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80篇
  免费   770篇
  国内免费   1583篇
安全科学   735篇
废物处理   64篇
环保管理   394篇
综合类   3815篇
基础理论   724篇
污染及防治   177篇
评价与监测   379篇
社会与环境   355篇
灾害及防治   190篇
  2024年   49篇
  2023年   126篇
  2022年   333篇
  2021年   339篇
  2020年   401篇
  2019年   276篇
  2018年   267篇
  2017年   302篇
  2016年   243篇
  2015年   332篇
  2014年   303篇
  2013年   395篇
  2012年   448篇
  2011年   412篇
  2010年   361篇
  2009年   335篇
  2008年   309篇
  2007年   354篇
  2006年   352篇
  2005年   272篇
  2004年   186篇
  2003年   91篇
  2002年   101篇
  2001年   88篇
  2000年   83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7篇
  1992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271.
Dissipation of chlorpyrifos in pakchoi-vegetated soil in a greenhouse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The dissipation of chlorpyrifos in pakchoi-vegetated soil was investigated in the summer and autumn in a greenhouse and field, respectively. The dissipation of chlorpyrifos in pakchoi-grown soil was comparatively described by fitting the residue data to seven models (lst-order, 1.5th-order, 2nd-order, RF lst-order, RF 1.5th-order, RF 2nd-order, and bi-exponential or two-compartment models). Statistical analysis was performed using the SPSS 11.5 statistical package. The bi-exponential model was selected as the optimal model according to the coefficient of determination r^2. The dissipation half-lives (DT50) of chlorpyrifos in pakchoi-vegetated soil at the recommended dose in the summer and autumn, calculated by the bi-exponential model, were 0.6 and 1.2 d in a greenhouse, 0.4 and 1.0 d in a field, respectively; the corresponding values at double dose were 1.2 and 2.1 d in a greenhouse, 0.5 and 1.3 d in a field, respectively. The kinetic data indicate the dissipation of chlorpyrifos in pakchoi-grown soil in a greenhouse is slower than that in a field, and dissipates slower in the autumn than in the summer.  相似文献   
272.
IntroductionAt present, several types of organic pollutantsreferred to as environmental endocrine disruptors(ED) have been suggested to be associated withabnormal sexual development (Hu, 2000). It wasreported that the ED led to the decline of reproductive…  相似文献   
273.
繁茂膜海绵滤食养殖水体中过剩饵料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繁茂膜海绵(Hymeniacidon perleve)可滤食养殖水体中的残饵。对活体饵料新月菱形藻(Natzchia closterum),在无营养盐条件,5 g鲜重海绵处理300 mL,藻数量为1.62×106/mL的藻液240 h后,处理组藻的平均浓度仅为对照组的2.9%,为初始浓度的17.2%;在有营养盐条件,5g鲜重海绵处理300 mL,藻数量为0.87×106mL-1的藻液220 h后,对照组的藻仍处于指数生长期,此时处理组藻的平均浓度仅为对照组的0.05%,为初始浓度的64.4%。对死体海参饵料—藻粉和鱼粉蛋白等,由于海绵的滤食作用,海水中颗粒物的浓度随时间增加而呈指数曲线降低。1.5 g鲜重海绵处理200 mL,含200 mg/L海参饵料的海水,在第4d时,海绵已滤食72.6%的颗粒物,有机颗粒物的最大比截留速率为21.6×10-3/d.L。同时,海绵的生物量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274.
矸石山的危害及自燃原因关联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不同角度论述了矸石山具有的危害性,尤其是自燃矸石山对空气环境、水质和土壤的污染,通过实验分析矸石山自燃的主要影响因素,指出由于自燃矸石山的管理、治理不当所引发的矸石山坍塌和爆炸等地质灾害事故,给当今煤炭企业发展带来的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促使企业意识到消除矸石山危害的紧迫性和任务的艰巨性,同时为防止矸石山自燃提供了理论指导和依据。  相似文献   
275.
咸阳地裂缝成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咸阳地裂缝出现于1992年,以近东西向为主,局部发育为近南北向,水平拉张位移最明显,垂直位移次之,水平扭动位移最小,为拉张兼具左旋地裂缝。咸阳地裂缝的出现位置与区域构造线吻合,说明与区域地质构造环境密切相关,构造带的存在与活动为地裂缝的发育提供了空间条件和力学薄弱界面,而承压水头的急剧下降,最终使地裂缝的出现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276.
基于PEMS技术的交叉口尾气排放特性分析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利用车载尾气检测设备(PEMS)OEM-2100收集了在交叉口和路段上的实时尾气排放数据,利用GIS和相应二次开发工具构造了排放数据的分析平台,提出了交叉口尾气排放的空间分析方法,并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得到了交叉口处车辆各转向下的不同排放物的排放特征,计算了交叉口各转向相对于路段的排放系数,并对PEMS技术交叉口尾气排放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77.
基于文献[1]提出的最大往返剪切作用面上的液化应力条件和粉煤灰的动三轴试验数据,运用回归分析方法拟合曲线及相关参数建立了粉煤灰的破坏应力条件,并应用F检验法对参数的回归效果进行了检验,检验结果表明参数的回归效果高度显著。得出的破坏应力条件表明初始剪应力与动剪应力的倒数间并不呈线性关系,而是二次多项式关系,这与张克绪所提出的应力条件存在着差异。因此,可初步认为张克绪的液化应力条件不能直接运用于粉煤灰。  相似文献   
278.
粉土用作路堤填料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安徽地区粉土的室内改良试验,从试验的角度对不同的掺灰剂(水泥、石灰)及不同配合比改良后粉土的性质进行分析。研究改良后粉土CBR(承载比)值及无侧限抗压强度与龄期及配合比的关系,并根据室内试验的结果,提供经济合理的方案;通过对改良后粉土CBR值和无侧限抗压强度的比较,认为两者对于判断材料强度具有相关性,由试验结果拟合得到两者的关系。  相似文献   
279.
为促进某型冲压发动机烟火点火器生产工艺的定型,在海南进行了高温、高湿热带海洋气候自然环境对点火器长期贮存性能影响的研究。点火器采取无包装的暴露试验和密封包装贮存试验2种方法,分别在户外暴露场、棚库和库房等3种环境条件下进行试验。通过试验得到环境温度变化对密封包装储存的点火器的绝缘电阻值、电阻性能均无明显影响,点火性能良好,玻璃钢、涂层等贮存性能良好,点火器的环境适应性良好等结论。  相似文献   
280.
探究土地利用方式对长江中游小流域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为鄂西地区土地合理利用与管理以及土壤结构改良提供借鉴.以下牢溪小流域5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柏树林、蔬菜地、石坎农田、撂荒地、天然林)土壤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各土地利用方式间土壤团聚体粒径组成及稳定性差异.结果 表明:(1)柏树林、石坎农田、撂荒地和天然林土壤团聚体以>2 mm为优势粒级,平均为57.66%,蔬菜地以<0.25 mm微粒径团聚体为主,均值为60.86%;(2)林地(柏树林和天然林)土壤稳定性和抗蚀性要优于农用地(石坎农田和蔬菜地),耕地撂荒提升团聚体稳定性;(3)分形维数D与破坏率PAD、可蚀性K呈正相关,与团聚体直径(MWD和GMD)和水稳性大团聚体WR0.25呈负相关,分形维数较好反映小流域土壤团聚体的稳定性和抗侵蚀性.对流域内林区的封育是提升土壤结构稳定性的最优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