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58篇
  免费   298篇
  国内免费   923篇
安全科学   404篇
废物处理   103篇
环保管理   225篇
综合类   1850篇
基础理论   322篇
污染及防治   288篇
评价与监测   177篇
社会与环境   187篇
灾害及防治   123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56篇
  2022年   191篇
  2021年   194篇
  2020年   204篇
  2019年   138篇
  2018年   147篇
  2017年   193篇
  2016年   138篇
  2015年   166篇
  2014年   157篇
  2013年   192篇
  2012年   218篇
  2011年   216篇
  2010年   203篇
  2009年   179篇
  2008年   179篇
  2007年   155篇
  2006年   138篇
  2005年   116篇
  2004年   94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58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01.
2012年全球地震灾害概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2年是近百年来全球地震的轻灾年.根据本年度国内外地震灾害资料,总结出2012年全球地震灾害的主要数据和“双震”成灾、沿“地球脐带”的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502.
白蚁肠道共生微生物多样性及其防治方法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蚁是破坏性极大的世界性害虫.结合课题组多年来开展的科研工作,综述了白蚁肠道中内生菌分离和白蚁防治方法的研究现状.已从白蚁肠道内分离出原生动物、细菌、真菌和螺旋体等多种生物.白蚁肠道中存在的微生物对白蚁消化木质纤维素类食物有着重要的作用.白蚁防治方法主要为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和生物学方法.生物防治白蚁方法具有高效、低毒、无残留、无污染、价廉的特性.介绍了以从抗白蚁树木分离到的内生菌生物发酵合成的代谢产物作为杀白蚁生物药剂的生物防治方法,该方法优势明显,有可能成为未来白蚁防治剂研究的方向,为白蚁防治提供重要途径,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03.
单一及复合重金属污染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外源添加重金属和室内培养的方法研究重金属Cd、Pb对滩涂盐渍土脲酶、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为中国沿海地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监测及重金属对潜在生态环境影响等方面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重金属Cd添加至土壤的质量分数为0、0.5、1.0、2.0 mg.kg-1,重金属Pb添加至土壤的质量分数为0、100、200、400 mg.kg-1,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结果表明:重金属质量分数较低时,单一重金属对土壤脲酶活性具有促进,对过氧化氢酶活性具有抑制作用;重金属质量分数较高时,对土壤脲酶活性具有抑制作用,对土壤过氧化氢酶具有促进作用。重金属Cd、Pb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存在交互作用,重金属Cd对土壤脲酶活的性影响起主导作用,重金属Pb对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起主导作用。经逐步回归分析,有效态重金属的质量分数低水平时,土壤脲酶活性与重金属Cd呈现显著负相关;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与重金属Pb呈现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504.
SHMP分散配制用于环境风险模拟研究的纳米ZnO颗粒溶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SHMP(六偏磷酸钠)作分散剂,研究超声时间与静置时间对商购纳米ZnO的优化分散效果,以配制出用于环境风险模拟研究中的分散粒径小、效果稳定且浓度较高的纳米ZnO颗粒溶胶. 结果表明,相同条件下加分散剂的体系分散效果好于不加分散剂体系. 最佳优化分散方法:在100 mL超纯水中先加入45 mg SHMP作分散剂,再加入0.5 g的商购纳米ZnO,超声60 min后静置6 d,最终得到的颗粒溶胶平均粒径为(176.5±15)nm (纳米粒度-Zeta电位仪),TEM表征粒径为60~90 nm,Zeta电位为(-64.7±5.64)mV,实测分散浓度为(95.87±4.37)mg/L,其稳定性基本可以维持5 d.   相似文献   
505.
以北京朝阳区清河水为原水,开展碳素纤维生物修复试验,考察生物膜从形成到成熟及处理过程中碳素纤维外观、生物相结构、氮磷浓度及藻类群落结构的变化. 结果表明,碳素纤维在3 d内挂膜成功且生物相丰富,说明其生物亲和性强,吸附性能好. 碳素纤维生物膜对氮、磷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TN、TP、NH4+-N去除率分别达40%、60%、98%,其中对氮、磷的去除以吸附水体中颗粒态污染物为主. 碳素纤维生物膜对富营养化水体藻类的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尤其对蓝藻的抑制作用显著,藻类总密度和蓝藻密度达到最大值的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延迟6 d,且藻类总密度及蓝藻密度都低于对照组. 碳素纤维生物膜还影响水体中的藻类群落结构,试验期间水体中以硅藻为主,蓝藻所占比例平均为22.4%,而对照组中以蓝绿藻占优,蓝藻平均所占比例高达47.2%.   相似文献   
506.
三峡水库香溪河库湾冬季甲藻水华生消机理初探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2010年1—2月在香溪河库湾上、中、下游各选取1个监测点对水体环境因子及藻类进行监测,对水温、营养盐含量等进行分析,探讨香溪河库湾冬季甲藻水华的生消机理. 结果表明:2010年冬季,香溪河库湾末端暴发了甲藻水华,持续44 d,优势藻种为拟多甲藻(Peridiniopsis sp.),最高细胞密度达到11.8×106 L-1;适宜的水温、充足的营养盐以及良好的光照、弱分层水体是香溪河库湾冬季甲藻水华暴发的主要原因;Zmix/Zeu〔Zmix(混合层深度)与Zeu(真光层深度)之比〕在2~3之间时有利于甲藻生长;库湾中下游因水体掺混强烈而在冬季未暴发水华;后期水体分层状态的加强及Zmix/Zeu的减小是甲藻水华消失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07.
以甘肃省某市新区基础设施建设中的路网建设为例,根据公路路网的交通参数、道路地形地貌条件、路面设施等,利用导则推荐模式预测路网噪声贡献值。该新区路网中道路距离多在500m以上,不论道路平行还是相交,噪声影响以主干道为主,以次干道为辅,相互影响;根据路网噪声环境影响的特点,提出切实可行的声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相似文献   
508.
利用SCIAMACHYENVISAT 2003—2009年月均观测数据,结合1∶4 000 000行政区划图,得到了近7 a来我国城市级别NO2柱浓度的时空分布和变化趋势,并采用Seasonal 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方法对各城市的变化趋势进行了显著性分析. 结果表明:我国NO2分布东高西低,NO2柱浓度高值区主要分布在京津冀及环渤海区域、长江三角洲北部及广东省等地区. 近7 a来我国北部和中部地区的NO2增长趋势显著,NO2柱浓度平均值最高和增速最快的前20个城市主要分布在江苏、山东和安徽等省的二级城市郊县和小城市. 与统计年鉴工业废气排放数据的比较表明,工业废气排放与NO2柱浓度及其时空分布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这种新的NO2污染格局应该引起重视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污染监管措施.   相似文献   
509.
马妍  王童  周生坤  张美娟  张亚茹  张泽仁  吴翠平 《环境工程》2021,39(10):191-196,156
土壤作为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源与汇,研究污染物在其中的吸附行为对探明污染物环境归趋和生态风险意义深远。以苯胺为代表性污染物,在综合分析我国12种地带性土壤的基本理化性质基础上,探讨苯胺在土壤-水界面分配规律以及该吸附行为与土壤理化性质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12种地带性土壤对于苯胺的吸附能力差异明显,其中,黑龙江黑土吸附苯胺能力最强,理论饱和吸附量最大;2)考虑到部分土样的吸附等温线表现出明显的非线性,用Freundlich模型拟合土壤吸附苯胺的等温线;3)12种地带性土壤的理化性质差异显著;4)有机质含量对苯胺土-水界面吸附行为影响最为显著:有机质含量越高,土壤对于苯胺的吸附能力越强。  相似文献   
510.
The development of cost-effective and highly efficient anode materials for extracellular electron uptake is important to improve the electricity generation of bioelectrochemical systems. An effective approach to mitigate harmful algal bloom (HAB) is mechanical harvesting of algal biomass, thus subsequent processing for the collected algal biomass is desired. In this study, a low-cost biochar derived from algal biomass via pyrolysis was utilized as an anode material for efficient electron uptake. Electrochemical properties of the algal biochar and graphite plate electrodes were characterized in a bioelectrochemical system (BES). Compared with graphite plate electrode, the algal biochar electrode could effectively utilize both indirect and direct electron transfer pathways for current production, and showed stronger electrochemical response and better adsorption of redox mediators. The maximum current density of algal biochar anode was about 4.1 times higher than graphite plate anode in BES. This work provides an application potential for collected HAB to develop a cost-effective anode material for efficient extracellular electron uptake in BES and to achieve waste resource utiliz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