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01篇
  免费   549篇
  国内免费   1322篇
安全科学   617篇
废物处理   122篇
环保管理   395篇
综合类   3058篇
基础理论   548篇
环境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411篇
评价与监测   305篇
社会与环境   316篇
灾害及防治   199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102篇
  2022年   293篇
  2021年   303篇
  2020年   326篇
  2019年   216篇
  2018年   218篇
  2017年   264篇
  2016年   211篇
  2015年   260篇
  2014年   289篇
  2013年   360篇
  2012年   387篇
  2011年   401篇
  2010年   320篇
  2009年   291篇
  2008年   301篇
  2007年   305篇
  2006年   246篇
  2005年   188篇
  2004年   123篇
  2003年   118篇
  2002年   97篇
  2001年   87篇
  2000年   79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61.
胶州湾周边河流溶解态营养盐的时空变化及入海通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选取胶州湾周边5条主要入海河流作为研究对象,于2011秋季和2012年春季,测定了河流中无机营养盐的浓度水平,调查了各河流营养盐的主要来源,分析了营养盐的时空变化及成因,并计算了营养盐的入海通量.结果表明,各流域NO-3-N、SiO2-3-Si、NH+4-N、NO-2-N浓度主要表现为秋季较高,PO3-4-P浓度春季较高.白沙河、洋河流域营养盐主要来源为面源污染;墨水河、李村河流域营养盐主要来源于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大沽河流域营养盐主要来源于农田径流和生活污水.除NH+4-N入海通量为墨水河最高外,其余各项营养盐入海通量均为大沽河最高.DIN、PO3-4-P、SiO2-3-Si入海通量分别为373.74×103mol·d-1、7.08×103mol·d-1、73.16×103mol·d-1,N∶P∶Si数量比约为53∶1∶10.  相似文献   
962.
中国华南地区持续干期日数时空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华南地区46个地面气象站1960-2012年逐日降水数据,分析该地区各季节持续干期日数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近53年来,华南地区春季和夏季的持续干期日数呈波动下降趋势,下降速率分别为0.042和0.108 d·(10 a)-1;秋季和冬季的持续干期日数呈波动上升趋势,上升速率分别为1.911和0.118 d·(10 a)-1。广东省春季和夏季持续干期日数呈下降趋势,下降速率分别为0.171和0.243 d·(10 a)-1;秋季和冬季持续干期日数呈增加趋势,增加速率分别为1.737和0.32 d·(10 a)-1。广西省春、夏和秋季持续干期日数呈增加趋势,增加速率分别为0.109、0.046和2.117 d·(10 a)-1;冬季为减小趋势,减少速率为0.106 d·(10 a)-1。2)华南地区持续干期日数在春季呈从北向南逐渐增多的趋势,夏季呈自西南向东北逐渐增加的趋势,秋季呈自西向东逐渐增加的趋势,冬季呈从北向南逐渐增多的趋势。冬季的持续干期日数是4个季节中最长的,大致在20~44 d。3)华南地区春季持续干期日数变化倾向率在-1.20~1.00 d·(10 a)-1之间,增加趋势最明显的区域是广西省的南部地区,减少趋势最明显的区域是广东省的沿海地区;夏季在-1.00~0.60 d·(10 a)-1之间,呈增加趋势的区域主要位于广西省的中部和南部,呈减少趋势的区域位于广东省大部分地区和广西省的东部;秋季在0~3.50 d·(10 a)-1之间,整体呈现增加趋势,变化倾向率较大的区域主要位于广西省的中部和广东省的东北部沿海地区;冬季在-1.50~2.00 d·(10 a)-1之间,呈增加趋势的区域主要集中在广东省的中南部和东部地区,以及广西的东部边缘,呈减少趋势的区域主要集中在广东省的北部以及广西的中部和西北部地区。持续干期日数增加趋势最明显的季节是秋季。4)持续干期日数与降水量表现出负相关性,与气温和无降水日数表现为正相关性。降水量和无降水日数的变化对持续干期日数的变化起着重要的作用,而温度对持续干期日数的影响比较小。  相似文献   
963.
二英类物质具有致癌、致畸等毒理及健康效应.我国二英类物质污染源较多,分布较为广泛,因此二英监测任务十分紧迫.但是我国二英实验室相对较少,单纯的仪器分析方法不能满足监测需求,因此急需发展经济、简便、快速的生物检测方法.生物检测方法主要包含免疫类检测方法和基于芳香烃受体(AhR)信号通路的检测方法,本文着重对这两类生物检测方法的原理和进展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64.
环氧乙烷生产装置的安全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综合运用道化学公司火灾、爆炸危险指数评价法,事故树分析以及事件树分析对环氧乙烷生产装置进行安全评价,定量地得出装置的危险程度,定性地分析了各危险因素的大小以及系统中各元件的故障率对事故发生概率的影响程度,并提出了改进措施.结果表明,该装置的危险程度很大,必须加强安全生产管理,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氧气的浓度,从而降低危险性等级,保证生产安全.  相似文献   
965.
由农业产生的非点源污染是湖泊的主要污染源。为了研究太湖流域非点源污染负荷流失规律,选择了宜兴梅林小流域为研究对象,对降雨过程中径流流量及其污染物浓度随降雨—径流变化过程进行监测研究。采用统计和系统分析方法,建立径流量和非点源污染负荷输出量之间的数学统计模型,得出该流域非点源污染物流失规律,此方法可以推广到与该流域相似的其它地区的非点源污染研究中,应用于太湖流域水污染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966.
洪湖历史时期人类活动的湖泊沉积环境响应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以洪湖北部和南部两个短柱钻孔(HN和HS)研究湖泊沉积,采用137Cs定年,沉积速率为0.155 cm/a。沉积物的总有机碳、总氮、磷以及元素和磁化率等指标分析表明:1840年前洪湖地区人类活动较弱,在湖泊沉积物中基本没有早期的人类活动信号的记录;1840年以后由于人口大量增加,人类活动增强,湖泊的营养水平有所增加,尤其是1950年以来沉积物中营养元素急剧增加;近50年来的湖泊营养程度的加重主要与流域内大量营养物质进入湖泊,以及大面积的围垦造成湖泊面积减小、自我调节能力降低有关。洪湖两孔的对比研究表明,不同区域之间存在着差异,可能与洪湖湖流作用及人类活动的影响差异有关。  相似文献   
967.
为解决高海拔排土场边坡安全稳定性监测中常规监测仪器布置和人员值守的高投入、高风险问题,分析西藏山南桑日县某排土场边坡25景Sentinel-1A数据,利用短基线集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SBAS-InSAR)技术监测终了排土场边坡从2018年11月4日-2020年12月23日期间的地表形变,采用基线估计状态空间模型、自适...  相似文献   
968.
秸秆焚烧影响南京空气质量的成因探讨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1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综合利用卫星遥感的火点和云覆盖信息,结合气团后向轨迹分析,探讨了由秸秆焚烧造成的空气污染物的区域尺度输送和本地源对城市空气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气象条件下,污染物可以发生区域尺度的输送,上风火点与下风城市的污染有明显的相关,将空气污染分为局地型(如,2006年5月31日、2009年11月8日)、区域型(如,2008年10月28日),以及局地区域相结合型(如,2006年6月14日、2007年6月5日、2008年6月2日)3种.应用本文的方法,在有云时,可以通过部分火点和气团后向轨迹分析推测污染物源地.空气污染气象条件分析表明,秸秆焚烧若伴随高空(500hPa)有槽(或位于槽前),低空存在弱切变,气流由周边向中心辐合;同时,若在均压场控制下,等压线稀疏,风速较小或静风,污染物则易积聚而不易输送;逆温层的形成将污染物禁锢在混合层以下,不利于垂直扩散;再加上较大的相对湿度,有利于霾的形成,造成严重空气污染.  相似文献   
969.
天津近岸海域大气颗粒物无机组分季节变化及源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06~2007年在天津近岸海域分4个季节走航采集了不同粒径大气颗粒物样品,分析了其质量浓度以及元素、离子和碳等化学组成,并应用富集因子以及特征化合物比值对其来源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天津近岸海域TSP,PM10和PM2.5的质量浓度分别为(294.98±3.95),(279.87±17.53),(205.50±38.13)μg/m3,且呈现出明显的季节变化,秋季颗粒物浓度最高,冬季次之,夏季最低. TSP、PM10和PM2.5中总元素浓度分别为48.76, 47.94,32.08 μg/m3. TSP中含量最高的离子是Na+, PM10和PM2.5中含量最高的离子是Cl-. 3种不同粒径中OC浓度秋、冬两季均明显高于春夏两季. Al/Fe的比值分析结果表明,春季TSP的主要来源为土壤尘,秋、冬季PM10和PM2.5主要受燃煤的影响. Cu、Zn和Pb的富集系数较高,其中Pb在冬季PM10中富集达到最高为741.3. NO3-/SO42-的变化范围为0.28~0.85,春夏季该比值较高于秋冬季,反映了该海域同时受燃煤与机动车污染的影响.OC/EC变化范围为2.13~5.58,表明该海域气溶胶中存在着大量二次有机碳.  相似文献   
970.
光合细菌对2,4,6-三氯苯酚的降解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混合光合细菌PSB-DR在不同光照、接种量和pH值下对2,4,6-三氯苯酚(2,4,6-TCP)的生物降解特性,确定了PSB-DR生物降解2,4,6-TCP的优化控制条件.结果表明,光照培养下,接种量30%,初始pH值7.0时2,4,6-TCP降解效率最高.在此条件下,50mg/L的2,4,6-TCP经5d后降解率达到82.3%.培养基中醋酸钠的加入对2,4,6-TCP降解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SB-DR静息细胞对2,4,6-TCP的降解符合高浓度底物抑制的酶促反应类型,其降解动力学参数rmax=1.746h-1,Km=38.333mg/L,Ki=260.87m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