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38篇 |
免费 | 74篇 |
国内免费 | 483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91篇 |
废物处理 | 55篇 |
环保管理 | 107篇 |
综合类 | 736篇 |
基础理论 | 200篇 |
污染及防治 | 437篇 |
评价与监测 | 78篇 |
社会与环境 | 43篇 |
灾害及防治 | 4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19篇 |
2022年 | 42篇 |
2021年 | 39篇 |
2020年 | 33篇 |
2019年 | 34篇 |
2018年 | 43篇 |
2017年 | 59篇 |
2016年 | 68篇 |
2015年 | 95篇 |
2014年 | 108篇 |
2013年 | 122篇 |
2012年 | 105篇 |
2011年 | 105篇 |
2010年 | 104篇 |
2009年 | 67篇 |
2008年 | 71篇 |
2007年 | 69篇 |
2006年 | 73篇 |
2005年 | 42篇 |
2004年 | 46篇 |
2003年 | 44篇 |
2002年 | 53篇 |
2001年 | 53篇 |
2000年 | 49篇 |
1999年 | 45篇 |
1998年 | 48篇 |
1997年 | 44篇 |
1996年 | 25篇 |
1995年 | 23篇 |
1994年 | 21篇 |
1993年 | 14篇 |
1992年 | 13篇 |
1991年 | 3篇 |
1990年 | 4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2篇 |
198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7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721.
722.
同时以活性炭纤维(ACF)为阳极和阴极,在隔膜电解槽中研究了不同电流密度下蒽醌染料活性艳蓝KN-R的电化学脱色.考察了ACF阳极和ACF阴极各自对染料的脱色性能.结果表明,当电流密度为1.0~1.5 mA/cm2时,电解槽中发生阳极电氧化和阴极电还原同时进行的成对电解脱色.在ACF电极上,活性艳蓝KN-R的电氧化脱色比电还原脱色容易进行,1.0 mA/cm2时,阴阳两极室脱色率分别为69%和93%,而1.5 mA/cm2时,阳极室脱色率保持在93%,阴极室脱色率达到79%. 相似文献
723.
基于EPANET-MSX的多组分给水管网水质模型的开发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EPANET-MSX工具包开发了机制性的多组分给水管网水质模型,模型将管段概化为管壁、生物膜、液膜和液相4个组成部分.模拟过程包括基质利用和微生物生长、微生物衰减和死亡、溶解性物质的液膜传质、不溶性物质的吸附和脱落、余氯与有机物的氧化和卤代反应以及管壁腐蚀消耗余氯等.模拟变量共15个,包括生物膜和液相中各7个变量,即溶解性有机物、不溶性有机物、氨氮、余氯、异养菌、自养菌和惰性颗粒,以及管壁生物膜厚度.利用管段模拟实验数据进行模型验证,模型对余氯和浊度的模拟精度分别为0.1 mg/L和0.3 NTU.案例研究的模拟结果合理地反映了给水管网中余氯和浊度的动态变化特征,而同时考虑水厂出水水质可变性和参数不确定性的Monte Carlo模拟则可用于评价案例给水管网的水质超标风险. 相似文献
724.
单纤维过滤介质表面尘粒捕集的随机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控制面概念和粒子运动轨迹计算,建立单纤维过滤介质表面尘粒捕集的三维随机计算模型,采用Ku-wabara流场表征单纤维表面的气流绕流特征。计算分析了St数、无量纲粒径及单纤维过滤模型填充密度对沉积物形态结构和积尘状态下单纤维捕集效率的影响。结果指出,St数对沉积物形态结构具有显著作用,随St数减小,沉积物由紧密的堆积结构演变为分叉显著的树枝状结构。模拟结果还发现,无论过滤条件如何变化,无量纲单纤维捕集效率随捕集粒子数呈近似线性增加关系。 相似文献
725.
726.
利用餐饮废水养鱼技术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了利用餐饮废水进行生态养殖的技术,并对餐饮废水进入养殖水域后的水质控制,必须注意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对旅游景点餐饮废水的合理利用及对环境的保护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27.
对于地震科学来说,观测是它的立足之本,如果没有观测那就像一个人没有心脏一样。担负观测任务的就是各个地震台站,如何得到真实、可靠、连续的观测数据,是各个地震台站一致追求的目标。提高地震台站的监测水平和运行效率,一方面要加强管理,另一方面要对观测数据进行正确的预处理工作,包括日志的详细记录,各种情况的认真标注等。本文结合南山台实际,以数字化仪器为主,着重谈谈日常管理和数字资料预处理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728.
729.
Previous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ultraviolet (UV) A light and the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 benzo[a]pyrene (BaP) can synergistically enhance the formation of 8-hydroxy-2'deoxyguanosine (8-OHdG) in living cells. It has been postulated that the underlying mechanism is production of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 via photosensitization, but direct evidence supporting this hypothesis has been lacking. This study examined intracellular ROS production in living cells co-exposed to UV-A and BaP as well a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racellular production of ROS and formation of 8-OHdG. KB cells were exposed to BaP for 24 h, followed by exposure to UV-A (365 nm) or UV-B (312 nm). The levels of intracellular ROS were directly measured by use of the fluorescent probe dihydrorhodamine 123 (DHR-123) in flow cytometry. Levels of 8-OHdG were measured by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coupled with electrochemical detection (HPLC-ECD). The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UV-B itself induced a much greater level of intracellular ROS than did UV-A alone under the same dose of energy (0.10 mW/cm(2), 20 min). The presence of BaP (13.3 microM) substantially increased ROS production in UV-A-treated cells (2.9-fold), but only slightly enhanced ROS production in UV-B-treated cells (1.3-fold). These results show that BaP acts mainly as a photosensitizer of UV-A, but not UV-B. Furthermore, greater intracellular ROS production was proportional to both BaP concentration and UV-A dosage. There was a linear relationship between ROS production and 8-OHdG formation in cells co-exposed to BaP and UV-A. Results of this study suggest that UV-A and BaP act synergistically to enhance ROS production and formation of 8-OHdG, resulting in increased DNA damage. 相似文献
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