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76篇
  免费   754篇
  国内免费   1536篇
安全科学   724篇
废物处理   58篇
环保管理   385篇
综合类   3742篇
基础理论   707篇
污染及防治   137篇
评价与监测   377篇
社会与环境   354篇
灾害及防治   182篇
  2024年   42篇
  2023年   122篇
  2022年   323篇
  2021年   329篇
  2020年   393篇
  2019年   268篇
  2018年   259篇
  2017年   295篇
  2016年   243篇
  2015年   329篇
  2014年   294篇
  2013年   386篇
  2012年   443篇
  2011年   406篇
  2010年   354篇
  2009年   328篇
  2008年   296篇
  2007年   348篇
  2006年   348篇
  2005年   272篇
  2004年   183篇
  2003年   91篇
  2002年   97篇
  2001年   84篇
  2000年   75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基于塑料管材目前在饮用水输送、节水灌溉及设施农业等方面应用的普遍性及人们对塑料产品安全性问题的日益关注,针对塑料给水管材对水质安全性影响的研究现状进行比较和分析.目前相关研究以静态试验为主.聚氯乙烯(PVC)管材主要影响输送水质中重金属的质量比,不同种类重金属的迁移规律随时间、水质及环境因素的变化存在差异.而聚乙烯(PE)、聚丙烯(PP)等材料由于很少使用重金属添加剂,主要向水中迁移有机物,包括抗氧化剂2,6-二叔丁基对甲酚、烷基噻吩,一些醛类、酮类、萜类、酯类、甲苯及其他芳香族化合物.研究中仍存在环境因素影响考虑较少,重金属种类有限,有机物迁移研究不足,相关研究缺乏系统性等问题.  相似文献   
992.
外源微生物对土壤中烟嘧磺隆的降解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了探索外源微生物N80(Serratia marcecens)对烟嘧磺隆污染土壤生物修复的可行性,在实验室条件下,分析了温度、土壤pH值、接菌量、农药初始质量比等因素对N80降解烟嘧磺隆效果的影响.同时以小白菜、甜菜、菠菜为供试作物,采用室内盆栽试验法处理污染土壤,液相色谱仪(UVD)测定土壤中烟嘧磺降残留量.结果表明:1)向污染土壤中添加外源微生物菌株N80可以促进土壤中烟嘧磺隆的降解,第30d时,最高降解率可达79.7%;2)N80降解污染土壤中烟嘧磺隆的最适宜条件为25℃,pH=7.0,接种量108 cfu/g,初始质量比10mg/kg.研究表明,向污染土壤中接种一定量的外源微生物菌株N80可以有效降低土壤中烟嘧磺隆的残留量,减轻烟嘧磺隆对敏感作物的药害,达到了预期的生物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993.
用于船舶防污漆和农作物杀菌剂的三苯基锡(TPT)对淡水生态环境具有潜在的危害.用1 ~6 μgSn/L的TPT对热带爪蟾(Xenopus tropicalis)胚胎从NF11/12阶段开始进行72h暴露.结果表明,6μgSn/L暴露组胚胎的存活率比对照组降低了83%,3.5 μgSn/L及以上质量浓度的TPT暴露使胚胎的体长减少16%~35%,2.25μgSn/L及以上质量浓度暴露组胚胎的总畸形率均达100%.畸形现象主要包括眼睛异常,躯干拉长,泄殖腔突出,鳍变窄或消失,尾巴弯曲和皮肤色素减少等.在所有畸形表型中,TPT对鳍的影响最突出.暴露组胚胎的尾鳍宽度比对照组减少了17% ~ 100%,并呈现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因此,TPT能抑制热带爪蟾胚胎的生长,并具有极强的致畸性,能特异性地阻碍爪蟾鳍的形成.  相似文献   
994.
"两级质控、第三方运营"水质自动站管理模式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江苏省太湖流域水质自动站管理模式为例,从运维管理、质控管理等角度介绍了“两级质控、第三方运营”水站管理模式的基本结构、概念和优势.  相似文献   
995.
贵州省农业生态安全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对贵州省农业生态安全的区域分布现状进行研究,加强和重视农业生态安全的定量评价,给贵州省农业自然灾害风险管理提供定量参考,根据贵州省农业生态的特点,设计了贵州省农业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观评价与客观评价相互综合的评价分析方法,对贵州省各县(市)的农业生态安全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将贵州省农业生态安全划分为四个等级,相对低安全区主要分布在贵州西部高海拔地区,相对较安全区主要分布在贵州东部部分区域。得到了贵州省农业生态安全区划图,并分析了影响贵州农业生态安全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96.
基于中国114个地级资源型城市2011—2018年的面板数据,采用熵权法测算各资源型城市的高质量发展指数,并利用系统GMM模型、静态面板门限模型和动态面板门限模型,探讨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工具对中国资源型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2011—2018年中国资源型城市高质量发展水平在总体向好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程度的极差扩大现象,且在空间上呈现出“东高西低”的分布态势;(2)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工具对资源型城市高质量发展指数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3)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工具对资源型城市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受到城市低碳生活基础设施水平的调节和制约,存在门限效应。基于实证研究结果进一步分析了相应的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997.
已有的研究表明多环芳烃(PAHs)在南海珊瑚礁区广泛存在,然而有关珊瑚礁区长棘海星体内PAHs的污染特征尚不清楚。因此,本文采用气相色谱串联三重四极杆质谱仪(GC-MS/MS)对南海珊瑚礁区长棘海星组织中除萘(Nap)以外的15种优控PAHs进行了定量分析,探讨了长棘海星体内PAHs的富集特征及其来源。结果表明:(1)15种PAHs广泛存在于南海不同区域长棘海星组织中,其中胃组织中的PAHs总含量(∑15PAHs)[(107±96.9)ng/g dw]显著大于幽门盲囊[(29.0±34.5)ng/g dw]和表皮[(31.0±23.5)ng/g dw](p<0.01);(2)长棘海星组织中PAHs以3环为主(69%~85%),与南海珊瑚组织中的3环PAHs占比相当,这与长棘海星以珊瑚为食这一事实相符;(3)长棘海星∑15PAHs与辐径显著负相关(p<0.05),幼年长棘海星积累PAHs的能力更强;(4)长棘海星组织对海水中除苯并(k)荧蒽(BkF)外的大部分PAHs的生物富集因子(BAFs)均小于2000 L/kg,富集能力较弱;(5)南海长棘海星体内PAHs大部分为化石燃料和生物质等燃烧源,少部分来源于石油或成岩源。研究结果为长棘海星对PAHs的富集特征增加了新知。  相似文献   
998.
典型工业区土壤多环芳烃污染特征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8,自引:7,他引:1  
冉宗信  陈靖宇  王亚婷  邢智  魏威  余江 《环境科学》2019,40(10):4594-4603
为完善我国典型工业区土壤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污染特征数据库,系统采集了成都市4个典型石油加工类工业区表层土壤样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16种美国环保署优先控制PAHs的含量和组分特征.结果表明,4个工业区表层土壤(0~30 cm)中多环芳烃总含量范围为191. 2~1 604. 2μg·kg-1,平均含量(583. 6±365. 6)μg·kg-1;各工业区土壤PAHs均主要以中环PAHs和高环PAHs为主,各单体PAHs中以菲、芘、荧蒽和苯并[b]荧蒽为主要特征因子,且均存在潜在的污染风险.同时,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土壤有机质及土壤颗粒粒径与PAHs含量的相关性,并揭示土壤PAHs赋存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土壤污染含量较高地块,土壤有机质是PAHs较好的吸附剂,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预测土壤PAHs的迁移转化行为及土壤生态风险(PAHs致癌性);与有机质相比,土壤粒径与PAHs的相关性较低,总体表现为砂粒与PAHs含量无显著相关性,粉粒与之弱正相关,黏粒与之弱负相关.通过本研究,为此类区域的土壤修复实践或学术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99.
本研究首先通过批量实验考察了氢氧化镁对水中磷酸盐的吸附性能,再通过底泥模拟释放实验考察了氢氧化镁覆盖和添加控制底泥中磷向上覆水体释放的效果及机制.结果表明,氢氧化镁对水中磷酸盐具有良好的吸附能力,其投加量的增加有利于水中磷酸盐被其所吸附去除,与Langmuir模型相比,其对水中磷酸盐的等温吸附行为更适合采用Freundlich和Dubinin-Radushkevitch (D-R)模型加以描述.氢氧化镁覆盖可以有效地控制底泥中磷向上覆水体的释放,使得上覆水中SRP浓度处于较低的水平,即使覆盖层的结构完整性受到扰动破坏而导致覆盖材料与表层底泥的混合,氢氧化镁仍然可以有效地控制底泥中磷向上覆水体的释放.氢氧化镁覆盖和添加均可以有效地降低最上层(0~10 mm)底泥间隙水中SRP的浓度,这对于其覆盖和添加有效控制底泥中磷向上覆水体的释放是至关重要的.人工合成的氢氧化镁对水中磷酸盐的吸附性能优于商业购买的氢氧化镁,前者控制水体内源磷向上覆水体释放的效果也优于后者.以上结果显示,氢氧化镁是一种有希望用于控制水体底泥内源磷释放的活性覆盖和改良材料.  相似文献   
1000.
京津冀地区城市臭氧污染趋势及原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Kolmogorov-Zurbenko(KZ)滤波分析了2013~2018年京津冀地区13个城市的臭氧最大日8h滑动平均(O3-8h)序列,评估污染趋势并探讨原因.KZ滤波分离出的O3-8h短期、季节和长期等3个分量分别占原始序列总方差的32.7%、63.9%和3.4%,各分量之间相互独立;以滤除了中短期过程影响的长期分量进行比较,京津冀地区远高于柏林、巴黎和伦敦等欧洲城市,与美国洛杉矶20世纪90年代初和最近4年状况相当,普遍低于上海和南京等长三角主要城市.但是,2013~2018年京津冀地区各城市臭氧污染加剧显著,长期分量升高速率达2.31~7.12 μg·(m3·a)-1,均值为4.97 μg·(m3·a)-1,快于长三角地区.拟合结果提示,臭氧浓度升高受气象条件影响不大(贡献比均值约为9.6%),主要由大气污染排放变化造成(90.4%),将该排放变化拆分为PM2.5下降和臭氧前体物排放变化两项,其贡献比均值分别是27.3%和63.1%,其中北京-廊坊-天津城市带PM2.5下降对臭氧升高贡献较大,分别为50.8%、32.5%和36.7%,衡水则达到48.6%.PM2.5浓度降低已成为北京、衡水等地臭氧升高的最关键因素,这意味着需进一步减少前体物排放,以抵消PM2.5降低导致臭氧增加的反作用.需要指出,该结果尚待实验和模型模拟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