文献
73.
滤料粒径对BAF小尺度下流场形态及挂膜速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颗粒粒径对曝气生物滤池(BAF)运行效果的影响,采用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方法分析了滤料粒径对曝气生物滤池流场形态及挂膜速度的作用机理.选用5个颗粒尺寸结构空间作为计算区域,利用Fluent软件对相同颗粒间隙、不同颗粒粒径下BAF小尺度下的流场形态进行模拟分析,并通过对3种粒径下流线图、速度矢量图、压力分布及湍流强度变化的对比分析,发现颗粒粒径为3 mm时流场形态最好,最有利于气水混合及氧传质的进行.同时,为验证模拟结果的正确性,对同种材质、相同运行条件下3种不同颗粒粒径进行挂膜速度对比,通过考察挂膜启动28 d的COD去除率变化及污泥生物量的对比分析,发现颗粒粒径为3 mm时,运行最为稳定,系统运行第16 d时就达到了80%的COD去除效率. 相似文献
74.
在政策支持和实际需求的驱动下,可能会导致县级地区垃圾焚烧项目迅速增多,且带来潜在的环境监管压力和环境社会风险,需要给予持续的特别关注,并对地方做好环境监管和风险管控的指导。本文基于全国精细化的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设施、生活垃圾产生量、网络舆情等数据,通过构建泰森多边形等空间分析方法进行了焚烧处理设施的服务范围识别及负荷率计算,通过自然语言处理技术进行了关于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设施的情感分析。在此基础上,基于焚烧处理设施的负荷率和负面舆情比例,对31个省份环境社会风险进行定量的评估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一是平衡解决“缺口大”和“吃不饱”问题,合理规划布局县级地区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设施;二是聚焦负面舆情高发领域、区域,积极防范县级地区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设施环境社会风险。 相似文献
75.
76.
Solubility data of recalcitrant contaminants in cosolvents is essential to determine their potential applications in enhanced soil remediation. The solubilities of phenanthrene, anthracene, fluoranthene and benzo[a]pyrene in ethyl lactate/water and ethanol/water mixtures were measured using equilibrium techniques. The cosolvency powers derived from solubility data were then applied to the model developed from the solvophobic approach to predict the capability of ethyl lactate and ethanol in enhancing the desorption of contaminants from soils. Both ethyl lactate and ethanol cosolvents were shown to be able to enhance the solubilisation of the tested four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by > 4 orders of magnitude above the levels obtained with water alone. However, ethyl lactate demonstrated a greater capacity to enhance PAH solubility than ethanol. The cosolvency powers of ethyl lactate/water system obtained from the end-to-end slope (σ) and the end-to-half slope (σ0.5) of the solubilisation curve were 1.0--1.5 and 2.0--2.9 higher than ethanol/water system respectively. In line with this, ethyl lactate/water was demonstrated to enhance the desorption of contaminants from soil by 20%--37% and 18%--61% higher compared to ethanol/water system in low organic content and high organic content soils respectively, with a 2:1 (V/W) ratio of solution:soil and with cosolvent fraction as low as 0.4. With the exception of benzo[a]pyrene, the experimental desorption results agreed fairly with the predicted values, under an applied solution:soil ratio that was enough to hold the capacity of released contaminants. 相似文献
77.
为了解大气颗粒物中水溶性离子的来源及环境效应,利用安德森采样器连续采集青岛近海2008年1~12月大气颗粒物分级样品,用离子色谱法分析其中主要的水溶性离子,并讨论其粒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 NH4+、K+、Cl-、NO3-、PO43-、SO42-主要存在于粒径小于2.1μm的细粒子中,Na+、Mg2+、Ca2+、F-则主要存在于粒径大于2.1μm的粗粒子中.各离子的粒径分布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NH4+、K+和SO42-四季均主要分布于细粒子中,而Mg2+和Ca2+则主要分布在粗粒子中,两者均在3.3~4.7μm出现峰值;Na+在春、夏、秋3个季节主要存在于粗粒子中,集中分布在3.3~7.0μm粒径范围内,而在冬季则集中分布于0.43~1.1μm且细粒子含量高于粗粒子;春季Cl-在粗粒子中分布较多,尤以2.1~3.3μm范围内的最为突出,而其他3个季节均是细粒子比例明显偏高;NO3-春、夏两季在粗、细粒子中的含量各占50%,秋、冬季节均为细粒子占多数;PO43-夏季只出现在0.65~1.1μm以及>11μm的粒径范围内,粗粒子占95%,其他3个季节则是细粒子含量较高;春季F-在3.3~4.7μm出现峰值,夏季各粒径均未检出,而秋、冬两季粗、细粒子各占50%.K+、NH4+、F-、Cl-、NO3-、SO42-和PO43-受供暖期燃煤取暖的影响较大.K+和NH4+在供暖期和非供暖期峰值均出现在0.43~0.65μm粒径范围;F-供暖期在0.43~0.65μm和3.3~4.7μm粒径段出现峰值;供暖期Cl-的峰值出现在0.43~0.65μm粒径段,而在非供暖期,则出现在2.1~3.3μm的粗粒径段;SO42-和NO3-在供暖期和非供暖期的峰值均出现在0.43~0.65μm和3.3~4.7μm粒径段;供暖期PO43-的最大峰值出现在0.43~0.65μm粒径段,而在非供暖期其最大峰值出现在3.3~4.7μm粒径段. 相似文献
78.
分析了应急监测装备的配置形势,提出了应急监测装备的配置思想和配置原则,剖析了配置的关键点在于实现快速响应功能,准确、快速监测数据获取功能,快速解析、准确判断污染趋势功能,图像和声讯实时双向传输功能,以及安全保障和防护功能. 相似文献
79.
城市交通枢纽混凝土楼面的动力荷载效应不可忽视,现有结构设计规范尚未给出相应规定。以某大型城市公共交通枢纽为研究对象,开展了楼面结构在重载公交车辆作用下多个行车工况的现场测试,获取了不同行车速度下楼面结构的应变、挠度等动力响应,在此基础上计算了楼面结构的动力放大系数。结果表明:结构由动力荷载产生的响应明显大于静力荷载产生的响应;随行车速度的增加,动力放大系数先增大后减小;结构应变响应的动力放大系数比位移响应的动力放大系数取值范围大。研究成果可为大跨混凝土楼面板动力放大系数的取值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0.
目的 研究GJB 150.8A—2009《军用装备实验室环境试验方法第8部分:淋雨试验》中强化试验程序的工程实现方法.方法 在标准解读的基础上,以强化试验程序用喷嘴为对象,建立数值模型,分析喷嘴在强化试验程序过程中的流场分布,并基于分析结果给出强化试验程序试验装置设计的思路和方法.结果 在喷嘴内,压力变化剧烈,极短距离内由276 kPa迅速降至101 kPa.水流经过喷嘴经历了激烈的加速过程,从距离喷嘴出口0.01~0.4 m,水流速度从251 m/s迅速降至17.8 m/s,到远场趋于稳定.结论 分析结果对指导强化试验程序的试验装置的设计和试验实施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