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41篇
  免费   593篇
  国内免费   1511篇
安全科学   503篇
废物处理   136篇
环保管理   401篇
综合类   3160篇
基础理论   705篇
环境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576篇
评价与监测   280篇
社会与环境   354篇
灾害及防治   229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114篇
  2022年   268篇
  2021年   301篇
  2020年   331篇
  2019年   192篇
  2018年   228篇
  2017年   264篇
  2016年   185篇
  2015年   271篇
  2014年   328篇
  2013年   383篇
  2012年   390篇
  2011年   380篇
  2010年   325篇
  2009年   308篇
  2008年   317篇
  2007年   308篇
  2006年   274篇
  2005年   201篇
  2004年   164篇
  2003年   147篇
  2002年   142篇
  2001年   109篇
  2000年   120篇
  1999年   69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941.
天津地区表层土中芳香烃污染物化学组成及分布特征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了天津地区不同环境功能区土壤中多环芳烃污染物的化学组成及其分布状况,并对其可能的污染源作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天津地区不同环境功能区表层土壤样品中均分布有多种类型的烃类污染物,已经检测到的多环芳烃化合物主要包括萘、苊、苊烯、联苯、菲、惹烯、芴、二苯并呋喃(氧芴)、二苯并噻吩(硫芴)、萤蒽、芘、(艹屈)、苯并芴、苯并蒽、苯并萤蒽、苯并芘、(艹屈)、二苯并[a,h]蒽、茚并[1,2,3-cd]芘、苯并[g,h,i](艹屈)、三芳甾烷等系列数100种单体化合物,含量较高的主要有菲、甲基菲、萤蒽、芘、(艹屈)等.这些化合物的组成存在地域上的差异,同一地区不同土地使用情况、不同周围环境的样品中多环芳烃的组成特征也存在较大的差别,表明土壤中多环芳烃的污染源比较复杂,其中主要包括矿物油输入、化石燃料燃烧及木柴燃烧产物等,不同环境功能区各种污染源的贡献存在一定差别.   相似文献   
942.
ClO_2对活性艳红K—2G和分散蓝2BLN染料的脱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论文主要利用自制高纯二氧化氯对两种常用且结构具有代表性的活性艳红K— 2G和分散蓝 2BLN料染 ,进行氧化脱色研究 ,作了温度 ,pH值 ,二氧化氯用量等条件试验 ,并用实际印染废水进行了实验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室温时 ,t =5min~ 7min ,pH值偏碱性条件下 ,单一染料溶液及混合染料溶液的脱色率均达到 90 %以上 ,实际印染废水的脱色也在 90 %左右。pH值、温度和ClO2 用量等多种因素对脱色率均有一定的影响 :pH值越高 ,染料脱色率越高。ClO2 用量存在一最佳值 ,与活性艳红K— 2G及分散蓝 2BLN染料的最佳摩尔比分别为 4 0及 2 0左右。ClO2 耗量随染料起始浓度的增大而增加 (脱色率相同时 )  相似文献   
943.
胡敏酸对铜的鱼鳃生物有效性影响的计算机模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彩虹方头鱼为模拟对象,用鱼鳃微环境测定装置和化学平衡计算方法(MINTEQA2),计算了含和不含胡敏酸的人工河水及暴露于其中的鱼鳃微环境中,不同pH条件下,铜的形态分布.研究了胡敏酸对鱼鳃内外的铜的形态分布及其生物有效性的影响,并讨论了pH对此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当胡敏酸存在时,胡敏酸络合态铜成为鱼鳃内外铜形态分布体系中的优势态,并引起铜生物有效性的降低.鱼鳃粘液和胡敏酸的共同作用使鱼鳃微环境中的生物有效铜含量低于外部水相.pH对铜形态分布及生物有效性的影响主要发生在碱性环境下.  相似文献   
944.
不同波段紫外光在TiO2悬浊液中的消光特点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孟耀斌  黄霞  钱易 《环境科学》2001,22(2):46-50
为确定TiO2催化剂悬浊液对不同波段紫外光的消光规律,本试验以4-CBA-Na为模型污染物,针对催化剂/污染物悬浊液体系在不同催化剂投加量下,对UVA、UVB和UVC波段光子的消光效果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各悬浮体系对各波段紫外光的消光基本上符合比耳定律,即随着入射光程的增加,光强呈现负指数衰减;紫外光在催化剂悬浊液中的消光系数随催化剂投加量的增大而增加,其增加规律可以用二次多项式表示;污染物溶液本身对UVB和UVC紫外光有吸收,UVB和UVC紫外光在催化剂-污染物悬浮体系中的消光系数可视为污染物与催化剂颗粒的消光系数之叠加.催化剂悬浊液对紫外光的消光系数随紫外光波长的减小而增大,这意味着使用短波长的UVC作为光催化降解光源可以提高能量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945.
改良型SBR系统处理染料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试验考察了两种改良型序批式间歇反应器-SBR-系统——“厌氧、好氧”交替运行系统-系统1-和“厌氧+好氧”串联二级系统-系统2-的运行过程,分析了影响系统运行效果的因素,比较了两个系统厌氧阶段、好氧阶段及全过程处理效果的差异,并分析了造成差异的原因.结果表明,两个系统均具有适应能力强、稳定性能好、能够有效地降解污染物的特点;污泥浓度、碳源数量、环境温度均影响系统的运行效果;系统1的厌氧阶段比系统2更有效,系统2的好氧阶段比系统1更有效,系统2的全过程处理效率更高;分析认为生物相组成情况的不同是导致两个系统处理效果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46.
长江口潮滩表层沉积物中多环芳烃分布特征   总被引:55,自引:1,他引:5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长江口滨岸潮滩14个表层沉积物中多环芳烃(PAHs)分析表明,PAHs总量分布范围在0.263~6.372mg/kg.多环芳烃含量随取样位置发生明显的变化,主要特征是在近排污口处含量最大,而远离排污口含量趋于降低.依据荧蒽/芘之比以及2+3环与4环以上PAHs化合物分布特点,表明长江口近岸潮滩沉积物中PAHs主要来自石油类污染物的输入.通过与国内外河口潮滩沉积物中PAHs含量的对比,研究区处于低-中等水平,但已有个别PAHs化合物(如蒽、芴)超过基于生物毒性试验的沉积物质量标准,对潮滩生态将构成一定的潜在危害.  相似文献   
947.
活性污泥工艺模拟系统软件在氧化沟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基于IAWPRC活性污泥法模型开发的活性污泥工艺模拟系统软件,对氧化沟的运行结果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实际运行的水力停留时间满足去除COD和氨氮的需要,模拟出水与实际氧化沟相应的出水值相一致,该软件具有稳定性好,收敛速度快的特点.  相似文献   
948.
环境样品中乙草胺和丁草胺的残留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丙酮水(V/V,80/20)以超声波提取后,经水-石油醚液液分配定容后,用液相色谱紫外 检测器(LC-UV)测定水、土壤和作物中乙草胺和丁草胺的残留量.测得环境样品中乙草胺和丁 草胺的添加回收率分别为87.7%~90.1%和87.5%~90.7%,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2.4%~6. 3%和4.3%~7.1%.在作物和土壤中乙草胺和丁草胺的最低检测浓度分别为0.015和0.037mg/kg, 在水中分别为0.004和0.009mg/L.利用该方法检测了北京市京密引水渠流域的环境样品,河水 中没有检出乙草胺和丁草胺;在乙草胺和丁草胺施用1个月后,土壤中乙草胺和丁草胺的残留 低于或接近最低检测限.  相似文献   
949.
柴油车排气微粒后处理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同种典型微粒过滤器的比选试验,表明高效袋式消烟器微粒捕集效率最高.其结构简单,成本低,耐热性好,因此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如果应用在公路隧道中,能降低隧道内能见度的影响,具有较大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950.
谭裕沟隧道VOCs污染特征和排放因子研究   总被引:13,自引:5,他引:8  
在谭裕沟隧道实验中,采集和分析了隧道内在一定机动车流量和构成情况下近70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的浓度,研究了VOCs的污染特征并计算了其排放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