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86篇
  免费   395篇
  国内免费   1078篇
安全科学   222篇
废物处理   150篇
环保管理   183篇
综合类   1710篇
基础理论   582篇
污染及防治   1077篇
评价与监测   141篇
社会与环境   92篇
灾害及防治   102篇
  2024年   46篇
  2023年   89篇
  2022年   176篇
  2021年   129篇
  2020年   121篇
  2019年   107篇
  2018年   124篇
  2017年   141篇
  2016年   182篇
  2015年   207篇
  2014年   237篇
  2013年   299篇
  2012年   245篇
  2011年   227篇
  2010年   177篇
  2009年   185篇
  2008年   200篇
  2007年   178篇
  2006年   157篇
  2005年   122篇
  2004年   86篇
  2003年   99篇
  2002年   78篇
  2001年   90篇
  2000年   74篇
  1999年   88篇
  1998年   68篇
  1997年   45篇
  1996年   44篇
  1995年   64篇
  1994年   41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76年   1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591.
以实际城市污泥为研究对象,通过采用表面活性剂作为阴极液,并考虑阴极液pH值、表面活性剂类型和电压3种因素对动电技术去除污泥中重金属(铜和镉)的影响,选用正交试验确定最佳试验条件.结果表明,采用表明活性剂作为阴极液加强动电技术去除污泥中重金属足可行的,铜和镉的去除率分别达到11.1%~52.6%和9.1%~46.7%.通过对正交试验结果进行极差和方差分析,试验的最佳条件为:电压为20 V,阴极液加入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并控制pH值为4~6.表面活性剂的类型对动电技术去除镉具有显著影响.其中,表面活性剂类型对动电过程的影响最大,阴极液pH值次之,电压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592.
使用METALYSER HM1000 Heavy Metals Analyser(简称HMA)便携式金属测定仪测定环境水质铜、铅、锌、镉,试验结果表明:HMA便携式金属测定仪检测限满足GB 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除Ⅰ类地表水以外对检测限的要求,准确度和稳定性满足环境水质重金属检测工作的要求,加标回收率符合国标规定,可以在环境水质重金属检测及应急监测工作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93.
Al13形态在混凝中的作用机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胡承志  刘会娟  曲久辉 《环境科学》2006,27(12):2467-2471
从铝的水解形态转化角度考察了铝盐在高碱度和高有机物浓度水体中的混凝行为.结果表明,铝盐的混凝效能是与混凝过程中的Al13含量成正比.高投药量时氯化铝(AlCl3)既可以有效调节水体pH值又能在混凝过程中原位水解产生较多的Al13形态,因而混凝效能要高于聚合氯化铝(PACl).在铝盐混凝中,调节pH值到6~7之间可以控制铝形态分布从而达到提高混凝效能和减少残留铝的目的.在调节pH值强化混凝的方法中使用传统铝盐的效果要好于无机高分子絮凝剂.  相似文献   
594.
苏南太湖地区主要城市水环境污染综合防治研究(下)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5)对鱼类诱变致畸的影响和评价: 内河水质污染物中具有诱变能力的强诱变物。 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水质污染生物监测的综合评价。 (二)无锡市运河黑臭初探及其对策可行性研究。 1.运河水系黑臭指数方程的建立 所得宏观统计的无锡运河水系黑臭指数  相似文献   
595.
地下渗滤处理村镇生活污水的中试   总被引:51,自引:1,他引:51  
以红壤土作为填充土壤,在2cm/d的水力负荷下,进行了地下渗滤系统处理村镇生活污水的现场中试.结果表明,地下渗滤系统对COD、氨氮、总磷和总氮有着良好的去除效果,去除率分别达到84.7%、70.0%、98.0%和77.7%,出水COD、氨氮、总磷和总氮的平均浓度分别为11.7mg/L、4.0mg/L、0.04mg/L、4.7mg/L,达到建设部颁发的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对总氮去除机理的分析表明,由硝化/反硝化实现生物脱氮是地下渗滤系统去除总氮的主要途径.在本中试系统中,反硝化效果良好但硝化效果不够理想,改善土壤环境以促进硝化作用是提高总氮去除率的关键.对土壤中氧化还原电位的测定结果表明,土壤内部的还原性质是阻碍硝化反应进行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96.
Al(Ⅲ)溶液的水解─沉淀特性研究─—磷酸根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采用连续碱滴定方法和X射线衍射及红外光谱分析,研究了在Al(Ⅲ)-磷酸根溶液体系中Al(Ⅲ)的水解-沉淀特性,结果表明,当P/Al>0.05时,磷酸根对Al(Ⅲ)的水解-成核-沉淀过程有显的促进作用,描述了磷酸根作用的动力学机理。  相似文献   
597.
假单胞菌XD-1(Pseuomonas XD-1)的产表面活性剂性能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含油废水中分离到1株表面活性剂产生菌,经鉴定为假单胞菌(Pseuomonassp.),命名为XD 1.对假单胞菌XD 1的产表面活性剂性能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正交优化的培养基中发酵培养时,菌XD 1可将培养液的表面张力从70 0mN·m-1降至30 2mN·m-1,其产表面活性剂方式为生长相关型;经提取分析,菌XD 1所产表面活性剂为脂肽类和糖脂类物质的混合物,脂肽类物质为主要成分;菌XD 1所产表面活性剂的CMC值为50mg·L-1,在pH=6 0时表面活性剂表现出最佳活性;菌XD 1所产表面活性剂主要积累在胞内特定的细胞器中,并在细胞壁上产生一层粘附的表面活性剂膜,膜厚140nm,在生长过程中,菌体会将细胞器和细胞壁上的表面活性剂释放到胞外.将培养72h的菌体浸入双蒸水中,6h后菌体能把积累在细胞器和细胞壁上的表面活性剂释放到水体中.  相似文献   
598.
Nansi Lake is located on the east line of the South-to-North Water Diversion Project in China. A comprehensive study was carried out to investigate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distribution of cyanobacteria in the lake from June 2008 to May 2011 based on monthly sample monitoring from five stations. The effect of environmental factors on cyanobacterial abundance was also evaluated. The cyanobacterial community contained 15 genera and 23 species. The cyanobacterial abundance of each monitoring station ranged from 0 to 1.53× 107 cells/L with an average of 1.45×106 cells/L, which accounted for 11.66% of the total phytoplankton abundance. The dominant species of cyanobacteria were Pseudanabaena (32.94%) and Merismopedia (19.85%), not the bloom-forming algae such as Microcystis and Anabaena. In addition, the cyanobacterial community structure and water quality variables changed substantially over the survey period. Redundancy analysis (RDA) suggested that temperature and phosphorus were important environmental factors that affected cyanobacteria. Temperature was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 affecting cyanobacterial abundance. The effect of phosphorus on cyanobacterial abundance was more notable in warm periods than in periods with low temperature.  相似文献   
599.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 - Chinese industrial structure is characterized by a large proportion of industries with high energy consumption and high pollution, such as coal,...  相似文献   
600.
齐丽  李楠  任玥  周志广  许鹏军  张辉  郑森  赵虎  范爽  黄业茹 《环境化学》2013,32(7):1149-1157
以典型二噁英(PCDDs)和多氯联苯(PCBs)为研究对象,利用TaPL3模型模拟计算了稳态假设下北京地区4种PCDDs和7种PCBs通过大气和水体的长距离迁移潜力(LRTP)和总持久性(Pov),比较了不同氯取代数的特征迁移距离(CTD)和Pov的大小,分析讨论了二者之间的关系,并以PCB180为例对关键参数进行了灵敏度分析.结果表明,4种PCDDs和7种PCBs在北京地区通过大气的CTDair范围分别为714—874 km和1771—8517 km,Povair范围分别为1422—5169 d和1210—35687 d;通过水体的CTDwater范围分别为1232—1385km和643—4222 km,Povwater范围分别为4900—5618 d和1831—35922 d.对于PCDDs,CTD和Pov基本上随着氯取代数目的增加而增大;对于PCBs,Pov的变化规律与PCDDs类似,而通过大气和通过水体的CTD的变化规律不同.CTD和Pov没有表现出直接的关系.与国内外同类研究相比,北京地区的结果和国外接近,但高于兰州地区通过大气的CTDair,低于通过水体的CTDwate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