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6355篇 |
免费 | 2041篇 |
国内免费 | 5068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1301篇 |
废物处理 | 1000篇 |
环保管理 | 1346篇 |
综合类 | 9453篇 |
基础理论 | 2955篇 |
污染及防治 | 5380篇 |
评价与监测 | 751篇 |
社会与环境 | 599篇 |
灾害及防治 | 679篇 |
出版年
2025年 | 3篇 |
2024年 | 218篇 |
2023年 | 442篇 |
2022年 | 889篇 |
2021年 | 775篇 |
2020年 | 624篇 |
2019年 | 561篇 |
2018年 | 667篇 |
2017年 | 785篇 |
2016年 | 929篇 |
2015年 | 1086篇 |
2014年 | 1292篇 |
2013年 | 1613篇 |
2012年 | 1375篇 |
2011年 | 1406篇 |
2010年 | 1159篇 |
2009年 | 1141篇 |
2008年 | 1224篇 |
2007年 | 1014篇 |
2006年 | 1010篇 |
2005年 | 649篇 |
2004年 | 480篇 |
2003年 | 541篇 |
2002年 | 489篇 |
2001年 | 357篇 |
2000年 | 440篇 |
1999年 | 382篇 |
1998年 | 303篇 |
1997年 | 334篇 |
1996年 | 286篇 |
1995年 | 223篇 |
1994年 | 172篇 |
1993年 | 140篇 |
1992年 | 130篇 |
1991年 | 76篇 |
1990年 | 70篇 |
1989年 | 35篇 |
1988年 | 41篇 |
1987年 | 33篇 |
1986年 | 22篇 |
1985年 | 9篇 |
1984年 | 7篇 |
1983年 | 8篇 |
1982年 | 13篇 |
1981年 | 8篇 |
1979年 | 1篇 |
1976年 | 1篇 |
195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71.
372.
西安市大气中多环芳烃的季节变化及健康风险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西安市2009年6月-2010年5月空气中的总悬浮颗粒(TSP)和气态样品进行了连续采样,利用GC—MS对16种PAHs进行分析。∑PAHs浓度(气相+颗粒相)范围为39.93~1032.46ng/m^3,平均值为197.34ng/m^3;其中,冬季大气中∑PAHs浓度最大,相对浓度的范围为31.21%~72.98%,而夏季的浓度最小;检测出16种2~6环的PAHs,其中以3—4环为主。利用特征分子比值法和因子分析进行源解析,发现研究区PAHs的主要来源为燃煤和机动车尾气排放。通过苯并(a)芘(BaP)等效毒性(BEQ)和苯并(a)芘等效致癌浓度(BaPE)进行健康风险评价,结果显示,西安大气中PAHs的毒性具有明显的季节差异,特别是秋季和冬季大气中PAHs对人类的健康存在较大的潜在威胁。 相似文献
373.
关于区域环境质量综合评价公式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对几种区域环境质量综合评价公式进行了比较,提出一个区域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模型——标识法.在评价区域内筛选十个以内评价因子,每个因子划分为六个级别,用上下标识法进行评分,即可得知各个因素的污染情况,确定整治目标. 相似文献
374.
近10年海南岛大气NO2的时空变化及污染物来源解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OMI卫星反演的NO2柱浓度数据,分析了近10年海南岛对流层NO2柱浓度(Tro NO2)和总NO2柱浓度(Tot NO2)的时空变化,同时结合地面风向、SO2排放资料,以及HYSPLIT模式等探究其大气污染物来源.结果表明,海南岛地区大气NO2呈北半部高于南半部、中部山区低于四周沿海的分布特征,其季节变化表现为冬季高、夏季低的特点,其中夏季浓度偏低和雨水的冲刷作用有关,而冬季浓度偏高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外源输送作用有密切联系.近10年海南岛大气NO2冬夏季有相反的变化趋势,冬季逐年下降,夏季则有弱的上升趋势.其原因可能是夏季大气污染物以本地排放为主,冬季外源输送起主要贡献作用.海口市Tro NO2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有利风向日数相关系数为0.84,通过了99%的信度检验.后向轨迹分析表明,2013年12月影响海口市的3条气流移动路径,均不同程度的经过珠江三角洲地区,进一步表明海南岛冬季大气污染物主要以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外源输送为主. 相似文献
375.
Kennedy N. Igbokwe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英文版)》2005,(1)
1 INTRODUCTIONIn the past, natural resources management initiatives havefocused on large but specific sector projects such as dams,reservoirs for water supply schemes, irrigation systems,crop production, at forestation, etc. Often these projectswere treated as technical and administrative issues ratherthan as a socio-economic and political one. However, thehigh social and environmental cost of such schemes haveled to a change of paradigm since the 1980s towards small-scale community projec… 相似文献
376.
Yield and arsenate uptake of arbuscular mycorrhizal tomato colonized by Glomus mosseae BEG167 in As spiked soil under glasshouse condition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 glasshouse pot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to study the effect of arbuscular mycorrhizal (AM) colonization by Glomus mosseae BEG167 on the yield and arsenate uptake of tomato plants in soil experimentally contaminated with five As levels (0, 25, 50, 75 and 150 mg kg(-1)). Mycorrhizal colonization (50-70% of root length) was little affected by As application and declined only in soil amended with 150 mg As kg(-1). Mycorrhizal colonization increased plant biomass at As application rates of 25, 50 and 75 mg kg(-1). Shoot As concentration increased with increasing As addition up to 50 mg kg(-1) but decreased with mycorrhizal colonization at As addition rates of 75 and 150 mg kg(-1). Shoot As uptake increased with mycorrhizal colonization at most As addition levels studied, but tended to decrease with addition of 150 mg As kg(-1). Total P uptake by mycorrhizal plants was elevated at As rates of 25, 50 and 75 mg kg(-1), and more P was allocated to the roots of mycorrhizal plants. Mycorrhizal plants had higher shoot and root P/As ratios at higher As application rates than did non-mycorrhizal controls. The soil of inoculated treatments had higher available As than uninoculated controls, and higher pH values at As addition levels of 25, 50 and 75 mg kg(-1). Mycorrhizal colonization may have increased plant resistance to potential As toxicity at the highest level of As contamination studied. Mycorrhizal tomato plants may have potential for phytoextraction of As from moderately contaminated soils or phytostabilization of more highly polluted sites. 相似文献
377.
分别采用石灰乳化学沉淀法和低温结晶法去除烟气脱硫溶液中的SO42-。实验结果表明:在室温、CaO溶液质量分数25%的条件下,石灰乳化学沉淀法对SO42-的去除率仅为59.51%,且向溶液中引入了Ca2+,产生的硫酸钙固体废物难以再生利用;采用低温结晶法处理烟气脱硫溶液,在结晶温度7 ℃、结晶时间3 h、NaOH加入量34.8 g/L的条件下,SO42-的去除率为82.04%、滤液中的ρ(Na+)为3.88 g/L。在现场工业应用试验中,采用低温结晶法去除烟气脱硫溶液中的SO42-,平均SO42-的去除率可达70.00%以上,滤液中的ρ(Na+)小于15.00 g/L。该法可有效抑制烟气脱硫溶液中SO42-含量的增加。 相似文献
378.
城市地下空间资源的类型与特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城市地下空间资源的类型与特点李相然(烟台大学土木工程系山东烟台264005)关键词地下空间,地下空间资源,地下空间资源类型,地下空间资源特点TYPESANDCHARACTERISTICSOFTHEURBANUNDERGROUNDSPACERESOUR... 相似文献
379.
目的 预测不同环境条件下系留气球的结冰部位与结冰量,为系留气球的安全运行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利用气候试验室对柔性材料制成的试验件进行结冰研究,并与金属表面结冰进行对比分析,明确柔性材料的结冰机理。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某型系留气球进行多参数多状态结冰研究,同时开展系留气球结冰后的稳定性分析。结果 保持一定刚度的柔性材料和金属材料结冰情况基本一致,结冰机理相同。计算得出了通常结冰、冻雾和冻雨条件下,各俯仰角下系留气球表面的结冰分布情况。通常结冰条件下,结冰主要发生在尾翼前缘,结冰量随风速和俯仰角增大而增大;在冻雾和冻雨条件下,结冰部位则出现在囊体和尾翼,结冰量随风速和俯仰角呈V形变化。结论 依据计算结果开展稳定性分析得出,系留气球在剩余浮力正常的情况下具备一定的“结冰容限”,但长时间处于恶劣天气时仍需开展冰雪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380.
目的 解决某弹用弹簧可靠性评估中存在的不确定性问题。方法 对某弹用弹簧进行加速退化试验,试验过程中发现其具有多个性能退化参数,并且其退化过程具有非线性、随机性及样本差异性的特征。为了对其退化过程进行数学表征,提出一种基于多元随机效应Wiener过程的退化模型。采用基于时间尺度变换的非线性Wiener过程,描述弹簧退化过程中的非线性与随机性。基于随机效应模型,对样本的差异性进行表征,利用Copula函数描述多元性能参数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最后推导弹簧失效寿命的概率密度函数、可靠度函数。结果 在贮存条件为25 ℃、可靠度为0.9时,基于构建的多元随机效应Wiener过程模型,当考虑性能间的相关性时,得到某弹用弹簧的贮存寿命为12 a;不考虑性能间的相关性时,得到其贮存寿命为11.5 a。结论 构建的多元随机退化模型为该弹药健康状态管理提供了相应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