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09篇
  免费   940篇
  国内免费   4637篇
安全科学   1043篇
废物处理   770篇
环保管理   1062篇
综合类   8104篇
基础理论   2256篇
环境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4169篇
评价与监测   696篇
社会与环境   623篇
灾害及防治   562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257篇
  2022年   710篇
  2021年   628篇
  2020年   568篇
  2019年   494篇
  2018年   493篇
  2017年   627篇
  2016年   662篇
  2015年   743篇
  2014年   1078篇
  2013年   1363篇
  2012年   1219篇
  2011年   1237篇
  2010年   973篇
  2009年   870篇
  2008年   1027篇
  2007年   837篇
  2006年   766篇
  2005年   554篇
  2004年   418篇
  2003年   468篇
  2002年   452篇
  2001年   342篇
  2000年   394篇
  1999年   364篇
  1998年   293篇
  1997年   278篇
  1996年   242篇
  1995年   187篇
  1994年   149篇
  1993年   138篇
  1992年   122篇
  1991年   89篇
  1990年   47篇
  1989年   42篇
  1988年   29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7篇
  1979年   3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2篇
  1973年   3篇
  1972年   2篇
  197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51.
Fenton反应可以氧化分解有机物,在反应中的关键氧化剂羟基自由基(HO·)是通过亚铁离子与过氧化氢作用生成的,因此,传统的Fenton氧化必须由外部添加过氧化氢.研究了一种新的方法,即采用Nafion膜固定化亚铁离子,并通过光催化反应提供Fenton氧化所需的过氧化氢,使得Fenton反应在不添加过氧化氢的条件下也能够连续进行.结果表明,以甲酸为代表有机物,该方法可以在不添加过氧化氢的条件下起到分解甲酸的作用.而且,通过对负载亚铁离子Nafion膜的再生,可以使该方法的降解能力保持在稳定的范围.  相似文献   
952.
强磁场影响下菌株B1对染料的脱色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校园土壤中筛选出一株对人工合成染料酸性红B有一定脱色能力的菌株B1(芽孢杆菌属),经过6.0、8.0、8.0T的强磁场分别作用30、15、30 min后进行了脱色试验;根据实验数据,得到染料脱色模型.结果表明,强磁场对B1具有诱变作用,能使其脱色能力得到强化.  相似文献   
953.
本研究利用人工浮床在富营养化水体栽培了7种植物,成活率都在70%以上,2个月的生长期内生物的生长量都超过20kg鲜重/m2.浮床栽培芦苇的净化效果最好,每平方米的芦苇浮床可以使117.93 m3的水从V类水质净化为Ⅲ类水质(以总磷计),其次分别为荻、水稻、蕹菜、牛筋草、香蒲和美人蕉.对蕹菜和水稻植株的检测表明,分别作为蔬菜和青饲料完全符合国家有关卫生标准.  相似文献   
954.
硝化悬浮填料塔中氨氧化细菌群落稳定性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PCR-DGGE分析技术,对于化学生物絮凝处理工艺中悬浮填料塔的氨氧化细菌(AOB)群落进行了研究。主要考察了曝气强度和水力停留时间2个运行参数调整的情况下,系统AOB群落结构的变化。生物膜样品直接取自硝化填料塔,多维尺度(MDS)方法用于DGGE电泳图谱的分析,分析结果以二维图形向量的方式显示,结果表明,曝气强度和水力停留时间均对AOB群落有一定的影响,主要的AOB种类在运行过程中基本不变,系统对于运行条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955.
介绍了2种改良型活性污泥法———氧化沟工艺和百乐克工艺的特点,并针对2种工艺实际应用中的情况,分析2种工艺在今后发展应用中的趋势。  相似文献   
956.
The growth properties and biodegradation mechanism of a Gram-negative bacterium, Pseudomonas nitroreducens TX1 that was able to grow on branched octylphenol polyethoxylates (OPEO(n), average n=9.5) as the sole carbon source over a wide concentration range (1-100,000 mgl(-1)) were studied. Analysis of growth factors indicated the highest specific growth rate (micro) of 0.53 h(-1) was obtained at an initial concentration of 5,000 mgl(-1) OPEO(n). An optimal C/N ratio of 12 was obtained for (NH(4))(2)SO(4) as the nitrogen source in a cultivated medium at pH 7. The kinetic analysis demonstrated that bacterial growth and OPEO(n) degradation followed the Monod equation and were based on a substrate concentration inhibition model and pseudo-first-order reaction, respectively. The substrate inhibition coefficient was over 18,000 mgl(-1) and this indicates that the strain has an ability to sustain growth at high concentrations of OPEO(n) and use it as the sole carbon source under such a stress condition. Furthermore, LC-MS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biodegradation mechanism of dodecyl octaethoxylate (AEO8) by P. nitroreducens TX1 was the sequential cleavage of the ethoxylate chain.  相似文献   
957.
好氧颗粒污泥膜生物反应器的运行特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人工合成模拟废水对好氧颗粒污泥膜生物反应器(MBR)的运行特性和膜污染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HRT为6h,溶氧浓度为4~6mg.L-1,COD的容积负荷为7.24kg·(m3·d)-1的条件下,COD的去除率可达96%以上.当NH3-N的容积负荷为0.17kg·(m3·d)-1时,NH3-N的去除率可达60%.COD/N比的变化,对好氧颗粒污泥MBR的COD及NH3-N去除率基本没有影响.稳定运行过程时,MBR中好氧颗粒污泥浓度(MLSS)基本维持在14~16mg·L-1.较高的污泥浓度和颗粒污泥内部缺氧和厌氧环境的存在,使MBR中硝化和反硝化过程能同时存在.同时,比较了2种不同形态的活性污泥(颗粒污泥和絮状污泥)在MBR运行过程中膜通量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颗粒污泥MBR膜通量的下降速度明显比絮状污泥MBR的下降速度慢很多,且通过空气反冲或用水清洗即可使通量基本恢复.  相似文献   
958.
焚烧飞灰磷灰石药剂稳定化技术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张妍  蒋建国  邓舟  许鑫  赵振振 《环境科学》2006,27(1):189-192
对垃圾焚烧飞灰的全组分和浸出特性进行了分析,表明焚烧飞灰含有多种重金属,其中Pb、Zn和Cd等的浸出毒性分别达到11.8、164.9和31.2mg/L,远高于危险废物浸出毒性标准.实验选择新型无机稳定化药剂———磷灰石对焚烧飞灰的重金属稳定化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磷灰石投加量7%时,处理后焚烧飞灰的重金属浸出毒性(部分样品除镉外)均达到了危险废物填埋入场控制限值;焚烧飞灰的稳定化效果与磷灰石的粒径有关,当其粒径为200目时能够取得较好的稳定化效果;稳定化产物在养护时间1d后,其重金属浸出浓度不再改变;实验证明在pH 3~11范围内稳定化产物都具有较好的稳定化效果,减少了稳定化产物在环境条件下的二次污染的风险.  相似文献   
959.
本试验尝试用膜直接截留污水中对人体健康有害的细菌病毒,而保留水中对作物有益的氮、磷等营养元素,以期实现水、肥双成分资源化。试验结果表明,无论是微滤膜还是超滤膜均对细菌及粪大肠菌有很高的截留率(99.9%~99.999%),污水中有机物、氮与磷的保留率分别为32%~67%、72%~78%和60%~62%。用渗滤液灌溉的小麦较之清水灌溉和常规灌溉的小麦,麦穗单重分别提高13%和7.5%。  相似文献   
960.
陈桂红  刘红涛  叶计朋  赵锐  程正 《环境工程》2006,24(1):87-88,90
介绍了ZT廊道交替池工艺的运行原理、工艺特点及运行效果。工程实践表明,ZT廊道交替池工艺应用于城市污水处理时,出水pH值、SS、CODCr、BOD5、氨氮、总磷各项指标均能够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处理效果持续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