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8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212篇
安全科学   65篇
废物处理   37篇
环保管理   53篇
综合类   393篇
基础理论   95篇
污染及防治   150篇
评价与监测   34篇
社会与环境   25篇
灾害及防治   3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66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67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01.
用城市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制备脱硝催化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城市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为原料,采用氧化锌和硝酸铁化学浸渍、高温热解制备脱除NOx的催化剂。用微型气固相催化反血装置考察了该催化剂在NH3选择性催化还原NO中的应用效果及寿命。实验结果表明:存350~450℃时的催化活性较高,在400℃时NO的最大转化率可达98.3%;催化剂的活性良好,经660min的活性测试,催化剂的活性只降低了约3%。对该催化刹进行了X射线衍射、热重和扫描电镜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该催化剂含有丰富的金属元素及碳元袤,具有丰富的孔结构和晶体结构,而且表面及孔隙间负载的活性粒子较多,这些特征也表叫该催化刺具订良好的催化忡能。  相似文献   
802.
多环芳烃(PAHs)在大气中的相分布   总被引:44,自引:7,他引:37  
通过对广州市老城区空气中多环芳烃的研究表明 ,该区多环芳烃的污染相当严重 ,不同季节测定的多环芳烃总量差别不大 ,但颗粒相多环芳烃在春季占的比例 (44 8% )要高于夏季 (9 4 % ) .气相中主要以芴、菲、甲基菲、荧蒽、芘等低环数的多环芳烃为主 ,而高于四环的多环芳烃主要是分布在颗粒相中 ,苯并 (ghi)是最主要的颗粒相多环芳烃物质 .  相似文献   
803.
对利用动态整定实现故障电信号快速检测电路的动态特性进行了分析和模拟实验。用数字贮存示波器(DSO)记录了各参量的动态变化过程,结果表明,快速检测电路在动态下能对故障电信号进行快速检测,采样时间短  相似文献   
804.
蜂窝煤燃烧烟气中多环芳烃的定量研究及粒径分布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对蜂窝煤燃烧排放的烟气中多环芳烃的定量分析,研究了17种多环芳烃在烟气颗粒相和气相中的分配以及在不同粒径颗粒物上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在室温下燃煤排放的多环芳烃总量以在气相中存在为主,但总体毒性则主要存在于颗粒相中;多环芳烃主要分布在亚微米级颗粒上,分子量越大的多环芳烃越趋于富集在细颗粒上,因而对健康的危害就越大。  相似文献   
805.
富营养化水体中致嗅物质的产生及其去除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鑫辉  余健 《环境工程》2006,24(4):88-90
提出生物法去除水中的异臭异味物质是一种效率高而费用低廉的有效措施,并对致嗅物质的去除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06.
土壤中硒的甲基化可能会导致硒的挥发,加剧土壤硒的流失,而农田土壤硒的缺乏会造成农作物中硒含量偏低.施用硫肥是保障作物增产、增收的一种重要农艺措施,外源硫输入对土壤硒的含量可能产生重要的调控作用.本研究模拟稻田淹水环境,通过添加典型有机硫(甲硫氨酸)和无机硫(硫酸钠),测定硒的挥发量以及土壤中残留的硒含量,以揭示外源硫输...  相似文献   
807.
钢铁企业原料场扬尘污染估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影响评价中仅仅依靠监测是不能完全满足要求的,需要借助于类比调查或经验估算的方法来完成。经验估算作为一种简便、实用的分析方法被广泛的应用,这种方法是在前人大量的工作实践的基础上得出的一整套能比较客观反映污染排放规律的估算统计方法。本文是对环境影响评价中钢铁企业原料场影响污染物排放的影响因素进行估算,为环境影响评价中无组织排放源的预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08.
李俊凯  张丹  周培  刘群录 《环境科学》2018,39(8):3845-3853
为了筛选可用于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植物材料,测定了南京市某铅锌矿采矿场土壤及样地内14种优势植物中Cd、Cr、Cu、Mn、Pb、Zn的含量,并分析了采矿场土壤重金属的污染状况和14种植物对这6种重金属元素的富集和转运能力.结果表明,矿区土壤中Cd、Mn、Zn、Pb的污染最为严重,单因子污染指数分别达到了45.71、11.68、10.40和4.46;样地的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为33.45,也达到重度污染级别.尽管各种重金属的含量不同,14种优势植物均表现出了较强的重金属耐受能力,其中井栏边草(Pteris multifida)和络石(Trachelospermum jasminoides)对6种重金属均表现出很高的富集能力.所有植物体内Zn含量均超出了正常范围,但仅马唐(Digitaria sanguinalis)对Zn的生物富集系数大于1,其他植物的重金属生物富集系数均小于1.14种植物对重金属的生物转移系数较高,其中菊芋(Helianthus tuberosus)和野菊(Dendranthema indicum)对6种重金属的生物转移系数均大于1.根据植物对重金属的吸收机制,可将14种植物分为3类:富集型植物,如菊芋(H.tuberosus)、野菊(D.indicum)、垂序商陆(Phytolacca americana)、爵床(Justicia procumbens)、马唐(D.sanguinalis)、山莴苣(Sonchus brachyotus)、龙葵(Solanum nigrum)和狗尾草(Setaria viridis);根部囤积型植物,如井栏边草(P.multifida)和络石(T.jasminoides);规避型植物,如一枝黄花(Solidago decurrens)、蛇莓(Duchesnea indica)、青绿苔草(Carex breviculmis)和贯众(Cyrtomium fortunei).  相似文献   
809.
以氧化石墨烯(GO)为载体,利用静电吸附将氨基修饰的Fe_3O_4磁性纳米颗粒负载到GO表面得到GO-Fe_3O_4复合材料,再通过静电作用将Au纳米颗粒与GO-Fe_3O_4复合材料组装,制备了Au/Fe_3O_4/GO复合材料,并考察其表面增强拉曼(SERS)活性.首先以罗丹明B(Rh B)为探针分子,考察Au纳米颗粒的粒径对SERS性能的影响,发现平均粒径为40 nm的Au纳米颗粒具有最好的SERS效果.SERS检测性能随着Au负载量的提高而逐渐变优,Au/GO中Au负载量为20%时最优.以多环芳烃分子芘为探针分子,探究Au/Fe_3O_4/GO复合材料中各组分对SERS性能的影响发现,Au纳米颗粒对拉曼信号的增强起主要作用,GO可以通过化学增强效应及对芘的吸附富集作用有效提高SERS检出限,Fe_3O_4的存在可以使基底快速分离,简化实验步骤,便于基底重复利用.该方法对水溶液中芘的检出限达到10-8mol·L-1,相对于普通拉曼的检出限有了明显的降低,有望被用于环境中痕量多环芳烃的富集-检测.  相似文献   
810.
Fecal bacteria contaminate water resources and result in associated waterborne diseases.This study assessed drinking water quality and evaluated their potential health risks in Swat, Pakistan. Ground and surface drinking water were randomly collected from upstream to downstream in the River Swat watershed and analyzed for fecal contamination using fecal indicator bacteria(Escherichia coli) and physiochemical parameters(potential of hydrogen, turbidity, temperature,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total dissolved solid, color, odor and taste). The physiochemical parameters were within their safe limits except in a few locations, whereas, the fecal contaminations in drinking water resources exceeded the drinking water quality standards of Pakist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Pak-EPA),2008 and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 2011. Multivariate and univariate analyses revealed that downstream urbanization trend, minimum distance between water sources and pit latrines/sewerage systems, raw sewage deep well injection and amplified urban,pastures and agricultural runoffs having human and animal excreta were the possible sources of contamination.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revealed that majority of the local people using 10–20 years old drinking water supply schemes at the rate of 73% well supply,13% hand pump supply, 11% spring supply and 3% river/streams supply, which spreads high prevalence of water borne diseases including hepatitis, intestinal infections and diarrhea, dysentery, cholera, typhoid fever, jaundice and skin diseases in children followed by older and younger adul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