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7篇
  免费   117篇
  国内免费   351篇
安全科学   105篇
废物处理   40篇
环保管理   83篇
综合类   769篇
基础理论   190篇
污染及防治   243篇
评价与监测   41篇
社会与环境   43篇
灾害及防治   5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68篇
  2021年   73篇
  2020年   74篇
  2019年   57篇
  2018年   59篇
  2017年   68篇
  2016年   58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87篇
  2013年   76篇
  2012年   91篇
  2011年   75篇
  2010年   93篇
  2009年   85篇
  2008年   78篇
  2007年   80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陈兴  赵建龙 《安全与环境工程》2012,19(6):142-143,156
高层建筑火灾扑救的关键是供水,能否快速有效地向火场输送充足用水直接影响高层建筑灭火战斗的成败。本文对目前高层建筑火场供水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高层建筑火场供水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992.
以浙江省台州市为例,根据该市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现状,采用层次分析法和向量模法评价近年来台州市水环境承载力,确定水环境承载力等级和水环境状态。结果表明,近年来台州市水环境承载力等级在“差”和“一般”之间浮动,对应的水环境状态为“脆弱”到“一般”,水环境承载力总体上偏低。其主要影响指标有人均水资源量、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以及工业废水达标率和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本文同时根据台州市水环境承载力现状,提出相应的改善对策措施,提高水环境承载力,以促进台州市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993.
Pd/CeO2-Al2O3对烟气中多环芳烃的催化氧化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不同负载量及不同钯铈比(Pd:Ce)的Pd/CeO2-Al2O3催化剂,并结合XRD、BET、SEM、O2-TPD和H2-TPR等方法对催化剂的性质进行了表征,研究了所制备的催化剂对燃煤烟气中多环芳烃(PAHs)的催化转化效率.XRD和SEM结果表明,Ce和Pd在Al2O3表面呈高度分散状态,有利于PAHs的催化氧化.BET测试表明,Ce的引入改变了催化剂表面孔径结构,提高其比表面积.O2-TPD和H2-TPR测试表明,适当钯铈比条件下制备的催化剂有较强的储氧能力和活性.催化氧化实验结果表明,所制备的Pd/CeO2-Al2O3催化剂对PAHs具有较高的转化效率,其平均转化率均在80%以上,且PAHs的毒性当量显著降低,钯铈比对PAHs的催化氧化性能影响较大,当催化剂的钯铈比为1:1时,PAHs的转化率最高,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994.
石家庄市区土壤水分运移的稳定同位素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同同  陈辉  韩璐  邢星  付阳阳 《环境科学》2015,36(10):3641-3648
根据2013年4月到2014年5月测得的石家庄市区降水和2013年石家庄市雨季土壤水、灌溉水的稳定氢氧同位素,通过稳定同位素示踪的方法从时间和空间的角度分析了不同土壤层位中的稳定同位素的变化规律,进而得出土壤的水分迁移过程.结果表明,过量氘均值为-6.188 5‰,反映了石家庄2013~2014年的年降水主要来自季风带来的海洋水汽,同时有一定的局地蒸发.石家庄土壤水的来源主要是降水,灌溉水在雨季前期有辅助作用,且雨季的降水量足以对土壤进行适当补给.10~100 cm土壤水的δ18O值随深度增大而减小,雨季最大蒸发深度在40 cm左右,取样期间基本上形成了一个土壤水δ18O峰值沿剖面徘徊中不断向下推进的情况,反映了降水的入渗、蒸发和新旧水的混合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995.
在对西南地区某800 kV换流站填方边坡现场进行工程地质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对经过先期治理但仍发生变形的填方边坡的变形特征和监测数据进行分析,总结边坡稳定性影响因素,并结合FLAC3D数值模拟对边坡变形破坏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填方边坡破坏模式为整体滑移破坏,导致边坡经过治理但仍发生变形的主要诱因是强降雨,但边坡的前期治理设计也存在不足;由于降雨导致边坡重度增大,底部强风化泥岩软化,填土抗剪强度降低,在边坡内形成贯通的滑动面,滑动面绕过加筋土挡土墙的加筋带,边坡顺着强风化层从软化的坡脚剪出;位移监测显示边坡处于加速变形阶段;边坡应急治理措施应重点放在控制边坡继续沿软弱面的滑移变形上,并加强坡体排水,该边坡变形控制的治理方案对同类工程的设计与应急治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96.
简单介绍了玄武岩纤维的基本特性,以玄武岩纤维作为生物膜载体,用实际生活污水模拟黑臭河道水体,采用生物接触氧化工艺来处理净化,评价玄武岩纤维生物载体的性能,探索玄武岩纤维在水体净化中的应用。经过13 d连续运行,玄武岩纤维生物膜载体对COD和NH3-N去除率分别达到82.3%和46.8%,相比对照组分别提高了47.5%和107%,处理效果优良,但是TP的去除效果不理想,需要进一步改进,完善处理工艺。总体来说,玄武岩纤维在水体净化方面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97.
微氧水解酸化处理石化废水的生物降解特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研究采用微氧水解酸化技术处理石化废水,以抑制硫酸盐的还原,减少硫化氢的产生.同时,通过与厌氧水解酸化的对比试验,研究了微氧水解酸化的生物降解特性.微氧反应器的ORP控制在(-290±71)m V,厌氧反应器的ORP为(-398±31)m V.反应器运行近7个月的结果表明,在进水COD为202~514 mg·L-1、硫酸根浓度为350~650 mg·L-1及HRT为12 h时,微氧水解酸化反应器COD的平均去除率为31.2%,高于厌氧水解酸化的26.4%.厌氧出水的VFA浓度((2.34±0.60)mmol·L-1)高于微氧出水((1.89±0.48)mmol·L-1).微氧出水的平均比紫外吸收值(UV254/DOC)为0.017,显著低于厌氧出水(0.025),表明微氧环境可以提高兼性水解酸化菌的生理代谢功能,强化难降解芳香有机物和含共轭双键大分子化合物的去除.微氧水解酸化出水的硫离子浓度((0.11±0.04)mg·L-1)显著低于厌氧出水((1.27±1.22)mg·L-1).454焦磷酸测序结果表明:微氧水解酸化菌群中,变形菌门、绿弯菌门和放线菌门菌群丰度(所占比例分别为39.7%、20.3%、1.9%)高于厌氧水解酸化菌群(分别为36.9%、17.5%、1.3%),对难降解大分子有机物的去除效果好;厌氧水解酸化菌群中拟杆菌门和酸杆菌门所占比例较大,酸化效果更好.在属的水平上,微氧水解酸化污泥中鉴定出的硫酸盐还原菌的种群多样性和丰度均低于厌氧污泥,这与其出水较低的硫离子浓度一致,表明微氧环境能够有效抑制硫酸盐还原菌的活性.上述研究结果表明,微氧水解酸化是一种很有前途的石化废水预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998.
东江干流水体氮的时空变化特征及来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防治东江氮污染并进行针对性水体治理,于2013年7月(丰水期)和2014年1月(枯水期)全面调查了东江干流水体氮的时空变化特征,并利用附生藻的稳定性氮同位素示踪技术对东江水体氮进行了溯源研究.结果表明,TN、NO-3-N、NH+4-N在丰水期的平均浓度分别为2.70、1.63、0.21 mg·L-1,高于枯水期(TN,2.04 mg·L-1;NO-3-N,1.49 mg·L-1;NH+4-N,0.31 mg·L-1);东江水体氮含量较高,且主要以NO-3-N形态存在.各形态氮浓度自上游至下游的变化趋势表现为,TN和NO-3-N先递减再升高,NH+4-N则逐渐递增.稳定性氮同位素示踪表明,面源输入的人畜粪便、养殖废水及农业化肥等是上游区域氮的主要来源,贡献率约占91%;而在下游区域,城市污水的贡献率逐渐增大,并成为氮的主要来源,贡献率达到54%.  相似文献   
999.
In this study, ultraviolet (UV) and vacuum ultraviolet (VUV) photolysis were investigated for the pre-treatment and post-treatment of coking wastewater. First, 6-fold diluted raw coking wastewater was irradiated by UV and VUV. It was found that 15.9%–35.4% total organic carbon (TOC) was removed after 24 hr irradiation. The irradiated effluent could be degraded by the acclimated activated sludge. Even though the VUV photolysis removed more chemical oxygen demand (COD) than UV, the UV-irradiated effluent demonstrated better biodegradability. After 4 hr UV irradiation, the biological oxygen demand BOD5/COD ratio of irradiated coking wastewater increased from 0.163 to 0.224, and its toxicity decreased to the greatest extent. Second, the biologically treated coking wastewater was irradiated by UV and VUV. Both of them were able to remove 37%–47% TOC within 8 hr irradiation. Compared to UV, VUV photolysis could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transparency of the bio-treated effluent. VUV also reduced 7% more ammonia nitrogen (NH4+–N), 17% more nitrite nitrogen (NO2–N), and 18% more total nitrogen (TN) than UV, producing 35% less nitrite nitrogen (NO3–N) as a result. In conclusion, UV irradiation was better in improving the biodegradability of coking wastewater, while VUV was more effective at photolyzing the residual organic compounds and inorganic N-species in the bio-treated effluent.  相似文献   
10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