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6篇
  免费   85篇
  国内免费   219篇
安全科学   152篇
废物处理   19篇
环保管理   65篇
综合类   507篇
基础理论   138篇
污染及防治   77篇
评价与监测   34篇
社会与环境   55篇
灾害及防治   3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50篇
  2020年   55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59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77篇
  2010年   61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1篇
  1961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71.
To generate cost-effective technologies for the removal of arsenic from water, we developed an enrichment culture of chemolithoautotrophic arsenite oxidizing bacteria (CAOs) that could effectively oxidize widely ranging concentrations of As(III) to As(V). In addition, we attempted to elucidate the enrichment process and characterize the microbial composition of the enrichment culture. A CAOs enrichment culture capable of stably oxidizing As(III) to As(V) was successfully constructed through repeated batch cultivation for more than 700 days, during which time the initial As(III) concentrations were increased in a stepwise manner from 1 to 10-12 mmol/L. As(III) oxidation activity of the enrichment culture gradually improved, and 10-12 mmol/L As(III) was almost completely oxidized within four days. Terminal 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dominant bacteria in the enrichment culture varied drastically during the enrichment process depending on the As(III) concentration. Isol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bacteria in the enrichment culture revealed that the presence of multiple CAOs with various As(III) oxidation abilities enabled the culture to adapt to a wide range of As(III) concentrations. The CAOs enrichment culture constructed here may be useful for pretreatment of water from which arsenic is being removed.  相似文献   
772.
文章采用DB-Ⅰ型手动单兵海水淡化器对实验室配制盐水与几种实际海水进行脱盐实验,结果表明:盐水的含盐量与温度是影响操作压力、淡水量及水质的主要因素。盐水的含盐量越大,操作压力就越大,淡水的含盐量也越高;盐水的温度越低,淡水的含盐量也越低,但操作压力反而越大。从盐水的含盐量与温度对淡水量的影响来看,含盐量1%~4%的只相差0.3%,10~35℃时约相差7%;通过膜法一级反渗透即可获取符合GB5749-2006标准的饮用水。  相似文献   
773.
一株丝状蓝藻的分离鉴定及其对原油耐受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石油污染的港口水域分离筛选到一株丝状蓝藻GH1,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分析鉴定为颤藻.从生长情况和抗氧化酶活性方面研究了这株颤藻对原油的耐受性.在0~20d培养过程中,原油培养条件下GH1的叶绿素增长更快,第7天即达到生长稳定期;可溶性蛋白含量随时间的变化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原油样品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始终要显著高于空白样.在0~1%体积浓度范围内,第7天测定原油样品中颤藻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明显高于空白样.对抗氧化酶系统而言,在原油培养条件下,培养初期超氧化物歧化酶SOD(Superoxide Dismutase)和过氧化氢酶CAT(Catalase)活性显著高于空白样,随着培养时间增加,SOD和CAT活性呈下降趋势,而过氧化物酶POD(Peroxidase)活性一直呈上升趋势.低浓度原油能刺激3种抗氧化酶活性都升高,高浓度原油对SOD和CAT活性有抑制作用,但POD活性仍能随原油浓度增加而升高.在原油中毒性物质的胁迫下,POD与SOD、CAT的响应表现为互补的变化趋势,3种酶共同防御作用是颤藻GH1耐受原油胁迫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774.
星用FR-4电路板内建电场分析计算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质内建电场的分析计算是卫星内带电效应分析和评估研究的重要环节。针对星用FR-4电路板计算了多种条件(电子能量、电路板厚度、电子入射方式、接地方式)下的内建电场并对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探讨。研究发现,介质内部最大内建电场是由电荷沉积量及泄漏速率两种因素共同决定的;最大内建电场总是随介质厚度的增加而增加;最大内建电场随入射电子能量的增加不是单调减少的。  相似文献   
775.
《植物组织培养》课程教学与创新教育的实践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高职院校<植物组织培养>课程的特点,以尊重大学生身心发展和教育规律为出发点,通过在课堂教学中营造学生自主学习的氛围, 创新课堂教学模式, 优化课堂教育教学方法, 更新课堂教学手段, 深化教学内容改革;在实验教学中转换实验教学思路, 更新实验教学观念, 严格实验教学过程, 客观评价学生实验成绩等方面,全面开展创新教育,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并取得明显效果.表2,参5.  相似文献   
776.
在混凝的基础上,阐述了流体动力因素,结合流体力化学基本原理,对流场分布、涡漩剪切碰撞频率、涡漩惯性离心碰撞频率、二次流流场下的颗粒碰撞频率进行理论分析,提出了流体剪切力的大小、剪切时间及流体力“化学反应”是混凝剂与胶体颗粒的作用、颗粒(絮体)的接触碰撞等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反应,从而使最终的混凝效果达到最优状态.参10.  相似文献   
777.
陶瓷球颗粒在圆形漏斗中下落速度的PIV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PIV(粒子图像测速技术)对重力作用下陶瓷球颗粒在圆形漏斗底部出口下落的速度场进行了测量和分析.分别测量了漏斗中陶瓷球颗粒在不同起始颗粒层高度下出口处的速度、同一起始颗粒层高度下不同漏斗底部出口大小时的速度和同一出口条件下不同粒径时的速度.对不同下落高度时陶瓷球的下落速度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不同起始颗粒层高度对陶瓷球速度没有影响,同一粒径陶瓷球,颗粒速度随着出口的增大而增大;同一底部出口时,颗粒速度随着粒径的减小而增大.  相似文献   
778.
由于燃气烟气中水含量高,从预处理条件、H2O含量和O2含量方面考察Cu-ZSM-5分子筛吸附NO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5%O2,无水条件下,Cu-ZSM-5(Si/Al=25)吸附效果最好,穿透吸附量为0.8371mmol/g;通过FT-IR验证NTP预处理能够有效去除Cu-ZSM-5分子筛中H2O,并保留-OH吸附位;H2O的存在能够明显抑制Cu-ZSM-5的吸附能力,在烟气含8%H2O的条件下,Cu-ZSM-5穿透吸附量下降至0.09566mmol/g,相比之下,混合吸附剂CMS/La-Cu-ZSM-5=1/9穿透吸附量可达0.1889mmol/g;O2的存在可以有效促进NO吸附,但在10% O2时出现了氧抑制现象;通过TPD和FT-IR分析,Cu-ZSM-5吸附物种以NO2,NO,-NO3为主,而在8% H2O条件下,-NO3含量较少.  相似文献   
779.
The hemolytic effects of various organophosphonc acid triesters (OPEs) were investigated and they showed strong hemolyic toxicity except triethyl phosphate and tris(chloroethyl)phosphate. 2‐Ethylhexyl diphenyl phosphate (EHDP) showed the strongest toxicity. By quantitative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 (QSAR) study, one‐parameter regression equation to estimate hemolysis was not obtained. But, two‐parameter regression equations were obtained which were enought to estimate EC50 and EC20.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with the two‐parameter regression equations were 0.939 for log(l/EC50) and 0.946 for log(l/EC20).  相似文献   
780.
北部湾文蛤对石油烃和多氯联苯的氧化应激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海域现场双壳类动物对有机污染物积累的抗氧化响应,在北部湾潮间带11个采样点采集文蛤(Meretrix meretrix)样品,测定其软组织中w(TPHs)(TPHs为石油烃)、w(PCBs)(PCBs为多氯联苯)以及鳃、内脏中GSH(还原型谷胱甘肽),GSSG(氧化型谷胱甘肽)、SOD(超氧化物歧化酶)、CAT(过氧化氢酶)、GPx(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T(谷胱甘肽转硫酶)、TBARS(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7种氧化应激物的水平,分析其空间分布特征,并进行有机污染物含量与氧化应激物响应值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结果表明:文蛤软组织中w(TPHs)和w(PCBs)分别为78.22~300.71μg/g和4.23~26.68ng/g,最大值均出现在S10采样点(防城港西湾);内脏中CAT活性较高,其他氧化应激物均在鳃中有较高水平. 与对照采样点S1(湛江流沙湾)相比,S2、S3、S6、S10、S11等5个采样点文蛤组织内SOD、CAT、GST、GPx、GSH水平较低;大多数采样点文蛤鳃中w(GSSG)较低,而S3、S4、S6、S7、S9、S11等6个采样点文蛤内脏中w(GSSG)较高;大多数采样点文蛤组织中TBARS含量较低,表明其抗氧化防御机能尚未丧失. TPHs显著抑制文蛤鳃中的w(GSSG) (R=-0.64,P<0.05),PCBs显著抑制文蛤鳃中的GPx(R=-0.72,P<0.05)和GST(R=-0.72,P<0.05)的活性,表明w(GSSG)及GPx和GST的活性可作为指示北部湾有机污染的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