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94篇
  免费   176篇
  国内免费   603篇
安全科学   166篇
废物处理   79篇
环保管理   141篇
综合类   1169篇
基础理论   307篇
污染及防治   488篇
评价与监测   104篇
社会与环境   159篇
灾害及防治   60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61篇
  2022年   149篇
  2021年   135篇
  2020年   143篇
  2019年   101篇
  2018年   117篇
  2017年   134篇
  2016年   123篇
  2015年   151篇
  2014年   132篇
  2013年   175篇
  2012年   158篇
  2011年   164篇
  2010年   132篇
  2009年   120篇
  2008年   107篇
  2007年   76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60篇
  2002年   66篇
  2001年   60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1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1.
本文编制了计算某地理位置、某一天月亮的出升下降时刻和方位、月亮最高高度和某一时刻月亮高度和方位的计算程序 ,并对程序进行了检验。以防灾技术高等专科学校三楼实训室的地理坐标 (116°4 7 6 31′E ,39°5 7 0 90′N)为例 ,计算了防灾技术高等专科学校 2 0 0 2年 12月 30日 9点 5 4分 30秒的各参数值。  相似文献   
812.
李孟  郭金仓 《环境科学》2010,31(6):1548-1553
以腐殖酸作为天然有机物(NOM)的代表,研究了腐殖酸分子在金属氧化物(赤铁矿)颗粒/水界面上的吸附特征,分析了pH值和离子强度对界面吸附配位反应的影响,及它们对赤铁矿颗粒表面吸附密度和团聚体粒径的影响.结果表明,吸附密度随pH值的升高而减少,随离子强度的升高而增大;颗粒团聚体粒径随pH值的升高先增大后减小,随离子强度的升高而增大.pH=4时吸附密度最大,为6.22 mg/m2,但此时团聚体粒径最小;pH=5时吸附密度较小,但团聚体粒径较大;pH=8为配位反应等电点,吸附密度和团聚体粒径均较小;pH=10吸附密度最小,为0.50 mg/m2,团聚体粒径也较小.应用SS/SF混合模型初步分析了赤铁矿颗粒/水界面上腐殖酸分子的吸附构型.当pH值较低时,构型多为链状和环状;当pH值较高时,构型多为扫尾状.离子强度越高,链状和扫尾状构型越多;离子强度越低,环状构型越多.  相似文献   
813.
以人工配置含硝酸钠地下水为研究对象,采用静态烧杯试验研究了铁粉表面酸洗对靖酸盐氮的去除的影响。研究表明在试验条件下铁屑表面经过酸洗后,硝酸盐去除率可提高10%左右。采用扫描电镜(SEM)对酸洗前后的铁粉进行表面特征扫描分析表明酸洗前后表面存在很大差异,酸洗可去除铁屑表面的氧化层,从而增加铁屑与硝酸盐反应的比表面积,提高其反应效率。研究表明在应用工业铁屑现场修复地下水硝酸盐污染时,应考虑铁屑表面的酸洗处理。  相似文献   
814.
本文运用生态足迹模型,对保定市2009年的生态足迹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保定市2009年人均生态足迹为1.837 136 hm2,人均生态承载力为0.421 959 hm2,人均生态赤字为1.415 176 hm2,反映出保定市对生物生产土地面积的需求量已经超过区域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处于一种不可持续的状态,提出了保定市可持续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815.
农业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适宜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构建宝泉岭垦区农业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共4层28个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为评价指标赋权重,为垦区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816.
为降低污水污泥中药理活性化合物(PhACs)产生的环境风险,利用生物方法强化污泥厌氧消化,提高其去除效果.以CFA(氯贝酸)、TCS(三氯生)、DCF(双氯芬酸)、CBZ(卡马西平)4种典型的PhACs为目标污染物,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定量分析污泥中的目标物,探究外加生物酶联合污泥厌氧消化法强化对PhACs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随着SRT(污泥停留时间)的增大,目标物的去除率有一定程度的增大,特别是在高温条件下,当SRT由7 d增至20 d时,CFA的去除率增长了45%;木瓜蛋白酶对中高温系统中CBZ的去除效果最佳,分别为63.8%和67.5%,同时对4种目标物总的去除率最高,分别为57.3%和61.8%;添加溶菌酶试验中,4种目标物去除效果差异较大,中温、高温系统中对TCS的去除效果最佳为81.7%和80.9%,去除效果最差的是CBZ,去除率为40.4%和33.5%;纤维素酶处理中,4种目标物的去除率均小于60%.混合生物酶试验中,高温条件下更易去除PhACs.研究显示,生物酶强化污泥厌氧消化能有效去除污水污泥中的PhACs.   相似文献   
817.
以永定河北京段2019~2020年的生态补水为例,通过室内混合实验和淋滤实验研究河水下渗对地下水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化学指标的种类与下渗前相比无变化,水-岩相互作用对指标浓度的改变作用也比较有限,指标的浓度水平总体上介于河水和地下水之间.下渗水对地下水质量的改变作用从根本上取决于河水与地下水的质量差异和河水的补给量...  相似文献   
818.
以催化氧化除氨氮/锰失活滤料为研究对象,考察了3种不同恢复方式(自然恢复,投加碱度,再次挂膜)对滤料催化氧化氨氮、锰效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自然恢复(1#)滤柱,投加碱度(2#)滤柱,再次挂膜(3#)滤柱分别于4,2,3d后氨氮去除率达到90%以上;逐渐提高氨氮浓度,3#再次挂膜滤柱出水氨氮浓度波动最大,1#自然恢复滤柱恢复期间出水亚硝氮积累时间最长且峰值最高.3根滤柱催化氧化去除锰活性恢复速度均较快.1#自然恢复滤柱和2#碱度恢复滤柱均能在2d内将锰完全去除.3#挂膜滤柱是在停止投加高锰酸钾后5d内实现将进水锰完全去除.氨氮和锰的相互影响实验结果表明,3根滤柱中投加碱度(2#)滤柱表现最优.尽管氨氮抑制锰的去除,但是投加碱度滤柱随着进水氨氮浓度的升高出水锰浓度始终低于0.1mg/L;锰对氨氮的去除影响不显著.XRD分析结果表明,受其表面负载新生成氧化膜的影响,高锰酸钾重新挂膜滤柱的滤料样品的结晶度较差.综合考虑氨氮和锰的活性恢复效率以及挂膜过程中药品的投加,提出采用自然恢复方式最适.  相似文献   
819.
浦静姣  徐宏辉  姚波  张超  单萌 《中国环境科学》2022,42(10):4494-4500
采用位于长三角地区的临安区域大气本底站罐采样获得的全氟温室气体(PFCs、SF6、NF3、SO2F2)浓度,分析2011~2020年该地区大气中全氟温室气体的浓度分布特征和变化趋势.结果显示,临安站绝大部分全氟温室气体的浓度均呈现逐年升高的变化趋势,至2020年长三角地区全氟温室气体本底浓度分别达到(86.30±0.52)×10-12(CF4)、(5.03±0.00)×10-12(C2F6)、(0.70±0.01)×10-12(C3F8)、(1.82±0.00)×10-12(c-C4F8)、(10.44±0.01)×10-12(SF6)、(2.36±0.04)×10-12(NF3)、(2.61±0.05)×10-12(SO2F2).长三角地区大部分全氟温室气体的本底浓度与全球本底值接近.通过对临安站全氟温室气体污染浓度的潜在源贡献作用(PSCF)和浓度权重轨迹(CWT)分析显示,临安站全氟化碳PFCs (CF4、C4F10、C2F6、C3F8、c-C4F8)的潜在源区主要包括山东、江苏、安徽、上海、浙江中北部和江西东北部地区,NF3、SF6、SO2F2的潜在源区则集中在江苏中南部、上海、浙北地区.  相似文献   
820.
水电水库是大气温室气体的重要来源,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区域气候变化.然而目前关于水库温室气体排放的估算仍然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一方面原因是缺失了世界各地山区水库的数据,另一方面原因是未将受水库影响的上下游河道考虑在内.本研究重点关注雅鲁藏布江流域水电水库——藏木水库丰枯水期CO2、CH4和N2O的溶存浓度与扩散通量的时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