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0篇
  免费   108篇
  国内免费   537篇
安全科学   137篇
废物处理   72篇
环保管理   147篇
综合类   881篇
基础理论   233篇
污染及防治   370篇
评价与监测   74篇
社会与环境   77篇
灾害及防治   64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88篇
  2021年   79篇
  2020年   78篇
  2019年   67篇
  2018年   67篇
  2017年   72篇
  2016年   99篇
  2015年   98篇
  2014年   122篇
  2013年   143篇
  2012年   130篇
  2011年   134篇
  2010年   121篇
  2009年   98篇
  2008年   87篇
  2007年   93篇
  2006年   80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211.
我国农业县(市)绿色食品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发展绿色食品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和发展生态农业的一条有效途径。本文分析了我国农业县(市)发展绿色食品普遍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发展绿色食品的对策。  相似文献   
212.
由震洪相关回顾性预测1870年长江特大洪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870 年长江特大洪水是多因叠加和强化的结果, 因之要预测它也要从各方面去研究。如特大洪水前的先行降雨和洪水所反映的大气环流状况及太阳活动情况等。本文把1931 年、1954年、1991 年长江大洪水前一年内缅甸北部有7 级以上大震及1998 年长江大洪前一年内缅北有6级左右震群集中活动的相关指标移用于1870 年长江特大洪水前, 发现其前一年, 即1869 年缅北亦有7 级以上大震发生。震洪相关的物理机制是与地震活动有关的地下放气使孟加拉湾向长江流域输送的水气更多,如遇北方冷气团南下则降大雨致洪。另外,1870 年长江洪水之所以比1931 年、1954 年、1991 年和1998 年长江洪水还大, 我们认为1870 年4 月11 日在长江上游山区有7 级以上大震发生, 且震前有大雪发生, 是叠加在前述致洪因素上的另一因素。  相似文献   
213.
高速公路交通事故分析及预防对策研究   总被引:20,自引:8,他引:12  
利用济青高速公路 1998~ 1999年发生的 10 85起交通事故数据 ,在资料收集、处理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 ,对影响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的人、车辆、道路环境、天气和交通量等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 ,并与国外的统计结果进行对比研究 ,预测出随着高速公路交通量的增长 ,事故率将会增加。此外 ,笔者针对影响高速公路事故因素提出了主动性、被动性预防对策 ,这些对策的实施将会减少高速公路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14.
张芹  郭志顺  周谐 《四川环境》2007,26(2):14-16
为了了解三峡库区重庆段水体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生物富集情况,对该水体部分鱼类样品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显示三峡库区重庆段水体中的部分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已经在鲶鱼和鲤鱼体内形成富集,其检出浓度较之水体中对应浓度要高出2~4个数量级。  相似文献   
215.
巢湖作为安徽省境内的一个重要湖泊,对安徽省生态环境起到一定的影响作用。蒸发量是影响生态环境的重要因子,在很多方面是该区生态环境的一个反映。采用了统计学方法,对巢湖流域15个蒸发点20年(1981-2000年)的资料进行了分析,初步探讨了巢湖流域的蒸发量空间分布特征与地势、气温、风速、降水量等因子的关系,以及蒸发量在1年内的变化特征和年际变化趋势,试图说明研究时段内人类活动对区域蒸发量的影响。研究表明,由于地形等因素的影响,巢湖流域的蒸发量空间分布不均衡,在研究时段内蒸发量大体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216.
王沁  姚令侃 《灾害学》2007,22(4):1-5
利用格子Boltzmann方法,对一维粘性泥石流的运动进行了定量化研究和数值模拟,为进一步研究泥石流的运动机制奠定了基础。在模拟一维粘性泥石流运动时,采用了含外力项的格子Boltzmann模型,通过对外力因子、平衡态分布函数的构造,使得宏观统计特性刻画了泥石流运动的非线性特征,成功模拟了泥石流的运动过程,获得了泥石流水深、流速两大要素的时空变化规律,为研究泥石流运动过程提供了一种新手段。  相似文献   
217.
向污泥中投加EM菌处理高浓度垃圾渗滤液,以常规的微生物处理为对照.以COD为考察目标,探讨了在好氧条件下处理时,各种条件因素(温度、时间、pH、污泥负荷等)对处理效果的影响以及投加EM茵对处理出水COD分子量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的好氧条件下处理渗滤液时,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处理效果差异显著.试验组在最佳的好氧条件下可使COD的去除率达到72.5%,高于对照组26.3%.在好氧条件下处理渗滤液.试验组出水中小分子COD的比例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218.
以北美自由贸易区和欧盟为代表的区域性经济集团已在经济利益与环境保护挂钩的制度性安排方面取得诸多进展,它们不同程度地在机构设置、协定条款、资金安排等方面强化了环境要求,并在国际环境公约的执行上表现出积极、灵活的特点。这一切都将为未来多边经济体系中环境问题的协商和解决开辟了新的途径, 也为我国在实施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的环境制度化建设提供可鉴之处。  相似文献   
219.
The technique of DGT (diffusive gradients in thin films) using three diffusive gel thicknesses was applied to estimate the mobility and bioavailability of heavy metals in sediments and porewater of Lake Taihu, China. The DGT results showed significantly positive correlations between Co, Pb, Cd and Mn, and Ni and Fe concentrations in porewater. Cu and Zn showed a significantly negative correlation with Mn, due to Cu combination with carbonates and Zn derived from agricultural pollution, respectively. The rank order of average concentrations of Co, Ni and Cd at each station was DGT1.92 > DGT0.78 > DGT0.39, suggesting stronger resupply from sediments to porewater when using thicker diffusive gels. Comparing centrifugation and DGT measurements, Co, Ni and Cd are highly labile; Mn and Fe are moderately labile; and Cu, Zn and Pb are slightly labile. The variations of AVS concentrations in sediment cores indicate that metal sulfides in deeper layers are easily diffused into surface sediments.  相似文献   
220.
Microcystin-LR(MC-LR) is the most abundant and toxic microcystin congener and has been classified as a potential human carcinogen(Group 2B) by the 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 However, the mechanisms underlying the genotoxic effects of MC-LR during chronic exposure are still poorly understood. In the present study, human–hamster hybrid(AL) cells were exposed to MC-LR for varying lengths of time to investigate the role of nitrogen radicals in MC-LR-induced genotoxicity. The mutagenic potential at the CD59 locus was more than 2-fold higher(p 0.01) in ALcells exposed to a cytotoxic concentration(1 μmol/L) of MC-LR for 30 days than in untreated control cells, which was consistent with the formation of micronucleus. MC-LR caused a dose-dependent increase in nitric oxide(NO) production in treated cells. Moreover, this was blocked by concurrent treatment with the NO synthase inhibitor NG-methyl-L-arginine(L-NMMA), which suppressed MC-LRinduced mutations as well. The survival of mitochondrial DNA-depleted(ρ0) ALcells was markedly decreased by MC-LR treatment compared to that in ALcells, while the CD59 mutant fraction was unaltered. These results provided clear evidence that the genotoxicity associated with chronic MC-LR exposure in mammalian cells was mediated by NO and might be considered as a basi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rapeutics that prevent carcinogenesi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