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3篇
  免费   108篇
  国内免费   303篇
安全科学   119篇
废物处理   30篇
环保管理   64篇
综合类   567篇
基础理论   150篇
污染及防治   189篇
评价与监测   48篇
社会与环境   79篇
灾害及防治   2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92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83篇
  2019年   58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65篇
  2012年   77篇
  2011年   82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72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3篇
  1972年   1篇
  1971年   1篇
  1967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71.
Particulate matter having an aerodynamic diameter less than 2.5 μm (PM2.5) is thought to be implicated in a number of medical conditions, including cancer, rheumatoid arthritis, heart attack, and aging. However, very little chemical speciation data is available for the organic fraction of ambient aerosols. A new direct thermal desorption-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TD-GC/MS) method was developed for the analysis of the organic fraction of PM2.5. Samples were collected in Golden, British Columbia, over a 15-month period. n-Alkanes constituted 33–98% by mass of the organic compounds identified. PAHs accounted for 1–65% and biomarkers (hopanes and steranes) 1–8% of the organic mass. Annual mean concentrations were: n-alkanes (0.07–1.55 ng m−3), 16 PAHs (0.02–1.83 ng m−3), and biomarkers (0.02–0.18 ng m−3). Daily levels of these organics were 4.89–74.38 ng m−3, 0.27–100.24 ng m−3, 0.14–4.39 ng m−3, respectively. Ratios of organic carbon to elemental carbon (OC/EC) and trends over time were similar to those observed for PM2.5. There was no clear seasonal variation in the distribution of petroleum biomarkers, but elevated levels of other organic species were observed during the winter. Strong correlations between PAHs and EC, and between petroleum biomarkers and EC, suggest a common emission source – most likely motor vehicles and space heating.  相似文献   
72.
利用中巴地球资源卫星数据反演武汉市湖泊营养状态指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武汉市主要湖泊为例,研究了利用中巴地球资源卫星(CBERS2)数据反演水体营养状态指数(TLI)。研究旨在评估利用中巴地球资源卫星数据来估算内陆水体富营养化程度的可能性。首先利用地面水质监测数据计算武汉市某些湖泊监测点的“真实的”营养状态指数(包括综合营养状态指数和修正的Carlson营养状态指数),同时,在事先经过辐射校正和几何校正的CBERS2图像上,以9×9像元为采样窗口,提取各个对应地点的灰度值均值(从波段1至波段4);然后,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以各波段灰度值均值为自变量,建立营养状态指数经验遥感反演模型;最后,利用模型对整个湖泊水体的营养化状态指数进行反演,并绘制了其空间分布图。 结果显示,营养状态指数的自然对数值与CBERS2图像各波段灰度值之间存在较好相关关系,回归系数平方值(R2)为0.51。利用反演模型反演得到的湖区水质分布与实际情况基本相符。由于CBERS2图像数据可以从我国许多数据分发中心免费获取,这为低成本的水质遥感监测提供了一条途径。  相似文献   
73.
Aging and compressibility of municipal solid wastes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The expansion of a municipal solid waste (MSW) landfill requires the ability to predict settlement behavior of the existing landfill. The practice of using a single compressibility value when performing a settlement analysis may lead to inaccurate predictions. This paper gives consideration to changes in the mechanical compressibility of MSW as a function of the fill age of MSW as well as the embedding depth of MSW. Borehole samples representative of various fill ages were obtained from five boreholes drilled to the bottom of the Qizhishan landfill in Suzhou, China. Thirty-one borehole samples were used to perform confined compression tests. Waste composition and volume-mass properties (i.e., unit weight, void ratio, and water content) were measured on all the samples. The test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mpressible components of the MSW (i.e., organics, plastics, paper, wood and textiles) decreased with an increase in the fill age. The in situ void ratio of the MSW was shown to decrease with depth into the landfill. The compression index, Cc, was observed to decrease from 1.0 to 0.3 with depth into the landfill. Settlement analyses were performed on the existing landfill, demonstrating that the variation of MSW compressibility with fill age or depth should be taken into account in the settlement prediction.  相似文献   
74.
NaCl和KCl对厌氧污泥抑制的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厌氧颗粒污泥和厌氧絮状污泥系统中,进行盐质量浓度(NaCl或KCl质量浓度,下同)对厌氧污泥抑制动力学的研究,得到不同拟合的COD降解动力学方程及参数.实验结果表明:当盐质量浓度为10~30 g/L时,KCl对厌氧污泥的COD比降解速率的抑制程度大于NaCl;当盐质量浓度由0 g/L增至10 g/L时,半速率常数逐渐增加;当盐质量浓度由10 g/L增至30 g/L时,半速率常数逐渐减小;在厌氧污泥系统中,NaCl抑制作用下的盐抑制常数高于KCl,且颗粒污泥的盐抑制常数高于絮状污泥.  相似文献   
75.
我国危险化学品事故统计分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基于2005—2008年我国发生的1565起危险化学品事故,从事故发生时间、发生地点、发生环节等方面分析事故的致因、特点以及规律,可以发现:近3年来我国危险化学品事故呈逐渐下降趋势;石化产业大省是危险化学品事故高发省份;每年3—8月是危险化学品事故高发时期;每天上午10点和下午3点是危险化学品事故高发时间;生产、运输、储存是危险化学品产业链六大环节中的事故高发环节。根据统计结果分析,指出我国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预防和减少危险化学品事故的对策。  相似文献   
76.
以岩溶地区典型流域——赤水河流域为研究对象,以2000、2005、2008、2013年4期遥感数据为基础,结合Arc Map的空间分析功能,对流域景观格局演变过程进行分析,构建流域生态风险评价体系与管控措施。研究表明:2000~2013年赤水河流域无风险区、潜在风险区、轻度风险区分别由1.66、2.95、75.41 km~2上升至5.63、21.81、115.45 km~2,而中度、重度风险区却分别下降了35.6和40.27 km~2;历年生态风险演变格局为以城乡建设用地为中心,生态风险由轻度、中度、重度向潜在或无风险区过渡,轻度、中度、重度主要以点状扩散或增加,潜在及无风险区则连片分布于农田区和山地丘陵区;基于不同生态风险区的风险源管控对策,对建立流域生态风险预警机制、降低流域生态环境风险、维护流域生态服务功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7.
为探究工业园区地下水和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变化特征,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地下水和土壤细菌16S r RNA基因高变区域进行序列测定。通过对Alpha多样性、物种组成、丰度和群落结构的分析,比较地下水和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异同。Alpha多样性的比较结果表明,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和丰富度明显高于地下水,地下水细菌群落多样性指数反映出地下水已受到周边污染源的影响。物种注释结果表明,地下水样品共检出48个细菌门,土壤样品共检出50个细菌门。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是地下水细菌群落的优势类群,共占93.54%,且该工业园区地下水细菌群落呈现出典型的淡水种群特征;土壤中优势细菌门为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Firmicutes和芽单胞菌门(Gemmatimonadetes),共占85.21%。由于地下水和土壤两者的生态系统和理化环境的差异,致使Actinobacteria、Acidobacteria、绿弯菌门(Chloroflexi)、硝化螺旋菌门(Nitrospirae)、α-变形菌纲(Alphaproteobacteria)、δ-变形菌纲(Deltaproteobacteria)和Gemmatimonadetes占比在地下水和土壤细菌群落间差异显著,同时使地下水和土壤细菌群落各含有一些特有的优势细菌属(地下水2个,土壤4个)。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工业园区样品的测序结果可以为地下水和土壤环境的生态评价提供方法依据。  相似文献   
78.
气溶胶中抗生素抗性基因研究进展:以养殖场和医院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生素在医药和养殖业的大量使用导致耐药菌的出现,加速了抗生素抗性基因(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s,ARGs)在不同环境介质中的传播扩散,抗生素耐药性已成为目前全球卫生、食品安全和发展的最大威胁之一。气溶胶作为ARGs的潜在储存库缺乏系统的研究数据,而通过空气传播具有较高抗生素抗性水平的细菌可能是引起重要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本文针对养殖场和医院2个抗生素大量使用的典型场所,对气溶胶中ARGs的污染现状、样品采集与检测技术进行综述,并探讨了这一环境污染的潜在风险,表明开展气溶胶中ARGs研究的必要性,并为以后需开展的工作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79.
不同流量分配比对多级A/O工艺去除有机物及脱氮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三级A/O工艺分段进水工艺处理低碳源生活污水,考察了进水流量分配比对系统去除有机物、硝化反硝化能力以及去除TN的影响。通过对水质指标沿程监测结果表明,不同流量分配比(4∶3∶3,5∶3∶2,6∶3∶1)对系统去除有机物及硝化效率影响不大,出水COD、氨氮分别均在30 mg/L、1 mg/L以下。但反硝化效果受流量分配比的影响较大,在流量比为5∶3∶2时,有效利用原水中碳源进行反硝化,反硝化效果最好。在流量比为5∶3∶2的情况下,TN出水为5.7 mg/L去除率为82.9%,优于流量分配比为6∶3∶1和4∶3∶3时的脱氮效果。总体而言,分段进水工艺在对碳源的有效利用及能耗节省方面优于单点进水。  相似文献   
80.
对九龙江流域龙岩市省控断面2011年秋季、2012年冬季以及2012年春季河水中多环芳烃(PAHs)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控断面河水中PAHs总量浓度变化为99~1788 ng/L,其组成特征是以3环(567%)、5环(246%)和4环(151%)为主,表明3环、4环及5环PAHs是九龙江流域龙岩市省控断面水中PAHs的最主要成分。地表水健康风险评价结果显示,红坊赤坑、雁石桥、捷步桥、顶坊4个采样点苯并\[a\]芘(BaP)毒性当量值(EBaP)均超出我国环境保护部(CEPA)制定的EBaP=2.8 ng/L的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