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0篇
  免费   110篇
  国内免费   505篇
安全科学   101篇
废物处理   61篇
环保管理   91篇
综合类   882篇
基础理论   233篇
污染及防治   344篇
评价与监测   87篇
社会与环境   94篇
灾害及防治   4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111篇
  2021年   92篇
  2020年   93篇
  2019年   84篇
  2018年   85篇
  2017年   82篇
  2016年   61篇
  2015年   92篇
  2014年   145篇
  2013年   136篇
  2012年   115篇
  2011年   97篇
  2010年   79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72篇
  2007年   65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7篇
  1986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废弃中药渣催化热解制取生物油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热重分析仪(TGA)对植物类中药渣的热解特性进行了研究,用Coats-Redfern积分法计算了其热解动力学参数,得出中药渣热解反应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其活化能较低,为36.0kJ/mol。考察了热解温度对气体、液体、固体产物的影响,在723K时,液体产物生物油产率最高,为39%。以介孔分子筛SBA-15以及分别负载Al、Sn、Ni、Cu和Mg的SBA-15作为催化剂,研究催化热解对气体、液体、固体产率及生物油组分的影响。研究表明,Al-SBA-15的催化效果较好,液体产率最高,为36%;采用元素分析仪和热值测定仪,得到用Al-SBA-15作为催化剂时生物油的氧质量分数最低,低位热值最高。用GC/MS对生物油组分的分析结果表明,添加Al-SBA-15后,热解产物中脂肪族和芳香族化合物增加,而含氧化合物减少。  相似文献   
132.
通过模糊数学方法,对环渤海及其邻近地区引种栽培"华西雨屏带"中山区常绿杜鹃的气候相似性进行了初步探讨和预测。研究提取了11项气象指标,其中5项作为"门槛指标",6项作为"有效样本集"考察指标,并根据专家经验对考察指标赋予了不同的权重和可控系数。在此基础上,通过数学建模对22个城市的有关气象要素进行了考察和计算。结果表明,8个城市进入上述"有效样本集",可分为3个适宜性等级,其中环渤海地区的日照、威海、青岛进入次高适宜等级,大连进入最低适宜等级。围绕研究结果,对被考察城市引种特定区域常绿杜鹃的适应性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有关研究方法进行了探索性修订。  相似文献   
133.
Chemical compositions of soil samples are multivariate in nature and provide datasets suitable for the application of multivariate factor analytical techniques. One of the analytical techniques, the positive matrix factorization (PMF), uses a weighted least square by fitting the data matrix to determine the weights of the sources based on the error estimates of each data point. In this research, PMF was employed to apportion the sources of heavy metals in 104 soil samples taken within a 1-km radius of a lead battery plant contaminated site in Changxing County, Zhejiang Province, China. The site is heavily contaminated with high concentrations of lead (Pb) and cadmium (Cd). PMF successfully partitioned the variances into sources related to soil background, agronomic practices, and the lead battery plants combined with a geostatistical approach. It was estimated that the lead battery plants and the agronomic practices contributed 55.37 and 29.28 %, respectively, for soil Pb of the total source. Soil Cd mainly came from the lead battery plants (65.92 %), followed by the agronomic practices (21.65 %), and soil parent materials (12.43 %). This research indicates that PMF combined with geostatistics is a useful tool for source identification and apportionment.  相似文献   
134.
偶氮类染料的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存在着三废多、难脱色和污染严重等问题,该染料是印染工业的主要污染物。选取偶氮类染料的分子结构参数和其光催化氧化脱色率之间建立定量结构活性关系(QSAR),进而得到回归方程,为印染废水处理和染料环境行为评价提供理论预测。结果表明,偶氮类染料的光催化氧化脱色率与其结构之间存在着线性相关性,线性方程为:D=0.647μ+66.277,(D为脱色率、μ为偶极矩)R=0.989方程具有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135.
酶法降解偶氮染料刚果红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温度、pH、酶量、刚果红浓度和双氧水浓度显著影响。为研究各因素及因素间交互作用对刚果红降解影响,提高刚果红的降解率,分别使用单因素法和响应面分析法对刚果红降解条件进行了优化。单因素实验结果显示灰盖鬼伞过氧化物酶降解刚果红的最适条件为:pH 5.0、32℃、酶量4.98 U、双氧水0.1 mmol/L、刚果红20 mg/L,此时刚果红最高降解率为34.84%。然后选双氧水浓度、刚果红浓度和灰盖鬼伞过氧化物酶量作为3个因素,通过中心组合设计实验,用响应面法对刚果红降解进行优化分析,最后得到一个拟合度良好的二次多项方程模型(R2=0.9900)。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刚果红浓度和酶量是影响最显著的因素,双氧水与酶以及染料与酶之间的交互作用极显著。响应面分析优化后的反应体系为:双氧水浓度0.15 mmol/L,刚果红浓度为27.21 mg/L,酶为2.0 7 U,在此条件下,刚果红降解率达58.13%。  相似文献   
136.
采用超声波(US)、紫外光(UV)和Fenton联合降解硝基苯,初步探讨了其作用规律。研究结果表明,UV可以促进双氧水转化自由基的效率,而US同时具有强化传质作用和超声氧化作用,两者均能够强化Fenton氧化硝基苯的降解过程。正交实验结果表明,H2O2初始浓度是硝基苯降解和矿化的最显著影响因素,反应时间和超声功率是矿化的显著影响因素。最佳反应条件为:H2O2500 mg/L、Fe2+10 mg/L、反应时间60 min、超声波功率100 W,此时,硝基苯完全降解,TOC去除率达到73.0%。Fenton、UV/Fenton和US/UV/Fenton降解硝基苯过程均符合伪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式,反应速率常数分别为3.37×10-2、3.81×10-2和5.10×10-2min-1。  相似文献   
137.
改性丝瓜络纤维对水体日落黄的吸附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化学改性的方法将丝瓜络制备为阴离子吸附剂,并将其用于水体日落黄(SY)染料的吸附,分别考察了吸附剂的用量、日落黄染料的初始浓度(C0)、p H值、温度(K)、时间(T)5个因素对吸附效果的影响。通过模拟吸附等温曲线、吸附动力学以及热力学方程并通过比表面积(BET)和红外光谱(FTIR)分析改性丝瓜络吸附染料前后和丝瓜络改性前后的变化情况以此探究其吸附机理。结果表明,p H对吸附效果影响不明显;最大吸附量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在298 K温度时最大吸附量达到137 mg/g,是未改性丝瓜络的9.78倍。Langmuir方程拟合吸附过程描述最好,吸附类别为化学吸附。吸附过程符合伪二级动力学,是一个自发和吸热的过程。改性丝瓜络可以有效去除水体中的日落黄染料。  相似文献   
138.
近十年重庆市NDVI变化及对气温降水的旬响应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利用SPOT VGT NDVI旬数据、重庆市及周边20个气象站点1999~2010年日气温与降水数据以及研究区相关图件资料的基础上,运用均值法、差值法、趋势线分析和时滞互相关分析法分析重庆市NDVI变化的时空特征及旬平均NDVI与旬均温和旬降水的相关性以及时滞情况。结果表明:1999~2010年重庆市NDVI呈稳步上升趋势;NDVI下降的区域主要集中在渝西北、渝东北、渝南等三峡库区的外围;NDVI与气温和降水之间存在较强的相关性,且NDVI与气温较与降水之间的相关性更强,表明在研究区气温对NDVI的影响大于降水;NDVI与气温和降水之间的相关性和时滞情况存在明显的东南-西北差异,东南地区时滞较长、相关性低,西北地区时滞较短,相关性高;各植被类型NDVI与气温和降水的相关程度高低以及响应速度的快慢决定于各植被类型的生长发育规律及其对气温或降水要求的高低  相似文献   
139.
三峡工程对下荆江径流变化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荆江作为长江最不稳定的江段之一,三峡工程的运行必然会对该江段的水文过程产生深远影响。以监利水文站日均流量数据为基础,研究分析了1983~2012年近30 a来下荆江年径流量、各月月均流量的变化趋势。结合三峡工程的阶段性蓄水,以蓄水前流量的自然波动幅度为基础,定量分析了三峡工程对下荆江径流变化的影响程度。趋势性分析结果显示,近30 a来下荆江年径流量呈波动性变化,无显著趋势。1~3月月均流量有极显著的增加趋势,10月份有极显著的下降趋势。从三峡工程蓄水前后各月份月均流量的绝对变化量来看,10、7和8月的变化量最大,但结合三峡工程蓄水前各月月均流量的自然波动幅度,相对变化率最大的月份为1、2和10月,其相对变化量均超过其自然波动幅度的1.5倍。对于相对变化量较大的月份可能产生的潜在影响亟需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40.
电极的制备工艺及参数直接影响电极材料的活性。主要考察了C/PTFE质量比、碾压压力、煅烧温度、造孔剂NH4HCO3及稀土掺杂等因素对电极产出H2O2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电极最佳制备条件为:石墨和PTFE质量比为2∶1、石墨、造孔剂和稀土元素质量比为6∶1∶1、碾压压力10 MPa、煅烧温度330℃。在pH=3、电解质Na2SO4浓度为0.05mol/L条件下,电解2 h后,改性电极产生的H2O2从95 mg/L提高到350 mg/L,提高了268.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