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4篇
  免费   115篇
  国内免费   699篇
安全科学   154篇
废物处理   105篇
环保管理   140篇
综合类   1039篇
基础理论   306篇
环境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630篇
评价与监测   79篇
社会与环境   49篇
灾害及防治   9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78篇
  2021年   80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60篇
  2017年   98篇
  2016年   88篇
  2015年   77篇
  2014年   147篇
  2013年   171篇
  2012年   169篇
  2011年   130篇
  2010年   133篇
  2009年   120篇
  2008年   143篇
  2007年   117篇
  2006年   109篇
  2005年   84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72篇
  2002年   67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51篇
  1999年   62篇
  1998年   56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44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21.
The Yellow River is the second longest river in China and the cradle of the Chinese civilization. The source region of the Yellow River is the most important water holding area for the Yellow River, about 49.2% of the whole runoff comes from this region. However, for the special location, it is a region with most fragile eco-environment in China as well. Eco-environmental degradation in the source region of the Yellow River has been a very serious ecological and socially economic problem. According to census data, historical documents and climatic information, during the last half century, especially the last 30 years, great changes have taken place in the eco-environment of this region. Such changes are mainly manifested in the temporal-spatial changes of water environment, deglaciation, permafrost reduction, vegetation degeneracy and desertification extent, which led to land capacity decreasing and river disconnecting. At present, desertification of the region is showing an accelerating tendenc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esent status of eco-environment degradation in this region supported by GIS and RS, as well as field investigation and indoor analysis, based on knowledge, multi-source data is gathered and the classification is worked out, deals with their natural and anthropogenic causes, and points out that in the last half century the desertification and environmental degradation of this region are mainly attributed to human activiti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regional climate changes. To halt further degradation of the environment of this region, great efforts should be made to use land resources rationally, develop advantages animal agriculture and protect the natural grassland.  相似文献   
122.
钢渣吸附-微波降解法处理碱性品红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复青  何星存 《化工环保》2006,26(2):129-132
研究了钢渣对碱性品红染料的吸附性能、影响因素以及微波对吸附在钢渣-焦炭上的染料的降解作用。实验表明,在中性条件下,钢渣对碱性品红具有优良的吸附性能,饱和吸附量可达到42.4mg/g。以钢渣处理质量浓度为100mg/L的碱性品红溶液,当固液质量比为1:50、振荡吸附1h后,染料溶液脱色率达97%。实验还表明,焦炭可吸收微波产生高温,用钢渣-焦炭混合物(质量比1:1)吸附染料后,以微波辐照可使物料达到665℃的高温,吸附的染料降解。吸附剂再生后重复使用4次,脱色率都达到95%以上。  相似文献   
123.
用钢渣对含铬废水进行预处理,探讨了钢渣粒度、用量、废水pH值和添加硫酸亚铁还原剂的影响.结果表明,经硫酸亚铁还原处理后再用钢渣处理比单纯用钢渣处理的效果明显提高,采用钢渣/总铬质量比为40的100目钢渣处理经硫酸亚铁还原后的含铬废水,总铬和Cr6 去除率分别达79%和84%,采用钢渣柱进行的两级淋滤实验进一步表明该方法可作为工业上含铬废水处理的预处理段.处理后的废钢渣同工业铬渣一起进行水泥固化,标准养护20 d后固化体表面Cr6 浸出率、破碎至5 mm粒径以下和酸雨淋溶下的浸出液Cr6 浓度均符合安全标准,可作为普通建材或进行填埋处置.  相似文献   
124.
河流环境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归宿的动态逸度模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运用逸度方法构建了依赖于温度的、模拟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在河流环境中长期变化的动态归宿模型,其中逸度容量、污染物的转化速率、传递系数等模型参数的计算与温度有关.为了检验模型的合理性,以辽河下游为研究区域,对水体和沉积物中的γ-HCH进行了模拟计算.结果表明:逸度容量的变化与温度负相关,速率系数则相反.在模拟温度范围内(273~298K),-γHCH在空气、水和沉积物中的逸度容量分别减少了8.4%、89.7%和89.7%,转化速率系数分别增加了0.69、22.0和4.5倍;气-水界面的挥发和水-沉积物界面的扩散速率系数分别增加了7.9和1.6倍.模型计算值与实测值吻合较好,最大偏差为5.6倍,表明该模型用于残留POPs的长期预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5.
利用人工湿地系统深度处理城市污水尾水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垂直复合流模拟人工湿地系统对城市污水厂尾水进行深度处理实验研究,植物床选用美人蕉、菖蒲、茭草、芋头和象草混合栽种,采用石英砂为主体填料。实验研究表明:人工湿地系统在停留时间为24h,水力负荷为0.4m3(m2·d)的运行条件处理效果较佳,在此条件下连续稳定运行10个月,处理后的尾水主要指标达到(GBT189212002)标准。  相似文献   
126.
电增强活性炭纤维吸附有机污染物的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严和  全燮  赵慧敏  陈硕  赵雅芝 《环境科学》2006,27(6):1111-1116
研究了在电极化条件下,几种具有代表性污染物质在活性炭纤维上的电吸附动力学特性.结果表明,各种污染物的电吸附动力学比较好地符合Lagergren一级吸附动力学,其平衡吸附量在电极化下的增加量各不相同.在400mV的极化电位下,苯酚钠的吸附量从开路时的0.008 3mmol·g-1增加到0.18 mmol·g-1,增加了17倍;而对硝基苯酚的吸附量从开路时的2.93mmol·g-1降到2.65 mmol·g-1.在-400mV的极化电位下,苯胺的吸附量从开路时的3.60 mmol·g-1增加到3.88 mmol·g-1;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吸附量从开路时的2.20 mmol·g-1降到1.59 mmol·g-1.说明不同取代基的苯衍生物,电吸附改变量不相同,供电子基团的单取代苯,正极化都能明显增强其吸附量;但是吸电子基团的单取代,正负极化对吸附量的影响都很小;供体-共轭桥键-受体型结构的苯衍生物,正负极化都使其吸附减弱但吸附速率加快.静电作用在离子型污染物的电吸附中表现明显.  相似文献   
127.
基于在pH为2.7的一氯乙酸缓冲溶液中亚硝酸根对溴酸钾氧化亮绿具有催化作用,建立了测定环境水样中痕量亚硝酸根的流动注射催化光度法。在室温下,当溴酸钾浓度为0.15mol/L、亮绿溶液浓度为1.12×10-3mol/L时,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04~0.36mg/L,检出限为7.44×10-4mg/L,测定频率为60次/h,相对标准偏差为1.1%(n=11)。  相似文献   
128.
分析了SHERPA综合评价模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建模理念,重点介绍了其在环境空气质量减排情景模拟评估方面的作用,以及在排放源与受体关系(SRR)方面的处理方法,比较了其与欧盟常用的其他情景模拟模型的优缺点。SHERPA模型的特点是空间灵活性较好,对于任何给定地点,可以快速评估不同地区对该研究地点空气质量的影响。SHERPA模型的3个主要功能为污染物来源分析、决策支持和情景模拟。基于SHERPA模型对法国环境空气中PM_(2.5)、PM_(10)和NO_2年均浓度进行污染来源分析、决策支持分析和减排情景模拟评估,展示了模型在环境治理措施优先级筛选和政府间联合治理措施协调建议方面的功能和作用,以期为中国环境空气质量预测预报、环境质量管理措施的制定和成效评估等环境服务与管理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9.
基于双指标多等级的土壤重金属生态风险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土壤中重金属的全量和有效态双重指标,建立基于多等级综合评估的土壤中重金属生态风险评价模型,将联合概率曲线法引入土壤评价模型,分析重金属暴露浓度与毒性数据的概率分布,考察重金属对土壤生物的毒害程度,从而确定土壤中重金属对于生态系统的风险。建立从简单到复杂的多等级综合评价方法,表征重金属的污染等级、浓度效应、多种重金属污染物的协同效应、不同重金属的毒性效应和土壤对不同重金属污染物的敏感性。选择典型地区采集有代表性的土壤样品,测定不同重金属的总量和有效态,验证评价模型的实用性和评价分级的合理性。旨在解决土壤重金属风险评价的方法学问题,为土壤环境质量管理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30.
采用管式光催化反应器,在石英玻璃管壁上涂镀含碳纳米TiO2薄膜,研究含碳纳米TiO2对甲醇气体的光催化降解性能。实验结果表明:随气体流量增加,甲醇降解率呈线性降低;在气体流量为200mL/min、相对湿度为40%、甲醇初始质量浓度为90~170mg/m^3的较佳条件下,甲醇降解率维持在80%以上,最高达85%;在甲醇初始质量浓度为150mg/m^3、气体流餐为200mL/min、相对湿度为40%的条件下,德国Degusa—P25光催化剂对甲醇的平均降解率为89%,含碳纳米TiO2对甲醇的平均降解率为82%,最人降解率为8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