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31篇
  免费   211篇
  国内免费   821篇
安全科学   220篇
废物处理   140篇
环保管理   173篇
综合类   1522篇
基础理论   339篇
环境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611篇
评价与监测   101篇
社会与环境   158篇
灾害及防治   98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145篇
  2021年   149篇
  2020年   127篇
  2019年   104篇
  2018年   117篇
  2017年   132篇
  2016年   116篇
  2015年   137篇
  2014年   187篇
  2013年   241篇
  2012年   209篇
  2011年   221篇
  2010年   185篇
  2009年   177篇
  2008年   162篇
  2007年   115篇
  2006年   161篇
  2005年   99篇
  2004年   67篇
  2003年   61篇
  2002年   59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57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11.
简述了中国生态环境监测标准制修订的基本情况,汇总并分析了近年来公众关注的生态环境监测标准问题并给出相应解答,提出今后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监测标准制修订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912.
近海赤潮生物全自动分析系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赤潮是我国近海主要的多发性海洋生态灾害,加强赤潮生物检测技术研究及相关设备研制,对于赤潮预报与治理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综述了赤潮生物学分析技术及在线全自动检测系统方面的研究。与现有分析手段比较,采用本系统可大大提高检测的实时性、准确性及减轻检测的劳动强度,现运行良好。  相似文献   
913.
土地覆被与全球生态环境变化有重要联系,遥感分类技术作为提取大尺度地物信息的主要手段,在土地覆被变化监测中具有重要作用.但是由于监测研究对影像时间序列的要求及像元呈现出的混合光谱的特征,现存城市土地覆被分类方法的分类精度仍待提高.为了精确评估城市土地覆被变化带来的生态效应,寻找到一种简单可行同时又具有较高分类精度的遥感分类方法显得极为重要.基于Landsat 8卫星遥感影像,建立具有代表性的城市土地覆被分类体系,结合地物物候特征改进传统的监督分类方法,并将该方法应用于金坛区土地覆被分类工作中,统计分析2016~2018年金坛区各土地覆被类型的面积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融合地物物候特征的监督分类方法相较于传统监督分类方法可有效改善各覆被类型的提取精度;且在江苏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政策的实施下,2016~2018年金坛区各土地覆被类型面积变化较为明显.整体来看,该方法在传统监督分类方法的基础上结合地物的物候特征进行土地覆被信息的提取,在保证分类方法简单易行的同时,可以有效提高分类精度,为土地覆被变化生态分析提供了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914.
Environment, Development and Sustainability - The use of fossil fuels in modern economies has been a success because of the low cost of fossil resources. However, the depletion of fossil reserves,...  相似文献   
915.
由于氢氰酸既有剧毒性又有火灾爆炸的危险性,采用氢氰酸为生产原料的化工生产企业,安全生产只有依据国家规范和标准,从防毒、防火防爆等几个方面来全面制定安全对策,才能防范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916.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城镇建设加快,原有土地使用性质发生改变,其中工业遗留场地的污染物可能对土壤和地下水造成污染。但由于修复技术的局限性以及水文地质的复杂性,修复后场地仍然可能存在不利于安全利用的物质残留或异味等风险隐患。为了进一步完善污染地块修复后再利用评价方法,对可能存在的污染风险进行识别,现选取了一块经原位化学氧化和原位热脱附修复后的煤制气遗留场地,从感官可接受度、工程安全性和环境质量3个方面系统全面地评估场地修复后再开发安全利用的适宜性。评估结果表明,在感官可接受度方面,硫化氢的质量浓度是其嗅阈值的1.6~4.8倍,氨、甲苯和三氯甲烷质量浓度均低于其嗅阈值,臭气浓度低于检出限,感官可接受程度高;在工程安全性方面,地块经原位热脱附和原位化学氧化修复后,基本土性参数、压缩系数和渗透系数未发生明显改变,但是原位化学氧化区MH2点位浅层土壤硫酸盐残留浓度达到中腐蚀等级;在环境质量方面,修复后场地土壤中和地下水中污染物的质量浓度均低于相应评价标准限值。在场地后期开发建设中,应进一步对土壤中硫化氢气体和土壤硫酸盐腐蚀性进行监测,确保地块安全开发利用。研究结果可为其他污染地块修复后的再利用提供有效、科学的指导。  相似文献   
917.
云南省大气污染扩散输送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分析各种野外探测资料和常规气象资料,全面讨论了影响云南省大气扩散输送能力的各种特征量的变化和特点,并试图说明高原山区的特殊地形及局地小气候条件对这些特征量的影响,认为云南全省大气扩散输送具有以下特征:大气稳定度以中性类居多,频率占50%以上;风速廓线指数值比平原地区大得多,也比一般山区的大;大气混合层高度春冬季较大,夏秋季较小,下午较大,凌晨较小;滇东和滇西北扩散参数较大,滇南较小;辐射雾出现频繁是一种影响当地大气扩散输送的天气现象。  相似文献   
918.
山城道路交通噪声的分析和预测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陈子明  林董 《环境科学》1991,12(2):38-41
本文报道了以路面坡度为主要特点的山城道路交通噪声的分析和等效声级预测方法.根据山城路面结构,两侧建筑物分布特点,对机动车辆在坡道上行驶状态和噪声辐射进行了大量测量和研究,得到不同车种噪声与坡度、车速的线性关系式.研究证明上下坡侧声级值有差异,道路两侧建筑物阶梯式分布噪声污染特点.给出了坡道路面交通噪声等效声级及其在车流量较少条件下的预测方法,并与实测值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919.
酸度和铝对栅藻生长及光合放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研究pH和铝对栅藻生长和光合放氧的影响。pH及铝均能抑制栅藻的生长。当pH5.0时,栅藻生长受到50%的抑制;pH3.0时,几乎不能生长。pH4.0时,30ppm的铝抑制藻生长的50%。pH在4.0~7.0范围内对栅藻光合放氧无影响;30ppm以下的铝短时间内对光合放氧也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920.
潮汐河网具有其独特的水物理及水化学特性。本文采用珠江三角洲河网区域20个水样的BOD降解实验数据,并用BOD反应一级动力学方程进行数据拟合,结果表明,潮汐河网水体BOD降解过程的延滞期消失,远离污染源河段河水的BOD降解过程两阶段区分不明显,降解过程符合BOD反应一级动力学方程。此外,潮汐河网河水的降解系数随时间的变化过程是随机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