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00篇
  免费   157篇
  国内免费   941篇
安全科学   234篇
废物处理   134篇
环保管理   193篇
综合类   1541篇
基础理论   445篇
污染及防治   700篇
评价与监测   129篇
社会与环境   128篇
灾害及防治   94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72篇
  2022年   142篇
  2021年   149篇
  2020年   122篇
  2019年   107篇
  2018年   122篇
  2017年   136篇
  2016年   100篇
  2015年   155篇
  2014年   201篇
  2013年   207篇
  2012年   219篇
  2011年   220篇
  2010年   159篇
  2009年   154篇
  2008年   192篇
  2007年   137篇
  2006年   147篇
  2005年   86篇
  2004年   60篇
  2003年   84篇
  2002年   88篇
  2001年   86篇
  2000年   63篇
  1999年   55篇
  1998年   51篇
  1997年   43篇
  1996年   51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3年   1篇
  1972年   2篇
  197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661.
Black carbon (BC) is a promising sediment amendment, as proven by its considerable adsorption capacity for hydrophobic organic pollutants and accessibility, but its reliability when used for the removal of pollutants in natural sediments still needs to be evaluated. For example, the ageing process, resulting in changing of surface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of BC, will decrease the adsorption capacity and performance of BC when applied to sediment pollution control. In this study, how the ageing process and BC proportion affect the adsorption capacity of BC-sediment systems was modelled and quantitatively investigated to predict their adsorption capacity under different ageing times and BC addition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geing process decreased the adsorption capacity of both BC-sediment systems, due to the blockage of the non-linear adsorption sites of BC. The adsorption capacity of rice straw black carbon (RC)-sediment systems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fly ash black carbon (FC)-sediment systems, indicating that RC is more efficient than FC for nonylphenol (NP) pollution control in sediment. The newly established model for the prediction of adsorption capacity fits the experimental data appropriately and yields acceptable predictions, especially when based on parameters from the Freundlich model. However, to fully reflect the influence of the ageing process on BC-sediment systems and make more precise predictions, it is recommended that future work considering more factors and conditions, such as modelling of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adsorption capacity and the pore volume or specific surface area of BC, be applied to build an accurate and sound model.  相似文献   
662.
CMK-3 and C-FDU-15 samples were synthesized using hard-templating and evaporationinduced self-assembly(EISA) methods,respectively.The pore structures of CMK-3 and CFDU-15 as well as commercial activated carbon were characterized by means of X-ray diffraction,field emission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and N_2 adsorption–desorption.Adsorption of NO was investigated by means of 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temperature-programmed desorption of NO + O_2,and in situ diffuse reflectance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MK-3 and C-FDU-15 materials possessed ordered and uniform structures.The coadsorption capacity of NO and O_2 decreased in the sequence CMK-3(88.6 mg/g) C-FDU-15(71.7 mg/g) AC(25.3 mg/g).There were two main adsorption species on CMK-3 and CFDU-15:nitrite and nitrate.Nitrite is converted to nitrate easily.However,the adsorption species were more complex on AC,with nitrite being the main species.Moreover,CMK-3 and C-FDU-15 exhibit excellent regeneration efficiency compared with AC.The excellent NO adsorption performance of CMK-3 and C-FDU-15 was associated with their ordered mesoporous structures and high surface areas.The research provides more options for NO adsorption in the future.  相似文献   
663.
淮南矿区土地利用变化对区域景观格局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淮南矿区5期遥感影像图作为基本信息源,利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和景观格局指数分析了淮南矿区的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对区域景观格局的影响。土地利用变化相关结果表明:1980 — 2015年淮南矿区及区域土地利用变化主要表现为耕地的减少,建设用地、水域的增加。矿区耕地面积减少117.6 km~2,其中46.7%的面积转换成建设用地,51.2%转换成塌陷水域,其所在区域(流域)耕地减少了274.4 km~2,有63.1%转换成建设用地,33.1%转换成水域。将矿区增加的塌陷水域面积还原作为无采矿活动的对照,分析采矿活动对区域景观格局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矿活动使得区域景观多样性指数增加了0.07,矿区土地利用变化使得区域景观多样性增加、优势度减小,区域景观格局更加趋于多样、均衡。  相似文献   
664.
溶解无机碳昼夜动态变化对河流水体碳通量的估算有重要影响。本文选择由地下水补给且富含水生植物的典型河流,开展高分辨率水文地球化学监测和高频率水样取样工作,分析了水化学的昼夜动态变化特征,钙与无机碳昼夜循环产生的生物地球化学控制机理,估算了钙与无机碳昼夜通量。结果表明,白天pH、SIC上升,产生钙沉降和水体无机碳(主要为HCO-3)含量的下降,夜间得到地下水的补给,Ca2+和HCO-3浓度回升。监测期间,官村地下河出口地表河流钙与溶解有机碳的流失或沉降量分别为69.04kg/d和168.68kg/d,即51.14g/(m·d)和124.95g/(m·d),分别占输入量的6.2%和4.7%。受水生植物光合作用和钙化作用控制,沿流程发生无机碳向有机碳转化,是真正意义上的自然碳汇。  相似文献   
665.
情景分析法在黑龙江省水环境污染防治工作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松花江流域黑龙江省地区已有接近80%的人口遭受水污染的威胁,而且受污染地区主要为城市和工业集中的区域.为了预测黑龙江省未来的发展可能造成水污染态势及其严重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适当的战略对策,采用情景分析的方法,对黑龙江省未来20年城市及工业污染态势和不同控制对策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以使为制定东北地区水污染防治战略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66.
农业生态系统是在一定时间和地区内,人类从事农业生产,利用农业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以及与生物种群之间的关系,在人工调节和控制下,建立起来的各种形式和不同发展水平的农业生产体系,其环境、气候、化肥虽在表面上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但却互相影响、制约,对农业生态系统的变化起着重要的作用。笔者结合哈尔滨农业生态系统中化肥、气候及环境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分析,就如何进一步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更好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67.
张毓秀  于兴娜  刘偲嘉  安俊琳  张程 《环境科学》2020,41(11):4803-4812
为探究南京江北新区大气颗粒物化学组分的污染特征,于2013~2014年进行了分级颗粒物样品的采集,开展了颗粒物化学组分的粒径分布和季节变化研究.结果表明,细粒径段的9种水溶性离子总浓度在秋冬季高于春夏季,而粗粒径段冬季最高.冬季颗粒物中[NO3-]/[SO42-]在粗粒径段最低;春、夏和秋季其粒径分布趋势一致.水溶性离子均呈双峰型分布,4个季节的NO3-均在0.65~1.1 μm出现峰值;夏秋季细粒径段的SO42-于0.43~0.65 μm出现峰值,冬季峰值位置向更粗粒子的方向移动;而Na+和Cl-主要存在于粗粒子中.由阴阳离子电荷当量表明,大气粗、细粒子分别呈碱性和弱碱性.有机碳(OC)和元素碳(EC)主要存在于细粒径段,均呈双峰型分布;秋冬季细粒径段中的二次有机碳(SOC)远高于春夏季.由比值判断法进一步表明,南京江北新区颗粒物中的碳质组分主要来源于燃煤和生物质燃烧排放、机动车尾气排放等.  相似文献   
668.
南京北郊不同大气污染程度下气溶胶化学组分特征   总被引:3,自引:9,他引:3  
张程  于兴娜  安俊琳  朱彬  林梦凡 《环境科学》2017,38(12):4932-4942
为了解不同大气污染程度下大气细颗粒物中水溶性化合物和含碳物质的污染特征,使用瑞士万通850 professional IC型色谱仪和Model 2001热光碳分析仪分别对2015年南京北郊冬季清洁、轻/中度污染和重度污染程度下的水溶性离子、OC(有机碳)和EC(元素碳)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重度污染中PM_(2.5)日平均浓度为清洁天的4.0倍,SO_4~(2-)、NO_3~-和NH_4~+这3种主要二次离子平均浓度则分别为清洁天的6.4、3.1和3.9倍,且它们均以(NH_4)_2SO_4和NH_4NO_3的形式存在于清洁天和污染天中.两种呈酸性的污染天均主要受流动源影响.OC与EC的最高浓度均出现在重度污染天,分别达到49.8μg·m~(-3)和10.3μg·m~(-3).清洁天中SOC平均浓度最低(4.28μg·m~(-3)),但SOC占OC质量分数却高于另外两种污染天(41.14%).通过碳组分丰度值发现燃煤燃烧和汽油车尾气排放是观测期间内碳质颗粒物的共同主要贡献源.  相似文献   
669.
催化臭氧氧化过程中溴酸盐的生成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武琳  杨宏伟  杨少霞  吕淼  成文 《环境科学》2011,32(8):2279-2283
以黄河下游某水厂滤后水为目标物,选择了9种催化剂,在间歇反应装置中研究了单独臭氧和催化臭氧氧化过程中溴酸盐(BrO 3-)的生成情况,结果表明,在催化臭氧氧化过程中,NiO、CuO、Fe3O4、Al2O3加入使BrO 3-质量分数分别降低34.0%、32.8%、29.2%、20.8%.选取Fe3 O4作为催化剂研究催化...  相似文献   
670.
应用IVE模型计算上海市机动车污染物排放   总被引:30,自引:7,他引:30  
为了解上海市机动车污染现状,建立上海市机动车源排放清单,分别选择上海市中心城区、商业区和收入相对较低区域中的主干道、快速道和次干道3种共9条典型道路,开展机动车技术水平参数、比功率(VSP)分布状况、启动状况等测试,并在此基础上将International Vehicle E-mission(IVE)模型本地化.调查结果表明,上海市区实际道路上轻型客车、出租车、公交巴士、卡车和摩托车(包含助动车)分别占道路总车流量的41.0%、30.8%、15.6%、6.9%和5.7%;从技术组成看,约85%的轻型客车和97%的出租车均安装有三元催化装置,约30%的公交巴士和90%的卡车没有达到欧Ⅰ标准;机动车的VSP分布主要集中在-2.9~1.2 kw·t-1.模式计算结果表明,2004年上海市机动车CO、VOC、NOx和PM排放量分别为57.06×104t、7.75×104t、9.20×104t和0.26×104t;20%的高排放车对总排放量的贡献占到25%~45%;启动过程中排放的CO、VOC和PM占总排放量的15%~25%,NOx仅占总排放量的4.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