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2篇
  免费   221篇
  国内免费   546篇
安全科学   208篇
废物处理   16篇
环保管理   157篇
综合类   1296篇
基础理论   286篇
污染及防治   44篇
评价与监测   97篇
社会与环境   156篇
灾害及防治   79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48篇
  2022年   106篇
  2021年   119篇
  2020年   138篇
  2019年   74篇
  2018年   86篇
  2017年   98篇
  2016年   55篇
  2015年   104篇
  2014年   87篇
  2013年   117篇
  2012年   154篇
  2011年   150篇
  2010年   142篇
  2009年   132篇
  2008年   122篇
  2007年   132篇
  2006年   137篇
  2005年   97篇
  2004年   61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陈杰  雍毅  叶宏  郭卫广  刘静 《四川环境》2014,(6):110-114
主要通过我国污染源普查和2013年环境公报介绍了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的现状,并从土壤侵蚀、农业化肥及农药、畜禽粪尿污染、农村生活污水和固体废弃物垃圾、大气干湿沉降、航运污染等方面介绍了我国污染源农业面源污染的成因,结合对土地利用方式、农业活动和田间管理、畜禽粪便及垃圾污染、社会经济因素等农业面源污染的影响因素的分析,分别从技术措施、法律措施和经济措施3方面入手提出了我国面源污染的控制和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42.
四川盆地为中国灰霾形势较为严重的区域之一,对四川盆地大气灰霾的监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利用环境一号卫星数据,对能表征大气污染程度的气溶胶光学厚度进行了反演。提出了用EVI植被指数判定暗像元精细化反演气溶胶光学厚度的方法,该方法能较好地去除部分大气影响,气溶胶光学厚度反演结果与CE318的气溶胶光学厚度结果相关性较高,误差较小,具有较高的精度,反演结果满足精细化要求。反演结果表明,四川盆地内有德阳、成都、眉山和乐山4个气溶胶光学厚度高值区,该高值区呈带状分布且与四川盆地的地形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3.
中国城镇化态势分析和可持续城镇化政策建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阐述今后15年中国城镇化面临的就业和收入差距、资源和环境、区域发展、政府管治等四大挑战之后,分析了到2020年中国城镇化水平年均增长0.6、0.8、1.0和1.2个百分点的4种态势。如按1978—2002年城镇年均提供636万人就业考虑,到2020年中国城镇化水平年均增长不宜超过0.7个百分点;如果考虑到2005年上半年城镇安排595万人就业,则城镇化水平年均增长1.2个百分点也是可行的。但是,对于所有4种态势,土地短缺都是一个棘手的问题。最后就可持续城镇化提出的政策建议包括:①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有序转移;②贯彻落实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方针;③高效利用和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④统筹城乡规划,加强对经济区发展的引导;⑤贯彻落实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⑥建立多元化的城镇基础设施投资体制,大力吸引民间和国际资本;⑦全面推进城镇管理体制创新,制定公众参与政策;⑧坚持按城镇化的客观规律办事,控制地方政府的城镇化热情。  相似文献   
144.
藻类水华对太湖梅梁湾不同粒径有机组分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过滤和切向流超滤系统,分离得到2009年8月至2010年8月每月的太湖梅梁湾不同粒径水体有机物,测定了水体中颗粒态有机碳,高分子量和低分子量可溶解性有机碳的含量,并同步分析了叶绿素浓度,水体中各种有机物的碳氮比值和中性单糖含量.对不同形态有机碳浓度的比较发现颗粒态有机碳是太湖碳存在的主要形式.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叶绿素浓度与颗粒态有机碳之间具有显著的相关性,说明浮游植物是颗粒态有机物的主要来源.此外高分子量可溶性有机物的碳氮比值和中性单糖含量均相对较高,这表明该有机碳的生物可利用性比其它形态的水体有机碳高.  相似文献   
145.
叶玲  张敬阳 《环境科学学报》2012,32(6):1381-1387
利用镍离子能与邻菲罗啉反应生成螯合物的性质,研究了加与未加邻菲罗啉条件下,蒙脱石对金属镍离子的吸附行为,考察了镍离子浓度、吸附时间、温度和溶液pH值等因素对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邻菲罗啉后,蒙脱石对镍的螯合离子的吸附量明显增大;吸附平衡时间约为120min;蒙脱石对[Ni(phen)n]2+的吸附性基本不受pH值的影响.动力学研究表明该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反应动力学模型,吸附量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二级动力学参数证明加入邻菲罗啉可显著提高蒙脱石对Ni2+的吸附性.蒙脱石对简单Ni2+的吸附符合Langmuir的单层吸附等温式;而蒙脱石对镍的螯合离子的吸附则符合Freundlich等温式.蒙脱石对Ni2+和[Ni(phen)n]2+的吸附均为自发、吸热和更无序的;XRD及FTIR研究表明,蒙脱石对[Ni(phen)n]2+的吸附以层间的物理吸附为主.  相似文献   
146.
基于响应曲面法袋式除尘器清灰性能的数值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叶玉奇  钱付平 《环境科学学报》2012,32(12):3087-3094
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方法,采用二维、可压缩、非稳态流动数学模型,对袋式除尘器脉冲喷吹过程中滤袋内的清灰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比较了滤袋壁面压力峰值的模拟值和试验值.同时,利用该模型,基于响应曲面法并使用统计软件MinitabV15研究了喷嘴直径、喷吹高度、文丘里管喉管直径、文丘里管及布袋长度对袋式除尘器清灰性能的影响,并得出了这5个影响因子的二次多项式预测模型.结果表明,滤袋表面压力峰值的模拟值与试验值变化趋势基本上是一致的,误差在10%左右,从而验证了本文数值计算模型的可靠性.在上述5个影响因素中,喷嘴直径(d)、文丘里管喉管直径(de)及布袋长度(L)对清灰性能影响显著,其中,清灰性能随着喷嘴直径和文丘里管喉管直径的增大而提高,随着布袋长度的增大先提高后降低.在本文所研究的尺寸范围内,当d=20mm、de=60mm及L=3360mm时,清灰效果分别达到最优.所得结论有助于进一步改善袋式除尘器的清灰性能.  相似文献   
147.
工业园区TVOC和恶臭的电子鼻检测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田秀英  蔡强  叶朝霞  郭威  卢岩文  张永明 《环境科学》2011,32(12):3635-3640
根据工业园区中TVOC和恶臭可能存在的主要气体组分,筛选传感器阵列,构建用于检测工业园区内TVOC和恶臭的电子鼻系统.本研究设计了TVOC污染指数(TPI)和恶臭污染指数(OPI)及基于电子鼻的现场检测方法.在此基础上,结合嘉兴市乍浦港区内化工园区污染情况分析,选择6个检测点进行现场检测,各传感器响应值经PCA分析,提取了2个主成分即可将8个传感器分为2类:TVOC型(S1)和恶臭型(S2~S8).将现场采集的气体样品用GC/MS进行定性分析,各采样点TVOC物质积分面积百分比在10%以上的累积起来大多都占总面积的90%以上,而恶臭类物质则大多都在10%以下.结果表明:①选用合适的传感器阵列,结合PCA分析,可以初步反映工业园区内TVOC和恶臭的污染情况;②结合电子鼻测得的污染指数与GC/MS定性分析结果,可以大体得出工业园区TVOC和恶臭总体污染情况及各种污染物分布情况;③电子鼻和GIS技术综合应用到工业园区TVOC和恶臭的检测,能初步用于评估工业园区空间污染情况.  相似文献   
148.
生活垃圾焚烧厂沥滤液污染物浓度高,水质成分复杂,是我国污水处理领域的热点和难点之一。重点介绍了生物处理技术、膜技术、物化处理技术、蒸发处理技术及其组合工艺用于垃圾焚烧厂沥滤液处理的研究进展,对现存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9.
燃煤电厂排放细颗粒物的水溶性无机离子特征综述   总被引:8,自引:7,他引:1  
段雷  马子轸  李振  蒋靖坤  叶芝祥 《环境科学》2015,36(3):1117-1122
当前我国面临严重的大气细颗粒物(PM2.5)污染,燃煤电厂是大气中PM2.5的重要来源之一.为了实现国家"十一五"和"十二五"规划对二氧化硫(SO2)和氮氧化物(NOx)的总量减排目标,燃煤电厂大规模安装烟气脱硫和脱硝设施,这虽然减少了气态污染物转化生成的二次PM2.5,但另一方面也会对烟气中PM2.5的物理化学特征产生影响,有可能增加一次PM2.5的排放.本文综述了燃煤电厂排放PM2.5及其水溶性离子的粒径分布特征,重点介绍了脱硫和脱硝这两种烟气处理设施对燃煤电厂排放PM2.5的影响原理及相关研究结果,特别是对细颗粒物中水溶性离子(如SO2-4、Ca2+和NH+4)的影响.在目前我国PM2.5污染十分严重和燃煤电厂大量安装脱硫和脱硝装置的背景下,定量研究脱硫和脱硝对PM2.5排放特征的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0.
发酵稻壳对亚铁离子和硫离子的吸附-解吸附特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解发酵稻壳对Fe2+和S2-离子的固定潜力,采用静态批式法研究了发酵稻壳对Fe2+和S2-离子的吸附行为,探讨了反应时间、溶液中Fe2+和S2-浓度、溶液p H、吸附反应环境温度及溶液离子强度对发酵稻壳吸附Fe2+和S2-特性的影响,并进一步通过解吸附试验了解发酵稻壳吸附态Fe2+和S2-的稳定性.结果表明,发酵稻壳吸附Fe2+(r=0.912 1)和S2-(r=0.901 1)的动力学过程均符合Elovich动力学模型,且Fe2+(R2=0.965 1)和S2-(R2=0.936 6)的等温吸附特征可较好地用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描述.发酵稻壳对Fe2+和S2-的吸附为非优惠型吸附,其中对Fe2+的吸附为非自发反应,对S2-的吸附为自发反应.发酵稻壳对Fe2+和S2-的吸附过程是一吸热过程,升温有利于吸附作用的进行,发酵稻壳对Fe2+的吸附主要为配位吸附,而对S2-的吸附主要为阴离子交换吸附.一定p H范围内(1.50~11.50)发酵稻壳吸附Fe2+和S2-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同时随着离子强度的增加发酵稻壳对Fe2+的吸附量有所增加,而对S2-的吸附量略有减少,进一步证明发酵稻壳对Fe2+的吸附以内层配位为主,对S2-的吸附以外层络合为主.此外,不同p H条件及离子强度下发酵稻壳吸附的Fe2+和S2-解吸率很低,解吸率均小于10.00%.上述结果说明,发酵稻壳对Fe2+和S2-具有较好的吸附能力和环境适应性,吸附态Fe2+和S2-稳定性好,不易再释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