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74篇
  免费   849篇
  国内免费   2277篇
安全科学   890篇
废物处理   192篇
环保管理   545篇
综合类   4952篇
基础理论   1091篇
污染及防治   822篇
评价与监测   455篇
社会与环境   411篇
灾害及防治   342篇
  2024年   49篇
  2023年   163篇
  2022年   438篇
  2021年   431篇
  2020年   452篇
  2019年   336篇
  2018年   337篇
  2017年   397篇
  2016年   353篇
  2015年   469篇
  2014年   450篇
  2013年   610篇
  2012年   619篇
  2011年   594篇
  2010年   502篇
  2009年   449篇
  2008年   441篇
  2007年   468篇
  2006年   451篇
  2005年   348篇
  2004年   246篇
  2003年   165篇
  2002年   157篇
  2001年   142篇
  2000年   134篇
  1999年   104篇
  1998年   71篇
  1997年   59篇
  1996年   51篇
  1995年   55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38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1年   2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91.
三种海藻凝集素细胞凝集活性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比较了3种经纯化的海藻凝集素即铁钉菜凝集素(IOL),鹿角沙菜凝集素(HCL0和脆江蓠凝集素(GBL)对红细胞,微藻,细菌,酵母及肿瘤细胞的凝集活性,IOL对供试的动物红细胞均有凝集作用,而HCL和GBL只对部分红细胞产生凝集作用,3种凝集素都不能凝集人的A,O,B型血红细胞。在12种供试的微藻中,有6种单细胞藻类分别被海藻凝集素所凝集,海洋微藻比淡水微藻敏感,盐生杜氏藻均可被3种海藻凝集素所凝集,3种海藻凝集素都能凝集枯草杆菌,但不能凝集胃癌细胞,3种凝集素中,IOL对细胞的凝集作用最好,表3参13  相似文献   
892.
为了揭示出海洋纤毛虫在人工海水中及不同温度下的种群动力学,利用实验生态学方法,就4种培养液及2种(17℃和23℃)温度对海洋纤毛虫扇形游仆虫(Euplotes vannus Mailer,1786)种群增长的影响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显示:①该种纤毛虫原生动物在4种人工海水培养液中的种群增长率大小顺序为:牛肉浸膏培养液〉米粒培养液〉酵母粉培养液〉蛋白胨培养液;②种群密度大小顺序依次为:米粒培养液〉牛肉浸膏培养液〉酵母粉培养液〉蛋白胨培养液;③指数增长期及稳定期在米粒培养液中均长于牛肉浸膏培养液;④随着培养温度的升高,种群增长率增大,指数增长期及稳定期缩短;⑤温度系数(Q10)的大小顺序为:蛋白胨培养液〉牛肉浸膏培养液〉米粒培养液〉酵母粉培养液.结果表明,米粒人工海水培养液不仅适合于保种培养,而且适合于种群的扩大培养,而牛肉浸膏培养液更适合于种群的快速扩大培养,其他两种培养液则只适合于保种培养.图2表4参13  相似文献   
893.
铝离子与聚硅酸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44,自引:5,他引:44  
高宝玉  李翠平 《环境化学》1993,12(4):268-273
本文应用核磁共振技术及化学分析方法研究了铝离子与聚硅酸之间的相互作用情况;借助于微电泳技术测定了含铝离子的聚硅酸絮凝剂在不同pH值条件下水解沉淀物的表面ζ电位变化情况;借助于透射电镜手段及静置观察方法考察了铝离子含量对聚硅酸胶凝作用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聚硅酸对铝离子具有一定的螯合(络合)和吸附作用,但二者之间不存在定量的作用关系,而是聚硅酸对铝离子的作用量随着铝离子含量的增加而增加。铝离子影响聚硅酸的胶凝时间,适量的铝离子的存在可延长聚硅酸的胶凝时间。聚硅酸的存在影响铝离子在不同pH值下的水解沉淀物的ζ电位值,使得达到零电位状态时的pH值向低pH值方向移动。  相似文献   
894.
于建光  李辉信  胡锋  沈英 《生态环境》2006,15(3):606-610
在连续四年稻麦轮作的小区试验中,通过测定作物收获后表层土壤(0~5cm、5~10cm、10~20cm)中有机碳(SOC)、颗粒有机碳(POC)和矿物结合有机碳(MOC)含量的变化,研究施用秸秆(表施或混施)和接种蚯蚓(Metaphireguillelmi)对SOC、POC及MOC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是否接种蚯蚓,经连续四年施用秸秆后,土壤0~5cm、5~10cm、10~20cm及0~20cm各土层的SOC和POC含量、0~5cm土层中MOC含量、10~20cm土层w(POC)/w(MOC)值均显著增加;混施秸秆相比表施秸秆更有利于各土层SOC与5~10cm土层POC含量提高。在施用秸秆条件下,接种蚯蚓使0~20cm耕作层土壤中POC和MOC含量有增加趋势;在秸秆施用且接种蚯蚓时,0~20cm耕作层的w(POC)/w(MOC)值均显著升高(与对照相比),表明秸秆施用且接种蚯蚓有助于土壤有机碳活性的提高。田间施用秸秆及接种蚯蚓对于促进农田土壤有机碳库增加及加快土壤有机碳循环与转化均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95.
以WHO/FAO规定的日允许摄入量换算得到的标准评价了南京市郊主要蔬菜品种的NO-3污染状况。结果表明,双闸镇蔬菜基地的大白菜和青菜样品属重污染,菠菜属轻污染,萝卜污染程度居中,因而有必要采取有效的污染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896.
PAN-DCD用于染料废水的脱色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王艳  高宝玉  于慧  隋华 《环境化学》1995,14(6):31-536
本文以聚丙烯腈为高分子链,用双腈双胺与聚丙烯腈大分子上的腈基改性,制得含有多种活性基团的聚合物PAN-DCD.研究了PAN-DCD对活性染料、分散染料及酸性染料废水的脱色效果,并初步探讨了其脱色机理.实验结果表明,PAN-DCD的脱色效果与染料的种类、废水的酸度以及脱色剂的用量有关.PAN-DCD对染料颜色的去除率在pH=3.0和pH=13.0时达到极大值,显示了它的两性特征.脱色机理的研究结果表明,聚合物分子中的胍胺结构与染料分子发生了化学作用,通过静电键和分子间氢键的形成以及聚集作用,将分布于水中的有色物质絮凝、沉降.  相似文献   
897.
利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青海湖地区历年人口和种群的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并建立在环境约束下人口和种群持续增长模型,对区域人口适度规模、畜群最大环境容纳量和最大持续产量进行了估算和分析。通过估算得出:青海湖地区牦牛环境容纳量为51.9327万头,最大可持续产量为12.9831万头;藏羊环境容纳量为231.203万只,最大可持续产量为57.8007万只。在此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建立的相关模型以5a为时间段对青海湖地区未来25a的人口和牲畜数量进行了预测。最后,针对性地提出了大力改善草地生态环境、提高草地利用率和增加草地面积、采取人为措施调节牲畜出栏率、改变草畜生态环境等高原牧区人口、资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898.
国家濒危植物永瓣藤分布的土壤环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永瓣藤(Monimopetalum chinense)是卫矛科(Celastraceae)的一个中国特有单型属植物,被列为国家二级稀有濒危保护物种。本文对永瓣藤分布区14个样地土壤样品的pH值、有机质、全氮、水解氮、硝态氮、全磷、速效磷和全钾进行了检测分析,以期弄清该物种分布与土壤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其pH值的变化幅度为4.55~5.57,主要处于强酸性范围,适应幅度较窄。有机质与氮素非常丰富,相互间具有明显的相关性,有利于永瓣藤的生长与繁衍,但土壤中磷、钾素较为缺乏。土壤酸碱度和有机质的质量分数在某种程度上对永瓣藤的分布范围具有制约作用。  相似文献   
899.
用ERIC-PCR指纹图谱技术分析富营养化水体生物栅处理系统中2个工况7个净化池在不同监测时期微生物群落结构动态变化与主要污染物降解效果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采用生物栅技术的2~7号净化池的CODCr、总氮、氨氮、总磷的去除率较对照池分别提高了13.3%~58.6%、23.6%~65.8%、15.5%~72.9%和16.8%~76.9%,表明生物栅技术在污染物去除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随着系统的运行微生物多样性指数逐渐增大,工况1第1次和第2次生物膜样品的微生物多样性指数分别为1.77~1.91和1.96~2.35.设置凤眼莲的3个净化池填料生物膜微生物种类较未设置植物的净化池丰富.在工况2中,HRT为7.5h的3号、5号和7号反应池填料生物膜ERIC-PCR指纹图条带数比HRT为4h的2号、4号和6号要多,而根系生物膜上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受HRT的影响小.研究表明,随着系统的运行,系统中微生物种群多样性指数增加,系统逐渐进入良好的稳定状态.图5表5参9  相似文献   
900.
以腐殖酸作为消毒副产物前驱物的代表,研究了γ-辐照对其去除效果.结果表明,γ-辐照对水中腐殖酸具有较好的去除作用.腐殖酸初始浓度为10mg·l-1时,在1.0kGy的辐照剂量下,腐殖酸去除率为88.6%,总有机碳减少62.8%,色度去除率为76%.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氧化还原电位先增大后减小,而电导率则相反.在相同的辐照剂量下,初始浓度较低的腐殖酸去除率较高.碳酸盐对辐照去除腐殖酸具有抑制作用,中性条件有利于γ-辐照对腐殖酸的去除.辐照去除腐殖酸的过程可用一级动力学描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