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19篇
  免费   287篇
  国内免费   1312篇
安全科学   347篇
废物处理   149篇
环保管理   279篇
综合类   2300篇
基础理论   593篇
污染及防治   990篇
评价与监测   187篇
社会与环境   196篇
灾害及防治   177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82篇
  2022年   183篇
  2021年   206篇
  2020年   193篇
  2019年   160篇
  2018年   164篇
  2017年   230篇
  2016年   190篇
  2015年   208篇
  2014年   235篇
  2013年   274篇
  2012年   288篇
  2011年   263篇
  2010年   266篇
  2009年   250篇
  2008年   237篇
  2007年   273篇
  2006年   199篇
  2005年   128篇
  2004年   128篇
  2003年   116篇
  2002年   117篇
  2001年   135篇
  2000年   136篇
  1999年   107篇
  1998年   84篇
  1997年   78篇
  1996年   58篇
  1995年   47篇
  1994年   41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51.
脱硫除雾器冲洗喷嘴冲洗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湿法烟气脱硫工艺中常用的除雾器冲洗喷嘴为研究对象,加工了不同喷嘴芯旋度和排放口倒角半径的喷嘴。经过大量试验,系统地研究了冲洗喷嘴的冲洗流量、扩散角和均匀度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当喷嘴芯旋度为30°,排放口倒角半径在3.5 mm左右时,其冲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52.
聚硅硫酸铝的形貌结构和絮凝机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红  邵俊  梁晶  闻瑾 《环境工程学报》2008,2(4):476-481
以工业水玻璃、工业硫酸铝为原料制得聚硅硫酸铝(PASS)复合絮凝剂,采用电子显微镜观察了不同,nAl/n(Si)的PASS的形貌,借助倒置式生物显微镜分析了PASS所形成絮体的形貌并用激光粒度分析仪对絮体粒度分布进行了测定,通过红外光谱和X-射线衍射研究了PASS中铝与聚硅酸的相互作用情况,考察了模拟江水中胶体颗粒物和PASS水解物的Zeta电位随pH值的变化,在此基础上探讨分析了PASS的絮凝机理和絮凝过程.结果发现:nAl/n(Si)对PASS的形貌有较大影响,絮体粒度分布的数据印证了该结果;红外光谱图表明PASS中有Si-O-Al振动峰出现,峰强度随nAl/n(Si)减小而增大;X-射线衍射图证实了聚硅硫酸铝不是晶体,而是铝水解产物与聚硅酸共同作用形成的无定型聚合物;吸附架桥及粘结卷裹作用是PASS絮凝时的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3.
采用一个经典模型描述了陶瓷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生活污水过程中的通量衰减,通过模型参数分析了膜的污染机理.分析结果表明,孔径为50、200和500 nm的陶瓷膜主要由"部分孔堵塞"机理、"完全孔堵塞"机理和"部分孔堵塞"机理控制.实验表明,孔径为200 nm的陶瓷膜较适用于陶瓷膜生物反应器体系.  相似文献   
154.
为去除化工生产等过程中产生的酸雾废气,首先用水作用法、微波法和传统湿法对粉煤灰进行改性试验,结果显示:传统湿法中的碱法效果最佳,改性后粉煤灰的BET比表面积是改性前的8.23倍.再用改性后的粉煤灰与廉价易得的天然矿物沸石和熟石灰作为活性组分,制得一种新型的复合吸附剂.常温常压下,动态吸附盐酸雾,实验结果表明:由改性粉煤灰制作的吸附剂G对盐酸雾的吸附性能比未经改性的吸附剂W有所提高,在文中所述条件下,饱和吸附量由改性前的331.4 mg/g提高到改性后的445.2 mg/g.  相似文献   
155.
Enhanced sludge solubilization by microbubble ozonation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Chu LB  Yan ST  Xing XH  Yu AF  Sun XL  Jurcik B 《Chemosphere》2008,72(2):205-212
A microbubble ozonation process for enhancing sludge solubilization was proposed and its performance was evaluated in comparison to a conventional ozone bubble contactor. Microbubbles are defined as bubbles with diameters less than several tens of micrometers. Previous studies have demonstrated that microbubbles could accelerate the formation of hydroxyl radicals and hence improve the ozonation of dyestuff wastewater.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showed that microbubble ozonation was effective in increasing ozone utilization and improving sludge solubilization. For a contact time of 80 min, an ozone utilization efficiency of more than 99% was obtained using the microbubble system, while it gradually decreased from 94% to 72% for the bubble contactor. The rate of microbial inactivation was obviously faster in the microbubble system. At an ozone dose of 0.02 g O3 g−1 TSS, about 80% of microorganisms were inactivated in the microbubble system, compared with about 50% inactivation for the bubble contactor. Compared to the bubble contactor, more than two times of COD and total nitrogen, and eight times of total phosphorus content were released from the sludge into the supernatant by using the microbubble system at the same ozone dosage. The application of microbubble technology in ozonation processes may provide an effective and low cost approach for sludge reduction.  相似文献   
156.
Anaerobic degradation behavior of nonylphenol polyethoxylates in sludge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Lu J  Jin Q  He Y  Wu J  Zhang W  Zhao J 《Chemosphere》2008,71(2):345-351
Anaerobic biodegradation behavior of nonylphenol polyethoxylates (NPEOs) was investigated. Results showed that terminal electron acceptors, organic matters, initial concentration, and temperature had great influence on the anaerobic biodegradation of NPEOs. Anaerobic biodegradation of NPEOs could be enhanced by adding sulfate or nitrate while this process could be inhibited by adding organic matters. The maximum removal rate increased 1.24 microM d(-1) for each ten micromoles increase in initial concentration. The decrease in temperature caused a sharp decrease in the removal efficiency of NPEOs. Th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 (PHI) for the anaerobic biodegradation of NPEOs was 0.01 degrees C(-1). Nonylphenol (NP), the typical intermediate of NPEOs, could inhibit the anaerobic biodegradation of NPEOs only at high concentration. However, these environmental factors had no effect on the anaerobic biodegradation pathway of NPEOs. The accumulation of NP and short-chain NPEOs during NPEO biodegradation led to 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the estrogenic activity during the biodegradation period.  相似文献   
157.
多米诺效应的风险分析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与分析多米诺效应的相关研究,并针对多米诺效应的定量风险分析,建立了从多米诺场景辨识到后果分析的多米诺效应定量分析方法.通过分析初始事故带来的物理效应对邻近设备的影响,计算了二次设备的损坏概率;分析了多米诺场景,计算了多米诺事故频率,并根据多米诺事故的后果得到个人风险和社会风险曲线.多米诺效应的风险是工业区一个潜在的严重风险,加强多米诺效应的研究对工厂和工业区的安全管理与规划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8.
大型公共场所动态引导人移动路径设计方法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针对方向式动态引导在大型公共场所安全疏散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对动态引导人移动路径研究不足的现状,提出利用比值函数设计动态引导人移动路径的方法。并借鉴TSP(旅行商问题)方法的求解思路,提出可用于动态引导人移动路径优化的禁忌搜索算法。以一个内部布局较为复杂的大型公共场所模拟场景为例,利用MA-ESM疏散模型,分别模拟了引导人最优移动路径、最短移动路径和影响面积最大路径3种不同情景下疏散效果。结果表明,利用影响面积和路径长度比值最大的优化算法计算得出的引导人移动路径,既可满足在相同时间内引导更多的人员进行疏散,又可节省总体的疏散时间,充分保证疏散效果,验证了笔者所提出的动态引导人移动路径优化算法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59.
思索生产安全事故频发共性表象"违法、违章"背后的原因,提出"生产安全事故基因"概念。分析得出"去小概率性"、"社会责任缺失"和"非货币化产出分析能力短缺"3种生产安全事故基因,前两种基因是不可去基因,后一种是可去基因,三者会在不同的条件下以显性或隐性的形式呈现,并作用于生产过程;提出企业组织安全进化的常规对策——完善市场经济环境,创新对策——教育要为"安全"生产服务,强调学历教育系统在创新对策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通过"基因"分析及其对策,为安全生产培养安全管理人员和相关人才,推动安全生产,实现经济与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60.
从行业安全现状以及行业安全标准化两方面介绍AQ标准《油漆与粉刷作业安全规范》编制背景;分析油漆与粉刷作业特点、危害来源及作业事故类型;对标准编制方法与思路、用词技巧、重点内容、章节划分等进行讨论;同时对高空吊板的使用以及缺氧危险作业与有限空间作业问题进行探析。针对该标准的讨论有助于标准的贯彻执行,对安全技术类标准的编制也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