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85篇
  免费   1801篇
  国内免费   3343篇
安全科学   1706篇
废物处理   224篇
环保管理   1040篇
综合类   8772篇
基础理论   1651篇
环境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584篇
评价与监测   810篇
社会与环境   867篇
灾害及防治   474篇
  2024年   102篇
  2023年   280篇
  2022年   760篇
  2021年   767篇
  2020年   914篇
  2019年   591篇
  2018年   584篇
  2017年   641篇
  2016年   518篇
  2015年   712篇
  2014年   647篇
  2013年   833篇
  2012年   916篇
  2011年   956篇
  2010年   885篇
  2009年   867篇
  2008年   844篇
  2007年   855篇
  2006年   801篇
  2005年   624篇
  2004年   522篇
  2003年   353篇
  2002年   307篇
  2001年   298篇
  2000年   213篇
  1999年   111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6年   2篇
  1970年   2篇
  1962年   5篇
  196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06 毫秒
991.
铵与碱性酚和次氯酸钠反应生成靛蓝化合物,其色度与铵的浓度成正比,亚硝基氰化物使蓝色增强,在660nm处测量吸光度值;采用Flow Solution-IV^+(FS-IV^+)流动注射仪测定地表水中氨氮,检测范围0~10.00mg/L,检出限0.008mg/L,分析速率51个样S/h;对方法精密度、准确度、加标回收进行了实验,结果令人满意。该方法具有自动进样、分析速率快、试剂耗量低等优点,可应用于大批量常规地表水分析。  相似文献   
992.
微波萃取肉类样品中的多氯联苯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丙酮和正己烷(1+1)的混合溶剂做萃取剂,采用微波萃取的方法提取动物肉类中的9个多氯联苯(PCBs)单体,通过弗罗里硅土和氧化铝净化后,在带ECD检测器的气相色谱上测定。取样量为2g时,多氯联苯(PCBs)在GC—ECD上响应的线性范围为11~100ng/g,研究的样品加标测定范围为11—500ng/g,检出限从5.3—13.3ng/g,平均加标回收率在98.7%-118%。  相似文献   
993.
贾璇  杨海真  王峰 《四川环境》2009,28(2):78-81
机制设计理论是研究在市场失灵的情况下,如何设计一套机制达到既定社会目标的理论。而环境问题的特殊性质使得单纯依靠市场无法合理有效的解决环境问题,这就需要机制设计这一理论的指导。基于机制设计理论的原理,已探索出很多环境政策,有效的预防并解决了污染问题,使公众利益与社会的总体利益达到了“激励相容”。本文在以排污税、排污权交易等环境政策的设计为例,探讨了机制设计理论在环境政策制定中的应用,同时分析了机制设计理论存在的问题,指出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依靠机制设计理论解决环境问题遇到的瓶颈,提出了利用机制设计理论制定环境政策未来的可能方向和着力点。  相似文献   
994.
固定化真菌漆酶对分散兰-2BLN的脱色和降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改良壳聚糖固定化的真菌漆酶对染料分散兰-2BLN进行脱色和降解条件的研究,探索了固定化漆酶活力、处理时间、染料浓度、温度和pH对其降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固定化漆酶脱色降解分散兰-2BLN的适宜条件为:固定化漆酶活力18.2U/mL,染料浓度100mg/L,温度40℃,pH4.6,在上述条件下降解1.5h,分散兰-2BLN脱色率能达到87.68%。重复分批使用固定化漆酶处理2BLN兰,在使用6批次后,脱色率仍能保持在55%以上,其催化效率得到了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995.
本文提出了构建化工石化集中区规划环评指标体系的基本思路与程序。基本思路是从目标导向、影响识别、问题约束三个层面分析与筛选指标。基本程序包括三个步骤,首先以园区的规划功能定位分析为导向,从国内外化工石化集中区相关标准中筛选出基础指标;其次通过影响识别法和规划内容分析进行二次筛选指标;最后通过专家咨询和公众参与对指标进行最终筛选,形成一套适合集中区的规划环评指标体系。以某化工石化集中区应用了该方法,从规划合理性、规划相容性、规划实施环境影响、规划实施资源影响以及规划实施社会经济构建了五大类37项指标。  相似文献   
996.
纵观现有旅游地环境承载力(Tourism Environment Carrying Capacity,TECC)理论与应用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从不同角度对其概念、量测指标体系及在旅游管理与规划领域的运用进行探讨,其阈值量测则以静态极值为主,且个案居多,表明学界尚未形成统一的理论研究范式与共同纲领.更为重要的是,TECC阈值研究仅作为概念获得共识,定量分析尤显不足.基于上述原因,本文从复杂系统理论出发,在深入分析TECC与旅游地生命周期之间耦合关系的基础上构建了旅游地动态演化模型,通过引入时空参量探究TECC演化方式及规律性.该研究一方面为探寻TECC理论提供一种新思路,更为重要的是它解决了环境承载力合理阈值量测这一旅游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通过借鉴预警理论构建TECC预警系统可对旅游地演化发展进行警情预测与管理调控,这样一方面可解决现今TECC研究缺乏综合性、系统性、动态性和预警性的现实性问题,另一方面可为旅游地管理规划者制定发展战略提供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997.
生态岛建设过程中环境类指标构建研究——以崇明岛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将压力 状态 响应(PSR)模型与系统分析法理论集成起来构建生态岛建设过程中环境类指标的方法和步骤。指标构建过程分为4个步骤:(1)首先利用已有生态区域(岛)相关环境类指标确定备选指标集;(2)利用PSR模型对指标逻辑关系进行分析筛选;(3)以2010年为近期目标年,利用系统分析法确定指标核心要素,得到二次筛选指标;(4)以2030年为远期目标年,以综合性和动态性为依据确定最终指标。以上海市崇明岛为例,确定水、气、土为核心考核要素,构建了基于崇明生态岛建设过程的近期及远期目标的环境类考核指标体系。指标评价结果表明,崇明生态岛建设过程中环境类综合指数为72,其中环境压力指数、环境质量指数、环境保护指数分别为85、80和51,与崇明岛实际较为吻合。部分研究结果已在崇明岛生态建设过程中得到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998.
掌握不同管理模式下稻田杂草群落特征,可以为杂草综合防治及农田生物多样性的保持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途径。借助稻-油复种系统长期定位施肥试验(江苏吴江,始于1987年),于2007年春季监测长期不同施肥和秸秆还田对农田杂草群落的影响。施肥与秸秆还田对春季稻田杂草群落结构特征存在显著作用。长期有机无机肥配合施用下(化肥+猪粪+秸秆)杂草生物多样性和生物量均下降;长期不施氮肥下杂草总密度显著增高,达1 810 ind./m2;长期不施肥时,田间野老鹳草成为优势种群,其相对密度达879%;全年秸秆还田(化肥+油菜秸秆+水稻秸秆)下,田间优势杂草种群为禾本科的看麦娘,其相对密度达697%;秋熟水稻秸秆还田下杂草生物量下降,而生物多样性显著提高。上述结果表明,通过合理施肥和秸秆还田措施,可以对稻油复种模式中春季杂草群落进行有效调控。  相似文献   
999.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说在中国的经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年均98%的经济持续增长举世瞩目,然而对经济增长所付出的环境代价却存在着诸多争议。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假说是对环境 收入关系研究的经典表述,可以直观地展现环境与收入变化的关系。在前人研究EKC时运用单一或多个单一指标测量污染程度存在缺陷的基础上,基于 1982~2006年中国6类环境污染物,用改进的熵值法计算出代表我国整体环境污染状况的环境污染指数,利用协整检验来研究中国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存在性及其“本土化”特征,发现与一般发达国家和新兴发展中国家的“倒U”型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不同,中国综合环境污染模型呈“正U”型,以21世纪初为分界点,之前环境污染水平不断下降,之后环境污染又开始有所恶化;利用脉冲响应函数来考察环境污染和经济增长的互动关系,发现经济增长在追溯期内对环境污染均为正向影响,而环境污染仅在短期对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这一研究旨在为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环境、经济政策,实现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00.
Sulfonamides (SAs), the oldest chemotherapeutic agents used for antimicrobial therapy, still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veterinary mass treatments. Consequently, traces of these compounds, alone or in combinations, have been repeatedly detected in the environment. Sulfamethazine (SMZ) deserves particular attention not only because it is the most used veterinary SA, but also due to its proven effects on fertility in mice and on thyroid hormone homeostasis in rats. In this study, after evaluating the acute toxicity to Daphnia magna of six veterinary SAs and trimethoprim (TMP), the additivity of SMZ to each other compound was tested using the isobologram method. Two reproduction tests on the same biological model were also performed in order to derive LOEC and NOEC of SMZ. The acute EC50 was in the range 131–270 mg L−1 for all the compounds tested with the exception of sulfaguanidine (EC50 = 3.86 mg L−1). In acute binary tests SMZ showed a complex interaction with sulfaquinoxaline (superadditivity, additivity or subadditivity) at the three different combination ratios tested, simple additivity to TMP and less than additive interaction when paired to the other SAs. LOEC and NOEC of SMZ obtained from reproduction tests were 3.125 and 1.563 mg L−1, respectively. In conclusion, SMZ should not harm the crustacean population at environmentally realistic concentrations. Its toxicity is comparable to that of other systemic SAs, and their binary interactions are less than additive. The same can not be entirely said for enteric SAs, and considering that these compounds are administered at high doses and mostly excreted in unmetabolised form, further evaluation of their impact to the aquatic environment seems advisabl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