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99篇
  免费   430篇
  国内免费   861篇
安全科学   359篇
废物处理   42篇
环保管理   221篇
综合类   2140篇
基础理论   337篇
污染及防治   61篇
评价与监测   105篇
社会与环境   193篇
灾害及防治   132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69篇
  2022年   214篇
  2021年   177篇
  2020年   243篇
  2019年   140篇
  2018年   131篇
  2017年   125篇
  2016年   128篇
  2015年   164篇
  2014年   162篇
  2013年   174篇
  2012年   222篇
  2011年   230篇
  2010年   220篇
  2009年   194篇
  2008年   182篇
  2007年   177篇
  2006年   177篇
  2005年   119篇
  2004年   93篇
  2003年   67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71.
一种正确有效的飞行训练评估方法是保障飞行训练质量的必要前提和基础,而传统的评估方法多采用单一指标评价法或横向指标比较法,这种方法虽然简单易行,但没有充分考虑到评估体系自身的多样性,不能够真实反映飞行训练状态。本文提出了以模糊综合法为主体,专家评价、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法,通过构造隶属度矩阵,建立飞行训练评估模型,克服了飞行教员评价的主观性,比较全面、客观的进行综合评估,量化计算过程,为真实、有效的飞行训练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2.
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稳定剂,采用化学沉积法制备了磷酸银/树脂复合物,降解亚甲基蓝,研究其光催化活性,并对样品进行了XRD和SEM表征。探讨了不同的光源、催化剂投加量、PVP含量、p H值等因素对亚甲基蓝降解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太阳光(夏天早上9点到11点的阳光)下,偏酸介质中,催化剂用量为0.8 g/L,PVP质量分数为0.01%的磷酸银/树脂复合物,液面高度为15 cm的条件下对亚甲基蓝有最佳降解效果。  相似文献   
173.
飞机发动机的噪声和氮氧化物排放已成为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对人类和生态环境的影响越来越严重。自国际民航组织颁布国际民航公约附件16《第Ⅰ卷航空器噪声》和《第Ⅱ卷航空发动机排放物》以来,为控制航空器发动机排放物污染,特别是氮氧化物污染,国际民航组织一直在研究更加严格的发动机排放物限制标准,以减少航空活动中飞机发动机对人类和环境的影响。以实例的形式列举了B787-800在4个阶段氮氧化物排放指数(EINOx)的计算过程,可为我国大飞机氮氧化物排放适航标准提供信息参考。  相似文献   
174.
水电水利工程移民安置区环境保护管理是水电水利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工作的深化和延伸。本文通过对我国正在建设的巨型电站移民安置区环境保护工作的调查、总结和分析,探讨性地提出了水电水利工程移民安置区环境保护管理内容。该环保管理办法着力加强水电水利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全过程管理,促进移民安置区环保措施的有效落实,使移民安置与生态环境相适应、相协调,实现水电水利工程建设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5.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Mn-Ce/TiO2催化剂,以NH3为还原剂,通过程序升温反应考察其选择性催化还原NO的催化性能.同时,着重探讨了焙烧温度、焙烧时间、活性物质负载量及Mn、Ce负载比例对催化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并用BET、XRD等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活性组分负载量由0增至20%时,NO转化率随着负载量的增加而提高,当(Mn+Ce)质量分数为20%,催化剂活性最高,此后随着活性组分负载量的增加,NO转化率明显下降;Mn与Ce的负载比例为0.85∶0.15时,催化剂比表面积最大,为112.31m2·g-1;焙烧温度500℃时催化剂晶相均为TiO2锐钛矿型结构,焙烧温度升高至600℃,催化剂晶相为TiO2锐钛矿型和金红石型混合结构,且催化剂比表面积急剧减小;焙烧时间对催化剂晶相结构影响不大,焙烧时间为5h时,Mn-Ce/TiO2的脱硝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176.
不同形态的砷水生生物基准探讨及在辽河流域的初步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有毒元素砷在我国各流域分布广泛,主要包括三价和五价两种价态,其毒性差别很大,目前我国缺乏本土的砷水质基准研究,而国外的砷水质基准多以总砷表示,科学性有待商榷.因此,本文分别搜集了三价砷、五价砷和总砷对我国本土水生生物的毒性数据,共获得三价砷12属12种,五价砷18种23属,以及总砷25属29种的合格数据.利用美国环保局推荐的物种敏感度排序法,通过数据分析得出,三价砷的急性和慢性基准阈值分别为84.26μg·L-1和56.55μg·L-1,五价砷的急性和慢性基准阈值分别为1171μg·L-1和633.3μg·L-1,总砷的急性和慢性基准阈值分别为264.4μg·L-1和150.7μg·L-1;总砷的基准阈值与美国现行砷基准值相当,而五价砷基准阈值与三价砷基准阈值体现出数量级的差异,因此,需要分价态考虑砷基准的制定.基于推算的砷基准阈值,用商值法评价了辽河流域枯水期总砷暴露的生态风险.检测结果表明,辽河的总砷暴露浓度范围在2.6~82.4μg·L-1之间,全部位点均无风险,但西辽河段上游支流两点位的砷浓度分别超出三价砷慢性基准阈值的1.20和1.45倍,表明可能存在潜在的砷暴露风险.  相似文献   
177.
玉米芯吸附水中Cr(Ⅵ)的特性及SEM-EDS表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Cr是人和动物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但工业废水中的高浓度的Cr会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都会造成严重的危害。为探讨玉米芯对废水中Cr(Ⅵ)的吸附特性,以期为应用玉米芯处理含Cr废水提供理论依据,在本研究中设置了3项试验:不同p H条件下的吸附试验、等温吸附试验和热力学试验,并对吸附前后的玉米芯进行扫描与能谱分析,探究玉米芯作为吸附剂对水中Cr(Ⅵ)的吸附机理。结果表明:低p H有利于玉米芯对Cr(Ⅵ)的吸附,在p H为1.0左右时,玉米芯对Cr(Ⅵ)有最佳吸附效果,最高去除率可达94.35%,最大吸附量可达23.944 0 mg·g-1;玉米芯对Cr(Ⅵ)的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Freundlich和Dubinin-Radushkevich等温吸附模型,但以Freundlich模型的拟合效果为最优,1/n为0.887 5,表明玉米芯对Cr(Ⅵ)的吸附强度适中;D-R模型中E=3.152 8 k J·mol-1,表明该吸附主要为物理吸附过程;热力学参数ΔH为-0.272 8 k J·mol-1,ΔS为0.014 3 k J·mol-1·K-1,表示玉米芯对Cr(Ⅵ)的吸附是一个自发的放热过程,且升高温度有利于吸附过程的进行;通过扫描电镜可以看出玉米芯表面产生了较多空洞结构,可能是酸性吸附质溶液可以使纤维素水解,增大了玉米芯的比表面积,形成了更有利于吸附的条件;另外玉米芯质子化的静电作用以及含氧官能团对阳离子的亲和性分别对阴离子形式的Cr(Ⅵ)和被还原成阳离子的Cr(III)有吸附作用。这些原因促进了玉米芯对Cr的吸附。  相似文献   
178.
周英男  闫大海  李丽  丛璟  王宁  彭政  王琪 《环境科学学报》2015,35(11):3769-3774
利用化学试剂PbCl2、ZnCl2来模拟危险废物,研究了烧结机共处置危险废物过程中Pb、Zn的挥发特性.首先选取PbCl2、ZnCl2两种化合物的纯化学试剂分别进行了热重分析实验,然后对掺有一定比例PbCl2、ZnCl2的烧结矿原料进行煅烧,采集分析煅烧烟气和煅烧所得烧结矿中Pb和Zn的总量.实验结果表明,在刚开始煅烧的一段时间内,Pb、Zn两种重金属挥发特性相似,均是随着时间的增加以及温度的升高而挥发率逐渐上升,而当煅烧超过一定时间后,其挥发和固化反应会达到平衡,当煅烧的温度为1200℃时,Pb和Zn的挥发率分别为97.13%和65.04%.运用化学反应动力学理论对Pb、Zn两种重金属在烧结机共处置过程中的挥发规律进行动力学模拟,模拟结果表明,PbCl2中Pb挥发的动力学方程可表示为α=f(T,t)=1-exp[-7.90exp(-5595/T)t];而ZnCl2中的Zn为α=f(T,t)=1-exp[-0.534exp(-3210/T)t].  相似文献   
179.
该实验模拟污泥水解酸化出水有机酸,通过饱饥驯化法,苏丹黑和尼罗蓝染色初筛,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法(FT-IR)复筛,得到一株能以城市污泥水解酸化出水混合有机酸为唯一碳源生长并积累中长链聚羟基脂肪酸酯(polyhydroxyalkanoates,PHAs)的菌株X-3。经分子生物学鉴定该菌为芽孢杆菌(Bacillus sp.)。培养实验表明碳氮比对菌株PHAs积累率有较大影响,碳氮比增高有利于菌株积累PHAs。该菌以实际污泥水解酸化液为培养基正常生长并积累PHAs。  相似文献   
180.
以湖北大冶湖和磁湖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矿区湖泊表层水和微型浮游生物中Cu、Pb、Cd、Zn、Cr、Fe 6种重金属的含量,并对矿区湖泊表层水重金属污染和微型浮游生物对重金属的富集能力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大冶湖表层水中重金属Cu、Pb、Cd、Zn、Cr和Fe的平均浓度分别为0.009 1 mg/L、0.013 4 mg/L、0.009 2 mg/L、0.043 4 mg/L、0.057 8 mg/L、0.338 2 mg/L,磁湖表层水中重金属Cu、Pb、Cd、Zn、Cr和Fe的平均浓度分别为0.004 3 mg/L、0.012 7 mg/L、0.001 1 mg/L、0.389 2 mg/L、0.063 4 mg/L、0.7110mg/L;大冶湖微型浮游生物中重金属Cu、Pb、Cd、Zn、Cr和Fe的平均浓度分别为278.6 mg/kg干重、695.6 mg/kg干重、23.1 mg/kg干重、578.0mg/kg干重、323.5 mg/kg干重、142 14 mg/kg干重,磁湖微型浮游生物中重金属Cu、Pb、Cd、Zn、Cr和Fe的平均浓度分别为316.1 mg/kg干重、361.4 mg/kg干重、2.06 mg/kg干重、1 004.5 mg/kg干重、313.3 mg/kg干重、18 366 mg/kg干重;大冶湖和磁湖微型浮游生物中的重金属含量远高于表层水中的重金属含量,甚至高于表层沉积物中的重金属含量;矿区湖泊微型浮游生物对重金属的富集系数在1 800~82 600之间,其中微型浮游生物对Cd、Zn、Cr的富集系数较小,对Cu、Pb、Fe的富集系数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