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02篇
  免费   430篇
  国内免费   862篇
安全科学   358篇
废物处理   42篇
环保管理   221篇
综合类   2135篇
基础理论   344篇
污染及防治   63篇
评价与监测   105篇
社会与环境   193篇
灾害及防治   133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69篇
  2022年   214篇
  2021年   179篇
  2020年   244篇
  2019年   140篇
  2018年   131篇
  2017年   125篇
  2016年   127篇
  2015年   166篇
  2014年   163篇
  2013年   174篇
  2012年   223篇
  2011年   230篇
  2010年   220篇
  2009年   192篇
  2008年   181篇
  2007年   176篇
  2006年   176篇
  2005年   120篇
  2004年   93篇
  2003年   67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应用原子力显微镜研究盐度对棕囊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研究不同盐度梯度下棕囊藻的生长,实验设计了10个盐度梯度,结果表明:在盐度8~32范围内,棕囊藻的生长正常,最佳生长盐度为16,当盐度低于8或高于32时,藻的生长明显受到抑制,细胞数量增长缓慢,最大细胞数远低于16盐度组。研究发现:棕囊藻在盐度为0的环境下仍能缓慢生长,说明海洋中的棕囊藻赤潮在内陆的淡水湖也可能暴发,用原子力显微镜研究比较盐度为0及36的棕囊藻细胞表面形态,发现两者差异较显著,前者藻细胞的直径大于后者,且后者藻细胞表面形成了明显的塌陷。  相似文献   
182.
4种典型有害赤潮原因种的溶血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4种典型赤潮原因种的细胞和培养水中的溶血特性进行了研究.藻种分别是:赤潮异弯藻(Heterosigma akashiwo)的两个品系,微小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minutum),东海原甲藻(Prorocentrum donghaiense)和微小卡罗藻(Karlodinum micrum).对各藻类的去藻上清液和超声破碎细胞提取液进行了溶血性检测,发现:几种赤潮种对鲫鱼红血细胞的溶血特性具有种间差异,同藻种的细胞与其培养水中的溶血强度存在差异.具体表现为:赤潮异弯藻具有最强的溶血性,去藻上清液的溶血性(60 ̄100%)远大于超声破碎细胞提取液的溶血性(30 ̄60%);微小卡罗藻超声破碎细胞提取液的溶血性(70%)大于去藻上清液的溶血性(30%),且是各藻超声破碎细胞提取液溶血性中最强的;东海原甲藻和微小亚历山大藻溶血性较弱,微小亚历山大藻去藻上清液的溶血性(30%)略大于超声破碎细胞提取液的溶血性(10%),东海原甲藻两部分的溶血性差异不显著.赤潮种类及其细胞内外的溶血特性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赤潮原因种在赤潮致害过程中的特征.  相似文献   
183.
彦鹏  工程师  胡全宏 《安全》2020,(1):23-26
双马煤矿在缓坡副斜井掘进工作面掘进过程中局部地段出现氡气,为了保护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保障矿井安全,基于分析研究掘进工作面特殊底层氡气来源、运移规律,以理论指导现场,总结出喷、涂、增、降、检、撤、护七字关键治理技术,从而实现对氡气地质带的有效治理和管控,保障了掘进工作面的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84.
从健康意识逐渐提高、健康知识不断增加、健康生活方式逐步建立及健康状况有所改善等方面阐述铁路实施健康行动计划后取得的成效,分析健康维护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即专业人员不足、服务方式较单一及高血压控制率有待提高,进而提出加强专业队伍建设、引进研发新设备、强化铁路健康教育及深化“四高”联防联控等进一步开展健康维护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5.
因小飞蓬繁殖能力强,传播速度快,其入侵后排挤本土植物以较快的速度形成重度入侵群落,对草原生态系统的种类组成和群落结构产生影响.本文以伊犁河谷托乎拉苏草原内自然分布的猪毛蒿和糙叶矢车菊土著植物群落、混有少量小飞蓬的猪毛蒿和糙叶矢车菊轻度入侵群落、猪毛蒿糙叶矢车菊和小飞蓬中度入侵群落、小飞蓬重度入侵群落的4个群落为研究对象,采用样地实验的方法,研究小飞蓬入侵对土壤氮、磷、钾无机养分和活性有机碳组分变化的影响.研究表明,小飞蓬入侵后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含量.轻度入侵群落对土壤无机养分需求较大,明显降低土壤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硝态氮、铵态氮含量;随着入侵程度加深,逐渐恢复且均高于土著群落含量,其中速效氮含量增加不明显,重度入侵群落在0—10 cm、10—20 cm土层仍处于降低趋势.小飞蓬的入侵对于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影响较大.轻度入侵时降低土壤微生物活性、阻碍易氧化有机碳的积累,可溶性有机碳含量上升;小飞蓬重度入侵时对微生物量碳、易氧化有机碳含量的影响降低,并促进土壤微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186.
187.
188.
地下渗滤系统(SWIS)对硝化、反硝化过程调控不灵活,导致其对氮的去除效果不够理想。组建了两套SWIS装置(1#装置:65~80cm段没有生物基质;2~#装置:65~80cm段添加生物基质),对沿程氮素、硝化和反硝化作用强度及氮还原酶活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两套装置均表现为硝化反应主要发生在20~60cm段,反硝化反应主要发生在60~80cm段。2~#装置的反硝化作用明显强于1#装置,因此其TN去除率高于1~#装置。硝化作用强度随深度增加而递减,反硝化作用强度随深度增加而递增。硝酸盐还原酶(NAR)活性随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弱,亚硝酸盐还原酶(NIR)活性随深度的增加先减弱后又增强。主要原因是2~#装置中添加了干化污泥作为生物基质,为反硝化作用补充了碳源,增强了脱氮能力。  相似文献   
189.
硫酸雾测试方法若干问题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简述了我国硫酸雾测试方法的发展历史,分析和总结了《固定污染源废气硫酸雾的测定离子色谱法》(HJ 544—2016)存在的一些争议和问题,包括硫酸雾的定义、测试方法的干扰控制等。分析认为,相比《硫酸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6132—2010),HJ 544—2016对硫酸雾的定义更加合理。实验结果表明:硫酸盐是测试方法条件下的目标物,滤筒可以显著地捕捉硫酸盐。9组样品滤筒中,被测目标物所占比例为7.9%~69.1%;滤筒和前吸收液中,被测目标物所占比例为93.7%~97.8%。HJ 544—2016新增加的两级串联碱液吸收瓶可以较完全地捕集穿透滤筒后的硫酸雾,同时也会捕集SO2。SO2会对硫酸雾测试产生正干扰,约42.9%的SO2在被吸收后转化为硫酸雾。  相似文献   
190.
微生物是威胁饮用水安全的首要问题,水环境微生物快速检测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是推动饮用水源微生物快速检测和水质安全预警技术发展的保障。随着对水质微生物污染快速检测和准确预警新要求的提出,水环境中微生物在线检测和预警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开发和应用。笔者总结了水环境常见微生物检测方法和技术的发展,重点讨论了饮用水源微生物快速检测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根据各项技术的应用和推广使用程度,将其归纳为常用快速检测技术、潜在适用快速检测技术和新型快速检测技术等类别,并详细阐述了一些应用较广的技术,以期为构建水质微生物污染早期预警系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