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3篇
  免费   102篇
  国内免费   545篇
安全科学   130篇
废物处理   75篇
环保管理   137篇
综合类   926篇
基础理论   247篇
污染及防治   360篇
评价与监测   82篇
社会与环境   76篇
灾害及防治   57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86篇
  2021年   84篇
  2020年   74篇
  2019年   57篇
  2018年   75篇
  2017年   72篇
  2016年   93篇
  2015年   91篇
  2014年   125篇
  2013年   148篇
  2012年   138篇
  2011年   137篇
  2010年   118篇
  2009年   102篇
  2008年   93篇
  2007年   102篇
  2006年   81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21.
优势菌对焦化废水中几种有机物降解特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焦化厂曝气池活性污泥和废水处理工艺出水中筛选出6株革兰氏阳性优势菌,根据菌株、菌落形态和大量生化实验将菌株鉴定到属.确定了降解所需的最佳实验条件.分别为温度30 ℃,转速100 r/min,菌株投加量20%(V(菌液)/V(废水)).实验发现,筛选出的6株优势菌对喹啉、吡啶和萘有良好的降解效果,但以喹啉为碳源和氮源筛选出来的H24,H26和H31对喹啉的去除率优于其他3株菌株,而以萘为唯一碳源的H14对萘的去除率优于其他菌种.6株优势菌的驯化活性污泥能进一步提高对喹啉、吡啶和萘的去除能力,去除率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122.
EDTA络合铜在无机柱撑膨润土上的吸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天然膨润土、羟基铁和羟基铁铝柱撑膨润土,进行吸附EDTA络合铜离子(EDTA-Cu)的实验.研究了溶液中EDTA与Cu2 摩尔比、pH值、吸附时间对吸附过程的影响和吸附等温线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达到吸附平衡的时间为1 h;pH值对天然膨润土的吸附影响甚小,柱撑膨润土的最佳吸附pH在6~8之间;膨润土的分配系数随着溶液中EDTA与Cu2 的摩尔比的增加而减少,当摩尔比>2后,分配系数趋于稳定;柱撑膨润土羟基吸附位的活性是决定吸附性能的关键因素;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吸附容量的大小和吸附作用强弱的顺序为:羟基铁铝膨润土>羟基铁膨润土>天然膨润土.  相似文献   
123.
生物法处理含油钻井废水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以含油钻井废水原浆为处理对象,研究了生物法处理过程中的相关影响因素.实验结果表明,氮、磷源是影响钻井废水中石油烃降解的重要因素,最佳氮、磷源及其加入量分别为(NH4)2SO4100 mg/L和KH2PO460 mg/L.在30~36℃,接种量15%,pH=6~8条件下处理72 h后可使钻井废水中的石油烃含量由805.6 mg/L下降到17.6 mg/L.  相似文献   
124.
覃玉  朱景利  王艳辉 《化工环保》2006,26(6):491-493
用4种无机絮凝剂和3种有机絮凝剂进行了脱除全白土催化剂生产废水(简称废水)中固体悬浮物(SS)的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废水pH6.8条件下,无机絮凝剂和有机絮凝剂脱除废水中SS的效果均较差,用无机絮凝剂时的SS去除率低于26%,用有机絮凝剂时的SS去除率低于18%;废水pH对SS去除率的影响较大,当调节废水pH为8.0时,无机絮凝剂中硫酸铝脱除废水中的SS效果最好,在硫酸铝加入量为0.02mg/L、沉降时间为2h的最佳操作条件下,SS的去除率可达93%。  相似文献   
125.
空气污染指数模式的改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目前以空气污染指数API报告各城市的环境空气质量。由于我国各地环境空气质量状况差异很大,该方法在报告城市空气质量时具有较大的片面性,不能综合反应污染状况。本文针对现行的API指数法进行了模式推算和改进,新的计算模式可更客观全面地反映城市空气质量。  相似文献   
126.
利用人工湿地系统深度处理城市污水尾水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垂直复合流模拟人工湿地系统对城市污水厂尾水进行深度处理实验研究,植物床选用美人蕉、菖蒲、茭草、芋头和象草混合栽种,采用石英砂为主体填料。实验研究表明:人工湿地系统在停留时间为24h,水力负荷为0.4m3(m2·d)的运行条件处理效果较佳,在此条件下连续稳定运行10个月,处理后的尾水主要指标达到(GBT189212002)标准。  相似文献   
127.
圆筒形电化学反应器中有机物电催化的传递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圆筒形电化学反应器内有机物在电化学降解过程中的传递特性.假设废水以平推流方式通过圆筒形反应器,由电催化过程的质量守恒和法拉第定律导出浓度、电流强度随废水停留时间的变化规律.根据废水中有机物的电化学降解和有机物氧化分解的关系将浓度分布转换成COD分布,并考察了扩散对COD、电流强度分布的影响理论模型和实验数据表明,在传质控制条件下忽略与不忽略扩散的影响,COD、电流强度的分布遵循不同的指数关系.理论模型与实验数据的平均误差为8.6%;极限电流随电解质流量的变化而改变.  相似文献   
128.
三峡水库135 m蓄水前后水体重金属环境健康风险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晟  黎莉莉  张勇  高群杰  胡勇  张芹 《环境污染与防治》2006,28(11):865-867,878
三峡水库135 m蓄水后,水体中各重金属的单因子污染指数和Nemerow综合污染指数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大,特别是Pb污染应该引起重视.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成库前后非致癌有毒化学物质(Hg、Pb和Cu)所引起的健康危害的个人年风险为Pb>Cu>Hg,致癌物质对人体健康危害的个人年风险均大于非致癌物.各类污染物所致个人平均健康危害成库前后均低于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ICRP)推荐的标准,为可接受水平.  相似文献   
129.
氨基染料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含有机物的铁泥,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并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利用超临界水氧化法对含有机物铁泥进行资源化处理研究,并对产物进行了X射线衍射分析(XRD)、色差实验与电子探针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用超临界水氧化法处理铁泥可以将铁泥中所含的有机物完全氧化,真正实现环境友好;超临界水首先将铁泥氧化成α-Fe2O3与γ-Fe2O3,再经过800℃煅烧后可以作为氧化铁红颜料使用;超临界反应压力对样品的晶型与颜色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30.
After adding either organic or inorganic ligands, sulfidated nano-zero-valent iron (SnZVI) was used for aerobic degradation of phenol, and the effect of the ligand species on oxidation performance was investigated. We found that SnZVI hardly degraded phenol in the absence of ligand addition. Ligands initiated and promoted the degradation of pollutants by SnZVI. The data herein show that a characteristic inorganic ligand, tripolyphosphate (TPP), is more effective in enhancing oxidation than a characteristic organic ligand oxalate. In addition to the scavenging of reactive oxidants by the organic ligand, more ferrous ion (Fe(II)) dissolution from SnZVI in the TPP system is another cause for the superior enhancement by the inorganic ligand. In the oxalate system, as the sulfur content of SnZVI increased, the oxidation efficiency increased because FeS shell promoted the transfer of electrons to produce more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 In TPP system, the effect of sulfur content on oxidation performance is more complex. The SnZVI with low sulfur content showed poor oxidation performance compared with that of nZVI. Further experiments proved that sulfidation might weaken the complexation of TPP with surface bound Fe, which would slow down the ionic Fe(II) dissolution rate. Therefore, sulfidation has the dual effects of enhancing electron transfer and inhibiting the complexation of inorganic ligands. In addition, the mechanisms of ROS generation in different ligand systems were investigated herein.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ritical ROS in both the oxalate and TPP systems are hydroxyl radicals, and that they are produced via one-electron activation of O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