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02篇
  免费   500篇
  国内免费   1749篇
安全科学   420篇
废物处理   157篇
环保管理   358篇
综合类   2934篇
基础理论   588篇
环境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933篇
评价与监测   265篇
社会与环境   285篇
灾害及防治   210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141篇
  2022年   270篇
  2021年   305篇
  2020年   277篇
  2019年   212篇
  2018年   240篇
  2017年   268篇
  2016年   232篇
  2015年   270篇
  2014年   330篇
  2013年   388篇
  2012年   347篇
  2011年   327篇
  2010年   280篇
  2009年   272篇
  2008年   291篇
  2007年   264篇
  2006年   215篇
  2005年   163篇
  2004年   157篇
  2003年   150篇
  2002年   132篇
  2001年   111篇
  2000年   126篇
  1999年   86篇
  1998年   44篇
  1997年   52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71.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城市人口规模的增加,城市已成为最大的碳源,研究城市生态系统对大气二氧化碳的贡献成为碳循环研究的焦点问题之一。基于研究区域内土地利用现状和一年的涡动观测系统观测数据,结合地理信息技术(Arc GIS)和通量计算工具(Eddypro及ART Footprint Tool)以及碳通量足迹模型分析了上海奉贤大学城碳通量足迹特征,基于此探讨不同下垫面类型,包括以草本和木本等透水层为主的下垫面(称为自然系统),以建筑物、道路等不透水层为主的下垫面(称为社会系统)碳通量的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在不同风向上,碳通量贡献区范围随着大气稳定度的增加而扩大。大气处于稳定条件下,非主风向上的碳通量贡献区范围(最大范围1 100 m)比主风向上的碳通量贡献区范围(最大范围780m)要大;当大气处于不稳定条件下时主风向和非主风向下的碳通量贡献区范围相差不大(最大范围分别为321和351m)。2)不同下垫面其源汇特征不同,以绿色植物为主的自然系统年碳通量均值为–4.1μmol/m~2/s,表现为碳汇;社会系统的年碳通量均值为8.6μmol/m~2/s,表现为碳源。3)自然系统的碳通量日变化具有较明显的季节分异,变化特征大致呈"U"型;社会系统的碳通量日变化没有明显的季节分异,变化特征大致呈"M"型。绿色植物对城市生态系统的大气二氧化碳有降低作用,结合自然和社会系统的碳通量变化特征可以为以后合理规划城市布局,建立低碳城市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172.
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的提出,标志着中国低碳减排进入新的阶段,从国家层面的宏观政策包括各个行业的行业政策都在推行各种低碳减排政策,从行业异质性视角动态分析碳减排政策的效应具有重要的学术和实践意义。为此,构建一个包含环境外部性和碳减排政策的多行业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研究许可证交易和碳税两种政策情景下,行业技术冲击、税收政策和减排政策调整冲击对宏观经济、环境和行业排放的动态效应。模拟发现:许可证交易政策情景下,行业技术冲击具有明显的结构性效应,覆盖行业企业减排率上升,排放下降,而未覆盖行业排放随产出上升而上升,而在碳税政策情景下,这种差异并不明显。政府采用盯住总排放波动的碳减排政策能够有效地减少冲击带来的福利损失,提高对维持排放水平的关注程度能够减少相应的福利损失。建议政府有效地权衡经济增长和改善环境二者之间的关系,在不造成大的负面经济影响的前提下,加大减排政策力度,推广和扩大碳交易试点范围,尽快在全国建立统一的碳市场。制定碳减排政策时,考虑碳减排政策收入的返还机制,配以减税的财政政策以刺激经济,缓和减排政策的负面影响。政府应根据排放水平顺周期地动态调整碳减排政策的强度,适当提高对维持排放水平的关注程度。  相似文献   
173.
汞在不同粒径大气颗粒物中的分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DFG 1型五段分级采样装置及冷蒸汽原子荧光法 ,对北京市冬、春、夏和秋季不同粒径大气颗粒物 (分别为≤ 1 1μm ,1 1— 2 0 μm ,2 0— 3 3μm ,3 3— 7 0 μm和≥ 7 0 μm )中的汞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 :北京大气颗粒物中汞的浓度在 0 6 0— 3 95ng·m-3 之间 ,冬季平均浓度为 2 85ng·m-3 ,远大于其它季节 ;大气颗粒物中的汞呈双峰分布 ,在≤ 1 1μm的细颗粒和粗粒径处各有一峰值 ;北京大气颗粒物中的汞主要分布在≤ 1 1μm的细颗粒中 ,不同粒径颗粒物中汞的分布随季节变化而变化 ,冬季各粒径颗粒物中汞的浓度比其它季节高 ;大气颗粒物中汞的质量中值粒径 (MMD )冬季为 0 71μm ,其它季节均大于1 0 μm ;北京大气颗粒物中的汞至少有 5 0 %可进入人体呼吸系统 ,且冬季最为严重  相似文献   
174.
利用脂肪酶提高鱼油中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s)甘油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脂肪酶选择性的水解作用研究提高鱼油中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s)甘油酯的含量.通过对5种不同来源脂肪酶的筛选,以来源于米曲霉脂肪酶为最佳酶种;同时研究该酶水解鱼油的最佳工艺条件:反应温度、加酶量、反应转速、添加剂影响;最后确定最佳的富集PUFAs甘油酯时间.在此工艺条件下,鱼油中EPA由3.0%提高到9.0%,DHA由4.3%提高到16.5%,EPA DHA由7.3%提高到25.5%.图3表1参8  相似文献   
175.
氨氮在天然沸石上的吸附及解吸   总被引:83,自引:2,他引:83  
研究了氨氮浓度、温度、时间、共存阳离子等对氨氮在天然沸石上吸附的影响 ,比较了HCl及NaCl溶液对氨氮解吸的效果 ,初步探讨了沸石吸附氨氮后自然硝化的规律 .结果显示 ,随着氨氮浓度的增大或温度的升高 ,沸石吸附量上升 ,最大可达 1 1 5mg·g- 1 ;沸石吸附的初始阶段 (0— 8h) ,沸石吸附量随时间显著上升 ,此后趋于平缓 ;在不同阳离子共存的情况下 ,K 可使沸石吸附量降低 5 0 %以上 ;HCl溶液对氨氮解吸的效果好于NaCl溶液 ,解吸率最高可达到 6 0 % ;沸石吸附的氨氮在硝化细菌作用下可转化为硝氮 ,溶液中硝氮浓度 1 2 0h后可达 9mg·l- 1 ,在总氮中比率达到 2 7% .  相似文献   
176.
为了改善堆肥微环境 ,提高生活垃圾堆肥速率 ,研究堆肥工艺条件及其反应动力学是非常必要的。通过控制堆肥工艺条件 ,如初始温度、含水率、C/N比及堆料颗粒大小 ,研究生活垃圾堆肥过程中生物、化学及物理因素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 ,生活垃圾堆肥反应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 ;合理控制堆肥初始反应条件 ,能明显提高堆肥效率。  相似文献   
177.
探索了试验过程中SiO2 -3 离子团的加入对脉冲自动倒极电解法合成聚合氯化硅酸铝中Alb 含量的影响。通过试验确定了最佳摩尔比。在脉冲倒极周期和电解槽电流一定的情况下 ,当总铝AlT 与SiO2 -3 的摩尔比为 10∶1~ 2 0∶1时 ;在此合成条件下制备液中Alb 含量超过 80 % ;处理模拟水样最佳投药量为 :0 5~ 5mgAl2 O3 /L。在制备过程中 ,极化现象得到了极好的控制 ,电解槽电压和电流十分稳定  相似文献   
178.
由于我国铁尾矿堆存量大、铁品位低,导致其资源化利用率低,因此,以木屑生物质作还原剂回收铁尾矿中的铁元素,考察不同焙烧温度、焙烧时间、木屑添加量等对铁尾矿磁化焙烧的影响。结果表明:木屑磁化焙烧提高铁尾矿磁性性能的最佳焙烧条件为焙烧温度750 ℃、木屑添加量15%及焙烧时间40 min;在该条件下,铁精矿品位为62.84%,且铁回收率为94.58%。经物相分析发现,原铁尾矿中,含铁矿物主要为赤铁矿,而焙烧后主要以磁铁矿为主。振动样品磁强计分析表明,铁矿石的饱和磁化强度从0.04 emu·g−1提高到了46.01 emu·g−1。以木屑生物质作为还原剂进行铁尾矿磁化焙烧,可较好地提高其中铁的品位和磁化强度,从而实现铁矿石的低强度磁选分离。  相似文献   
179.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 - Soil conditioners can be used to compensate for the insufficient soil nutrition and organic matter (OM) of arable soils. However, the traditional...  相似文献   
180.
姚琪  黄建洪  杨磊  吴熙  胡学伟 《环境工程学报》2018,12(10):2783-2790
通过硫酸盐生化代谢过程中涉硫组分(SO42-、SO32-、H2S、S2-、S2O32-、微生物含硫)等代谢特性模式研究,揭示了代谢过程中的主要限速步骤及过程代谢产物演替规律。SRB还原过程中限速步骤主要为亚硫酸根转化为硫化氢的过程,利用氮气吹脱硫化氢后,反应终点时各涉硫组分占总硫的51.38%,硫离子的量增加了2.09倍,硫酸根的去除率从83.5%提高到91.24%,亚硫酸根浓度呈现出降低的趋势;pH明显上升,并最终达到8.31,而无吹脱硫化氢的反应器最终pH为6.87。反应器中脱硫弧菌为优势菌,硫化氢被吹脱后,微生物在目、科、属水平上优势菌得到提高,硫化氢的存在抑制了优势菌的增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