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042篇 |
免费 | 294篇 |
国内免费 | 783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430篇 |
废物处理 | 26篇 |
环保管理 | 160篇 |
综合类 | 1666篇 |
基础理论 | 309篇 |
污染及防治 | 166篇 |
评价与监测 | 112篇 |
社会与环境 | 149篇 |
灾害及防治 | 10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3篇 |
2023年 | 62篇 |
2022年 | 164篇 |
2021年 | 163篇 |
2020年 | 199篇 |
2019年 | 116篇 |
2018年 | 121篇 |
2017年 | 152篇 |
2016年 | 101篇 |
2015年 | 155篇 |
2014年 | 122篇 |
2013年 | 151篇 |
2012年 | 197篇 |
2011年 | 190篇 |
2010年 | 184篇 |
2009年 | 175篇 |
2008年 | 151篇 |
2007年 | 134篇 |
2006年 | 161篇 |
2005年 | 116篇 |
2004年 | 87篇 |
2003年 | 39篇 |
2002年 | 58篇 |
2001年 | 37篇 |
2000年 | 37篇 |
1999年 | 11篇 |
1998年 | 4篇 |
1996年 | 2篇 |
1995年 | 3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631.
黄土地震灾害区划指标与方法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通过对国内外黄土地震灾害现场考察资料的分析,室内土动力学试验研究和黄型在实例的反演分析计算,根据不同需要,提出了黄土震滑坡,震陷和液化3级区划的指标与方法。 相似文献
632.
为明确重力流超滤工艺(gravity-driven membrane,GDM)在无清洗、无维护条件下长期运行的通量变化特征及其对雨水的净水效果,对GDM装置进行了为期240 d的运行。结果表明:长期运行的GDM装置可分为3个时期,分别为启动期(0~8 d)、稳定期(9~150 d)和下降期(151~240 d)。GDM装置运行9 d后通量即可保持稳定,在无清洗条件下,最大稳定运行时间可达150 d,其平均通量为(8.85±0.74) L·(m2·h)−1。此外,不同的进水水质因子,包括溶解氧(dissolved oxygen,DO)、pH、总有机碳(total organic carbon,TOC)和菌落总数,是影响稳定通量值的关键因素,其影响效应在稳定期和下降期均表现出不同规律。在稳定期内,GDM运行的出水水质较好,雨水中的典型污染物(浊度、色度、TOC和菌落总数)经净化后均达到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而在下降期(151~240 d),膜通量降低至5.37 L·(m2·h)−1,且GDM出水中菌落总数存在超标现象,因此,建议在运行150 d后对GDM进行清洗维护,以恢复膜通量和稳定净水效果。此外,通过表面清洗和手动反冲洗即可恢复GDM装置80%的膜通量。综上所述,GDM可稳定净化雨水,长期运行后简单清洗即可恢复大部分膜通量,适用于在我国农村地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33.
生物滴滤池存在脱氮除磷效果较差、滤料易堵塞、有异味等缺点。针对不同农村地区不同水质的废水,为达到出水标准,提高运行效率,国内外很多学者对生物滴滤池进行了改进研究。滴滤池的结构设计可从降低进水有机负荷、增加含氧量和脱氮除磷分段进行等方面改进;布水方式可从减小进水水滴体积、均匀布水、适当提高布水高度等方面改进;滤料的选择可根据废水的特点选择组合滤料实现优势互补;生物膜的培养可采用人工接种挂膜和自然挂膜相结合的方式来缩短培养时间;适当提高回流比,可提高氮去除率,一般回流比设为60%~80%。生物滴滤池的不断改进使其在农村废水处理中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634.
635.
长期施肥对红壤性水稻土活性碳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在23年的长期田间定位试验区,研究了不同施肥对红壤性水稻土活性碳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施肥(CK)、无机肥(NPK)、有机肥(猪粪 紫云英绿肥)(OM)和无机肥与有机肥配施(NPKM)处理中,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潜在可矿化碳含量和可溶性有机碳含量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不同施肥处理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潜在可矿化碳含量和可溶性有机碳含量从高到低顺序都为:NPKM>OM>NPK>CK,长期施用肥料,特别是施有机肥与无机肥配施能提高土壤微生物量碳、潜在可矿化碳和可溶性有机碳含量,从而保持和提高土壤碳库质量。同施肥处理A层的土壤活性碳占土壤有机碳的比率显著大于P层;同施肥处理同发生层各土壤活性碳占土壤有机碳比率从高到低的顺序为:潜在可矿化碳的比率(R2)>微生物量碳的比率(R1)>可溶性有机碳的比率(R3);同施肥处理同发生层土壤活性碳占土壤有机碳比率R1、R2、R3大小顺序都为:NPKM>OM>NPK>CK。除P层微生物量碳和可溶性有机碳之间外,土壤有机碳总量与各活性碳之间以及各类活性碳之间相关性均达到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636.
大气降水化学的统计学分析——以浙江省金华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相关分析、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等统计学方法,对2004-2005年间浙江省金华市的大气降水化学组成和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SO2-4,NH 4,Ca2 ,NO-3和H 是降水的主要离子,降水的pH值、电导率及离子组分均呈明显的正偏态分布,降水样品以低离子含量的样本为主.降水中水溶性离子主要分为4类,SO2-4,NH 4,NO-3,Ca2 和F-主要来自人为活动的贡献,K 和Mg2 主要来自土壤、沙尘等地壳来源,Na 和Cl-属于典型的海盐性成分,H 则反映了各种离子中和作用对降水酸度的综合影响. 相似文献
637.
借鉴国内外 I/ M制度的经验 ,运用系统论、控制论的观点 ,创造性地提出有效治理城市汽车尾气污染应建立的六大体系 ,强调城市汽车尾气污染的控制应以尾气污染预前控制和过程控制为主 ,并以此构筑城市汽车尾气污染治理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638.
综述了缺氧嗜甲烷古菌的分布、生态位、形态与代谢特征的新发现,并讨论了其与产甲烷菌的关系.在无氧条件下,缺氧嗜甲烷古菌与硫酸盐还原菌互养,氧化甲烷气体以阻止其进入大气.缺氧嗜甲烷古菌主要分布于深海甲烷渗漏区和冷泉区域,在其他多种缺氧环境中也能发现,由于还未获得纯培养,对这类微生物的生态位知之甚少.其细胞呈球状、杆状,有时聚集成球状集合体或连接形成丝状体.缺氧甲烷氧化可能经过"反甲烷合成"、"甲基合成"等路径.嗜甲烷古菌与产甲烷菌有着较近的亲缘关系,并且存在许多相似点.图1表1参37 相似文献
639.
为评价二氯喹啉酸在水稻及其土壤中的安全性,建立其在水稻上的使用规范,于2008、2009年在杭州、济南和铁力三地进行田间试验,研究了二氯喹啉酸在水稻、土壤和田水中消解动态及最终残留量。建立了二氯喹啉酸在水稻、土壤和田水中残留量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方法。在添加水平5~100μg.kg-1范围内,二氯喹啉酸的平均回收率在81.6%~105.7%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均低于17.9%。残留试验结果表明,二氯喹啉酸在植株、土壤和田水中消解均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消解半衰期分别为16.4~18.6、16.6~21.9和15.4~16.9 d;二氯喹啉酸在植株、土壤、糙米和稻壳中最终残留量均未检出(<5μg.kg-1)。若二氯喹啉酸在水稻中的最高残留限量推荐值为0.5 mg.kg-1,建议每年以有效成分25 g.mu-1的剂量,于水稻移栽后10 d喷施1次,用于防治水稻田中稗草。 相似文献
640.
中国城市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编制和方法概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中国国家层面的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编制现状,概述了中国城市层面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研究进展,总结国际通用的城市清单方法(Urban Inventory Methods),包括以排放为中心的IPCC和WRI/WBCSD温室气体排放模型、以需求为中心的混合生命周期方法和中国现状城市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编制方法,阐述在目前的城市温室...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