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980篇
  免费   6127篇
  国内免费   27889篇
安全科学   3328篇
废物处理   534篇
环保管理   2168篇
综合类   36743篇
基础理论   4217篇
污染及防治   5664篇
评价与监测   2138篇
社会与环境   1225篇
灾害及防治   979篇
  2024年   147篇
  2023年   414篇
  2022年   1103篇
  2021年   1085篇
  2020年   1779篇
  2019年   2274篇
  2018年   2412篇
  2017年   2494篇
  2016年   2168篇
  2015年   2851篇
  2014年   3439篇
  2013年   3784篇
  2012年   3956篇
  2011年   3546篇
  2010年   3297篇
  2009年   3135篇
  2008年   2766篇
  2007年   2770篇
  2006年   2235篇
  2005年   1708篇
  2004年   1434篇
  2003年   1048篇
  2002年   854篇
  2001年   869篇
  2000年   923篇
  1999年   712篇
  1998年   468篇
  1997年   441篇
  1996年   470篇
  1995年   424篇
  1994年   273篇
  1993年   204篇
  1992年   289篇
  1991年   262篇
  1990年   227篇
  1989年   197篇
  1988年   145篇
  1987年   72篇
  1986年   74篇
  1985年   53篇
  1984年   58篇
  1983年   40篇
  1982年   45篇
  1981年   34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3篇
  1976年   1篇
  1972年   5篇
  197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81.
重大的资源开发利用工程建设设想或实施往往容易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如何正确认识和科学评价各种资源环境热点问题是大家讨论的重点。文章认为任何重大资源开发工程必须遵循自然规律、生态规律、资源规律和经济规律,必须结合国家战略需求和地缘政治关系,开展前期深入的系统性综合调查,进行生态安全与资源工程安全评价和交叉学科论证,并对其科学价值、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等做出正确的判断。建议:未来的资源环境工程建设要谨防“大跃进”,要科学认识自然资源系统规律,守护好美丽的地球家园;要切实履行资源科学家的社会责任,提倡基于科学研究和科学态度的学术争鸣,科学问题最好还是由科学家去讨论;一些争议大的科研课题慎用公益性研发经费来支持。  相似文献   
182.
长江源区水文气象要素变化及其归因研究一直备受全球关注,现阶段研究多侧重于水文气象要素时空变化特征分析,针对长江源区水文气象要素与大尺度环流因子相互关系的研究不足。论文利用Mann-Kendall法、去趋势波动分析法和小波分析法,探究长江源区1957—2012年水文气象要素趋势性、波动性和周期性变化规律,分析水文气象要素与大尺度环流因子的相关关系,通过研究水汽通量揭示大尺度环流因子对水文气象要素变化的驱动机制。结果表明:20世纪90年代,长江源区气候暖干化,进入21世纪后,长江源区气候暖湿化趋势明显;长江源区水文气象要素序列具有正长程相关性,长江源区气候未来会继续呈现暖湿化变化趋势。长江源区水文气象要素都存在着1~5、10~24和25~45 a三种时间尺度周期变化规律。南亚季风是影响长江源区降水量和流量较为重要的大气环流因子,南亚季风驱动下的西南方向气流是长江源区主导气流和水汽来源。  相似文献   
183.
宋伦  吴景  李楠  杜静  杨爽  王鹏 《中国环境科学》2018,38(8):3060-3071
以18S rDNA V4区作为目标基因,利用自行设计的真核浮游植物鉴定引物V4(F/R),结合高通量测序技术,对辽东湾2014年四季海水中真核浮游植物多样性进行了检测.结果发现了8种潜在褐潮生物:抑食金球藻、金牛微球藻、微拟球藻、颗粒微拟球藻、细小微胞藻、密球藻、普通小球藻、钙质角毛藻,其中前2种生态风险较高,主要分布在辽东湾西南、东南两侧.除抑食金球藻和细小微胞藻为混合营养型外,其他6种均为自养型.细小微胞藻丰度最高(平均161445个/L),主要分布在秋季;其次是抑食金球藻、金牛微球藻(平均13912,13717个/L),主要分布在春季;之后为钙质角毛藻、普通小球藻(平均5498,5234个/L),主要分布在秋季;密球藻(平均1345个/L),主要分布在夏季;微拟球藻、颗粒微拟球藻最少(平均56,44个/L),冬季无分布.辽东湾潜在褐潮生物丰度与水温、水深、无机氮、N/P显著相关,其群落结构演替与环境因子关联性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4.
响应土壤阴离子类型的盐碱土古细菌群落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初步解析我国黑龙江苏打盐碱地(HA)、新疆荒漠盐碱地(XD)、山西平原盐碱地(SY)、江苏滨海盐碱地(JD)和天津滨海盐碱地(TB)5个地区的土壤古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以及其响应土壤不同阴离子类型的分布特征,采用基于Illumin-Hiseq平台的高通量测序技术获得489~604个古细菌可操纵分类单元(OTU).OTU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XD的古细菌群落物种丰富度最高,SY和HA分别具有最高和最低的古细菌群落多样性和均匀度;OTU的物种注释结果表明HA以奇古菌门(Thaumarchaeota)为优势菌门,其他土壤均以广古菌(Euryarchaeota)为优势;综合5个样品古细菌群落结构、优势古细菌属和土壤阴离子进行的典范对应分析(CCA)结果显示,XD古细菌群落结构和Haloterrigena属(XD中最优势,相对丰度20.2%)明显的响应土壤SO42-浓度;HA古细菌群落结构和Nitrososphaera属(HA中最优势,62.3%)明显的响应土壤HCO3-/CO32-浓度和pH;JD、SY和TB古细菌群落结构、Halorubrum属(JD和TB中最优势,24.4%和15.6%),和Natronomonas属(SY和JD中第二优势,8.1%和9.2%)明显的响应土壤Cl-浓度.研究结果说明我国不同地域分布的盐碱土受其土壤阴离子类型及其浓度的影响,呈现不同的古细菌群落结构和分布特征.研究结果为我国不同类型盐碱土古细菌资源的挖掘提供依据,也为揭示我国不同类型盐碱土古细菌群落的生态功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5.
为研究京津冀机动车污染控制政策对CO、HC、NOx、PM2.5、PM10等污染物的减排效果,建立了2014年高精度机动车排放清单,选取过去已经实施,未来规划实施及优化/劣化后的若干政策,设置4类共13种政策情景,与实际清单基准情景进行对比,识别各政策情景的排放变化,并对其中由政府给予补贴的政策进行成本收益核算.结果显示,淘汰低排放标准机动车带来的污染减排效果最好,在天津和河北对CO和HC的排放削减分别为53.19%,49.75%和51.28%,50.87%,达半数及以上;升级机动车发动机和燃油标准也能显著削减排放,在天津和河北对PM2.5、PM10的削减分别为17.01%,17.00%和21.95%,21.93%.政府补贴政策存在明显边际效应特征,排放标准高,重污染车少的北京单位成本的减排收益明显低于天津和河北,.河北和天津在考虑成本因素的基础上,应当逐步采纳北京的高标准减排政策;北京则可在一定条件下,将一部分低效的政府补贴通过合理方式转移支付给天津和河北,以提高政府投入的减排效率.  相似文献   
186.
研究对比了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在不同降解过程(水解、UV/H2O2光解、直接光解、过硫酸钾光氧化)中的碳、氢同位素组成变化、分馏特征及二维同位素(Δδ2H-Δδ13C)的相关性.水解反应中DBP分子产生了显著的碳同位素分馏,未发现氢同位素分馏,而且碳同位素富集因子εC为(-2.7±0.4)‰,表明DBP水解时发生C-O键断裂,氢原子不参与反应.而UV/H2O2光解和直接光解反应(pH值分别为2、7和10)中,DBP分子呈现了相似的二维同位素相关性Λ值[(9±2)~(11±2)],推测经历了相同的反应过程.过硫酸钾光氧化降解时,明显偏大的Λ值(31±3)说明反应可能发生C-H键断裂.结果表明:二维单体同位素分析(2D-CSIA)技术可以有效区分DBP的水解、光解、光氧化3种不同类型的降解过程,有助于分析其降解路径.  相似文献   
187.
为了评价互花米草入侵对长江河口湿地土壤碳动态的影响,利用配对的试验设计在长江口崇明东滩湿地的高潮滩和低潮滩各设置1条入侵种互花米草与土著种的配对样线.结果表明,与土著植物相比,互花米草入侵显著增加了长江口湿地的植物碳库、土壤微生物碳、土壤总碳库和有机碳库,而对占土壤总碳库60%以上的无机碳库无显著影响,意味着互花米草入侵导致的土壤总碳库改变主要是通过增加土壤有机碳库来实现的.高潮滩互花米草和芦苇群落的年均土壤呼吸强度分别为(210.02±4.90),(157.79±6.39)mg/(m2·h);低潮滩互花米草和海三棱藨草群落年均土壤CO2排放速率分别为(157.41±5.27),(110.90±5.16)mg/(m2·h),表明互花米草入侵显著增加长江口湿地的土壤呼吸.上述结果意味着互花米草入侵同时增加土壤碳输入和碳输出,但入侵也显著增加了土壤碳库表明入侵增加的土壤碳输入显著高于增加的土壤碳输出.本研究表明互花米草入侵可能会增强了长江河口湿地的土壤碳汇强度和固碳能力.但仍然需要长期系统的监测研究,以便全面定量评估互花米草入侵我国滨海湿地的综合生态影响.  相似文献   
188.
Copper-exchanged chabazite (Cu/CHA) catalysts have been found to be affected by alkali metal and alkaline earth ions. However, the effects of Na+ ions on Cu/SAPO-34 for ammonia 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 (NH3-SCR) are still unclear.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mechanism, five samples with various Na contents were synthesized and characterized. It was observed that the introduced Na+ ion-exchanges with H+ and Cu2 + of Cu/SAPO-34. The exchange of H+ is easier than that of isolated Cu2 +. The exchanged Cu2 + ions aggregate and form “CuAl2O4-like” species. The NH3-SCR activity of Cu/SAPO-34 decreases with increasing Na content, and the loss of isolated Cu2 + and acid sites is responsible for the activity loss.  相似文献   
189.
目的研究不同p H值海水中阴极极化对X80管线钢应力腐蚀及氢脆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慢应变速率拉伸试验、电化学测试、微观组织观察等分析方法。结果 X80钢在天然海水中的析氢电位约为-940m V(vs.SCE,下同),海水p H为3.5时析氢电位发生正移。其应力腐蚀敏感性与极化电位有很大关系,随着极化电位负移,X80钢的氢脆敏感性增加。天然海水中当极化电位负于-950 m V时,断口出现准解理断裂特征形貌。在-1050 m V极化电位下,钢材进入氢脆断裂区发生脆性断裂。海水p H为3.5时,-900 m V钢材有发生氢脆的危险。结论与天然海水相比,X80钢在p H为3.5的酸性海水中具有较高的应力腐蚀敏感性,两种海水介质中X80钢的应力腐蚀敏感性均随极化电位负移而增加。  相似文献   
190.
7B04铝合金和30CrMnSiA钢短期腐蚀的电化学行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7B04铝合金和30CrMnSiA合金钢试样的电化学性能。方法采用电化学实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腐蚀坑深度测试分别对7B04铝合金和30CrMnSiA合金钢试样在是否经过天然海水浸泡的情况下进行测试分析,得到微观腐蚀形貌和腐蚀坑深度以及试样表面不带锈和带锈时的电化学性能。结果随着Na Cl浓度增大,7B04铝合金和30CrMnSiA钢的自腐蚀电流变大,两者之间存在明显的电位差,接触后会发生电偶腐蚀。电偶电流与阴阳极面积比和Na Cl浓度有关,阴阳极面积比增大或Na Cl浓度升高均会导致电偶效应增强。经过海水短期浸泡后,7B04铝合金表面的锈层不仅没有起到抑制腐蚀的作用,反而使自腐蚀加重,但电偶效应确实有所减弱。结论沿海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应竭力避免铝合金在锈层下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