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21篇
  免费   80篇
  国内免费   652篇
安全科学   141篇
废物处理   103篇
环保管理   140篇
综合类   1078篇
基础理论   312篇
污染及防治   568篇
评价与监测   78篇
社会与环境   107篇
灾害及防治   126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82篇
  2021年   71篇
  2020年   68篇
  2019年   67篇
  2018年   83篇
  2017年   90篇
  2016年   90篇
  2015年   112篇
  2014年   144篇
  2013年   180篇
  2012年   115篇
  2011年   140篇
  2010年   109篇
  2009年   101篇
  2008年   124篇
  2007年   130篇
  2006年   85篇
  2005年   86篇
  2004年   66篇
  2003年   103篇
  2002年   103篇
  2001年   80篇
  2000年   83篇
  1999年   58篇
  1998年   46篇
  1997年   59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801.
西部地区资源开发、环境导向、经济发展等因素的制约下,西部地区的生态发展以及改革方案受到了严重的冲击,文中提出一带一路背景下西部生态与绿色发展的改革与创新方案.通过一带一路指示精神融合西部地区的特有生态水平,进行了综合分析,并根据实际的发展要求进行深入指导.对一带一路背景下西部生态与绿色发展的改革进行了详细的解读,把西部生态环境与绿色生态发展之间的矛盾进行分析,通过一带一路的思想和方针解决了现有改革中的矛盾.结合一带一路的实质路线对西部生态与绿色发展的创新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基于"一带一路"战略带来各种促进的政策,确定了西部地区生态与绿色发展创新方向.  相似文献   
802.
柳江流域饮用水源地重金属污染与健康风险评价   总被引:17,自引:11,他引:6  
张清华  韦永著  曹建华  于奭 《环境科学》2018,39(4):1598-1607
为说明柳江流域饮用水源地的重金属元素含量特征及饮用水水质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危害,于2016年1~12月对柳江干流及主要支流的水体进行常规水质指标和Cd、As、Cr、Hg、Zn、Cu、Pb、Fe、Mn等金属元素进行分析检测,并采用美国EPA推荐使用的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饮用水源地的健康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Cd、As、Cr、Zn、Cu、Pb、Fe、Mn含量未超过我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的限值,Hg含量存在超标.对重金属含量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其中Cd、Pb、As与Fe可能具有相似的来源,Cu、Cr、Hg、Zn之间污染具有多源性,9种重金属含量与pH值间均不存在显著相关性.柳江流域饮用水源地致癌重金属元素健康风险成人和儿童分别为4.52E-04 a-1和5.91E-04 a-1,非致癌健康风险成人和儿童分别为8.96E-09 a-1和1.14E-08 a-1.致癌重金属Cr、As、Cd通过饮水途径所造成的人均年健康风险分别表现为Cr > As > Cd,风险值范围为3.58E-06~1.21E-04 a-1,Cr和As的风险值大于ICRP所推荐的风险水平5.0×10-5 a-1.该研究区内重金属元素非致癌健康风险值范围为3.53E-12~2.87E-09 a-1,均在EPA推荐的可接受水平内,初步认为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明显危害.流域主要健康风险来源于致癌物.Cr和As是柳江流域水环境产生健康风险的主要污染物,应当优先列为柳江流域水环境风险管理的主要对象.  相似文献   
803.
西藏拉萨河流域河水主要离子化学特征及来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掌握拉萨河流域水化学的时空变化特征、来源以及主要控制因子,于2014年8月~2015年7月在拉萨河拉萨水文站断面定点采集水样,并对其主要的化学离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HCO_3~-是主要的阴离子,占离子总量的68.73%,SO_4~(2-)含量其次,Ca~(2+)是主要的阳离子,占离子总量的67.75%,其次为Mg~(2+),拉萨河流域四季的pH值介于8.31~8.90,平均值为8.59,整体偏碱性,其中夏季的pH平均值最高,主要是因为水生植物光合作用以及浮游植物生长的影响.EC值介于155.0~257.0μS·cm-1之间,平均值为210.5μS·cm-1,TDS均值为181.35 mg·L-1,高于世界河流平均值.这是因为高原构造抬升活动频繁,造成岩石机械风化加强,从而加速岩石溶解.拉萨河流域的主要离子浓度大小表现为冬季春季秋季夏季的变化规律.离子来源分析表明,HCO_3~-、Ca~(2+)和Mg~(2+)主要来源于碳酸盐岩的风化,Cl-、SO_4~(2-)、NO_3~-离子主要来源于大气和岩石风化.此外,由于降雨和冰川融水的稀释作用,河流中的主要离子浓度与河流径流量呈现负相关的关系.  相似文献   
804.
利用柳州市环境保护监测站2013—2017年大气降水监测数据,分析近年来柳州岩溶区工业城市降水酸化缓解原因,并对离子来源进行探究.结果表明:①统计柳州近5年的降水pH值发现研究区降水酸化问题有了明显的改善,同时具有季节性差异,春冬季降水酸化相对夏秋季较重.②通过分析降水中主要离子组成及变化特征、计算中和因子(NF)和相对酸度(FA)发现,降水中主要离子浓度出现减少趋势,酸化类型逐渐向硫-硝酸混合型过渡,且99.97%的酸性离子被NH~+_4、Ca~(2+)等离子所中和,所以得出酸性物质的减少和碱性离子的中和作用可能是降水酸化改善的重要因素.③采用Hysplit模型对研究区降水酸化较严重的2016年(共60场)的降水水汽来源进行后向轨迹追踪及聚类分析,显示降水离子组成与浓度不仅与当地污染源有关,还与来自大陆内部西北和西南远距离物质输送有关.上述结果指示由于喀斯特化学风化作用、柳州市严格执行环保规定、大环境改善导致远程传输污染减弱等原因使得柳州市降水酸化情况得到极大改善.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柳州市酸雨类型逐渐向硫-硝酸混合型过渡,指示随着工业污染的控制得到减弱,日益增长的机动车尾气排放或许成为研究区下一步治理重点方向.  相似文献   
805.
The honey bee is a social insect characterized by caste differentiation, by which a young larva can develop into either a queen or a worker. Despite possessing the same genome, queen and workers display marked differences in reproductive capacity, physiology, and behavior. Recent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DNA methylation plays important roles in caste differentiation. To further explore the roles of DNA methylation in this process, we analyzed DNA methylome profiles of both queen larvae (QL) and worker larvae (WL) of different ages (2, 4, and 6 day old), by using methylated DNA immunoprecipitation-sequencing (meDIP-seq) technique. The global DNA methylation levels varied between the larvae of two castes. DNA methylation increased from 2-day- to 4-day-old QL and then decreased in 6-day-old larvae. In WL, methylation levels increased with age. The methylcytosines in both larvae were enriched in introns, followed by coding sequence (CDS) regions, CpG islands, 2 kbp downstream and upstream of genes, and 5′ and 3′ untranslated regions (UTRs). The number of differentially methylated genes (DMGs) in 2-, 4-, and 6-day-old QL and WL was 725, 3,013, and 5,049, respectively. Compared to 4- and 6-day-old WL, a large number of genes in QL were downmethylated, which were involved in many processes including development, reproduction, and metabolic regulation. In addition, some DMGs were concerned with caste differentiation.  相似文献   
806.
In recent years, natural and synthetic estrogens have been recognized as endocrine disruptors in aquatic organisms. Although natural and synthetic estrogens are known to be degraded by microbes, only limited information about their degradation pathways is available. Here, we studied the degradation pathways of a natural estrogen, 17β-estradiol, by the nitrifying microorganism Nitrosomonas europaea, and we determined whether the degradation products of 17β-estradiol had estrogenic activity. To identify the degradation products, we subjected the culture solution to solid-phase extraction, and the extract was analyzed by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The potential estrogenic activity of the degradation products was investigated by means of a yeast two-hybrid assay. 1,3,5(10),16-Estratetraen-3-ol (estratetraenol) was newly identified as a degradation intermediate produced by dehydration of 17β-estradiol. Estratetraenol was also degraded by N. europaea, and its degradation rate was faster than that of 17β-estradiol. The two-hybrid assay confirmed that estratetraenol acted as a ligand for the estrogen receptor; estratetraenol thus has potential estrogenic activity. N. europaea eliminated the estrogenic activity derived from 17β-estradiol. This paper is the first to report dehydration as a mechanism of microbial estrogen degradation.  相似文献   
807.
808.
云南荞麦地流域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物质来源分析   总被引:7,自引:6,他引:1  
张勇  郭纯青  朱彦光  于奭 《环境科学》2019,40(6):2686-2695
为研究荞麦地流域地下水的水化学特征及物质来源,2017年7月在研究区共采集地下水的水样32个,综合运用聚类分析、因子分析和路径模型分析等方法,分析了荞麦地流域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并定性和定量探讨了荞麦地流域地下水水化学的物质来源.结果表明,研究区内水体整体呈弱碱性,Ca~(2+)、Mg~(2+)、SO_4~(2-)、HCO_3~-和N_3O~-等主要阴阳离子具有较高的空间变异性.通过聚类分析可知,研究区内地下水可分为两大类:A类和B类,分别具有两个子集:A_1、A_2、B_1和B_2,并且从A类地下水到B类地下水化学类型开始变得复杂,A类地下水水化学类型均为HCO_3-Ca型,B_1类地下水和B_2类地下水分别有HCO_3-Ca型、HCO_3-Na·Ca型、HCO_3-Na·Ca·Mg型和HCO_3-Ca型、HCO_3-Ca·Mg型、HCO_3-Na·Ca型各3类.为进一步探讨地下水水化学的影响因素,通过因子分析和路径模型分析可确定碳酸盐岩、人类活动、蒸发岩和硅酸盐岩是地下水的主要物质来源.其中人类活动的作用和MgSO_4型蒸发岩的溶解,是形成以碳酸盐岩为地下水化学组分的主要来源,同时具有多元地下水水化学特征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809.
典型炼厂硫转移及硫分布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国内某高硫原油加工炼厂为研究对象,对其原油加工过程中硫的迁移分布规律以及硫在各加工单元的存在类型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与分析,明确了该炼厂H2S存在的主要危险区域.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防护措施与建议,以最大程度地降低H2S中毒的风险,为我国加工高硫原油的安全防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10.
以近年来我国发生的有影响力的100个环境事件为研究对象,通过多元Logistics回归方法。利用环境污染生境、污染主体特征、污染物特征、对象敏感性、社会敏感性、治理难度和治理效果7类变量23类观测指标解析了影响环境事件发生的显著因素。以此为基础,分别给出了控制和预防大概率小损失、大概率大损失、小概率小损失和小概率大损失环境事件发生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