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1篇
  免费   55篇
  国内免费   105篇
安全科学   86篇
废物处理   10篇
环保管理   29篇
综合类   283篇
基础理论   67篇
污染及防治   9篇
评价与监测   27篇
社会与环境   27篇
灾害及防治   4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431.
在新形势下,探讨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以"以人为本"为核心,加强高校医院安全管理工作的一些有效措施,是医院平稳健康发展、产生良好效益的有效保障,也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必行之路.  相似文献   
432.
呼吸计量法测定安庆市城东污水厂污泥特性参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应用活性污泥1号模型模拟生活污水为主的安庆市城东污水处理厂的运行,对该厂的污泥特性参数即化学计量学系数YH、动力学参数bH和μH进行了测定,测定结果分别为0.71、0.40、2.0(10℃),并对YH测试中内源线与呼吸线直线段的差异、bH测定时温度的影响、μH测定前30~60min的大幅OUR上升现象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33.
塑料垃圾的热解气化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小型外热式固定床实验台上,对塑料垃圾进行高温热解实验研究。研究主要针对不同的热解终温,目的是弄清热解过程的规律、热解温度对热解产物的影响、热解终温和产气量及气体成分的组分之间的关系。尤其研究了在热解处于末期的时候,强化水煤气反应对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34.
介绍南输场地的地质情况,提出了处理油罐地基的方法.针对技术要求进行选择场地,分区进行强夯试验.利用科学仪器对强夯效果进行检验及评价,得出强夯施工参数的结论,并且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35.
结合极化曲线和全电池电化学交流阻抗测试,研究了菲对沉积型微生物燃料电池(Sediment Microbial Fuel Cell,SMFC)体系电能输出和COD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菲浓度为0、0.5、1.0、5.0、10.0 mg·L-1时,体系输出电压峰值分别为186.1、283.4、136.7、112.7、74.7 m V,COD去除率分别为30.8%、39.4%、26.7%、23.5%和22.0%,库伦效率则为5.4%、7.1%、4.1%、2.7%和2.1%.SMFC体系的电能输出、污染物去除和库伦效率随菲浓度升高,先促进后抑制,0.5 mg·L-1菲可促进电能输出.电化学交流阻抗谱测试结果表明,0.5 mg·L-1菲体系的欧姆内阻、活化内阻和浓差极化内阻均最小,分别为20.79Ω、14.94Ω和106.8Ω,其表观内阻主要由扩散或浓差极化内阻构成,其次为欧姆内阻,阳极氧化反应和阴极还原反应的活化内阻所占比例最小.  相似文献   
436.
为提高建筑工人作业前安全检查的效率和效果,减少事故发生。以图像识别技术为核心支撑,提出了建筑工人智能安全检查系统的结构、功能及运行流程,并对系统运行效果进行了测试。研究和测试表明:该系统具备身份识别、安全装备检查、作业行为能力检查功能,能实现建筑工人作业前的自动、智能安全检查。该系统的身份识别正确率为83.75%、安全帽识别正确率为96.25%、安全带识别正确率为63.75%。该系统具有硬件投入低、检测速度快、准确性高、应用场景广泛的特点。  相似文献   
437.
为了采用非实验的方法对安全物质学的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进行初探,基于定量结构-性质关系法,选择13种与有机过氧化物热危险性的影响因子密切相关的描述符,分别对起始分解温度T0和分解热△H的实验数据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偏最小二乘和支持向量机回归分析,从而获得3种相应的预测模型。对比T0与△H的实验值和预测值,结果发现:SVM预测模型的精度高于PLS预测模型,MLR预测模型的精度最低;同种预测模型对分解热的预测结果均优于起始分解温度。此外,分析各预测模型的稳定性数据发现:MLR模型的预测过程发生了过拟合现象,不具备预测能力;PLS模型的交互验证系数均大于0.5,具备较稳定的预测能力;SVM模型的交互验证系数均大于0.9,具备非常稳定的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438.
利用饮用水厂运行10年的生物活性炭(BAC)装填滤柱,研究活性炭老化对滤柱过滤阻力和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活性炭老化会产生大量小粒径颗粒炭,沉积于活性炭池表层的小粒径颗粒炭产生的过滤阻力是滤柱总阻力的主要来源,其比阻约为底层炭的22倍.强化反冲洗仅可降低初始过滤阻力,移除表层细炭是降低活性炭滤池阻力的有效方法.强化反冲洗对滤柱过滤性能无显著影响.移除表层细炭后,老化活性炭滤柱对总有机碳的去除率由24.71%下降至7.04%,而后恢复至移除前的水平.移除表层炭后老化活性炭对UV254和大于2μm颗粒数的去除率与对照组活性炭相似.降低活性炭滤池的反冲强度、延长过滤周期是延长老化活性炭寿命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39.
直井段井眼防碰是丛式定向井施工过程中需要解决的主要难题之一。 为了有效减小丛式定向井直井段的交碰风险,对井眼交碰概率与井眼间距、井眼交碰概率与两井眼平行段长度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得出了丛式定向井直井段总体交碰概率的求取方法。基于该方法,对由4口井组成的线形井口丛式井直井段井眼交碰概率进行了计算,通过分析找出了交碰概率最小的直井段排列方式。研究结果表明:随着井眼间距的增大,井眼交碰概率呈快速下降趋势,井眼间距超过某一距离后,井眼交碰概率趋近于平稳;随着两井眼平行段长度的增加,井眼交碰概率呈增长趋势;通过优化排列及设计方式可有效减小丛式定向井直径段的交碰风险。研究为减小丛式开发井整体风险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440.
基于MBfR(氢基质生物膜反应器)研究进水中ρ(p-CNB)(p-CNB为对氯硝基苯)和氢气压力对氢基质自养微生物还原降解p-CNB的影响,同时分析在ρ(p-CNB)和氢气压力影响下生物膜内电子受体生物还原的当量电子通量和还原动力学. 结果表明:提高进水中的ρ(p-CNB),p-CNB、p-CAN(对氯苯胺)的去除通量分别由0.014、0.011 g/(m2·d)升至0.099、0.060 g/(m2·d),但p-CNB的去除率由95.9%降至68.4%;提高氢气压力,p-CNB、p-CAN的去除通量分别由0.027、0.019 g/(m2·d)升至0.028、0.022 g/(m2·d),p-CNB去除率由93.1%升至95.1%,升幅均不大,说明进水ρ(p-CNB)比氢气压力更能直接影响p-CNB和p-CAN的去除通量及p-CNB去除率. 当量电子通量分配和还原动力学结果表明,p-CNB和p-CAN的还原对氢气压力升高的敏感性不强烈,进一步揭示降低进水中ρ(p-CNB)比提高氢气压力更能明显地促进微生物对p-CNB和p-CAN的去除效果. 氢气压力变化对硫酸盐还原和反硝化的影响程度高于p-CNB或p-CAN的还原,当氢气可利用率受限时,p-CNB或p-CAN的还原会由于电子供体的竞争而受到抑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